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時期秦國的崤函古道攻略

2016-04-12 14:55李久昌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澠池河西秦國

◎李久昌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豫晉陜黃河金三角研究中心,河南三門峽4 7 20 0 0)

古都名城研究

戰國時期秦國的崤函古道攻略

◎李久昌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豫晉陜黃河金三角研究中心,河南三門峽4 7 20 0 0)

戰國初期,秦國東進的勢頭因被魏國奪取河西之地而再次受挫。隨著“商鞅變法”的成功,秦國國勢日強,秦惠文王在奪取陰晉,打通渭河南岸東趨崤函古道的交通線后,下決心實施崤函古道攻略,即將軍隊主力南調,重點攻擊魏在河外之地的最后幾個據點:陜、焦和曲沃城邑,打通和控制了崤函古道西段。秦武王、昭襄王時又攻取宜陽、澠池等地,打通和控制了崤函古道東段。從此,徹底改變了秦數百年來被阻河西,而難以向東發展的不利局面,奏響了秦國大規模東進的序曲,加快了統一六國的進程。

戰國;秦國;崤函古道;攻略;實施經過;影響

進入戰國,從春秋開始的秦晉河西之爭,演變為秦國、魏國之爭,戰爭十分激烈,且綿延了百年之久,最后以秦國的勝利而告終。河西之地的取得和崤函古道的占據,改變了秦數百年來被阻河西,而難以向東發展的不利局面,從此,奏響了秦國大規模東進的序曲,走上了“車通三川,窺周室”[1]的統一之路。筆者重新審視戰國秦國的崤函古道攻略,以補以往學界對這一攻略及其經過研究的不足。

一、秦魏之間的河西較量及軍事形勢的變化

魏國是戰國時期首先強大起來的國家。三家分晉后,魏國占有今山西西南部,與秦毗鄰。魏文侯重用李悝、吳起等,變法圖強,一躍成為戰國初年諸強之首。從公元前419年魏軍越過黃河,筑城少梁(今陜西韓城南),至公元前408年,魏僅用十余年的時間,即全部占據了秦河西之地,并設立河西郡,以吳起為郡守,筑城護守。秦國被迫退守洛水,沿河修長城以拒魏軍。

河西郡又稱西河郡,北界在今陜西黃龍、宜川一帶,南界在今陜西洛南、河南盧氏一帶,包括上洛、盧氏等城邑。東界范圍,據錢穆《史記地名考》研究:“自戰國魏文侯時已有河西郡,魏之西河,自焦、虢、桃林之塞至抵關、洛,其界最廣?!眳橇紝氁嗫甲C說,魏西河郡“至少應包括臨近黃河的蒲阪、汾陰、封陵、魏、奇氏等,以及位于晉、豫兩省交界處黃河南岸的焦、曲沃、陜等城邑”。[2]考古學者在陜縣后川村和李家窯村發現了上百座魏國墓地和兩座車馬坑,年代從戰國早期到戰國中期,既有不同層級的貴族,大部分則屬于一般平民。[3]考古發現佐證了文獻記載。魏據西河,一舉控制了崤函西部和黃河兩道天險,既保護了崤函古道西出口,切斷了秦國向東發展的通道,又能威脅無險可守的涇渭平原,在戰略上占據了十分有利的位置?!妒酚洝肪砹濉秴瞧鹆袀鳌酚涊d,魏武侯曾與群臣浮西河而下,盛贊西河的險固:“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彪S侍王鐘則將西河看成“此晉國之所以強也。若善修之,則霸王之業具矣”。[4]而吳起也因任西河守,使“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5]而受人敬佩。于此可見,戰國初年魏國河西郡的設置及其對崤函古道等要樞的控制,對于魏國率先崛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秦丟失河西,根本原因在于自穆公以來內亂頻仍,政局不穩。隨著公元前384年秦獻公繼位,實行改革,將國都從涇陽遷至關中東部的櫟陽(今陜西臨潼武家屯附近),秦國國勢開始上升,在河西之爭中逐漸占據上風,至秦孝公繼位,“商鞅變法”取得成功后,形勢發生逆轉,秦軍開始由守轉攻,接連攻伐魏黃河以西、渭水和洛水南北各城,取得一系列勝利。為避開秦的威脅,魏將都城由安邑(今夏縣西北)遷至大梁(今開封),又連筑河西、河南、硤石三道長城,以阻御秦軍。

河西長城長約200公里,南段以今華山為起始地點,由此向北,直達渭水之濱[6-7],界于魏、秦兩國之間,處在崤函古道西出口之側的位置;河南長城,亦稱卷長城,北起黃河邊的卷(今原陽西),東到陽武(今原陽東南),折而向西南至密(今新密東北),為魏都大梁的西邊門戶;硤石長城則在崤函腹地。

