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晚在京都散步

2016-04-15 01:26孫亦文
翠苑 2016年2期
關鍵詞:小七京都巷子

■孫亦文

夜晚在京都散步

■孫亦文

任何人都無法抵御一條干凈馬路的誘惑。路口敞亮,每個方向都歡迎著你。到了夜晚就更妙了,因為京都人仿佛不習慣飯后散步,我和小七這種游客便搖身一變,從白晝熱鬧街市的配角,成了寂靜夜晚的主角。偶爾經過一二行人,也只是這美好體驗的點綴罷了。

散步之前,我們和旅店的工作人員打了招呼,取了自己的運動鞋,并約好了洗澡的時間。

離開規矩嚴明的柊家別館,我立刻就想在柏油馬路上跑一跑。馬路對面有一桿路燈,在路面上劃出一塊亮堂的區域,正是個鮮明的終點。

七月初,天氣漸漸熱起來了。但路燈下沒有亂糟糟的飛蟲,只有純凈的光。我在燈下蹦蹦跳跳,表情夸張地吐槽柊家別館里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的女將,傍晚笑僵的臉終于放松下來。小七點頭,順便感嘆剛才那席懷石料理的繁瑣漫長。我想起日本電影里大戶人家小姐的憂郁,也總算能理解她們與落魄武士私奔的勇氣。幸而生活在現代,我們可以拎著行李箱走進傳統的和式房間,也可以換上運動鞋走出黑洞洞的巷子,看大馬路上燈紅酒綠、車來車往。

過了馬路,對面就是本能寺方向。本能寺在一個叫做“新寺町”的小市場內。這是一條有頂棚的長街,從外面看倒是燈火通明,進去后才發現“徒有其表”。其中一家兩層樓的小店亮著燈,透過磨砂玻璃窗能看見一樓的小吧臺和高腳凳,應該是個小酒館。我們興奮地走到門口,這才發現門上掛著打烊的木牌,只聽到二樓木質隔板上的腳步聲和輕笑聲不時傳來。我猜想酒館的主人是一對年輕可愛的小夫妻,心情不好的老顧客會得到老板娘贈送的梅子酒。真開心啊,小七酸酸地評論。我們都在各自的想象中生出許多羨慕。

本能寺也關門了。左右的路都亮著,只有偌大的寺門陷入黑夜。我們佯裝認真地看木牌上的介紹,又嚴肅地討論了幾句,好像害怕寺門前的織田信長石像怪罪似的。這就是游客,因為每次相遇都可能是最后一次,言談舉止都灌注最深的虔誠。而住在附近的人早已習慣了,穿著校服的情侶搭著肩膀大搖大擺地走過去,拎著布袋的中年婦女帶著一絲煩躁的表情……就好像在胡同里住久了的老北京,皇城和金水是他們后院的小景,腳底下的古色青磚是他們日常行走的路。

我很喜歡這樣的地方,官方稱為“文化古都”或者“旅游城市”。在大街小巷里躥,冷不丁就遇見一處“古跡”。本地人不當回事,朝圣的游客卻一波接著一波,擺出統一的姿勢合影,企圖把這些“古跡”塞進自己的生活。

當然,還有一些地方,先把“古跡”毀了,再按照游客的需求建起一個個世外桃源般的“景區”。江南就有很多這樣的“景區”,同樣的小橋流水,同樣的雕梁畫棟,同樣的臭豆腐和酥糖,同樣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離開本能寺,前方也沒有目標了。兩個人拉著手,隨著燈光瞎晃。燈光帶領我們一路嘆息歇業的門面,又一個拐彎匯入了大馬路。

這條路比先前的熱鬧許多,很多甜點鋪子、拉面館子開著門,五彩斑斕的燈箱讓人目不暇接。路上閑逛的大多是年輕人,且能看出來其中大半是游客——當地人走路氣定神閑,游客則東張西望、風風火火,區別很明顯。我和小七一改游客姿態,學當地人滿不在乎地走過那些食肆,假裝已經嘗過千八百回。這是我倆在“景區”培養的習慣,好處有二:一是有成就感,二是避免被商戶、司機等搭訕。在京都雖然不易被騙,但能獲得更強烈的成就感。

大路雖然寬闊,因有了人氣,反而比新寺町更有市井味道。食肆的背后就是夜,重疊的房屋也擋不住星空。京都沒有摩天大樓,這是政府的硬性規定。在這里,無論走在哪一條街,都不至于閉塞。

再過一個路口,就看到了那條小河——這才想起來,出門前柊家別館的工作人員推薦過,還特地在臨時手繪的小地圖上圈了出來。當時她說“一定要去看看啊”,我只是客氣地道謝,心里并不在意。一條小河有什么可看的?

現在我看到了:欄桿下的一汪淺水,雖淺,卻始終勤快地流著;水波在勻凈的砂石上蕩漾,無數光潔的小平面反映著四周的燈光,將或明或暗的燈光調節成恰到好處的波光,靈動地閃爍……這清淺的河水讓我想到鴨川,而夜晚的波光又比鴨川多了一分俏皮。

真的值得看!我拿出相機,卻照不出小河精致的感覺,更無法留下它與兩邊街道相互映照依存的微妙關系。小七也掏出手機拍來拍去,我湊近一看,效果更不好。所以才值得看啊,我突然體會到工作人員的苦心。

小河與主干道垂直,來看它的人必須順著走入一條小街。小街通往另一條更小的街,接著便是住宅區了。京都雖是古城,規劃卻十分清晰,這也是它顯得干凈的秘訣之一。

所以,這些小巷子雖然縱橫交錯,但一點都不亂。巷子里也有小店:門口擺著小黑板和綠色植物的文藝咖啡吧,用五彩布旗裝飾的神秘雜貨店,還有掛著橘色燈籠的烤串鋪子。每一個小店都有自己標志性的裝飾,在黑夜里宛如一座座主題博物館,讓人情不自禁駐足窺探。即使是煙火旺盛的烤串店面也收拾得干干凈凈,門口置一甕酒、一盆植物、一塊不那么精致的告示牌,整潔又溫馨。我不知道這樣的巷子能否允許兩輛汽車相向而行,但置身其中的人絕不會感到促狹。

車庫也約束著自己。居民區有很多車庫,有私家的,也有公用的。偶爾會看到停在路邊的車,更多的是自行車——這是一個愛騎自行車的地方。經過一個自行車庫,比私家車庫大不了多少,卻停了幾十輛自行車——雙層升降車架里塞得滿滿當當,像一個專賣店。整理癖會愛死這樣的車庫。

柊家別館里有京都的美,穿街走巷也能看見京都的美。無所謂傳統還是現代,京都的美是一以貫之的。走過最幽深的巷子,之后的街道又越來越寬敞,最后抵達熟悉的院落。點頭致意、換鞋取衣,泡澡的池子里已經放滿熱水,就等我們回來了。

猜你喜歡
小七京都巷子
京都灣處
%Arabica成都寬窄巷子
作品五
我的機器人朋友
京都好咖啡
我們分手吧
游成都寬窄巷子(外一首)
京都訪古記
“微”生活 發現·秋韻京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