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介入”,激活課堂
——淺談介入式文本解讀在教學中的應用

2016-03-21 06:08廣東省中山市坦洲實驗中學葛艷秋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介入劉禹錫丑小鴨

廣東省中山市坦洲實驗中學 葛艷秋

完美“介入”,激活課堂
——淺談介入式文本解讀在教學中的應用

廣東省中山市坦洲實驗中學 葛艷秋

介入式解讀文本的方法走出了傳統就文解文的文本解讀方式,通過對比、印證、組合、類化的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介入 文本 教學

一、介入背景,鋪平文本解讀之路

劉禹錫18歲考取進士,官至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可謂官運亨通。他為人正直,在朝內反對宦官的腐敗和藩鎮的割據勢力,后因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被貶為當時的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當時規定,劉禹錫應住縣衙內三間三廈的屋子,但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人。他見劉禹錫是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他,給他安排到城南臨江的三間民房居住。劉禹錫毫不在意,還高興地撰寫了一副對聯貼在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知縣看了對聯,認為他因革新降職,被貶到和州縣不服氣,一心想著爭辯。為教訓他,當地知縣把劉禹錫的住所遷到較遠的德勝河邊,把住房面積減半。劉禹錫搬到新居,看到那里依山傍水,岸柳婆娑,又撰寫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看了很生氣,和書丞商量,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劉禹錫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提筆寫下千古名篇《陋室銘》,并請他的好朋友柳公權書碑勒石,立于門前,以示“紀念”。

這段資料生動有趣,交代了《陋室銘》的寫作緣由,引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其與文章主旨相互觀照,能讓學生思考陋室究竟有多陋?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確實很簡陋。劉禹錫面對臨江的三間民房沒有抱怨,反而感到新鮮;面對河邊一間半的房子沒有抱怨,反而怡然自樂;面對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沒有指責,而是以山、水類比陋室,為自己的德馨而樂,為環境的清幽而樂,為來往人物的不俗而樂,為生活情趣的高雅而樂,為自己有古賢人的志趣和抱負而樂。身處逆境,當別人以物喜、以己悲的時候,當別人為逆境暗自垂淚到天明的時候,劉禹錫卻能反問“何陋之有”。作者博大的胸懷、高尚的情操及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這是本文的中心。

二、介入作品,提升文本解讀高度

1.介入母本,增加文本解讀的深度

因為篇幅關系,有些語文教材的文本在選入教材的時候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或縮小或刪改,相對于“母體文本”而言,學生讀到的只能算是一個“子文本”。為更深入地解讀,學生有時需要母本的介入。

例如,講《苦弱個體的艱難抗爭——〈丑小鴨〉課堂實錄》時,為讓學生體會丑小鴨所生活的世界,教師用多媒體介入刪減的母本資料。

“這樣,他們就到養雞場里來了。場里響起了一陣可怕的喧鬧聲,因為有兩個家族正在爭奪一個鱔魚頭,而結果貓兒卻把它搶走了?!?/p>

“你們如果看到那兒的一個老母鴨,你們就得把頭低下來,因為她是這兒最有聲望的人物。她有西班牙的血統——因為她長得非常胖。你們看,她的腿上有一塊紅布條。這是一件非常出色的東西,也是一個鴨子可能得到的最大光榮:它的意義很大,說明人們不愿意失去她,動物和人統統都得認識她?!?/p>

考慮到篇幅,選入教材讀本時這段文字被刪減了。這段文字在文本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它展現給讀者的是一個等級森嚴的世界、一個無聊透頂的世界、一個美丑不分和以丑為美的世界。那里的人們愚蠢又趨炎附勢。這是丑小鴨受歧視和欺凌的根源,是丑小鴨逃離這個世界的必然。其實這段話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影射:歧視,偏見,上層貴族腐朽的血統觀念的荒唐可笑,羨慕虛榮、推崇浮飾物欲的生活方式的滑稽無聊。那只肥胖的老母鴨僅是因為有西班牙血統,便成了“這兒最有聲望的人物”。雞因為“一生下來腳上就有距”,便得意非凡,自以為是一個皇帝,不可一世,氣勢洶洶,到處胡作非為。丑小鴨是安徒生生活的寫照。丑小鴨生活的世界是安徒生生活世界的寫照。學生單從文中的子文本中把這篇文章的主題理解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樣學生很難探究作品深刻的社會性主題。

由此可見,準確掌握教材,藝術處理教材,科學補充教材,合理介入母本,有利于教師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對文本進行有效解讀,會使教師和學生的解讀“向文本深處暢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勾連作品,拓展文本解讀的寬度

有一些文本雖然是獨立的,但它卻擁有許多的“連鎖文本”,如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家、不同風格作品,或是同一作家不同題材的作品。教師要對這類作品有目的地介入拓展對比分析,拓展文本的寬度,拓寬師生教學、學習的視野,使教師和學生步入更廣闊的精神世界,登上閱讀的新高度。

柳宗元《小石潭記》中描寫的環境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但柳宗元卻“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比較執著于現實,但其在詩歌《江雪》中表現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教師要抓住詩歌中的柳宗元與散文中的柳宗元的差異,加以分析,這比一味承認一個統一的柳宗元要深刻得多。

從相同內容、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尋求對比,是更為方便的介入式對比解讀,能將主體作品的內在奧秘呈現出來。

總之,介入的實質是學習外延的擴大。介入的天地是廣闊的,但介入本身不是目的。教師使用介入式文本解讀教學的目的是激趣、啟思、促悟,以達到借他山之石攻“本文”之玉的目的,從而激活課堂,收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ISSN2095-6711/Z01-2016-12-0201

猜你喜歡
介入劉禹錫丑小鴨
賞牡丹
丑小鴨的蛻變
《劉禹錫 陋室銘》
《丑小鴨》后傳
《丑小鴨》續編
灰灰鼠要娶丑小鴨
劉禹錫與《陋室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