《元和郡縣圖志》卷七《陜州硤石縣》下載:“魏長城在縣北二十二里。魏惠王十九年所筑,東南起崤山,西北至河三十七里?!蔽夯萃跏拍昙垂?52年?!俺埵h”即后世所稱北硤石縣,在今陜縣硤石鄉硤石村,距三門峽市區東南約70里。1956年,陜縣劉家渠出土的兩方唐開元年間墓志也對此長城有所提及。其一《張瑣墓志》曰:張瑣與其夫人陸氏,“以開元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合葬于信義鄉長城北原”。其二《尚君墓志》曰:“開元廿四年十一月廿七日葬于長城北原?!比~小燕據此指出:“陜縣唐開元以前的長城,以從前各代的政治形勢和領域度之,似當屬于戰國魏。而且此地正是魏和韓的爭奪地區,并曾與秦交界,在此筑長城符合魏的軍事防御要求。墓志證實了《元和郡縣志》的記載不妄,魏應在此筑有長城?!盵8]但《元和郡縣圖志》將硤石長城作為魏河西長城的起始地點,程恩澤《國策地名考》則指硤石長城與河南長城相連,自卷筑起,直至崤山大河為止。張維華、景愛等已辯其說之非。[9-10]硤石長城當為一獨立的軍事防御工程,與河西長城、河南長城均無涉。其大致位置和走向,應是自今陜縣觀音堂鎮西南向西北經硤石鄉東,至王家后鄉之黃河南岸,扼守崤山北路的東端和這一段黃河南岸。這一段距離不止“三十七里”。度其形勢,魏修硤石長城主要還是防范秦軍越過崤山進攻大梁。魏遷都大梁后,實際面臨著如何保持“河內”與“河東”東西兩大區域的聯系問題?!痘茨献印肪硪黄摺墩f林訓》云:“秦通崤塞而魏筑長城也?!备哒T注:“魏徙都于大梁,聞秦通治崤關,知欲東來,故筑城設守備也?!崩顣越軗送茢辔浩鋾r“河東”與“河內”溝通是由南過河水經韓國南部而與河內的魏國領土相連,而不是如楊寬以為的走上黨。[11]既由南過河經韓南部來溝通聯系,則必經由崤山北路部分路段。而秦攻魏,按李氏所言,亦當是從崤塞(關)沿黃河進軍,即沿崤山道路東進。河西之爭中,秦攻魏主要有兩條道路:一是從陰晉(寧秦)沿黃河入崤函古道;二是以黃河龍門以南渡口為突破口,渡河進入河東魏國腹地,由此前行,由茅津渡河即可入陜縣進崤山。陜縣及其以東崤山一帶直至公元前314年以前為魏國領土,也是秦魏必爭之地。無論是為保持“河內”與“河東”的聯系,還是為備秦,魏國都需要在崤山一帶加強防御措施,筑城設守備。前引《淮南子》及高注中已經看到魏“筑城設守備”與“秦通崤塞”“秦通治崤關”相聯系的信息。論者多以為它講述的是魏筑河南長城之事,其實該文只是說修長城在魏徙都大梁之后,并未說明在何地修。辛德勇認為:“魏國隨著其軍事退縮而屢次修筑長城,也就可能在同一方向上有不止一重長城?!盵12]沿著這一思路,從當時魏之防御、交通需要和秦攻魏路線看,魏“筑城設守備”應當包括筑硤石長城。硤石長城是魏為御秦和保持“河內”與“河東”區域之間聯系的門戶,與崤山形成拱衛的屏障。

然而,魏修長城并沒能阻止秦的進攻。秦惠文王繼位后,憑借強盛國力繼續對魏用兵,連取大捷,八年(前330)在雕陰(今陜西甘泉南)大敗魏軍,俘魏將龍賈,至此魏防衛河西、上郡主力全軍覆沒,不得不將河西拱手獻秦?!妒酚洝肪硭乃摹段菏兰摇罚何合逋酢拔迥昵財∥引堎Z軍四萬五千于雕陰……予秦河西地?!薄墩x》:“自華州北至同州,并魏河北之地,盡入秦也?!薄肚乇炯o》:惠文君“七年,公子卬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八年,魏納河西地?!睆拇宋簢顺隽艘涣鲝妵男辛?,被迫充當齊、秦的附庸,走上了江河日下的衰亡之路。

二、秦對崤函古道西段的攻略

雕陰之戰后,魏喪失的河西之地,主要是今陜西的渭北地區和渭南的河曲地帶,在河外沿黃河南岸仍然控制著陜、焦和曲沃等城邑,其歸屬不僅直接關系到河西之爭最終戰役目標的實現,而且也與秦東進中原統一天下戰略目標休戚相關。

