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
——兼評流通決定論

2016-03-20 19:31張洪平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長春130021
當代經濟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決定論流通市場經濟

張洪平(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長春130021)

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
——兼評流通決定論

張洪平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長春130021)

流通過程與生產過程作為子系統,兩者的共存與相互作用構成了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的總系統。生產過程決定流通過程,流通過程的對象、流通過程的社會性質和流通過程的經濟規模都是由生產過程來決定的。與此同時,流通過程也反作用于生產過程,就特定形式來看,流通過程甚至決定生產過程。因此,市場經濟的系統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能解決健康運行問題的,還必須依靠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來對系統的自發力量加以必要的干預。

流通過程;生產過程;系統決定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流通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不斷的加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正確認識流通過程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流通的理論,如何用正確的流通理論來指導實踐,成為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并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理論課題。

一、馬克思關于流通過程的地位和作用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任何社會的再生產過程,都是由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四個環節組成。流通本身只是交換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從總體上看的交換。因此,流通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交換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這四個環節中,生產是最根本的決定因素,決定著分配、交換和消費。同時,分配、交換和消費也反作用于生產。相對于生產和交換,兩者的辯證統一關系亦可歸結為生產決定交換,交換或流通過程反作用于生產。

首先,生產決定交換。這是因為:(1)生產為交換提供物質對象。交換是物與物或商品與貨幣的交換,都必須以勞動產品提供某種使用價值為前提。商品首先是勞動產品,是生產的結晶,決定交換的物質內容,沒有生產,沒有物質對象,也就沒有交換的內容,商業也就失去了交換的條件。(2)生產的社會分工是商品交換產生和發展的前提。交換是在生產分工的基礎上產生的。有分工才有交換,社會分工越深入、越細致,交換就越發達、越精細。(3)生產的性質決定交換的性質。生產方式的性質變了,交換關系也就隨之發生變化。(4)生產的發展和結構決定交換的深度和廣度,社會生產越發展,生產規模越擴大,社會分工越精細,生產的專業化程度就越高。這時,生產者要交換的商品規模就越大,品種就越多,結構就越復雜。同時,隨著生產范圍的日益擴大,交換的廣度也日益增加。(5)生產為交換手段的現代化提供物質基礎。生產的發展,為現代商業的發展提供高技術的設備,加速流通機械化、電子化、現代化的過程,提高商業活動的物質環境,為商業運輸、貯存、銷售的科學管理及經營水平的提高創造必要的條件。這一切,就從總體上使生產制約著交換,交換的發展和性質由生產所決定。

其次,流通或交換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流通或交換雖然被生產所決定,但流通或交換也可以直接影響生產,對生產起反作用。這種反作用具體表現為:(1)流通或交換使社會再生產最終得到實現。沒有交換,一方面,產品就不能進入消費領域;另一方面,生產要素如勞動力的再生產、生產資料的取得也不能最終實現。(2)流通或交換能促進生產的分工和發展。具體表現為,交換促使生產向專業化分工的方向發展。(3)流通或交換的發展分促使生產性質發生變化。在歷史上,商品交換曾促使原始社會瓦解,商業曾分別促使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兩種生產方式向新的生產方式過渡。(4)商品流通或交換的規模和速度,制約著商品生產的規模和速度。商品生產是以商品交換為前提條件,當市場擴大,交換范圍擴大,產品有了銷路,便推動生產規模的擴大?!傲魍ㄔ娇?,流通時間越短,同一資本能夠重復生產過程的次數就越多”,[1]生產過程所創造的價值總額就越大。(5)流通或交換還能夠緩解或激化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從而促進或緩解生產的發展??傊?,生產決定了交換,而交換又反作用于生產,兩者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

二、流通決定論及其評價

流通決定論是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后期產生的一種流通理論,該理論反映的是中國經濟從否定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時代要求。隨著中國經濟體制逐漸揚棄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經濟理論界和實業界對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化。孫冶方、張卓元、董輔礽等充分肯定流通過程在再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后,人們普遍承認社會主義經濟中存在流通,并對生產和流通的相互關系進行了新的研究,從理論上對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認識,并給予重新的評價。由此,丁俊發等同志提出了所謂的“流通決定論”。

1.流通決定論的主要觀點

流通決定論認為,流通在國民經濟運行與再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及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下是不同的。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流通是不能占主導地位的,因此也就談不上“流通決定論”。就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我國商品經濟不發達,也不能籠統講“流通決定論”。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才有流通決定論。所謂流通決定論,就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流通決定一切,或市場需求決定一切。[2]4流通決定論從流通在國民經濟總體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流通在再生產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兩個層次論證流通決定一切。

