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你×了嗎”的構式研究

2016-04-12 15:43馬云超
昭通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構式語法意義

馬云超

(西南交通大學 人文學院, 四川 成都 611756)

●語言學研究

“今天你×了嗎”的構式研究

馬云超

(西南交通大學 人文學院, 四川 成都 611756)

構式語法是近年來受到我國學者追捧的一種解釋力極強的語法理論,“今天你×了嗎”就曾作為一種構式被討論,但是相關結論存在過分忽略差異、不切要的弊端。探究構式“×了沒”與“×了嗎”構式意義之間的重要差別,并以構式壓制的觀點,論述“今天你×了嗎”從普通用法變成固定結構的漸變過程,支持構式意義“后天”形成的觀點,以完善關于本結構的已有研究成果。

構式語法; ×了嗎; 構式意義; 構式壓制

“你×了嗎”作為一句簡單的問候語由來已久。從語義學的角度講,這句話的人際意義遠遠大于它所要傳達的疑問意義,即重點不在于說了什么,而在于說沒說。近十年來,這句問候語意義越來越虛化,但也因此重新煥發生機,大量活躍于新聞標題、廣告中,用以吸引公眾眼球。其內部根本動因是標新立異,在語用、語法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我們必須對這種“舊瓶裝新酒”的用法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將用構式語法理論對其進行分析。

一、研究背景

構式語法興起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構式被理解為形式和意義的配對,主要理論基礎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認為語言的整體意義不是簡單的各詞匯短語意義的相加,而是有一個延伸的整體意義,因此,構式的意義、形式具有不可預測性。由此看出,構式語法學派是與形式主義語言學派針鋒相對的,幾乎適用于所有的語言,特別是對漢語的研究有極大的幫助,因為漢語是注重意合的語言,沒有明顯的形態變化、固定的句式結構,且句法成分之間的次序并不固定。自從被引入我國以來,構式語法憑借其強大的解釋力簡易明確地解決了一批傳統的研究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今天你×了嗎”有一系列相似的表達結構:“今天你×了沒”、“今天你×了沒有”?,F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上:一是僅從廣告用語的角度入手,認為“今天你×了嗎”具有宣傳和煽動性,構式意義為“受話者應當對×進行消費”,且由于具有親切自然的語氣、新奇活潑的特點,十分流行,[1]如何瀟(2014)《析網絡流行語‘今天你×了嗎’的特點》;二是從所有語料分類入手,討論原型范疇,用轉喻隱喻理論解釋,[2]如郭全生、張曼(2014)《試析‘今天你N了沒有’及其同句式中的名詞動化現象》。前者的不足是只關注廣告和網絡流行語,不全面;后者的不足是停留在現象表面,不深入、不切要,因而解釋力也不夠。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關于這一構式的研究有兩個特點:第一:注重系列結構的共性而過度忽略差異;第二:盡管近十年來,這個結構的使用熱度不減,但是研究的成果卻不十分豐富,有據可查的不過十余篇,且結論還有待深入。

二、對比研究

我們對網絡上和現有文獻中“今天你×了嗎?”、“今天你×了沒?”結構進行了整理,并分類如下。

(一)今天你×了嗎——

×為動詞的有:笑、吃、喝、愛、淘、規劃、堵、漲、停、寫、中、破、漂、嗨、表白、被考試、虧、重生、山寨、穿越、捐、粉……[3]

(1)今天你淘了嗎?(《淘寶網新版上線:今天你“淘”了嗎?》 域名城 2016-03-31)

(2)今天你中了嗎?(《adidas yeezy 350 中簽名單 今天你中了嗎》 虎撲裝備 2015-06-24)

(3)今天你重生了嗎? (網絡小說《今天你重生了嗎》 作者:風吹翦羽)

×為名詞的有:奧斯卡、八卦、白領、博客、風、實名、小資、瑜伽、低碳、微商、奇遇、QQ、google……[3]

(1)今天你奧斯卡了嗎?(《金陵十三釵影評》 騰訊網 2014-10-01)

(2)今天你“小資”了嗎? (《今天你小資了嗎》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8年12期)