陜、焦和曲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陜位于崤函古道的核心位置,西臨桃林函谷,東面崤山,南靠秦嶺,北望黃河。早在西周時陜即為天下之中,王畿以此劃分東西,戰略地位歷來為人稱道。焦、曲沃與陜相鄰相近。焦即西周虢國所滅之焦,也是晉“河外列城五”之一,在今三門峽經濟開發區內。曲沃在陜之西南,今陜縣大營鎮菑陽河東岸,黃村和南曲村一帶。三地的共同特點,就是都處在崤函古道交通線上的中間位置,占領或控制其地,不僅能夠占有崤函古道西段,控制與東段的聯系,進而可以沿崤山南北兩路向東推進,而且可以控制黃河上的茅津、太陽等重要渡口,掌握黃河天險及南北交通要道。春秋前期晉獻公假途滅虢,占領陜、焦和曲沃等地后,便堵住了秦東進中原的門戶。三家分晉后,陜、焦和曲沃歸魏,魏于焦城置焦縣。[13-14]與焦城近在咫尺的陜縣后川墓地即是這一時期魏人墓地,“上百座東周墓啟示了其附近一個繁榮城市的存在”。[15]同樣亦成為秦人東進的羈絆。

對陜、焦和曲沃與東進的利害關系,秦統治集團早有共識。史載馬陵之戰后商鞅為秦孝公規劃帝王之業,核心目標便是“秦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16]所謂“據河山之固”,即一方面將魏國勢力逐過黃河,控制黃河這道天然防線,以保證關中的完整與穩定,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河外陜城所傍的崤山建立東進據點。[17]商鞅把據“河山之固”作為“東向以制諸侯”的前提,看重的便是崤函的戰略樞紐地位。因此,對秦來講,無論是河西之爭,還是成就“帝王之業”,陜、焦和曲沃都是志在必得的戰略核心目標,而非如一些學者所說的占領陜、焦和曲沃是河西之爭的“余緒”。

秦國對陜、焦和曲沃的占領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秦惠公至秦孝公初的軍事試探期?!妒酚洝肪硪晃濉读鶉瓯怼吩疲呵鼗莨辏ㄇ?90)秦軍東進,“與晉戰武城,縣陜”。此役情況,因史文簡缺不能詳悉,然秦“縣陜”同時,有“戰武城”。武城在今華縣東,已近崤函古道西入口。戰國時代的“縣”與“城”往往通用,“城”某地與“縣”某地為同義。[18-19]秦惠公十年“縣陜”為秦筑城置陜縣之始。此戰秦雖得以在陜置縣筑城,但因是越境突擊進攻,秦只是短暫占領,并未能久據,“縣陜”也僅是以陜部分之地而設,魏國不久即重新奪回。因為30年后秦又有“東圍陜城”之戰?!妒酚洝で乇炯o》載,孝公元年(前361)秦“乃出兵東圍陜城”?!妒酚洝穼⒋藨鹣涤谛⒐昵筚t令下達之后,并用連詞“于是”,表示二者的因果聯系。說明孝公“出兵東圍陜城”,旨在體現和張揚其東進擴張的精神,為其剛剛發布的求賢令,征聘“賓客群臣能出奇計強秦者”[1]服務。因而此戰規??赡懿皇呛艽?,也未能占領陜城。

秦兩次攻陜,旋得旋失,關鍵在于此時河外之地還為魏國所據,將秦與陜隔斷,給秦軍大兵團快速運動帶了極大困難。因此,此后秦將用兵重點放在渭河南北地帶,以打通關中與河外之地的隔斷。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將國都從櫟陽遷至咸陽(今咸陽東窯店鎮一帶)。以咸陽為起點,東行沿渭水、黃河南岸至函谷關的道路,《史記》稱之為“華陰平舒道”。魏在沿線建有武城和陰晉(今華陰東南)二邑。秦孝公十九年(前343),秦攻取武城。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取陰晉,更名寧秦,至此秦打通了渭河南岸東趨崤函古道的交通線。于是,在收復河西大部之后,秦惠文王下決心實施崤函古道攻略,即將軍隊主力南調,重點攻擊魏在河外之地的最后幾個據點:陜、焦和曲沃城邑,以全力打通崤函古道西段。秦國對陜、焦和曲沃的攻取進入了第二個時期,即軍事占領和經營期。

進入第二個時期,由于秦國的收復河西,銳意東進,已引起關東六國的憂慮,遂開始組織聯盟,以“合縱”對抗秦國。秦則積極推行“連橫”,以“橫”破“縱”,目標不僅僅只是魏國,而是面對整個東方,來謀劃自己的戰略方案,不再拘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和眼前的利益,而是著眼于全局,將軍事進攻與“連橫”“散縱”外交相配合,將一時一地的取舍服從于最高戰略利益,或者說把一時土地的取舍當做達到戰略目標的一種籌碼,從而分化、孤立敵人,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對陜、焦和曲沃城邑的軍事占領和經營的策略即是如此。即便是對這三地,也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軍事和外交手段,體現了高超的政治軍事謀略,最終獲得了成功。

