?

鶴慶白族年節飲食習俗的人類學考察

2016-03-17 01:50張繼梅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0期
關鍵詞:鶴慶火把節白族

張繼梅

鶴慶白族年節飲食習俗的人類學考察

張繼梅

鶴慶白族的年節飲食習俗根植于白族的文化生態中。從人類學的角度對鶴慶白族的年節飲食習俗進行考察,其包涵了白族與自然、與人、與社會三方面的關系,涵蓋了白族傳統文化中具有的社會價值觀和自然生態觀。

鶴慶白族;年節;飲食習俗

年節是有著固定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動時間,有特定的主題和活動方式,約定俗成并世代傳承的社會活動日[1]。鶴慶白族民間的年節很多,有頌贊百花仙姑的美德的果子節,有對英雄進行公祭活動的禮致節,有進行隆重的“拜花王”活動的花朝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固定的節日飲食。鶴慶白族年節期間的飲食文化一方面受到鶴慶本地區自然環境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也與鶴慶白族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鶴慶白族年節活動的安排

年度周期包括計時系統、生產日程、年節活動[2]。鶴慶白族的年節活動以一年為周期。以一年為周期的節慶、祭掃等活動構成了白族儀式性的年度周期。鶴慶白族一年的主要節日活動安排: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大龍潭廟會。

農歷正月十八:西龍潭龍會。

農歷二月初八:千感靈廟會。

農歷三月初八至十日:朝山會。

農歷三月十三:東山廟會。

公歷四月:清明節。

農歷四月初八:水洞寺會。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農歷五月十五:耍青旗會。

農歷六月初三:禮致節

農歷六月二十五:火把節。

農歷七月初一:駱駝節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六:果子節

農歷十月十日:寒衣節。

二、鶴慶白族的節日食俗

鶴慶白族的節日食俗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鶴慶白族的祭祀食俗

在鶴慶白族中,家庭的祭祀等儀式占有重要地位。在年節中,除必備的節日食品之外,鶴慶白族還要進行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動。除夕時,各家家庭主婦都要恭恭敬敬地用托盤裝好牲禮(白水煮好的整雞、豬頭和煎好的整魚),用托盤端著茶酒先到村中的文廟進行祭拜,然后回到家中順著天地、大門、祖先牌位進行祭拜。完成祭祀之后便可進行下一步的烹調。開飯前,要把每道菜都夾到一個碗中加上冷水灑到門口,寓意與祖先一起吃,然后全家人吃團圓飯。每年陰歷七月的“鬼節”,是祭祀祖先亡靈的節日。如果是新喪之家祭祀要隆重,要準備好鶴慶白族八大碗進行祭奠,祭奠還要宴請直系親屬。另外在二月初八等節日還有祭天、拜佛會等祭祀活動。

2.供鶴慶白族節日中食用的特定食物制品的習俗

這是節日食品和食物的主流。鶴慶白族的各類歲時節慶從年初開始直至年終,每個節日都有相應的特殊食品和習俗。年初一早上要煮元宵,寄寓團圓、和順、益壽?;鸢压澇浴熬?,神奇的火把節傳說,獨特的食菌習俗與民風相融,孕育出鶴慶獨具地方特色的節日飲食文化。其他諸如春節吃餌塊和年糕;清明節要涼拌什錦等,都是鶴慶白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且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節日習俗中的特殊食品和獨具特殊內涵的食俗。它不僅滿足了人的生理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滿足了人在一定的自然時令節候環境、社會場合和人生階段等特殊環境的心理和文化需要[1]。

3.節慶日饋贈食物的習俗

長期以來饋贈食品作為表達友好情感、建立親密和睦人際關系的一種獨特方式[1]。例如春節親友間互贈餌塊,清明節親友贈送米糕,八月十五在親戚朋友間互贈月餅等,都具有特定的民俗意義。鶴慶豬肝鲊和鶴慶火腿成了白族人用來招待貴客和贈送親友的最佳禮物。

三、鶴慶白族年節飲食文化的人類學意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是人類生存的頭等大事,是人類維持生存的決定性條件,但食什么,怎么食,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類棲息地的自然環境條件[3]。鶴慶白族年節食俗的產生與當地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飲食習俗體現著人類對自然環境中的食物資源的充分調動和利用[3]。鶴慶白族在與其所生存的自然環境不斷的調適中,形成了一個涵蓋白族的年節飲食習俗文化體系。李亦園先生認為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運作法則是追求均衡與和諧,也就是經典上所說“致中和”的愿意[4]。為達到最高均衡與和諧的境界,則需要在與自然系統(天)、與有機體系統(人)、與人際關系(社會)三個層面上共同獲得均衡與和諧。

