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失與建構: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

2016-04-12 14:55◎萬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建構育人院校

◎萬 平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河南三門峽4 720 0 0)

缺失與建構: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

◎萬 平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河南三門峽4 720 0 0)

文化是高職院校的血脈和靈魂,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強化內涵建設、打造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的必然選擇。理性審視目前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缺失現象,圍繞“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的文化建設的應然目標,在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的整體框架下,運用頂層設計思維,系統規劃、積極建構“育人文化”,是高職院校發展中的現實而重要的課題。

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缺失;建構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經過近十多年的迅猛發展,已走出以“增數量、擴規?!睘楹诵牡臍v史時期,進入了一個以“強內涵、提質量”為核心的新階段,面臨“以量謀大”到“以質圖強”戰略轉變的新常態?!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到2020年,應“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和骨干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高職院校文化是高職院校在其辦學實踐中積淀、形成并被全體成員所普遍認同、內化、奉行的精神要義及其通過制度架構在主體人和其他實體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體現,是表現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層面上的大學文化[1],是融入了更多職業元素的高校文化,具有“高等性”和“職業性”的雙重屬性。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高職院校提高質量、塑造品牌形象、建設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的必然選擇。然而,由于理論研究的滯后、認識的偏差和實踐中的矛盾等一系列原因,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存在諸多缺失,已成為制約高職院校向更高層次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理性審視目前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現實,厘清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應然目標,探究建構高職院?!坝宋幕钡穆窂胶筒呗?,成為高職院校發展中的現實而重要的課題。

一、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缺失表現及歸因

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理應受到各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但是,在現實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理論研究的滯后、認識的偏差和實踐中的矛盾等原因,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存在諸多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文化建設內涵不足,自覺意識缺失

由于文化建設的長期性、建設成效的滯后性和成效體現的內隱性,高職院校對文化建設重視不夠、研究不夠、投入不夠,自覺意識缺失。從理論層面看,由于我國高職教育的歷史不長,對文化建設研究不多,關注不夠,缺乏共識和系統的理論;從實踐層面看,由于理論指導的缺乏,一些高職院校對文化建設的內涵認知出現偏差,片面地認為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即校園文化建設,將文化建設簡單地理解為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致使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淺表化、形式化,內涵嚴重不足。更多的高職院校由于受評估、評比、擴大規模等利益驅動,熱衷于建設周期短平快、成效外顯的教學場所、實訓基地、師資隊伍等建設,學校文化建設多處于虛無化狀態。

(二)文化建設系統謀劃不足,頂層設計缺失

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架構和實現。然而,長期以來,很多高職院校缺乏將文化建設納入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的整體框架下的頂層設計思維,整體謀劃不足。文化建設成為自下而上的自發活動,各部門、各系部各自為戰,“零敲碎打”,難以聚合,難以顯示學校文化的整體特色,難以體現文化育人的系統效應和長期效應。

(三)文化建設“高等性”不足,大學精神缺失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文化從屬于大學文化,具有大學文化的屬性,必須體現大學精神的基本內涵,體現大學精神的一般內容和基本特點。然而,由于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先天因素影響,大學精神嚴重缺失。一方面,大多數高職院校是按照“三改一補”的方針發展起來的,大學文化、大學精神積累、積淀嚴重不足;另一方面,本科教育在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的缺失,使得高職教育缺乏職業大學文化的示范和引領。諸多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的“高等性”不足,理性追求、人文關懷、崇尚學術的大學精神缺失。

(四)文化建設工具性過度張揚,人文精神缺失

高職教育特殊的教育類型和特定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實踐教學和技能培養的重要性。注重實踐教學和技能的培養,無可厚非。但是,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而非“造器”,是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的學習實踐場所,而非職場技能的訓練中心[2]。然而,一些高職院校在文化建設中,將技能培養與文化教育簡單對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功利思想嚴重,工具性文化過度張揚,只見“技能”不見“人”。重視專業技能、實踐操作,淡化職業道德、責任和情感等的培養,學生在技能得到培養和提升的同時,技術文化、素質教育缺位,人文意識淡薄。職業性強調過度,人文精神嚴重缺失,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失衡,注重了技能培養的特色,卻失去了“立德樹人”的本真,致使高職教育的文化育人屬性漸行漸遠。

(五)文化建設校企融合不足,企業文化缺失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特點和必由之路。但是,目前諸多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過多地強調設備的引進、崗位技能的學習和培養,而對職業氛圍的營造,企業的規章制度、運作形式,職業精神等企業文化的學習引進不夠,融合不夠,致使企業文化缺失。