(3)今天你低碳了嗎?(某小學作文、閱讀題目)

×為動賓結構的有:偷菜、讀書、剁手、提速、挨粽子、違章、敷面膜、排毒、罷工……[3]

(1)今天你偷菜了嗎?(小品題目)

(2)今天你挨粽子了嗎?(《槍戰英雄》游戲相關網文)

(3)今天你排毒了嗎?(《今天你排毒了嗎 詳解排毒最佳時間》百度經驗 2013-04-16)

×為形容詞的有:素(素食生活)、白、綠……

(1)今天你素了嗎?(《今天你素了嗎》 新浪美食)(2)今天你白了嗎? (《美容護膚小竅門,今天你白了嗎?》 網易新聞 2011-09-01)

(3)今天你綠了嗎?(博客)

×為意義不明確的字母符號組合:biu、duang

(1)今天你biu了嗎?(博客)

(2)今天你duang了嗎?(《你今天duang了嗎 外媒:全球網民陷入集體無聊》 搜狐新聞 2015-03-02)

(二)今天你×了沒——

×為動詞的有:志愿、腐敗、貪、歪……

(1)今天你歪了沒?(《孫儷秀歪脖照“拯救地球”》 東北新聞網 2012-12-26)

(2)今天,你腐敗了沒?(《今天,你腐敗了沒》 大眾參考 2006-03-24)

(3)今天你貪了沒?(《今天你貪了沒?!》東方財富網 2015-07-09)

(4)今天你志愿了沒?(《今天你“志愿”了沒》中國網傳媒經濟頻道 2016-01-03)

×為名詞的有:末日、潛規則、uber、APP……

(1)潛規則了沒?(《24品牌冰箱售后服務調查》 萬維家電網 2011-08-16)

(2)Uber了沒?(《嘿,你Uber了沒?》 中國服飾 2015-08-15)

(3)你今天末日了沒?(《你今天末日了沒》 豆瓣讀書)

(4)你的汽車APP了沒?(《你的汽車APP了沒》 中國汽車市場 2012-03-21)

×為動賓結構的有:中招、相親、吃藥、得病、拼菜……

(1)今天你相親了沒?(《今天,你相親了沒》 大眾心理學 201001)

(2)你中招了沒? (《香港已經成為假貨重災區!你中招了沒?!》 美麗韓國 2016-06-24)

(3)今天你吃藥了沒?(《達明·赫斯特新展展現藥品美學》 新浪收藏 2014-10-10)

(4)今天你得病了沒?(博客)

(5)今天你“拼菜”了沒?(《今天你拼菜了沒》 道客巴巴 2012-06-29)

×為形容詞的有:肥、胖……

(1)今天你又胖了沒?(博客)

(2)今天你肥了沒?(《喵星身材論:今天你肥了沒?》 寵物世界 201403)

×為意義不明確的字母符號組合:duang

(1)今天你duang了沒?(《今天你duang了沒?》 中金在線 2015-02-27)

由以上材料,我們首先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今天你×了沒?”的使用普及率遠遠低于“今天你×了嗎?”。

的確,“今天你×了沒”和“今天你×了嗎”在結構、意義、用法等多個層面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都是表完成的結構助詞“了”加上疑問詞,來詢問×的完成情況。但在使用頻率上如此懸殊卻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這兩個組合是否真的如很多學者所說,是完全對等的?;蛘呷绻峭耆珜Φ鹊?,為何我們的研究者更愿意從“×了嗎?”入手,而“×了沒?”的成果卻寥寥無幾。

我們認為,兩者事實上各有側重:疑問詞“嗎”更強調詢問,情感上帶有中性色彩;否定副詞“沒”表疑問則有明顯的感情傾向性,特別是帶有貶義色彩的詞時,往往可以直接傳達說話人、文章中要表達的否定意義,在“推薦”的構式意義之外,還多了“勸誡”的意義。比如《今天,你腐敗了沒》一文的標題就觀點清晰地表明作者的態度,即警醒讀者不要腐敗,比“今天你腐敗了嗎?”顯得立場鮮明。