首先,從國民經濟運行的總體來看,國民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就像一臺極復雜的機器一樣,哪一個環節停擺了都不行,但重要性的程度可以加以區分,而商品流通則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子系統,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具體表現為:(1)流通是國民經濟總體運行的晴雨表。國民經濟各部門是否協調發展,社會生產結構是否合理,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首先在商品市場上表現出來。(2)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與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這種需求與滿足度大都集中在流通領域。所以要求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部門都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組織生產。(3)財富是物質生產部門創造的,但必須進入流通部門才能實現,即通過商品流通實現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從而實現驚險的跳躍。(4)資金是國民經濟運行的“血液”,資金從不同的角度與方式流向社會,流向居民。如何回收資金?按國際通行的做法,或者是金融回籠,如儲蓄、發行國庫券等;或者是商品回籠即通過購物與服務回收資金。因此流通業與服務業是回收資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其次,從再生產過程來看,在生產與再生產大循環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流通起決定性作用。(1)在再生產過程中,生產、分配、交換(流通)、消費,是四個獨立的環節與過程,它們之間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生產與消費決定著流通,沒有生產,流通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消費,流通就是無的放矢。就流通對生產和消費的關系來說,流通決定論提出了與前人不同的說法,流通決定論說,“一個絕對真理是沒有流通,生產與消費都無法實現,因此,流通同樣制約著生產與消費:馬克思、恩格斯始終把生產與流通作為經濟曲線橫座標與縱座標(《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86頁),并明確指出:‘生產過程如果不能轉入流通過程,看來就要陷入絕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88頁)。因此,在這種意義上說,流通同樣決定著生產,并對社會擴大再生產的速度、比例、結構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保?]8,9(2)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生產部門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如果沒有需求,是一種無效勞動,就要產生大量積壓,就實現不了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訂單或沒有科學的預測是不能組織生產的。我們常講的市場引導企業或市場引導生產,也就是流通引導生產。在這種意義上,“流通決定論”表現得十分明顯。

2.對流通決定論的評析

(1)流通決定論并未實現理論上的進步

流通決定論所謂的流通決定一切,無非是說流通中的市場價格作為調節手段對生產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對此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早有論述。針對洛貝爾圖斯用票券否定市場價格對生產的調節作用,恩格斯說,就一個國家來講“單個商品生產者只有通過產品的跌價和漲價才親眼看到社會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和不需要什么”;“從商品生產以世界市場的范圍來進行之后,按私人打算進行生產的單個生產者同他們為之生產、卻對其需求的數量或多或少是不了解的市場之間的平衡,是靠世界市場的風暴、靠商業危機來實現的?!倍鞲袼箯娬{,“如果禁止競爭通過價格的升降把世界市場情況告訴單個生產者,那他們就完全被蒙住了眼睛?!保?]可見,恩格斯并不否認“流通是國民經濟總體運行的晴雨表”、“市場是市場引導企業”或“流通引導生產”。但恩格斯是生產決定論,而不是流通決定論。事實上,流通決定論所講的所謂事實依據,在生產決定論的理論體系中,在生產決定流通和流通反作用于生產的框架內都能給予科學地說明。只不過是流通決定論者為了自己的理論“發明”,而拒絕全面分析和闡述馬克思的生產決定論而已。筆者認為,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流通理論,也和對待任何其他歷史文化遺產一樣,要有一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既不能為某種目的而任意夸大其內容和作用范圍,把經典作家原著中沒有的內容強加到經典作家的頭上,以便擴大其影響。也不能為另一種目的,而任意縮小其內容和作用范圍,把經典作家原著中已經闡述清楚的內容進行忽略,以便縮小其影響。流通決定論可以說在理論上并沒有任何進步。流通決定論從國民經濟運行和再生產過程兩個方面論證流通決定一切。事實上,這兩個方面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不過是名稱叫法上不同而已。再生產過程只是國民經濟運行的一種傳統稱謂。流通決定論所謂的商品流通“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子系統,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包括其具體論述的理由,可以說,沒有一點是前人所沒有說過的。這些理由甚至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常識。關于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之間的相互關系,馬克思的結論性概括,我們不妨在這里重溫一下。馬克思說:“我們得到的結論并不是說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同一的東西,而是說,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生產既支配著與其他要素相對而言的生產自身,也支配著其他要素。過程總是從生產重新開始。交換和消費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東西,這是不言而喻的。分配,作為產品的分配,也是這樣。而作為生產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產的一個要素。因此,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當然,生產就其單方面形式來說也決定于其他要素。例如,當市場增大,即交換范圍擴大時,生產的規模也就擴大,生產也就分得更細?!保?]在這里,馬克思既強調了生產對包括流通在內的其他環節的決定作用,又闡述了包括流通在內的其他環節對生產的反作用(或曰“一定條件下的”或“就其片面形式來說”的決定作用)。我們看不出,流通決定論所強調的流通的決定作用在馬克思關于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理論中有什么被忽視的。同樣也看不出,按照馬克思關于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理論,我們有什么理由可以在實踐中忽視流通的作用的。事實上,我們在實踐中忽視流通的作用并不是因為馬克思的流通一般作用理論,而是因為我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大問題沒有搞清楚。具體說就是對社會主義經濟是產品經濟還是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可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樣一些問題認識上的曲折所造成的。一旦確定社會主義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必然走市場經濟的道路,那么,馬克思關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就必然是我們建設的理論基礎。按照這一理論,我們在實踐中就必然一方面要加強生產領域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發揮分配、交換、消費就其片面形式來說對生產的決定作用。

