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經典
——記幼兒園大班《清明上河圖》主題環境設計與實施

2016-03-21 06:08江蘇省無錫市厚橋大誠幼兒園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清明上河圖無錫建構

江蘇省無錫市厚橋大誠幼兒園 曹 梅

傳承經典
——記幼兒園大班《清明上河圖》主題環境設計與實施

江蘇省無錫市厚橋大誠幼兒園 曹 梅

環境創設能體現幼兒園的內涵,這種內涵包括環境對幼兒的教育作用。幼兒教師對環境創設的深層理解體現教師對幼兒教育新理念的深層挖掘與思考。如何使環境與建構式主題緊密結合,怎樣體現,是幼兒教師應當考慮的問題。幼兒教師應從幼兒園環境創設和主題實施中感知能為幼兒做什么,幼兒在環境中能發展什么,同時感知幼兒園的文化底蘊及辦園理念。

幼兒教育 傳統經典 環境創設

一、遵循教育目標適宜性原則,科學設計與規劃主題環境

1.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主題課程的來源。陽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大好時光。筆者所帶幼兒來自不同的鄉鎮,他們感受著“陽山桃花節”的隆重,“蕩口龍舟節”的熱鬧。無錫的民間集市活動富有濃郁的江南特色。我們的鏡頭可以從古代集市轉換到現代城市無錫。

2.名畫為主題切入點——主題課程的內容。教師可以將幼兒的問題、探索與發現、創造整理后生成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其中包括清明節的風俗、服裝、城市特點、交通工具等。

3.科學規劃環境——主題環境的規劃框架?!肚迕魃虾訄D》主題環境根據活動內容和幼兒的發展水平、學習方式,主要規劃為以下幾個方面:主題墻飾展板(記錄整個主題的進程)、樓梯走廊墻面設計(感受強調主題氛圍)、區角的設置與布局(主題環境的游戲化)等板塊。

二、發揮主題環境的教育功能,主題環境的創設與實施

1.圍繞課程創設主題墻飾展板,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

(1)提出問題——走“近”清明上河圖。教師可以將展板設計成江南名居風格和水鄉小橋,以綠黃為主要色調,以照片的形式呈現幼兒的活動過程,將問題歸納為:衣、食、筑、行四個方面。

(2)探索與發現——走“進”清明上河圖。

①清明習俗。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

②城市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領略古時汴京的田野風光、繁忙的汴河碼頭、熱鬧的市區街道。

③交通工具?!肚迕魃虾訄D》中有各類牲畜60多頭,船只28艘,車20輛,于是教師可以從“交通工具的演變”這一線索進行環境創設材料的收集。

④建筑美。教師可以組織假日小分隊,帶領幼兒來到蕩口古鎮觀摩一座座石拱橋,由此引出“橋梁大比拼”等活動。

(3)創造——走“出”清明上河圖?!敖闲≌{”——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帶上各種自制小樂器,演繹江南小調?!胺蹓焱摺薄處熆梢詭ьI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建構高架橋、高樓大廈,城市?!吧嗉饷朗场薄處熆梢詭ьI幼兒品嘗有無錫特色的小吃,如小籠饅頭、餛飩等?!皠撘庾鞣弧薄@里是思維碰撞的地方,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出別出心裁的樓房或橋梁?!疤剿靼l現”——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探索中發現,原來紙橋也那么給力,能承受住很重的分量?!八l古韻”——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了解各種材質、款式的服裝,感受古城的人文魅力?!白慵饴糜巍薄處熆梢詭ьI幼兒一起逛無錫,游覽我們生活的城市,了解無錫的民俗風情。

2.美化樓梯墻面能增強主題環境的對話功能。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把南禪寺的景點“搬到”樓梯墻面,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

3.借助美化走廊墻面,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三、尊重幼兒發展規律,適時調整主題環境

1.課程活動內容的調整——使課堂內容更貼近幼兒生活。收集“現代無錫”圖片的過程中,一位幼兒準備了一組比較全面的“發展中的無錫”圖片,與班中其他幼兒講解、分享。

2.活動材料的調整——使課堂材料更易于幼兒操作?;顒硬牧喜辉倬窒抻诶L畫作品,還有手工材料、建構材料等。大班幼兒能對橋產生一種想象空間。教師可以專門開辟一項“橋梁設計院”的游戲,配合建構區的積木,幼兒構建自己的“橋”,使設計橋梁的游戲成為幼兒的新寵。

3.活動形式的調整——構建形式更適合幼兒的游戲。創建“音樂角”:音樂角可以和表演角相結合,豐富自選材料,滿足幼兒邊唱邊表演的欲望,鼓勵幼兒大膽表演,體驗成功的快樂。創建“建構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把教室里的建構展板、插塑、云梯等材料一起帶到建構室,鼓勵幼兒分工合作,精心建構。創建“小吃店”: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職業模擬,新增廚師、服務員、服裝設計、導游等職業,使幼兒成長更貼近生活。

四、利用環境平臺,記錄幼兒“活動”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能體現幼兒園的內涵,體現環境對幼兒的教育作用,教師對環境創設的深層理解,使活動內容更貼近幼兒生活,使環境成為幼兒“活動”的紀錄片。

1.環境為教學拓寬了思路。環境是教師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教師能有效促進幼兒發展。教師也要突破傳統觀念,多通道、多樣化、全方位地打開幼兒對經典藝術的感知與鑒賞,讓環境為教學拓寬思路。

2.環境讓藝術“留”在幼兒身邊。主題、空間環境的創設使無形的教學內容轉化成有形的環境,幼兒每天都生活在富有藝術氣息的氛圍中,從而將藝術“留”在身邊。

3.幼兒和教師都是環境的“主人”。幼兒園環境是開放的,在主題環境創設中,幼兒、家長、教師都可以真情參與,使課堂充滿課程、環境以及材料的積極互動,真實、鮮活地反映一個個主題產生的過程軌跡,每一位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

4.環境是幼兒成長的見證。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幼兒能全身心參與和投入,這是師生智慧的結晶,更是幼兒成長的見證。

ISSN2095-6711/Z01-2016-12-0254

猜你喜歡
清明上河圖無錫建構
無錫一棉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無錫確定11月1日為“無錫企業家日”
無錫公交
輕輕松松聊漢語——去無錫
建構游戲玩不夠
《清明上河圖》身世傳奇:多次入宮曾遭劫被調包
《清明上河圖》的盛世記憶
《清明上河圖》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