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博物館館藏清代彩繪筆匣賞析

2016-03-22 05:41牟新慧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3期
關鍵詞:紋飾圖案新疆

牟新慧

【摘 要】筆匣是盛放毛筆之盒,起保護毛筆和便于攜帶之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收藏有兩件制作精美的清代彩繪筆匣,是新疆目前所見形制特別,制作精巧的文房用具。筆匣運用了黃、綠、藍、紅等色,以及百合、牡丹、菊花和蔓草紋等圖案紋飾。通過對筆匣顏色和圖案紋飾的分析,發現這兩支筆匣系漢民族和維吾爾族藝術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藝術品,獨具一格。

【關鍵詞】筆匣 新疆 圖案 紋飾

中國傳統社會中文房用具既是書房的用具,也是文人雅客賞玩之物。除眾所周知的“文房四寶”之外,還有各類文房用具。文房用具盛放在箱子、盒子中的歷史由來已久,隨著文房用品的出現和使用,相應的此類器物也相繼出現?!皯饑鴷r期已經有了存放文具的小木箱,一直到漢代,還在繼續使用這種文具箱,不過,存放的文具數量和類別,是有些變化的?!?/p>

古人為了貯存和保護文具,發明了各式匣盒,如墨匣、硯匣、筆匣等,既可置放書案,讓文房井然有序,也可把玩欣賞,讓單調沉寂的書齋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又可便于攜帶使用。筆匣,又作筆盒,是文房中盛放毛筆之盒。筆匣何時出現使用,世無定論,宋人蘇易簡《文房四譜》云:“傳玄云漢末,一筆之柙,雕以黃金,飾以和氏璧,綴以隋珠,文以裴翠”。 可見早在漢代筆匣制作就十分得精美和華貴。筆匣盛于明清,尤其是有清一代,筆匣成了許多讀書人的文房雅器。筆匣的式樣與筆床、筆船不同,筆匣有蓋,可開合,筆床、筆船是開放無蓋的。筆匣的種類不多,以盛放單筆、雙筆為主,偶見多筆的。古人對筆比較珍視,把名貴的毛筆用筆匣以珍藏。一般的毛筆,往往置于筆筒,放于筆架,稍好一些的懸于筆掛,陳于筆插,而上等的毛筆才珍藏于筆匣,因此它大多采用名貴木料制作,匣蓋上或鑲嵌象牙、珠寶,或施金漆螺鈿,比較精致、考究。新疆保存和流傳下來的文房用具不多,精品更是少見。本文介紹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館藏的兩件清代彩繪筆匣,是新疆現存筆匣中制作精美、工藝精巧的文房用具。