(2)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能以流通決定論為指導

我們在理論上不贊成流通決定論,并不意味著我們對流通決定論的客觀作用進行全盤否定。事實上,流通決定論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到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在實踐上又長期信奉無流通論和產品流通論而忽視流通作用的特定情況下還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但是從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長期任務來看,作為一種理論指導,流通決定論是不能勝任的。探討流通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離不開我國市場經濟的階段性特點。我們搞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和建設任務,“是逐步擺脫貧窮、擺脫落后的階段;是由農業人口占多數的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國,逐步變為非農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化的工業國的階段;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變為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階段;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發展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體制的階段;是全民奮起,艱苦創業,實現中華民主偉大復興的階段”。[5]我們認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對這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建設任務,我們宣傳和采用流通決定論勢必會誤入歧途,貽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事業。在這方面,西方市場經濟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是很值得我們總結吸取的。

流通決定論所強調的,商業是基礎產業,商業可以脫離生產過程而獨立大發展的觀點,正是資本主義生產以前商人資本統治時期的商人資本的思想觀念。馬克思說:“最荒唐的看法莫過于把商人資本——不管它以商人資本形式或貨幣經營資本的形式出現——看作是產業資本的一個特殊種類,就象采礦業、農業、畜牧業、制造業、運輸業等等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資本的分支部門從而特殊投資領域一樣?!保?]360按照馬克思的分析,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商人資本從他原來的獨立存在,下降為一般投資的一個特殊要素,而利潤的平均化,又把他的利潤化為一般的平均水平。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商人資本只是作為生產資本的要素而執行職能。馬克思對商人資本的歷史考察,揭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階段中,存在著商業支配產業的時期。這個時期馬克思把它描述為“商人資本占優勢”,“過時的狀態站著統治地位”[5]365在英國近代史上,真正的商業階層和商業城市在政治上是反動的,他們同土地貴族和金融貴族結成同盟來反對工業資本。工業資本的完全的統治地位的確立,只是在英國廢除谷物法以后。獨立的商人財產作為占統治地位的資本形式,意味著流通過程離開它的兩極,即離開進行交換的生產者。這種情況下,生產者對流通過程來說是獨立的,而流通過程對生產者來說也是獨立的。在這里產品不是一開始就是作為商品而生產的,產品仍然是作為使用價值而生產的。在這里,是商業使產品變成商品,而不是已經生產出來的商品以自己的運動形成商業。在這樣的一種社會中,資本首先是在流通過程中出現的。流通過程使各生產部門通過一個第三者而互相結合起來。馬克思強調說:“流通過程的這種獨立化表明兩個情況。一方面,流通還沒有支配生產,而是把生產當作已經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生產過程還沒有把流通作為單純的要素吸收進來”[6]366在威尼斯人、熱那亞人、荷蘭人等經營的轉運貿易的歷史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這種貿易上,主要利潤的獲取不是靠輸出本國產品,而是靠對商業和一般經濟都不發達的共同體產品交換起中介作用,靠對兩個生產國家進行剝削。馬克思把這種以轉運貿易為基礎的商業民族的衰落,看作是“商業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進程中從屬于產業資本這一事實借以表現的一種特殊形式”。[6]367