(六)文化建設模仿復制嚴重,校本特色缺失

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在不同場域、不同層次中所呈現出來的差異性之美。倘若文化之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便失去了文化的本義。[3]高職院校文化以其獨特的氣質、品格、風貌和底蘊成為各高職院校間相互區別的重要標志和特征。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既要體現大學精神,具有“高等性”;又要符合職業教育的要求,具有“職業性”;更要立足地方、立足學校的實際,具有“校本性”。然而,目前諸多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習慣于模仿、移植和復制,辦學理念雷同,發展模式趨同,甚至辦學定位和校訓都大同小異,校本特色嚴重缺失,嚴重影響高職院校品牌形象的塑造。

二、高職院校文化建構的應然目標

正確定位高職院校文化建構的目標是確保高職院校文化建設質量的前提。文化具有教育人、塑造人和引導人的基本功能,“文化的發展應以人的發展作為邏輯起點,并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最大的可能”[4]。從宏觀定位上看,任何學校文化建設的目標都應指向“人才培養”這一中心任務。毫無疑問,高職院校也絕不例外。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應以“育人”為目標,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價值追求,積極建構育人文化。

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是學校人才培養的價值主張,也是學校文化的具體表現。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類型,有其特殊的使命和特定的培養目標。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是新時期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求。高職院校的文化建構必須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建構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的育人文化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所在,也是其應然的目標。

(一)“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高職院校文化建構的基點和歸宿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薄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也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高職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高職院校文化建構的邏輯基點和最終歸宿。

(二)兼具“高等性”和“職業性”,彰顯“技術技能人才”特質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特色

“技術技能人才”是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特殊要求。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既要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性,又必須彰顯“技術技能人才”的特質。為此,必須沖破單純的“象牙塔”般的學術文化氛圍,打造跨越教育和產業兩個領域、兼具“高等性”和“職業性”,融大學文化和企業文化為一體的高職文化,這是高職文化建設的價值方向,也是彰顯高職文化特色的價值體現。

三、高職院校文化建構的路徑和策略

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這些缺失是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高職院校應理性審視、認真應對這些缺失,積極探究建構高職院校文化的路徑和策略,塑造學校的品牌形象,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育人為本、文化引領”的辦學理念,建構“專業育人”和“文化育人”有機結合的育人體系

正確的辦學理念是促進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凹寄芘囵B”與“文化教育”的二元對立導致高職院校只見“技能”、不見“人”,重視專業教育、輕視文化教育。

高職院校應從學校的現實出發,通過學習、討論等途徑,促使全體師生達成共識,確立科學的價值觀、人才觀和發展觀,牢固樹立“育人為本、文化引領”的辦學理念,增強文化建設的自覺性,摒棄重視專業教育、忽視文化教育的傳統觀念。解構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人才培養方案,建構文化育人與專業育人有機結合的育人體系,設計并實施“素質+技能”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人文情懷、職業素養和文化素質的全面提升,培養“品質優良、技術精湛”的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只有以正確的辦學理念為先導,自覺、主動、積極開展文化建設,才可能實現文化建設從虛無走向現實,從淺表走向深入,從形式走向內涵。

(二)培育大學精神,建構兼具“高等性”和“職業性”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職院校文化的內核和最高形式,是高職院校文化最本質的體現,是高職院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氣質和價值體系,是全體“高職人”的精神家園。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第一責任就是要為全體“高職人”提供一種價值引導和精神涵養,為全體教師和學生構建一個精神家園。

重視“職業性”、忽視“高等性”,大學精神缺失是現階段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和嚴峻現實。高職教育兼具“高等性”和”職業性”的雙重屬性,其精神文化也必然具有“高等性”和“職業性”的雙重屬性。從“高等性”的層次出發,高職院校要認真研究大學精神的基本內涵,積極傳承大學精神,踐行追求真理、自由獨立和人文關懷的基本理念,吸收借鑒本科院校文化建設的經驗,著力提升學術文化和人文精神;從“職業性”的類別出發,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其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模式、職責與使命上的特殊性,培育和踐行“服務為本、能力本位、崇尚技術”,“志存高遠、技能高超、求真務實、創業創新”的高職精神文化。

(三)優化校園環境,建構“環境育人”的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高職院校精神價值在各種實體物上的人文化成果體現,也是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物化呈現。它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是高職教育中的無聲課堂,是一種影響人、教育人的綜合教育力量。除了能夠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必要保障外,還擔負著教育人的功能。優化校園環境,要以育人為目標,做好校園規劃、綠化和美化,并賦予文化含義,使校園人文景觀建設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成為承擔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讓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發揮育人功能,實現環境育人的目標。

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在優化環境的同時,要重視、體現與產業、企業的聯系,重點要加強教學場所,特別是實訓場所職業工作環境、氛圍的建設,將源自于行業、企業的工作氛圍置于高職院校學生生活情境中,以幫助學生提前適應企業工作環境。

