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課程的“蘇派”個性

2016-03-19 02:48王建梅
江蘇教育 2016年4期
關鍵詞:師資校本課程

【摘 要】蘇派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課程有其獨特之處,有江蘇的特色,有教育的特征。建構蘇派的校本課程,要“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并做好課程實施骨干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校本課程;師資;蘇派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07-0026-02

【作者簡介】王建梅,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城東實驗小學(江蘇鹽城,224100)校長。

在我的理解當中,校本課程是一所學?;诘胤轿幕?、學校特色、師生特長所自行開發實施的一門課程。而眾所周知,蘇派教育是一種以厚實、靈動、精致等為鮮明特征的教育流派。兩者之間完全可以相互支撐,互為振點。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蘇派教育背景下校本課程的理解

首先,蘇派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課程必須姓“蘇”。

姓“蘇”,必須要有太湖之水的靈動。靈動就是有靈氣,就是活潑不呆板,就是富于變化。竊以為,蘇派教育的學校校本課程的靈動應該體現在教育常態的建構與創新上,體現在教學體系的完善與發展上。以江蘇鹽城市大豐區實驗小學特色校本課程“行知劇場”為例,它之所以引起全國關注、產生深遠影響,就是它創造性地將德育課程發展成可感可知的表演課程和生命教育課程?;顫娚鷦拥男问郊由隙嘣莸膬群?,讓其更接地氣、更有人氣、更具生氣。

姓“蘇”,必須要有石頭城的厚實。石頭城是南京的代表,也是江蘇的標識。蘇派教育根植于這片土壤,其厚實顯而易見。校本課程的開發也要有底蘊深厚的特點。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尋訪過張家港實驗小學的“三味書屋”,被其“傳承中華民族書香根脈,致力用書籍力量影響童年”的理念和格調古雅的氛圍深深感染。我敢肯定,當學生進入其中,心會自然而然地安靜下來,書香會自然而然地彌漫開來。

姓“蘇”,必須具有蘇州園林的精致。作為蘇派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課程,也應具有這種精致。據筆者所知,江蘇連云港市東??h實驗小學充分利用東??h版畫這一豐厚的資源,開展版畫課程十多年,逐步磨礪出版畫課程設計、版畫創作室、繪畫室、制作室和陳列室等一系列成果。這種持之以恒、追求完美的辦學毅力,可用精致之極評價,且絕不為過。

其次,蘇派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課程必須姓“教”。

姓“教”,是說校本課程必須具備基礎性。校本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服務全體學生。以江蘇鹽城市第一小學“四色文化”課程為例,該課程緊緊圍繞鹽城“白色鹽文化”“藍色海洋文化”“綠色濕地文化”“紅色新四軍文化”,將生在鹽城、長在鹽城的孩子必須要了解的地域文化寫進課程,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普及作用。

姓“教”,是說校本課程必須具備實踐性。校本課程更應該側重校本實際,教師信手拈來,學生全員參與,其最好的表現方式就是操作、實踐。江蘇徐州睢寧縣大余小學,20多年來堅持把觀鳥、護鳥列為學校的特色課程進行教學。這種課程實施起來十分便利,孩子們參與興趣濃厚,教育效果也很鮮明。

姓“教”,是說校本課程必須具備前瞻性。南京力學小學有一門校本課程《小公民教育》,這門課程的特點就是讓孩子們走進社會,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現代公民意識??梢钥隙ǖ卣f,這門課程的開設對于孩子們今后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二、校本課程建設的抓手與策略

基于這種對校本課程的理解,我校在校本課程建設中,抓住了“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兩個關鍵環節,構建了具有“蘇派”特色的校本課程。

所謂“自下而上”,是指學校在校本課程的生成上讓全體師生主動參與,生成改進。學校校本課程《灘涂文化》的雛形就是來源于此。學校新建初期,教師為了讓學生相互熟悉,就讓他們介紹自己。在這個過程,孩子們發現在介紹家庭住址時有不少“團”“灶”,于是就產生了疑問:怎么會這樣呢?班主任因勢利導,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讓孩子回家了解自己居住地名字的由來。通過多種渠道資料的收集和梳理,孩子們很快知道:大豐成陸于兩千多年前,原本是茫茫灘涂,曾以產鹽而名聞遐邇。大豐境內像西團、新團、南團等數十個鄉鎮、村、組的地名就是取之于“團煎共煮”的“團”。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發現一下子點燃了全校師生的熱情,大家積極參與,最終形成了學校特色課程《灘涂文化》。我們覺得這樣的校本課程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極具生命力。

所謂“自上而下”,是指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的頂層設計。學校的《灘涂文化》如何與學校文化相融合,如何形成自己的辦學理念,科學的頂層設計必不可少。于是,我們請來了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一場場辯論、一次次商談、一趟趟考察,校本課程理論架構、校本課程體系建立、校本課程開發要點、校本課程育人定位等應運而生。

三、校本課程的實施策略

校本課程的打造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在實施過程中就遇到了難點:校本課程的專業性與教師實施課程能力之間的差距,師資力量在有形與無形中成為校本課程推進的瓶頸。如何破解呢?我們的做法是“培植一束輻射源”“催生一支種子隊”“影響一個教師群”。

“培植一束輻射源”是指校長的課程定位。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靈魂人物,校長是校本課程實施的核心。在推進學校校本課程建設中,筆者首先對灘涂文化做了充分研究,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課程實施的具體構想,并通過座談、討論、推介會等形式,將此設想一以貫之地蘊含于學校工作規劃與思路中。

“催生一支種子隊”是指學校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堅力量,骨干教師也是校本課程實施的主體。我們在打造骨干教師隊伍時,注重他們研究能力的提升,先后以調查切入、論壇帶動、課題推進,做實、做細、做精、做大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

“影響一個教師群”是指全校教師形成共識。作為校本課程的最終實施者,全體教師的共識是校本課程實施的保障。只有全體教師參與了,校本課程才會被廣泛認同、深入推進。我們通過走進灘涂、走進大豐歷史等方式讓全體教師了解大豐、了解灘涂,從而形成全體教師的共識,讓大家意識到將灘涂上的鹽文化、濕地文化、棉文化及移民文化傳播給我們的孩子是自己的一種使命、一種責任。

猜你喜歡
師資校本課程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經濟專業實踐教學探索
美國加強數據共享促進師資培育
美國加強數據共享促進師資培育
地方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芻議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職教師資本科專業培養標準、培養方案、核心課程和特色教材開發項目管理辦法》
關于印發公務員培訓兼職教師暨公共管理碩士(MPA)校外導師人員名單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