《史記》卷七一《樗里子列傳》載,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爵樗里子右更,使將而伐曲沃,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卷四四《魏世家》:魏襄王“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于雕陰,圍我焦、曲沃”。卷一五《六國年表》:“與秦河西、少梁,秦圍我焦、曲沃?!比南噍^,《樗里子列傳》“曲沃”前當失書“焦”一字。是為秦的第一次焦、曲沃之役,前后歷時兩年,攻取了焦與曲沃。此役與雕陰之戰為秦在河西南北兩個方向同時發動的兩場戰役。楊寬分析當時軍事形勢:“是年秦分南北兩路向魏進攻,南路以樗里疾為主將,出函谷關進圍焦與曲沃……北路以公孫衍為主將,大舉進攻魏上郡之雕陰,在今陜西甘泉南。結果焦與曲沃為秦所攻取,魏之主將龍賈在雕陰大敗?!盵20]但三年之后,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秦又“歸魏焦、曲沃”。[1]《資治通鑒》胡注評價說:“既取而復歸之,秦之于魏,若玩弄嬰兒于掌股之上耳?!盵21]事情遠非如此。公元前329年,魏國乘楚國國喪伐楚,占領陘山。次年張儀入秦任相,積極推行助魏攻楚及“連橫”策略,秦則以戰爭相配合。楊寬分析說:“蓋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之連橫策略,達到對外兼并之目的,又欲于下年召開秦惠稱王并與韓、魏相王之會,以此拉拔魏、韓之君?!庇终f:“張儀嘗為秦攻取魏之曲沃等地,旋而以曲沃等地歸還于魏,迫使魏與秦連橫,并為魏相而逐走惠施?!盵20]可見,此時秦“歸魏焦、曲沃”,實為“連橫”外交的進一步展開。

對陜城,秦則采取了一次性直接軍事占領的方式?!妒酚洝で乇炯o》載: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使張儀伐取陜,出其人與魏”?!读鶉瓯怼分闷涫掠谇鼗菸耐鹾笤辏ㄇ?24),曰:“相張儀將兵取陜?!薄妒酚洝肪砥擤枴稄垉x列傳》:“儀相秦四歲,立惠王為王。居一歲,為秦將,取陜?!被菸耐醴Q王為公元前325年,“居一歲”為公元前324年,當以公元前324年為是。從地理上看,焦和曲沃雖也是交通要樞,但其戰略位置稍遜于陜。占陜后,等于在焦與曲沃之間插進一個楔子,監視并斷絕兩地的聯系,這也當是秦對陜城采取不同于焦、曲沃“既取而復歸之”方式的地理原因。從秦惠公十年(前390)“縣陜”,再到孝公元年(前361)秦“東圍陜城”,直到此次“張儀將兵取陜”,秦歷時66年終將陜城納入秦土。楊寬評論道:“是時秦已占有河西、上郡,并在河東占有汾陰、皮氏等邑,更在河南占有陜,從此黃河天險全為秦所掌握,對東方六國壓力甚大?!盵20]陜城從此成為秦國東進中原的戰略基地。

占陜的第三年,秦惠文王后三年(前322),秦第二次占領了曲沃,并重演了“既取而復歸之”?!妒酚洝垉x列傳》記載秦伐取魏之曲沃、平周的來龍去脈:“(儀)使與齊、楚之相會嚙桑東,還而免相,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魏王不肯聽儀,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睘槔瓟n魏國,打破出任魏將號稱“犀首”的公孫衍發起的“五國相王”合縱抗秦軍事外交活動,秦派張儀到魏國,兼為秦、魏之相,推行“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遭到魏國拒絕,于是秦于河東、河南分兩路同時出擊,攻占曲沃、平周(今山西介休西),以威脅魏國,迫使魏與秦“連橫”,并以張儀為魏相而逐走主張“合縱”的惠施。秦在達到目的后,再次采取靈活策略,所攻占的曲沃不久即歸還于魏國。此戰未涉及焦,很可能與此前秦占領了與之毗鄰的陜城有關。

不久,魏又“復背秦為從”[22],魏相公孫衍發動聲勢浩大的第一次五國合縱伐秦之戰,失敗后,韓、魏再謀合縱。秦惠文王后十一年(前314)樗里疾遂率軍第三次攻取焦、曲沃?!妒酚洝肪硪晃濉读鶉瓯怼罚何合逋酢拔迥昵匕挝仪?,歸其人。走犀首岸門”?!段菏兰摇纷鳌拔迥昵厥归死镒臃ト∥仪?,走犀首岸門”。卷七〇《張儀列傳》:“張儀歸,復相秦。三歲而魏復背秦為從。秦攻魏,取曲沃。明年,魏復事秦?!本砦濉肚乇炯o》則載:“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降之。敗韓岸門,斬首萬,其將犀首走?!薄堵肥贰o戊》注引《紀年》:“魏襄王六年秦取我焦?!卑堕T有魏岸門(今山西河津縣南)和韓岸門(今河南許昌西北)。其時“犀首”為魏相,秦所伐岸門當為靠近曲沃、焦的魏岸門。[11]此戰秦軍進攻路線是先攻取魏的曲沃,接著進攻距曲沃不遠的焦,守軍投降,此后即乘勝追擊,大敗“犀首”于岸門,斬首萬人。此戰,秦不僅最終完全占據了魏之焦、曲沃、岸門,而且迫使魏、韓與秦再度連橫,造成秦、魏、韓三國與楚、齊兩國對峙之形勢。

