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為而治:走向中學班級管理的理想境界

2016-03-23 18:10周淼王黑鐵
成才之路 2016年4期
關鍵詞:理想境界無為而治管理藝術

周淼+王黑鐵

摘 要:班級管理,要注重無為而治?!盁o為者,無不為也”,一要有德,二要有才;“有所為,有所不為”,一要示愛,二要示弱;“為無為,則無不治”,一要民選,二要民治;“我無為,而民自化”,一是注重硬件,二是注重軟件,即隱性文化。

關鍵詞:班級管理;無為而治;理想境界;育人;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G451.6;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4-0014-02

在班級管理中,常常發現有些班主任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卻常常吃力不討好,班級一旦脫離班主任的視線,便“天下大亂”。也發現有些班主任氣定神閑“無所事事”,然而四兩撥千斤,班級始終井井有條,班主任在和不在一個樣。這樣“無為而治”的班級管理,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心馳神往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才能做到“無為而治”,培養合格人才呢?

一、“無為者,無不為也”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边@啟示我們,要想班級“無為而治”,班主任必先“恭己”正己?!敖處煹谝患龅氖?,就是要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和熱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這一點,一切其余的問題也會隨著解決了?!保ㄅ崴固┞迤妫┌嘀魅蔚恼嫔泼篮筒艑W識,對于容易產生偶像情結的中學生而言往往是班級“無為而治”的先決條件?!笆箤W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保◥垡蛩固梗?/p>

一要有德??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泵献釉唬骸耙缘轮稳?,心悅誠服也?!敝祆湔J為:“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蓖瑯?,“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某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保永飳帲┈F代社會心理學稱之為“光環效應”。一個教師的道德修養越高,他在學生中的威信地位就會越高,其教育效果就會越好。當教師由于品行不端或格調不高或才疏學淺或形容猥瑣而被學生所鄙視厭棄時,即使教師有堅實的知識背景和高超的教育技巧,也很難“無為而治”,甚至“上梁不正下梁歪”。

二要有才?!敖處煹娜蝿帐怯米约旱陌駱觼碚T導學生?!保涿兰~斯)對于從師性很強的中學生而言,教師的一言一行無論是否帶有教育的意圖,都具有明顯的示范性,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班級管理者,我們不能置身于瑣事,不能費力于枝節,而應以自身的模范行動影響班級的共有價值觀,在平和自然的氣氛中實現集體的目標。一個班主任如果能有一副好口才,或者能寫一筆好文章,往往能讓學生肅然起敬,“親其師,信其道”。一個班主任,如果連自己學科也不能教好,連基本的專業功底也不能夯實,要想實現“無為而治”,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無為而治,貴在身體力行,行不言之教。

二、“有所為,有所不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苯逃彩峭瑯拥牡览?。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教,是為了不教?!痹诎嗉壒芾碇?,我們要順應中學生的自然天性和成長成才規律,“輔助”其發展,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對其加以強制性干預和約束,不苛求學生不責難學生,不唯我獨尊不拔苗助長,不“越位”不“搶鏡”,近距離零干擾。

一要示愛。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就是把老師所教的知識忘得差不多,但在忘掉知識的同時還留下一點什么,這留下的一點東西就是教育?!边@“一點東西”就是教育的魂、教育的核,就是皮格馬利翁手里的雕像,就是陶行知先生手中的四顆糖?!罢娼逃切男南嘤〉幕顒?,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保ㄌ招兄┌嗉壒芾硎紫仁橇夹墓こ?,需要教育者施以情意綿綿的愛,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著愛的光輝,向幸??鞓返娜松鷪詫嵉剡~進。班主任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理解并尊重學生的追求、情感、興趣及需要,摒棄“恨鐵不成鋼”的急功近利和“好心沒好報”的自私狹隘以及“眼里揉不進沙子”的苛刻挑剔。一旦那些滾燙的師愛被學生敏銳地感知和觸及,學生的感恩心、自覺性就會被激活放大,班級也就“無為而治”了。

