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策類試題的備考策略

2016-04-09 11:22安徽姜雅莉
教學考試(高考歷史) 2016年4期
關鍵詞:題型解決問題試題

安徽 姜雅莉

對策類試題的備考策略

安徽 姜雅莉

最近幾年,高考歷史題型越加靈活多變。除了考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能力的考核也更加突出。2014年高考歷史試題中,四川省首次嘗試了一種考查的新題型:對策類試題。這種問題設計既能反映學生閱讀、分析、理解和綜合概括等常規性能力,更側重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學以致用的歷史學科目的。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的《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規定:“注重考查在科學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是對這一趨勢的有力回應。2015年全國Ⅱ卷和浙江卷繼續考查了這種題型,顯然命題人對此種題型的考查價值日益重視,該題型在未來的歷史高考中將會有更廣泛的運用前景。

一、高考真題回顧

對策,《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對付的策略或辦法”。在歷史試題中主要測查考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題型的設問方式常常有以下幾種: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對策;應當采取怎樣的方針、政策、措施;談談你對此問題的處理意見。如果加大問題的難度,則會讓你分析材料中的處置是否恰當,并說出你的見解,即處理問題的方案。

最近幾年,對策類試題在高考卷中頻頻出現,逐漸發展為一種比較成熟的題目類型。但是歷史學科在實際教學中很少提到如何處理具體的問題,導致考生在遇到此類試題時答題策略不當,總體得分率不高,下面筆者結合高考真題,回顧一下對策類試題的考查方式。

2014年四川卷的13題,考查中外傳統文化的沿革與發展,其中第三小題屬于對策類題型,它這樣要求的:任舉四川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案例,就其如何傳承并發揚光大,闡述你的見解。(要求:見解與所舉案例形成合理聯系)

該題突出了地方特色,傳承并發揚光大四川傳統文化,同時也考查了學生對身邊社會的關注度,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它還間接促進了學生學習視野的拓展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體現了《歷史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的要求。

此題的答案有兩種思路可供參考。其一,首先列舉四川優秀傳統文化案例,根據中外傳統文化的發展概況,找出可資借鑒的地方。其二,依然是先列舉四川優秀傳統文化案例,根據個人知識的積累,談談發展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對策。無論哪種答案組織模式,都需要注意見解與所舉案例形成合理聯系,不能天馬行空,不著邊際。

這道題目設計很新穎,但是學生的得分率并不理想。本人認為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的:一、學生對材料的閱讀理解和應用存在問題。從材料中無法直接得出對策,需要深入分析并予以適當延伸,加以靈活運用,著重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這一較深層次的能力。二、教師教學中對此類問題基本沒有涉及;書本里也很少涉及解決問題特別是現實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對該類題型比較陌生。另外,答案的高度開放性也使得學生無所適從。無論是哪個原因導致的得分率低,都暴露出了學生學習中的漏洞與不足以及相關能力的欠缺。

2015年,對策類試題的應用范圍在擴大,全國卷和地方卷均出現。

全國Ⅱ卷第48題(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俾斯麥對工人運動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評析;

浙江卷第38題(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新中國建立后,為解決殖民主義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先后采取了怎樣的方針和主張。簡析上述方針和主張的影響。

2015年的這兩道真題相對簡單,結合材料與教材能找到相應的對策,組織答案不難。2014年四川省的難度比較大,它對思維的多元性、發散性和創新性的要求較高,對學生課外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綜合分析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考查。雖然2015年的題目難度不如2014年,這種趨勢并不意味著以后對策類試題的難度降低。就高考而言,對學生能力的考核在不斷強化,對策類試題能夠靈敏地反映這一趨勢。因而在未來的試題中加大難度與靈活性,突顯創造性也是必然。

二、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

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此方面的能力培養訓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學生的答案組織中仍然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誤,下面結合一道練習題看看這些問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光禿禿的樣子)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淮南子?說山訓》

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釱(戴上腳鐐)左趾,沒入其器物。

——《漢書?食貨志》

“諸部內有旱澇霜雹蟲蝗為害之處,主司應言而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諸棄毀官私器物及毀伐樹木、稼穡者,準盜論?!?/p>

——《唐律疏議?雜律》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古代政府保護環境的措施。

此題在對策類題型中,相對簡單。它要求學生歸納中國古代政府保護環境的措施,而不是根據材料提出自己的解決對策,但學生犯錯誤的基本方面和自己提對策差不多相同。僅少數學生能基本概括題目中古代政府的舉措,大部分學生的答案要點不全,給出二到三點的居多。暴露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閱讀理解、歸納概括能力不強,這幾乎是所有學生的通病。一看到文言文,很多學生已經先犯了怵;句子長且成分復雜的現代文也是制約學生理解能力的瓶頸。讀懂材料是解答問題的前提,很多同學回答的要點少,是因讀不懂材料,不理解材料的意思,歸納概括當然無從談起。

