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職語文課上傳統文化的滲入

2016-03-21 06:08信陽高級技工學校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中職教材傳統

信陽高級技工學校 周 韓

論中職語文課上傳統文化的滲入

信陽高級技工學校 周 韓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準修訂中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這些內容的提出說明我國日益重視對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課堂是學生成長的原野。語文課堂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樂園。語文課堂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更要注重滲透傳統文化。

中職語文 傳統文化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準修訂中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這些內容的提出說明我國日益重視對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原野,語文課堂是學生提高自己文化素養、豐滿生命、鍛造生命的樂園。所以,語文課堂不僅是要傳授語文知識,更要注重滲透傳統文化。

一、讓中職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的概念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中華傳統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語言,包括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包括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2.傳統文化的分類

文化是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總和。中華傳統文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類:①從時間角度上講,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②從空間角度講,有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③從社會層面上講,有貴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邊緣文化;④從社會功用上,有名號文化、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⑤從文化內在邏輯層次上,有物態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⑥經濟形態方面,有漁鹽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商業文化。

3.傳統文化的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歷史時期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中國傳統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安┐蟆笔侵钢袊鴤鹘y文化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高深莫測。

二、中職語文課中傳統文化的滲入

從古至今,語言文字是割不斷的文化血脈。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習的關系最為密切。教師用滲透的方式在中職語文課程中增加傳統文化的比重,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手段。

1.教學思想的轉變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承載著民族的文化基因,維系著民族的歷史傳統,是有價值的知識,是學校應教的教學內容。技工學校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除讓學生嫻熟掌握一門專業技能外,還必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這一切的完成要以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為保證。學生學好語文,終生受用。這對教師提高更高要求。教師必須是學生行事的榜樣,視聽言動的模范。教師要有一定的學識,熱愛工作,重視學生,對學生和工作要盡心、敬業。

2.教學過程的安排

組織教學時,教師應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學的基本規律,如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學校使用的教材是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第五版)。教材中第六、第七單元是詩詞和古文賞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接觸、感受傳統文化。詩歌和散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上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鑒賞詩歌和散文。

例如,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從詩句的字數看,有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中國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詩體。近體詩對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詩體,在中國詩歌史上有重要地位。詞,即宋詞,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柔婉之美,如柳永的《雨霖鈴》。豪放派表現出充沛的激情、豐富的想象力和變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語言風格,作詞豪放、大氣,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課文分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熟讀與背誦古詩文。古詩文熟讀或者背誦過程是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寫古代名人的事跡或其詩句,也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假期讀一本古代名著,看一部高質量的古裝電視劇,或讓學生體會春節的習俗、抄錄并仿寫幾副對聯等,一次使傳統文化不知不覺浸入學生的頭腦和思想意識當中。

3.教學結果的反思

入選語文教材中的古文是歷經千錘百煉、世所公認、最能體現祖國語言美的經典名篇。古文語言優雅和精致,表述有個性、有節奏、有氣勢,氣韻生動。語文教育就是使學生掌握優雅、精致的祖國語言,這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之一。

課堂教學中,教師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把它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凈化靈魂,做到語文素養提高和思想教育發展的雙豐收。

三、結論

我們應認真對待傳統文化,努力讓傳統文化滲透、滋潤年輕一代?!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苯處熢谡Z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培養學生分辨善惡、美丑、真假、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理性思考能力。

ISSN2095-6711/Z01-2016-12-0094

猜你喜歡
中職教材傳統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淺談中職英語教育三部曲
中職高考與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