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階段中,商業支配著產業;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則是產業支配著商業。前資本主義商業支配產業的惡果是商人資本吞掉了幾乎全部的剩余產品,因而它阻礙生產方式的變革?!爸灰倘速Y本對不發達共同體的產品交換起中介作用,商業利潤就不僅表現為侵占和欺詐,而且大部分是從侵占和欺詐中產生的。撇開商業資本榨取不同國家的生產價格之間的差額(就這方面來說,他對拉平和確定商品價值發生影響)不說,商人占據了剩余產品的絕大部分”。[6]368資本作為商人資本而具有獨立的、優先的發展,意味著生產還沒有從屬于資本,也就是說,資本還是在一個和資本格格不入的、不以它為轉移的社會生產形式的基礎上發展。因此,商業資本的獨立發展,是與社會的一般經濟的發展成反比例的。[6]365

目前我們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全國各地區各部門生產的商品化程度還不高,產品的商品化任務還很艱巨的情況下,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夸大流通產業的作用,把它看作是物質生產部門,一味地強調流通對生產起決定作用,任由商人資本對產業資本進行盤剝,勢必會造成商人資本獨立發展的情況,勢必會造成對手工勞動生產方式變革的阻礙。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所走過的路徑來看,我們的雙軌制的價格體制,土地市場批租的不規范,都是造成流通領域里商人資本獨立片面發展的因素。因此,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中,流通決定論所強調的片面發展流通業的經濟政策必然帶來不良的經濟后果。

三、流通過程系統決定論及其意義

1.生產決定論不能準確地概括馬克思的流通經濟思想

流通決定論的提出,似乎有一個理論對立面作為其批判的對象,這個對立面就是生產決定論。當然,就我們現在所掌握的資料來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也還沒有人以文字形式明確地來概括馬克思的流通地位和作用的經濟思想。但是,根據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經驗來看,確實存在一種這樣來誤解馬克思流通經濟思想的事實上的理論傾向。重生產輕流通就是這種流通思想的經濟政策和措施。這種政策和措施的后果,就是讓流通業處于對各大產業的發展亦步亦趨的附庸地位。這是對馬克思關于流通地位和作用思想的一種片面理解。實際上,完整的馬克思關于流通地位和作用的理論,不僅包括馬克思一般意義上講的“生產就其片面形式來說也決定于其他要素”,而且更重要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將商業資本看作是和產業資本在平均利潤規律調解下可以自由競爭,可以自由易位和自動調節的思想。因此,我們必須尋求新的創新的理論表述來概括馬克思的關于流通地位和作用的經濟思想,從而在新的形勢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流通理論。

2.流通過程系統決定論的提出及其意義

總結中外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關于流通過程的理論概括我們經歷了兩個大的認識階段:生產決定論和流通決定論。這兩個大階段之中又可劃分出若干個小階段,例如生產決定論中又可劃分出無流通論、產品流通論,流通決定論中又可劃分出流通先導論和流通基礎論等等。這些形形色色的流通理論和在這些理論指導下的實踐,都被說成是馬克思的流通理論,或者至少也被說成是按照馬克思對流通過程分析的精神實質所進行理論創新和發展。也就是說,所有這些不同的流通理論觀點都被標榜為馬克思主義的。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者是不害怕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僅不害怕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創新和發展,而且還要以極大的熱情關注和歡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科學革命。恩格斯在對馬克思的一生進行總結時曾經指出:“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保?]馬克思對待科學發現的這種大公無私的態度,無論如何都應該是后來的馬克思主義者所應學習的。問題不在于是什么人物的什么理論對馬克思主義做了發展,也不在于什么人物的什么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那一個方面理論進行了發展。問題在于,這個人物的理論是不是真正對馬克思主義做出了發展。