其次,語言不準確,致使對策經不起推敲。一是說法過于絕對化,忽略事物的例外情形,以偏概全。二是遣詞造句不嚴謹。有學生這樣組織答案:“由國家壟斷經營,禁止一切形式的私人經營”,這份答案是語言不準確的典型例子,以上兩種毛病全有,也是一些得分較低的學生的通病。如果想在歷史材料題得高分,語言的精練與準確是吸引閱卷老師的一個重要方面。

另外,思維模式存在問題。一方面表現為過度推斷。有學生歸納的答案是“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壟斷經營”,不僅有失準確,也不符合常識。但是如果寫“禁止私人經營鹽鐵”,直接來自于材料,簡單明了,將會更好。另一方面表現為思維方向單一,發散思維運用的較少,不知道答案如何展開,導致答案內容單一,要點不全。

三、答好對策題的策略

作為高三學生回答問題的對策,不需要像政府決策一樣考慮可行性(例如政治可行、法律可行、經濟可行),執行成本,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等諸多因素。只要能緊扣材料和題目要求,合情合理地解決問題,就是比較理想的答案。即便這樣,也不能海闊天空、信口開河,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答題規范。

其一,對策要有針對性。含義有兩方面:首先,要能夠審清題意,準確把握題目中需解決的問題,方能符合題意。如上道習題“政府保護環境的措施”就是有待學生回答的問題。其次,鎖定答題范圍。組織答案,應當根據題目提示,“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或者二者兼有,這就是范圍,也是答案有針對性的體現?!敖Y合所學知識”不能僅僅局限于歷史知識,高中各科知識,都可拿來使用;如果從材料里實在找不出答案,結合所積累的文化知識提取答案尤為重要,不讓卷面留有空白得分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其二,不能提錯誤的觀點。一方面不能提反動的觀點。不能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也不能違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更不能出現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言論。否則出現思想認識上的錯誤,也不可能在高考中得高分。另一方面,對策要合情合理,符合公序良俗和社會整體的倫理道德規范。

其三,還要避免絕對化的表述,使對策更加準確、嚴謹。這些問題也是上面失分同學的通病。關于這一點,同學們若能在平時多加練習,多反思,注意糾錯,類似不良的語言表述現象在經過訓練后完全能夠避免。

了解了提出對策應該注意的問題,不等于一定能寫出好對策。為幫助同學們打開思路,臨場時不至于因緊張等原因而無話可寫,根據這種題型的特點,本人整理了應試對策,以期能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同學有所幫助。在此,答案從材料中和書本上能找到的,比如2015年全國Ⅱ卷和2015年浙江卷,將不再贅述。本文重點談談需要深度理解材料、結合個人知識積累才能夠給出的對策。

從主體的多樣性展開。能夠有助于問題解決的并非只有政府部門,公民、社會組織和團體、企業等可以有各自的貢獻。如2014年四川省真題,如果從材料中找到的答案太單薄,則可以從解決問題的主體作為切入點。從公民角度可以是了解傳統文化,樹立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意識;從企業角度可以是重視知識產權的自我保護,認識到其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從解決問題的不同角度分析。在實際中,為了處理某一問題,常常多措并舉。因此,學生答題可以從法律層面、行政方面以及社會監督等角度展開,既能拓寬思路,又能使答案更加完整。以上面這道習題為例,可以這樣概括:注重立法保護,加大懲處力度;設置相關的行政機構以加強行政管理;對官員進行嚴格的監督。

學生還可以自創對策。這種對策一是來源于材料。材料中的問題及其出現的原因從反面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國內外的經驗教訓也是對策的來源,像2014年四川省真題,即可以用這種思路。二是來源于我們所學習的知識,不僅僅是歷史,其他學科知識同樣可以為我所用。

最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之道還需在學習中多加思考,注重此方面能力的培養。類似處理實際問題的素材在教材中并不少見,需要同學們用心挖掘。如西漢初期地方實行郡國并行制,使得地方勢力尾大不掉,嚴重影響到中央集權。學生在學習這一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構思處置這個問題的思路,然后再比較西漢統治者采取“削藩”“推恩令”的優劣,并體味“推恩令”展現的高超的政治手腕、利益制衡與共贏的藝術,以及明予暗取的策略。也可通過創設歷史情境,思考解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對策。

綜上可知,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只要多思考,深入挖掘材料,善于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靈活應對各種情境,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日常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學)

猜你喜歡
題型解決問題試題
離散型隨機變量??碱}型及解法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202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四)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巧妙構造函數 破解三類題型
2019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五)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二)
一次函數中的常見題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