1.與自然系統(天)和諧均衡的年節飲食習俗

在追求與自然和諧均衡上,鶴慶白族的飲食習俗表現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的理念與處置方式去理解。其實“宇宙”一詞,即是時間和空間的總和,宇即是時間,宙是空間之意[4]。民間文化傳統的時間觀念,是中國宇宙文化觀很重要的部分。大致來說傳統民間信仰把時間分成很多段落[4]。鶴慶白族以一年為周期的節慶、祭掃等活動構成了白族儀式性的年度周期。鶴慶白族的除夕年夜飯是白族熱衷聚合輕離散的家庭觀念的最直接的反映?;鸢压澇浴熬?,神奇的火把節傳說,獨特的食菌習俗與民風相融,孕育出鶴慶獨具地方特色的節日飲食文化。鶴慶米糕是白族人婚喪嫁娶款待賓客和祭祀祖先、神靈的傳統食品,米糕寄寓了對人發展步步高升的祝福。八月十五中秋節,每家都自制形如滿月的月餅,月餅形制與自然天象的圓月相對應,寄寓了對家庭團圓和祝福。鶴慶白族春節吃花宴習俗,是先民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智慧結晶。

2.與個體系統(人)和諧均衡的年節飲食文化

在民間文化的系統里,維持個人有機體和諧又可以分為內在實質的和諧與外在形式的和諧兩方面[4]。我們中國人總是把自己的身體比喻成一個宇宙,這個宇宙就像大宇宙一樣,只有保持陰陽調和,才能保持健康。要維持身體小宇宙的陰陽調和,最主要是要吸收冷熱均衡的食物。

根據傳統觀念,陰陽與冷熱是相互對立的兩對觀念,保持食物的冷熱均衡,也就是保持陰陽調和。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所有的食物分類,不是冷,就是熱,或者是冷熱之間的“平”。而攝取食物時就要盡力維持這種“冷熱”調和的狀態。一般來說,中國人大都懂得熱底的人要多吃涼物,涼底的人則該吃熱物;如因“激熱”而致病,則服涼藥,反之則服熱藥[5]。這一觀念在鶴慶白族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鶴慶白族的花食節,有采摘百花百草制藥的習俗。并且以花卉采摘為主料制作出花食,祭祀花神。以金雀花等為餡的包子有明目、健胃、補腦和美容的作用,以杜鵑花等為佐料的饅頭不僅清香微甘,而且還可以治療胃病、心絞痛和抗癌,以金銀花等為材料的粥能解熱消暑、養心補腦、美容益壽。鶴慶白族人火把節“菌全席“的習俗不僅是為了傳承紀念壽姑恩德的習俗,更主要的則是這段時間正值夏季,各種菌類進入采摘期,而野生菌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還有美容、養生、益壽的保健功用。經常食之,對防治高血壓、眩暈、中風、肝炎、哮喘甚至癌癥等病癥,有一定的藥效。七八月雨季,用鶴慶馬廠的秦歸燉肉,,可以補血通竅、祛濕、舒經活絡。

3.與社會和諧均衡的年節飲食文化

傳統的倫理精神注重兩方面的表現,一方面是從家庭成員關系的和諧出發,另一方面則延伸到家系的傳承與其延續[4]。在鶴慶,家家戶戶若有婚喪嫁娶和火把節等傳統節日,都要以八大碗宴請親朋好友。寓意壽比南山的酥肉、紅紅火火的紅肉等白族八大碗,寄寓了鶴慶白族人家對生活的種種解讀。鶴慶白族傳統風味“三滴水”,寄寓了白族人對一年24節氣節節有食,一年12個月月月有糧的美好愿望,不僅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具有美容、保健和益壽的功能,是集白族風味美食的“大全”宴。白族人認為節日是親友歡聚的日子,在這樣特殊的時刻,對祖先的崇拜是讓祖先也一起充分感受世間的快樂和親情。在清明節、鬼節等節日里,白族人都要向祖先上供品,同時還要焚燒紙衣等物品以供祖先取用。

在鶴慶白族年節食俗文化反映的對象中,幾乎涵蓋了白族傳統文化中具有的各種社會價值觀和自然生態觀,形成了一個十分龐大的觀念體系。這些觀念意識成了鶴慶白族的民族文化規則,集中體現了白族自強不息、勇于進取,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相適應的精神力量和人格特征,是整個鶴慶白族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在人們飲食活動中的折射反映。

[1]吳澍.中國飲食文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第二版).

[2]王銘銘.社區的里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江帆.生態民俗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4]李亦園.文化與修養[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章天柱.大理文化[J].大理文化,2010(9).

(作者單位:大理大學政法與經管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63

猜你喜歡
鶴慶火把節白族
大理鶴慶均華光伏電站(水井場址)項目介紹
火把節的情歌
白族火把節:一天星斗下人間
《火把節之夜》中阮演奏與琵琶演奏的比較
《鶴慶藝文志校注》前言
鶴慶古城考
白族敬酒歌
明清時期鶴慶科舉史研究
56個民族56枝花 白族
白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