(四)深化校企合作,建構“敬業合規”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高職院校在教育實踐中設置的組織機構及其機構運行的規則,是高職院校的規范力量,是師生員工文化活動的準則系統,是支配整個高職院校運行的“游戲規則”,對規范校園的各項活動、規范師生的言行起著必要的導向和約束作用,是維持高職院校正常教學、生活、工作秩序,進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高職院校的制度文化需要兼顧學校和企業兩方面,借鑒和融合企業制度文化,將學校制度和企業制度有機融合。及時把行業、企業的要求、操作規范、工藝流程、管理方式融入學校的制度中,使學生在接受校內的“以規育人”時,就能了解、熟悉、遵循行業企業的規定,并在執行規定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在班級管理中和實訓教學中,可以引進現代企業的“5S”企業管理理念和法則;可以將學校嚴格的紀律約束與企業的敬業愛崗、規范操作等有機結合。

(五)豐富活動平臺,建構“活動育人”的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是指高職院校師生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涵蓋學校內的一切活動,是學校文化中溝通各個層次的關鍵環節。文化正是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得以體現并實現傳承。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必須強化“活動育人”,積極搭建文化活動的平臺和載體,將育人目標寓于活動之中,滲透在各種主題活動之中。高職院校的活動要從“節日活動”走向“日常熏陶”,從“文體娛樂、競賽評比”走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要突出體現和傳承高校文化建設的內涵,弘揚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增強人文性、突出職業性。高職院校要加強活動的設計與規劃,完善活動機制。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大講堂、社團活動、學術活動、科技活動、文體活動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深化學校文化內涵,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高雅志趣,強化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職業精神。對于一些成效顯著的重大活動,要加以固化,使其成為常規活動并不斷升華,打造高職院?;顒游幕钠放?。

(六)促進文化傳承,建構“特色鮮明”的校本文化

重視創新、忽視傳承,致使“校本文化”缺失是目前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傳承性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任何一所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都割裂不開與地域文化和學校文化傳統的聯系,也正是在對地域文化和學校文化的傳承基礎上實現創新、發展、提升,從而打造“富有特色”的校本文化。

首先,高職院校要樹立文化自信。每一所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都積淀了一定的文化,形成了一些優秀的文化傳統。高職院校要樹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覺,認真審視學校文化建設的歷史和現實,挖掘學校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的優秀文化傳統,并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高職教育的特點注入新的內容,不斷提升學校傳統文化的品位。

其次,高職院校要善于吸收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地域性是高職院校的顯著特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高職院校的使命和職責,作為地方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高職院校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融入地域文化的元素,體現地方特色。比如,在專業建設上,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接設置專業;在教學內容上,開設反映地方文化的知識講座、校本課程;繼承和發展地方的傳統技術和傳統工藝,緊扣地域技術文化等。

第三,高職院校要科學借鑒其他學校文化建設的經驗。借鑒他校經驗是高職院校加快文化建設進程的重要而且有效途徑。但是借鑒不是簡單模仿,更不等于復制。學習他校經驗必須取其內在本質,絕非照貓畫虎,他校經驗只有經過校本化改造之后才能發揮作用。

(七)激勵全員參與,建構“多源立體”的學校文化培育體系

文化是以人為主體積淀和創造的,更需要人來傳承和創新。高職院校文化主要是以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高職人”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過頑強努力積淀和創造的?!案呗毴恕笔歉呗氃盒N幕妮d體,他們是高職院校文化的創造者,也是高職院校文化的傳承者和體現者。全員參與是高職院校文化培育的起點,也是提高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成效的有效途徑。

管理者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設計者和執行者。其中,學校的高層領導,在學校文化的建設過程中起著明顯的引領作用。管理者應提高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從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整體架構出發,全面系統規劃學院的文化建設,以自身的學術造詣、文化底蘊和遠見卓識、獨到的辦學理念,引領學校文化建設。

教師是學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主體之一,是提升學校文化層次和品位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的教師要牢固樹立文化育人的理念,不斷提高文化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擺脫傳統的、狹隘的專業教育思想和單純的課程教學意識,做到“課程育人”,實現從“技師”到“人師”的轉變。

學生是高職院校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通過各種宣傳、教育,向學生傳播學校文化,促使學生了解、認同學校的文化,并自覺內化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

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是一個不斷揚棄、創新、積淀的過程,是一項開拓性的工作,需要高職院校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和實踐,持續建構、不斷完善。

[1]董剛.高等職業院校文化建設內涵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8(10):60-62.

[2]萬平.高職畫法教育的缺失與重構[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7-11.

[3]潘榮江.基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4(7).

[4]羅浩波.對校園文化問題的哲學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1(3):51-55.

(責任編輯 倪玲玲)

G718.5

:A

:1671-9123(2016)01-0053-05

2016-01-17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4SJGLX423)

萬平(1968-),女,河南盧氏人,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副教授,主要從事高職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建構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建構游戲玩不夠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