清彩繪花卉紋筆匣(見圖1),長31厘米,寬6.8厘米。長方體,木胎彩漆,內、外盒套合組成,由黃、白、藍、綠等色組成。此筆匣是用傳統的木工技法制成,外盒較內盒稍大,外盒一端為口,開口處掏挖成不規則的形狀,可與內盒的一頭外部拼合在一起,外盒與內盒套在一起,盒口拼接處嚴絲合縫。當需要打開盒子時,通過推拉內盒即可。筆匣的外盒(見圖2)以白色為地,繪有黃紅兩色花朵和蔓草紋,因時間久遠,白色稍許泛黃。盒身兩側及頂蓋繪有三朵大花,大花是由不同花卉組成,延伸出藤蔓,藤蔓上開有各種花。外盒(見圖3)底部以綠色為地,繪有黃色蔓草紋。內盒(見圖4)外壁三面以黃色為地,兩側盒身上施有藍色纏枝花卉紋圖案,盒底(見圖5)繪有四朵五瓣花圖案。內盒內壁和底部(見圖6)以綠色為地,盒底上勾畫出長方狀條框,邊框內繪有十字紋,正中部繪有黃色蔓草紋,呈現波浪形,花紋繁復,但繁而不雜。統觀此筆匣,整體以黃色運用為主,遍飾蔓草紋。它大量運用了黃色,黃色是漢民族喜愛的色彩,上自貴胄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愛黃色,黃色寓意尊貴、富貴。它還大量使用了綠色、紅色,這都是維吾爾族喜歡的顏色?!霸诰S吾爾族看來,綠色是幸福、和平的標志,也是希望、生命的象征,體現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紅色被認為是生命與活力的象征?!?從圖案紋飾來看,筆匣以植物紋為主,其中五瓣花和蔓草紋都是維吾爾族喜愛的紋樣?!爸参锛y樣以蔓草紋為主體,其特征在于以葡萄藤般的柔美曲線為中心展開,婉轉纏繞變化”。綜合來看,該筆匣無論是在顏色和圖案紋飾的運用中,都吸收和融合了漢、維兩個民族的文化和藝術,其圖案紋飾和顏色使用相得益彰,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清代彩繪花鳥紋筆匣(見圖7),長29.5厘米,寬6.5厘米。木胎彩漆,長方狀,通體施彩漆,內外兩盒套合組成,由黑、紅、白、綠、黃等色組成。外盒(見圖8)以黑色為地,繪有黃、紅、白等各色花朵,并繪有鳥的圖案。經過筆者的辨認,描繪的有菊花、荷花、百合花、牡丹花等花卉圖案。在變體的荷花枝上有一只喜鵲的形象。外盒底部(見圖9)以淺黃色為地,用赭色繪有藤蔓紋和五瓣花的紋飾。內盒(見圖10)外壁以紅色為地,繪有黃色菊花圖案。內盒(見圖11)內壁及內底以黃色為地,內底繪有土黃色五瓣花,并繪有藤蔓紋,整體呈現波浪形。筆匣大量使用了黃、黑、紅色。在用菊花、荷花、百合花、牡丹花等花卉圖案裝飾的同時,還有一種由各種花卉組合形成的花卉圖案,這種圖案是維吾爾族民間圖案中常見的紋飾,“在維吾爾族民間圖案中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在一根枝條上長出不同種類的鮮花或水果,在某一類水果中會出現花朵樹葉,或在某個果實或花朵上會站立著一只唱歌的鳥。通過從一支枝葉上所描繪的果實、鮮花甚至唱歌的鳥來表現藝人所理解的現實世界,由此帶領我們進入一座美麗的精神花園、一個長滿果實的果園?!?此筆匣中的花卉紋飾正好與之相同,既有花朵、樹葉、果實,還有喜鵲。鵲是我國漢民族喜愛的一種禽鳥,以鵲叫與客至聯系起來,或以鵲叫為喜,示團員相聚。所以,鵲成了喜兆和吉兆的象征,形成民俗。綜合來看,該筆匣的制作中既有漢民族的文化藝術元素,又有維吾爾族的文化藝術元素,并且相互融合,制作出風格獨具的筆匣。筆匣中花鳥圖案和漢族民間藝術中某些造型有固定寓意形成對比。圖案紋飾在保持本土藝術特色的同時,融合了眾多外來文化,同其他民族的藝術形式相比,既有共性的方面,又有維吾爾族鮮明的民間風格。

《西域圖志校注》之四十一卷,服物二——日用之具中記載準噶爾部“必爾海拉察克。以木為之,其形長方,中有木楞界之。左盛烏珠克,右盛畢爾,如內地之匣也?!?畢爾海拉察克就是筆匣、筆盒,由此可見,清代,筆匣在新疆也十分流行,少數民族也有使用,而且筆匣的功能和外形與內地的筆匣十分相似。筆者通過分析這兩件筆匣的顏色、圖案紋飾的藝術特點,以及結合文獻記載,推知它們系新疆本地制作。其造型特殊,異于國內常見的筆匣形制。國內常見的筆匣多為屜式蓋形,或上下合蓋形,而它們均為內外套合型,這種形制非常少見,是否僅新疆地區制作此類形制的筆匣還待研究。新疆的藝術文化既有中原和新疆傳統文化組成部分,又包括各民族文化交往中的形成和創造。文化交往具有雙向性和多向性,各自的藝術之間既相互影響,又相互滲透??偠灾?,這兩件筆匣做工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及工藝價值,具有獨特而鮮明的民族特點。

參考文獻:

[1]朱啟新:《文物與語文》,東方出版社,1999年,第159頁。

[2](清)陸心源輯:《十萬卷樓叢書》之《文房四譜》一,歸安陸氏,刊本,清光緒,第9頁。

[3]王?。骸渡钊f花筒:新疆維吾爾族民間圖案》,《文教資料》,2010年4月號上旬刊。

[4]閆政遠:《本土化的維吾爾族裝飾圖案研究》,《民俗藝術》,2011年第3期,第97頁。

[5]迪麗努爾·買買提:《論維吾爾族民間圖案造型》,《美術》,2012年第9期。

[6]《中國紋樣史》,主編:田自秉、吳淑繩、田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8頁。

[7]《西域圖志校注》,鐘興麒、王豪、韓慧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534頁。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保管部)

猜你喜歡
紋飾圖案新疆
論漢畫像石中吉祥紋飾的意象之美
蠟染的紋飾探討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商代青銅器紋飾變化初探
民間紋飾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新疆多怪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