以公元前314年秦最終占領焦和曲沃為標志,歷時數百年的秦晉、秦魏河西爭奪戰終以秦國的全面勝利劃上圓滿句號。秦不僅再度占領黃河南岸地帶,完全占有了河西之地,疆域東展至今陜縣,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古道西段,據桃林塞,獲得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戰略地位,奠定了“東向以制諸侯”的基礎,這在秦國發展史上具有重大轉折意義。至此,秦結束了戰略防御階段,而進入了以蠶食、削弱關東諸侯為主要目標的戰略相持階段。

三、秦對崤函古道東段的攻略

秦占有陜、焦和曲沃,完全控制崤函古道西段之后,即揮師東向,開始攻取崤函古道東段。

崤函古道出陜城,即進入崤山,道路分為南北兩路,南路沿崤山南麓經洛寧、宜陽入洛陽,北路經澠池、新安往洛陽。戰國中葉,韓國都鄭(今新鄭市鄭韓故城),“北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常阪之塞”。[23]在秦控制崤函古道西段之后,控扼崤山南北兩路的韓國,就成為秦東出中原的最大障礙。正如范雎對昭王的分析:“秦、韓之地形相錯如繡。秦之有韓,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于韓?!盵24]趙、齊等“關東”國家也把韓國作為屏障,用來抵抗秦的侵略,諸國“合縱”攻秦的進軍路線也主要是經由韓國控制的崤函古道。因此,“秦非得之,則無以盡崤函之險,而通三川之道”。[25]出于攻防兩方面的需要,秦對崤函古道東段的攻取基本上是以韓國為目標進行的。

崤山南路是秦伐韓的主攻方向,宜陽是韓與秦接壤的最大城池,包括澠池、新安的崤山山地及其以東的伊洛地區皆在宜陽境內?!懊豢h,其實郡也”。[26]宜陽在戰國時曾一度為韓武子所都,故城在今宜陽縣城西25公里的韓城鎮東側?!稇饑摺肪硪弧稏|周》云:“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年?!币岁栍质菓饑鴷r期著名的商業城市,其繁華程度甚至被稱為“天下之市朝”[22],可以和東周洛邑及齊都臨淄、秦都咸陽相媲美。宜陽還是通往上黨、南陽道路的發軔之所。對秦國來說,若攻取宜陽,可謂一舉兩得,既可控制崤山南路,削弱韓國,“秦下甲據宜陽,斷韓之上地。東取成皋、宜陽,則鴻臺之宮、桑林之苑,非王之有已。夫塞成皋,絕上地,則王之國分矣”。[22]又能順勢“臨二周之郊”,控制周室,“據九鼎,案圖籍,挾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22]時機一旦成熟則取而代之,名正言順地易鼎登極。這正是秦國國君為之日思夜夢、終生奮斗的目標。秦武王說:“寡人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盵27]可見宜陽對于整個中原地區的戰爭形勢有著關系全局的意義。

秦國在早期東進中,曾數番出兵伐韓。韓列侯九年(前391),“秦伐我宜陽,取六邑”。韓昭侯元年(前362)“秦取我西山”。西山指今宜陽、魯山一帶山嶺。韓列侯二十四年(前335),“秦來拔我宜陽”。[28]但不久均被韓軍奪回。梁啟超分析當時形勢,“蓋有魏之陰晉、焦、瑕為之屏蔽,秦未有越境而據也?!盵25]在西得巴蜀,東控陜、焦和曲沃以后,秦攻取宜陽的條件隨之成熟。

《史記》卷五《秦本紀》載:秦武王三年(前308)“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淝?,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鼻剀姷倪M攻,遭到韓守軍的頑強抵抗,“秦死傷者眾”,圍攻“五月而不能拔”[27],后因武王增兵進攻,甘茂出私錢獎賞攻城將士,終于在“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秦軍拔宜陽的進軍路線,蔣若是據洛寧東境之東王村、南洞村和紅崖村一線南側山地多處出土秦半兩錢,推測秦軍是由盧氏,沿洛河東下宜陽[29],并不確切?!妒酚洝肪砦迦陡拭袀鳌份d,甘茂謂此行“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墩x》:“謂函谷及三崤、五谷?!薄顿Y治通鑒》胡注:“數險,謂函谷及三崤之險?!盵30]三崤即石崤(西崤)、千崤(東崤)和土崤,在今陜縣硤石鄉一帶,從西到東一字并排,是崤山北道上的險段。[31]五谷地不詳,估計當與三崤側近。是則甘茂所率秦軍是經函谷,循崤函古道東段,過陜縣,入崤山北路,至澠池附近,轉趨崤山南路,兵臨宜陽城下。這場戰爭的勝利開創了秦國占領伊洛地區的先河,實現了“通三川”“窺周室”的戰略目標。宜陽之戰一結束,秦即興師臨周,“令樗里疾以車百乘入周,周君迎之以卒,甚敬”。[32]失去了宜陽屏障的東周王室已如驚弓之鳥。八月,秦武王也威風凜凜地親往周都洛陽,“窺周室”,觀周鼎。結果在與力士孟說比武舉鼎時,兩目出血、絕臏而死。秦武王、樗里疾都應是循崤山南路入洛陽的。秦國控制了崤山南路,中原門戶豁然洞開。

