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護理分析

2016-03-22 11:49張艷麗
養生保健指南 2016年4期
關鍵詞:護理效果

張艷麗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護理效果觀察。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運用早期腸外營養與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護理,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結果:在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長上,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體重、清蛋白、前清蛋白、總蛋白等情況上,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護理可以有效的保持身體指數穩定,加快術后恢復速度。

【關鍵詞】老年胃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護理效果

老年胃癌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速度慢,腸道在缺乏食物有效刺激后會形成腸黏膜萎縮與細菌易位,同時術后營養不良情況更為凸顯,并發癥與病死率顯著提升。腹部手術后的胃腸道麻痹主要集中在胃部與結腸中,小腸在吸收運動功能可以在術后數小時內快速恢復,因此認為選擇腸內營養可有效的提升營養支持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為60歲至81歲,平均年齡為(72.4±3.9)歲;其中胃癌部位中,胃竇為21例,胃體為13例,胃食管結合部位6例;手術方法中,胃大部切除根治術者24例,全胃切除者12例,胃空腸吻合術4例;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為60歲至78歲,平均年齡為(70.8±4.2)歲;其中胃癌部位中,胃竇為20例,胃體為13例,胃食管結合部位7例;手術方法中,胃大部切除根治術者22例,全胃切除者13例,胃空腸吻合術5例;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早期腸外營養與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護理,觀察組護理操作如下:

患者術前置入胃管與鼻飼腸管,置入到空腸上段約20cm處。術后進行胃管負壓引流,一直到患者恢復正常腸蠕動和肛門排氣后,將胃管再拔除。在術后24h后開始做腸內營養支持,首次運用200至500ml生理鹽水或者葡萄糖液做靜脈泵注,如果沒有嘔吐與腹脹可以通過鼻腸管將營養液注入,泵注速度保持每小時30至50ml,每天1000ml,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颊吒姑浉篂a、惡心嘔吐等癥狀消除后,可以將營養劑輸入量提升到每天1500ml,泵注速度提升到每小時80ml,連續7至12天的持續支持,當腸道功能恢復正常后可以停止,而后轉化為半流質飲食攝入。

針對患者心理狀態做好心理安撫,告知腸內營養支持的相關注意事項,同時讓其了解會產生置管的不適感,提升患者耐受力,減少不良情緒對術后恢復的影響,提升護理配合度。做好鼻腸管與胃管的分別固定,運用脫敏膠帶穩固,同時對管體外部長度做測量,避免導管產生松脫、變形或者扭曲;在輸入時應該將黃色液體全部抽出,確定在空腸中后再做輸注。輸注中需要將患者頭部提升30°,在輸入完成后要保持30min的體位狀態來避免輸入液反流,從而防止誤吸或者導管脫出。如果管腔產生阻塞,確定原因之后可以運用20ml熱水做加壓沖洗。在營養液輸入時要保持其合適的速度與溫度,在輸入起始階段應該保持慢速,一般為20至30ml/h,而后每間隔12h至24h可以提升10至25ml,最高速度應控制在100至120ml/h,同時每天輸入量應控制在1500ml以內。輸入溫度應該與人體溫度相匹配,避免液體過冷而引發胃腸綜合征。同時要注意患者口鼻護理。營養液導管會導致鼻孔正常呼吸受阻,因此多采用口腔呼吸方式,在禁食禁水的情況下,口腔黏膜會相對干燥,每天進行3至5次鼻腔清潔與2次霧化吸入來減少咽喉干燥疼痛,同時進行痰液稀釋排出。每間隔6h進行一次鹽水漱口,同時讓其吞咽下,同時讓患者采用口腔分流呼吸法來促使口腔濕潤化[1-3]。

1.3 評估觀察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長、體重、清蛋白、前清蛋白、總蛋白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組間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長情況

如表1所示,在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長上,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身體指標情況

如表2所示,在體重、清蛋白、前清蛋白、總蛋白等情況上,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除了常規護理,并發癥護理也尤為關鍵。在并發癥方面會產生腹瀉、腹脹、感染以及代謝性并發癥。要做好排便頻次記錄以及大便送檢化驗,依據情況做對應處理,同時進行肛周皮膚護理;控制營養液輸入量,運用間斷性輸入方式,如果存在便秘可以運用開塞露來保持大便通暢,如果胃腸動力缺乏可以運用嗎丁啉等藥物干預;要做好呼吸道清潔護理,避免吸入性肺炎,如果發生則需要停止輸入,及時做痰液清潔。要做好患者血糖與輸入量監測,避免血糖升高,適當情況下可以運用胰島素干預輔助[4]。

【參考文獻】

[1]黃國強,于吉人,馮永生等.老年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與腸外營養的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9):1839-1840.

[2]程林江.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0):100-101.

[3]鄭云麗.老年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外聯合腸內營養支持對其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9):5519-5520,5521.

[4]魯力,謝敏,魏少忠等.術前與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免疫功能及營養狀態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2014,(18):1170-1173.

猜你喜歡
護理效果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