在我們所列舉的實例中可以看到,“今天你×了嗎?”的實例中,共有“虧、被考試、山寨、違章、罷工”等五個可能含有負面意義的詞,只占到總數的十分之一;“今天你×了沒?”的實例中,“腐敗、貪、得病、末日、潛規則、中招、肥”等七個詞可能含有負面意義,占到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四??梢?,進入后者的貶義詞比例遠遠大于前者。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兩個結構都有褒貶意義,但程度不同。如果將“推薦”看成數軸的正值,“勸誡”看作數軸的負值,那么“今天你×了嗎”的構式意義則基本只覆蓋零點右側,而“今天你×了沒”則覆蓋零點左右。而且由于同一個詞、結構的各個義項之間的具有相互感染的作用,“今天你×了沒”的“推薦”意義受到“勸誡”的感染,遠沒有“今天你×了嗎”強烈,即正向取值更小。

因此,我們常常在需要引發消費者購買欲的廣告中看到“今天你×了嗎?”,同時在一些原則性、教育意義較強的文章標題中??吹健敖裉炷恪亮藳]?”。

三、構式意義的形成

對于構式語法中構式意義的由來,學界歷來有不同的見解,一種觀點認為語言本身就具有構式,構式本身就具有構式意義的“先天論”,因此,任何語言單位,包括語素,都是構式,這也是Goldberg的觀點;另一種是認為構式是來源于歷史演變、語用變異,構式意義是后來被賦予的“后天論”。我們試從“今天你×了嗎”構式意義的衍生來分析次問題。

(一)×為動詞、動賓結構

作為一個漢語母語者,從上面的×為動詞例子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到不同的動詞帶來的語感差異,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原型范疇關系在起作用。以“×了嗎”為基準生成正則表達式,在國家語委語料庫中進行檢索,由于語料庫創建時間較早,它基本保留了這個結構還沒有以流行語形式出現時的狀態:

(1)大商場去了嗎?

(2)陳政委回來了嗎?

(3)你們聽說了嗎?

(4)教學質量下降了嗎?

(5)你得到簽證了嗎?

(6)你拉火兒了嗎?

由于“×(v)了沒”以往常常用于詢問情況,或者人際間問候,因此我們自然而然地對能出現在×處的詞形成了范疇:首先它們都是動詞,其次它們常見于日常生活中,如吃、喝、穿、去、來、結、離、睡、醒、過等等,且省略的賓語也可以通過動詞意義或者語境、背景知識恰當的補充出來。當然這其中的典型莫過于“吃”,“吃了沒”被很多學者拿來說明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人際交往哲學,這是深入到中國人骨髓中的文化集體無意識。因此,當我們遇到一個新×(v)的時候,常常會以“吃”與之作比較,并確定它出于范疇的中心還是邊緣位置。由此我們可以將上面關于“今天你×了嗎”的例子分為三類:“笑、吃、喝、寫”屬于范疇中心位置;“規劃、堵、漲、停、虧、山寨、捐、表白、愛”等詞語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是適用的場合不夠廣泛,使用的頻率不夠高,而“被考試、重生、穿越”遠離一般人的生活,這些都應當屬于中間過渡地帶;“淘、中、破、漂、嗨”不明所云或者僅能根據現有的知識進行不確切的揣測,讓我們很快將其邊緣化。

這里我們區別中心和邊緣的主要依據是達意是否明確,那么絕大多數動賓短語都屬于中心:“偷菜、讀書、剁手、提速”,少數如“挨粽子”的則屬于邊緣。

由此我們可以初步推測,似乎是這些邊緣動詞的進入,激發了這個結構內在的構式用法,用“先天論”解釋更為合理。此時我們可以看到,×動詞與“了”結合緊密,疑問詞“嗎”則相對獨立。但是當×的詞性逐漸豐富起來,這種情況發了的變化。