秦拔宜陽,設河外郡?!妒酚洝じ拭袀鳌份d:“向壽為秦守宜陽?!瘪R非百說:“宜陽拔后,以向壽受之,足證當時曾立為郡。后地土東展,另設三川郡,始將宜陽并入耳?!薄按藭r宜陽甫入秦,而邊于韓,又為秦人東出之主要通道。事急為郡,實有必要”。[33]新出秦封泥“河外府丞”,亦證明秦確曾在此設郡,且以河外為郡名。[34]又秦封泥有“宜陽丞印”,證明秦還曾在宜陽設縣?!端涀ⅰ肪硪晃濉堵逅吩疲骸奥逅謻|逕宜陽縣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為左丞相……茂請約魏以攻韓,斬首六萬,遂拔宜陽城,故韓地也,后乃縣之?!鼻貙σ岁柹鐣洕l展十分注重?!妒酚洝じ拭袀鳌罚骸扒厥瓜驂燮揭岁??!薄顿Y治通鑒》胡注:“平,正也,積也。正宜陽之疆界而和其民人也?!盵35]正疆田、和民人之目的旨在迅速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促進生產發展。秦在宜陽置“宜陽工”官,冶鑄銅器。設“宜陽津”官,管理宜陽關津及物資中轉。秦昭襄王也曾幾度前往宜陽,居此以處理關東六國事務。秦昭襄王十七年(前290),韓國城陽君與東周君朝秦,“王之宜陽”。[1]秦昭襄王十九年(前288),“秦王立帝宜陽”[36],自稱西帝。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王與魏王會宜陽,與韓王會新城”。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前282),“與韓王會新城,與魏王會新明邑”。[1]新城在今伊川城關鎮一帶,新明邑當也在河洛之地。秦王屢次赴宜陽及其附近與韓、魏國君相會,說明宜陽應已建有行宮。宜陽成為函谷關外秦國又一個向東擴張極其重要的戰略基地。

在控制崤山南路前后,秦對崤山北路的攻取也在激烈進行之中,其最早的努力當在秦惠文王九年(前329)?!稇饑摺肪矶摺俄n策二》載:“楚威王攻梁,張儀謂秦王曰:‘與楚攻梁,魏折而入于楚,韓固其與國也,是秦孤也,故不如出兵以勁魏?!谑枪テな?,魏氏勁,威王怒,楚與魏大戰,秦取西河之外以歸?!本砣肚夭咭弧酚涊d此事有所不同:“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曰:‘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勝,復德于秦,必入西河以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跤脙x言,取皮氏卒萬人、車百乘以與魏。犀首戰勝威王,魏兵罷弊,恐。畏秦,果獻西河之外?!睏顚挿治霎敃r軍事形勢說:“是年秦渡河取得汾陰皮氏,旋又以皮氏卒萬人、車百乘以與魏,助魏伐楚,敗之陘山,秦因而迫使魏獻西河,于是西河之外全為秦有?!睂W者多將“西河之外”解釋為“河西郡”。[37]“河西”與“西河”確是同地異名,但“西河之外”卻有另指?!拔骱又狻币喾Q“西河外”?!妒酚洝肪硭娜囤w世家》載: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9),“王與秦昭王會于西河外”。卷八一《藺相如列傳》作“會于西河外澠池”?!端麟[》:“在西河之南,故云‘外’?!本硪晃濉读鶉瓯怼贰芭c秦會澠池,藺相如從”。戰國時澠池在黃河以南,今澠池縣西,把這一帶稱作“西河外”,正是以秦人的地理方位觀而言。[34]澠池地處崤山北路,北與宜陽相鄰,西靠陜縣,東接洛陽。卷五五《留侯世家》:“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黽?!贬藕诺罇|段最險之處就在崤山北路上的澠池、陜縣間,史稱“崤塞”“澠崤阨狹間”“澠隘之塞”,是控扼崤山北路的戰略要地。韓國鑄有“土爻(崤)”方足布貨幣,說明由于“土爻(崤)”一帶商業交通的繁榮,當地已有金屬鑄幣流通。從公元前330年秦攻取曲沃與焦,控制崤函古道西段的軍事態勢和秦人向東發展的戰略看,秦占西河之外即澠池當是乘取曲沃與焦勝利之勢,一鼓作氣而取之?!妒酚洝垉x列傳》記張儀說趙王:“今秦有敝甲凋兵,軍于澠池……今秦發三將軍,其一軍塞午道……一軍軍成皋……一軍軍于澠池?!蔽绲涝谖簴|、齊西和趙國之南??芍?,秦占澠池后,已將該地建設成為重要的軍事基地,并與成皋、午道形成有利于軍事行動的交通線。