國外許多研究者都承認,馬克思是社會科學中現代系統方法的始祖。[8]一般系統論的創始人貝塔朗菲也公開聲明:“馬克思與黑格爾的辯證法”是他的“理論先驅”。[9]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系統概念是“首先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總結上升為明確的思想的”。[10]本文通過對馬克思經濟理論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馬克思將市場經濟看成是一個大的宏觀系統,而流通過程則是這個大的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說,社會宏觀經濟系統是由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各個環節構成的。生產決定分配、流通和消費。流通、分配和消費在一定的片面形式上也決定生產。流通的對象和流通的社會經濟性質是由生產決定的。因此,流通過程的經濟性質和經濟規模都是由市場經濟的宏觀系統所決定的。這種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既包括就流通對象和流通性質而言的生產決定流通的生產決定論的合理內核,包括就一定片面性而言的流通決定生產和流通先導生產的流通決定論的合理因素,又克服了生產決定論和流通決定論的片面性。生產決定論、流通決定論、流通先導論等等還局限在一種簡單化的誰先誰后,誰決定誰這樣一些淺表性的問題。生產決定論強調生產在先,只要生產解決好了,流通問題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而流通決定論強調流通先于生產,結果就導致片面強調流通的情況。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則在堅持生產決定流通的總體原則下,在具體的經濟運行層次上強調社會經濟大系統的作用。在這個大系統中生產是處于支配地位的,但這并不等于生產在任何時候都要重于流通或先于流通。就好比人類要到太空去,人類始終都應是這項活動的主體,而運載火箭永遠都是人類到太空去所運用的工具,是由主體決定的客體。抽象宏觀的議論應該是主體決定客體。但是,人們很難講清楚沒有人類的主觀能動作用,運載火箭如何會產生。人們同樣也很難講清楚沒有運載火箭人類怎樣才能登上太空。這就是說,在生產力的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而生產工具則是第二位的或次之地位的。但一旦將生產力本身當作一個系統的整體來看,就不能像孤立的觀察時所顯示出來的誰決定誰的問題。馬克思一方面強調勞動者起著能動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又強調勞動工具“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借以進行的社會關系的指示器”[11]因此,在馬克思那里,勞動者和生產工具也不是簡單的誰決定誰的問題,而是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既有勞動者決定生產工具,也還存在一定角度來看的生產工具決定勞動者的情況。在社會經濟大系統中生產和流通的關系也是一樣,既有生產決定流通,又有在一定片面形式來看的流通決定生產的情況。鑒于目前生產決定論容易給人們造成重生產輕流通的錯覺,我們認為,對馬克思生產和分配、流通和消費關系的理論必須進行與時俱進的發展,這種發展就是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是一個大的系統,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一樣,是其中的子系統。第二,生產過程決定流通過程,流通過程的對象、流通過程的社會性質和流通過程的經濟規模都是由生產過程來決定的。但反過來,就一定的片面形式來看,流通過程也決定生產過程。此外,市場經濟的系統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能解決健康運行問題的,還必須依靠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來對系統的自發力量加以必要的干預。

四、流通過程系統決定論與宏觀政策取向

就流通過程在社會再生產總過程之中和生產、分配和消費的關系來講,我們堅持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但是,流通過程的系統決定論也不是說這個系統本身就能決定市場經濟建設中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和運行的所有問題。就市場經濟一般來說,市場經濟運行具有自發性、事后性和對外部經濟調節的失靈等問題。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來講,他還有區別于任何別的市場經濟的特殊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區別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地方,一方面是體現在基本經濟制度的差異上,另一方面也體現在宏觀調控內容和形式上。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當然要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經濟制度要求和社會化大生產分工協作的要求兩個方面來講,這是學術界已經取得共識的。但是,如何將這兩個大的方面具體化,特別是按照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求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具體化,我們研究得還不夠深入細致。從上面我們探討為什么不能以流通決定論的理論和政策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曾經談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中要防止商人資本脫離產業資本的生產過程而獨立的發展問題,實際上就已經涉及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必須要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經濟主體的社會性質問題。因此,從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的角度,這一要求也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必要性論證的一個具體化。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5.

[2]丁俊發.商品流通熱點探索[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8.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匯編[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13.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3.

[8]и.勃勞別爾格,B.薩多夫斯基,尤金.馬克思著作中系統性原理的運用[J].北京:國外社會科學,1979(6):23-28.

[9]丁國卿.淺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系統論研究[J].昆明: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3(6):317.

[10]錢學森.現代科學的結構——再論科學技術體系學[J].北京:哲學研究,1982(3):19-22.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

責任編輯:張旭

F01

A

1005-2674(2016)12-014-07

2016-11-0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YJA90188)

張洪平(1963-),女,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

猜你喜歡
決定論流通市場經濟
富“鱖”逼人!標鱖最高38元/斤,訂單去到39元/斤,流通商瘋狂搶訂!這條魚成“搶手貨”
市場經濟下工程項目的招投標管理
財政稅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市場經濟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爾鎏金銅佛流通考察
關于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流通空間”的中西方比較
刑法中意志自由論之提倡
對麥克盧漢“技術決定論”思想的再審視
氣象影響文藝:從結構決定論到文化生產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