(二)×為名詞、形容詞、意義不明確成分

我們認為在“今天你×了嗎”的結構中,存在向縱橫兩個維度延展的原型范疇體系:在一種詞類中,如動詞,以“吃、喝、穿、去、來、寫”為原型,有“中、破、漂、嗨、表白”為邊緣詞;在詞類之間,以動詞為原型,有名詞、形容詞、意義不明確成分為邊緣詞。從而形成一個由點(動詞原型)及面(動詞),由面及體(多詞類平面堆疊)的三維立體模型。由此,“今天你×了嗎”才被完全建構。

當×是名詞、形容詞時,我們發現,這些詞都具有一定的動詞的性質,或者說可以看成動賓短語、述補結構截略掉動詞部分的結果,如“今天你(上)微博了嗎?”,“今天你(練)瑜伽了嗎?”,“今天你(吃)素了嗎?”,“今天你(變)白了嗎?”。有的學者將這看成是一種隱喻和轉喻作用的結果,但是我們認為這更應當是一種構式壓制,而轉喻和隱喻則是其表現方式。由于“×了嗎”表示詢問動作×的完成情況,而助詞“了”更是只跟在動詞后面,表示完成狀態,根據上面我們提到的原型范疇理論,×的典型詞性是動詞,那么名詞、形容詞進入這種形式以后就會不自覺地表現出動詞特性,也就是構式對進入它的詞的詞性做出了改變和調整。

但是即便進入構式的×都具有了動詞的特點,但是由于本身詞性的作用,名詞、形容詞×和“了”之間的聯系沒有動詞×與“了”之間的關系密切,“了”開始向后游離,與疑問詞“嗎”結合在一起。特別是當意義不明確的“duang、biu”進入這個結構時,這種結合變得更為緊密,也就意味著,“今天你×了嗎”已經完成了從一般句式到構式的轉換,可以靈活的接納任何形式的×進入構式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構式的意義并非從一開始就有,而是經過無數次語用的調整之后的結果,“×了嗎”從一開始的日常詢問變成了一般的關心、督促,進而發展出推薦使用、鼓勵購買的構式意義,在×逐漸脫離動詞、脫離意義明確的詞的過程中,這種構式不斷被抽象化、功能化。因此我們也就可以看出最初認為是一些動詞激發了構式意義是說不過去的,這是在語用變異的過程中、在語境中被賦予的,在被廣泛使用后可以脫離語境,單獨發揮作用。所以,我們認為構式的意義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四、結論

本文討論了一直被學者們認為毫無差別的“今天你×了沒”和“今天你×了嗎”之間的重要區別,這種區別主要在于“今天你×了沒”可以表示“推薦”和“勸誡”雙重構式意義,而“今天你×了嗎”則只能表示前者,因而兩者的語用環境有很大的差別。同時,推演了“×了嗎”從普通用法逐步發展為固定構式并擁有構式意義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伴隨著×詞性的改變發生的,并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了”與前后兩個成分之間的緊密度的變化。

[1]何瀟. 析網絡流行語‘今天你×了嗎’的特點[J]. 語文學刊,2014(1):23—25.

[2]郭全生, 張曼. 試析“今天你N了沒有”及其類同句式中的名詞動化現象[J]. 語言研究,2014(5):147—148.

[3]陳曉寧, 陳文安. 流行“今天你×P了嗎?”的原型范疇化初探[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6):57—58+67.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Jin Tian Ni × Le Ma”

MA Yun-chao

(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 China)

Scholars are highly influenced by construction grammar which has great explanation ability in recent years. “Jin tian ni × le ma” has been discussed as a construction, but the conclusions has many disadvantages. For instants, it ignores the differences ofconstruction meaning between “× le mei” and “× le ma”, and don't get to the poi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construction meaning between“× le mei” and “× le ma”, and the process of “jin tian ni × le ma”becoming a fixed structure gradient by construction coercion. Then, we can support that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appear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This will improve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grammar; × le ma; Construction meaning; Construction coercion

2016-10-10

馬云超(1992— ),男,山東濟南人,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

H146

A

2095-7408(2016)06-0060-04

猜你喜歡
構式語法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跟蹤導練(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語法鞏固練習
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再到語法構式
詩里有你
“XV的(不)是Y”構式探微
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下)
一種新的“不是A是B”構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