秦第二次占領澠池在拔宜陽之后。公元前307年,秦攻克宜陽后,即揮師北上渡黃河占領韓之武遂?!妒酚洝で乇炯o》:武王“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楊寬考定,武遂在今山西垣曲縣東南,黃河北岸,正當宜陽以北,為韓國重要之關塞,并為重要之通道。武遂通道系利用黃河與山嶺穿鑿而成,是貫通韓國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由此南下渡河可達宜陽,北上可直達韓之舊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秦拔韓宜陽之后,即渡河占武遂而筑城防守,就是為了斷絕韓國貫通黃河南北的武遂通道,并控制韓之重要關塞,以此作為要挾韓國屈服之手段。而由武遂渡河南下至宜陽,有百里之遙,必經由澠池。據此而論,在此過程中,秦亦必占領宜陽—澠池—武遂沿線,進而再度控制了崤山北路。

秦最終控制崤山北路,當在秦昭襄王十三至十四年(前294—前293)伊闕之戰中。公元前307年秦占武遂后,秦韓圍繞武遂爭奪激烈,十幾年間幾次易手,秦對崤山北路的控制因此呈不穩定狀態,影響其東出中原。秦昭襄王十三年,秦將白起以宜陽為根據地,進攻韓之要塞新城,次年在新城附近的伊闕(今洛陽南龍門附近)之戰中大破韓魏聯軍,斬殺24萬人,攻拔伊洛五座城池,趁勢將秦邊境推進到東至今孟津,南至伊陽,北至濟源的廣大地區。韓、魏精銳盡失,自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中,白起曾屯兵新安,并在鐵門北“筑壘當大道”,屯兵駐守,遺址名為“白起壘”?!端涀ⅰ肪硪涣豆人罚骸肮人洲煱壮瑝灸?。戴延之《西征記》云:“次至白超壘,去函谷十五里,筑壘當大道,左右有山夾立,相去百余步,道從中出,此乃故關城,非所謂白超壘也。是壘在缺門東一十五里?!z跡尚存?!比遍T即今新安鐵門??梢姖瞥?、新安所在的崤函東部亦在伊闕戰役中為秦占據。

以伊闕之戰秦占澠池新安為標志,秦國完全控制了崤山北路,這一道路隨后成為秦與關東諸國攻守的主要交通線路。從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的秦趙“澠池會盟”可以看到相關情形?!妒酚洝肪戆艘弧短A相如列傳》載:“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w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決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踉S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睗瞥貢?,秦王請趙王鼓瑟,相如按劍怒發而前,請秦王為趙王擊缻。雙方在折沖樽俎之際明爭暗斗,最后實現了修好講和?!对涂たh圖志》卷五《河南道一》澠池縣載:“谷水,南去縣二百步,東經秦、趙兩城,俗謂之俱利城,東城在縣西十三里,西城在縣西十四里,昔秦趙會于澠池之處?!苯駶瞥乜h西池底鄉朱城村尚存東城和西城二遺址。澠池縣城西南約1公里的澠水與羊河之間,有“秦趙會盟臺”。趙王從邯鄲遠赴澠池,應是由邯鄲往南,經當時太行山東麓的交通要道南北大道,經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安陽(今河南安陽西南)、朝歌(今河南淇縣)、溫(今河南溫縣西南),往西南到達洛陽,由洛陽往西,循崤山北路到達澠池。所謂“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說明趙王從邯鄲到澠池,是一次遠距離的行程,這顯然不是趙國的意愿,而是秦國的外交心理戰術,秦國在實施軍事打擊的同時,也積極進行外交上的心理震懾。此次秦趙會盟之所以會發生在澠池,主要是因為它是崤山北路交通要道的重要節點,可作為會盟依托之所,秦強化政治威懾之地。史念海認為,這顯示了崤山北路的重要意義[38],其說甚是。從通行狀況看,崤山北路雖較南路險隘,但卻直接聯系陜縣和洛陽,路程較短,在秦國勢力已經深入到汾水流域的形勢下,還可與河北岸同樣沿黃河而行的晉南通道形成跨河連通和隔河響應的效應,因此,秦與關東諸國攻守,多以崤山北路為主要交通線。

秦占領澠池、新安,控制了崤山北路,打通了東進的又一條東西通道,在東下三晉,直取中原的軍事交通路線上又多了一種選擇,這又是一個重大勝利。至此,秦國徹底完成了對崤函古道的攻略。這一重大勝利,開始了秦人凱歌東進的歷程,也宣告歷史進入了秦逐步實現統一的歷史階段。從此,秦軍出函谷關東進,或走南路,或走北路,兩條線路相互呼應,戰略態勢十分主動。從歷史進程看,在秦對六國近百年的戰爭中,也正是以崤函古道為主要的進軍路線和作戰方向的。

[1]司馬遷.史記:卷五·秦本紀[M].北京:中華書局,1 9 8 2:2 0 9,2 0 2,2 0 6,2 1 2,21 3.