二要示弱?!秴问洗呵铩费裕骸盁o智,故能使眾智也。無能,故能使眾能也。無為,故能使眾為也?!币坏┮粋€組織全面有為,就意味著這個組織的資源利用會進入高度緊張狀態,弦繃得太緊,稍有不慎就會出問題。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边@是說好的管理者往往讓人“不知有之”。傳統的班級管理比較偏重以規章制度來強行把學生關在條條框框中,強調“搞定”“擺平”“制服”“戰勝”,往往適得其反,甚至扼殺了學生的天性、戕害了學生的天資?!绊狡湔?,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則成病梅也。其實,對于學生違紀、早戀、作弊、懶惰等等成長中的諸多問題,我們完全可以用平和寬容的心態和賞識研究的眼光面對,而沒有必要“如臨大敵”。

三、“為無為,則無不治”

無為決不是什么都不做,“無為而治”秘訣在于“任官得其人”。班級管理中的“無為而治”也是同樣的道理,其前提和關鍵正在于班干部隊伍建設。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證明,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支柱,是班主任的臂膀,是班級走向自治的橋梁。李贄認為:“人能自治,不待禁而止之也?!?/p>

一要民選?!敖逃乃囆g不在于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勵?!保ǖ谒苟嗷荩┦紫?,設置崗位。盡量做到人人有事做,鄭重其事,最大程度地激發全體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人意識。其次,競爭上崗。宜采用“報名——演講——投票”的程序,大張旗鼓,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民主意識和競爭意識。再次,輪值輪崗。任期以一學期為宜,過短不宜于學生素質的提高,過長又會影響其他同學的鍛煉,從而激發學生的平等意識和服務意識。這樣,通過學生的自治實現班主任的“無為而治”。

二要民治。傳統的班干部只是教師命令的執行者,同學是非的小報告者,反而“無事生非”“節外生枝”。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庇衷唬骸耙暂o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卑嘀魅蔚膶V浦粫斐蓪W生的盲從,班主任的強勢只會造成學生懦弱。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明白班級的真正主人是學生,必須相信學生的無限潛能,必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走,哪怕暫時有些跌跌撞撞。一旦“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事盡其功”,班主任“無為而無不為,天下將自正”了。

四、“我無為,而民自化”

《道德經》有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睙o為而治的“無為”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一個集體最直接、最有效而又持之以恒發揮作用的力量,就是它的文化氛圍。優秀的班級文化一旦形成,這只“看不見的手”在班級管理中所起的引領、約束、凝聚和激勵的作用,就會鮮明地體現出來,班級就能“無為而治”。

一是硬件。班級文化首先是一種顯性文化,也就是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環境文化,或者說物質文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墻都說話?!卑嗉墘γ嫔系淖之嬚Z錄、角落里的花草書籍,甚至是桌椅的擺放、窗簾的懸掛,都可能是潤物無聲“無為而治”的教育素材。

二是軟件,即隱性文化,主要包括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種班級公約、班規班訓等構成的一個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環境;觀念文化則是關于班級、學生、社會、人生、世界、價值的種種觀念的認同;因制度和觀念等引發出來,從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言談舉止和精神面貌,則是行為文化?!安シN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保ㄋ_克雷)班級文化經營既是“無為而治”的重要手段也是“無為而治”的終極目標,因為它直接指向的就是育人。

五、結束語

班級管理是“道可道”的科學,更是“非常道”的藝術;班級管理需要拒絕功利的獻身,更需要遠離浮躁的智慧。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多一些修為,引領班級走向“無為而治”的理想境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蔣關軍,袁金祥.班級管理的境界變遷:從矛盾他律走向和諧自律[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0).

[2]張安娜.老子“無為”思想與中學班級管理[D].蘇州大學,2009.

[3]王家云.班級管理優化與良好班級文化培育[J].江蘇教育研究,2009(02).

猜你喜歡
理想境界無為而治管理藝術
打造生機盎然的理想數學課堂
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理想境界
“無為而治”引領下的班級自主管理
論“清單式管理”:現代治理改革重要標志之一
技藝一體 和諧共生:平面設計中藝術與技術關系的理想境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