[2]吳良寶.戰國時期魏國西河與上郡考[J].中國史研究,2 0 0 6(4):9-1 8.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兩周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 0 4:2 7 8.

[4]劉向.戰國策箋證:卷二二·魏策一[M].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1 2 5 2.

[5]司馬遷.史記:卷六五·吳起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 9 8 2:2 1 6 6.

[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工作隊.陜西華陰、大荔魏長城勘查記[J].考古,1 9 8 0(6):4 8 1-4 8 7+5 7 7.

[7]史黨社.陜西渭南地區的秦魏長城及城址考察[M]//秦文化論叢(第十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 0 3:226-25 1.

[8]葉小燕.中國早期長城的探索與存疑[J].文物,1 9 8 7(7):4 4-4 9.

[9]張維華.中國長城建置考(上編)[M].北京:中華書局,1 9 7 9:6 8-6 9.

[1 0]景愛.中國長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 0 6:9 4-9 6.

[1 1]李曉杰.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先秦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 0 0 9:3 0 1.

[1 2]辛德勇.論魏長城的走向[M]//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 0 0 5:5 6.

[1 3]后曉榮.戰國兵器銘文所見魏國置縣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 1 1(6):3 5-3 9.

[1 4]吳良寶.戰國文字所見三晉置縣輯考[J].中國史研究,20 0 2(4):1 1-2 0.

[1 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縣東周秦漢墓[M].北京:科學出版社,1 9 9 4:2 0 1-20 2.

[1 6]司馬遷.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 9 8 2:223 2.

[1 7]邢義田.試釋漢代的關東、關西與山東、山西[M]//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 0 1 1:1 8 0-2 1 0.

[1 8]李曉杰.戰國秦縣新考[M]//歷史地理(二十二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7:6 1,5 3 2-533.

[1 9]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M].臺北:臺灣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 9 9 2:7 1 2.

[2 0]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1:4 1 8,4 29,4 37.

[2 1]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周顯王四十二年[M].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 9 5 6:7 4.

[2 2]司馬遷.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 9 8 2:228 7,2 2 8 2,229 4.

[2 3]劉向.戰國策箋證:卷二六·韓策一[M].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1 4 7 9.

[2 4]劉向.戰國策箋證:卷五·秦策三[M].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0 6:3 1 4.

[2 5]梁啟超.戰國載記[M]//梁啟超全集(第六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 9 9 9:3 5 4 4.

[2 6]司馬遷.史記:卷七一·甘茂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 9 8 2:2 3 1 1.

[2 7]劉向.戰國策箋證:卷四·秦策二[M].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0 6:251.

[2 8]司馬遷.史記:卷四五·韓世家[M].北京:中華書局,1 9 8 2:1 8 6 9.

[2 9]蔣若是.秦漢貨幣論[M].北京:中華書局,1 9 9 7:4 9.

[3 0]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三·周赧王七年[M].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 9 5 6:1 0 2.

[3 1]辛德勇.崤山古道瑣證[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 9 8 9(4):3 7-6 6.

[3 2]劉向.戰國策箋證:卷二·西周[M].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8 9.

[3 3]馬非百.秦集史[M].北京:中華書局,1 9 8 2:5 9 2,5 8 8-58 9.

[34]晏昌貴.秦簡“十二郡“考[M]//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 1 2:1 22,1 2 3.

[3 5]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三·周赧王八年[M].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 9 5 6:1 0 5.

[3 6]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卷一八·審應覽·應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1 2 2 2.

[3 7]劉向.戰國策箋證:卷三·秦策一[M].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0 6:2 1 6.

[3 8]史念海.戰國時期的交通道路[M]//河山集(七集).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 9 9 9:1 3 5.

(責任編輯 卞建寧)

K878.4

:A

:1671-9123(2016)01-0005-08

2015-12-05

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2008BLS001)

李久昌(1960-),男,山東菏澤人,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豫晉陜黃河金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歷史地理學博士,主要從事歷史地理學、古都學和文化遺產研究。

猜你喜歡
澠池河西秦國
河南澠池:技術培訓促花椒產業提質增效
電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應用——以河南澠池電廠為例
五張羊皮
最后的鐵血軍團: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秦國的“拐點”
秦國的東進與東出
瞞天過海
中電工程西北院設計的華能澠池熱電聯產工程1號機通過168小時試運行
升級版河西之戰
河西行(組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