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去看一座鎮

2016-04-15 01:26麥閣
翠苑 2016年2期
關鍵詞:武進老街宜興

■麥閣

四月,去看一座鎮

■麥閣

四月上旬的天氣,上午。一路行程。

江南這個時節里的植被豐盛。作為標志性作物的麥苗與油菜,不斷地被我們拋在腦后又不斷出現在視線里。是那種一邊來臨一邊逝去的感覺。一如時光。我感覺仿佛是被“轉在一個圓里”。

金黃炫目的油菜花,已有一半結了細長的豆莢,隔著薄薄的莢殼,能夠看清鼓在里面一顆顆大小不一的菜籽——這時的它們,也還是青色。麥苗已經成功完成拔節,青麥芒在每一粒麥子的衣尖上筆挺豎立。

一路,它們環繞著村莊、河流,像是某種感應或傳染,這彼此間相得益彰的一幅幅圖景間,猶如一首首完整意義上的詩,相看面對,肆意而又沉默著,仿佛相約好了要陷詩人于無語、于蒼白無力。

偶爾,它們被一棵或兩棵綻一身粉紫色花的泡桐樹隔開。我主觀感覺里神秘、詭異的紫色泡桐,一如那朵綻開卻未曾落下的煙花一樣,被懸掛枝頭,我秘密看到她紫色的銅鈴里藏著時間的疾速與短促?;蛟S,它們原本就是對某種憂傷的一場傾訴……它們穩妥豎立著,使比它低矮的田野更美……

在這樣的視覺與感知中,到達常州武進境內,這從名叫楊橋的村野古鎮。

并不很規整的原生態村莊,各種植物的混雜氣息在上空彌漫。在一棵青嫩的杉樹下,問了兩個十五六歲、穿鮮艷衣服的女孩子。我們要想去老街,應該怎么走。她們可愛得有些羞澀,兩個人一道小聲嘀咕,你推我搡在那兒就先笑了。

原來就在眼前了。順著她們的指引,我們往前走了一小段路,向左一拐,就看見“楊橋老街”的紅色字樣,被高高刻掛在灰白的樓牌上。

老街,其實還沒什么名氣。和來的時候所了解的一樣,它遠沒有周莊、西塘、烏鎮等其他水鄉古鎮的面積那么大。許多人可能都還不知道這個地方,我敢這樣說,甚至連一些常州武進的當地人,也大都沒有到過這里。正是因為這樣,老街也才仍得以保留著那份清寂與寧靜的原始風貌。

知道的人還不多,自然也就還沒有多少商業氣息。在其他的老街古鎮,也許還要“看人”,而在這里,是純粹的看景??匆伺d籍大畫家最喜歡畫的、被時光風雨雕刻成的斑駁老墻,老青石板路……在這樣的氛圍下,心愈發地靜。

沿著寬窄變化中長長的甬道慢行,臨水而建的屋宇、石橋、木格或雕花的門窗,斑駁的灰白墻與黑色的瓦楞,有著強烈、足夠的舊時光的味道。老街沒有嘆息,沒有失落,它徑自淡然安靜。仿佛這一切給它的安排,都是最好。

偶爾出現的一串紅燈籠,在灰暗的老街分外顯眼。除了陌生的一兩個游客,我們沒有遇到更多人。老街上本地人也不多??吹揭粋€大約十幾歲的男孩,騎著自行車經過,窄窄過道打滑的高低不平的青石路面上,他照樣車速飛快。那個樣子,猜他是常常在此騎車穿行的當地人。他騎車快速穿越老街的那幅圖景,成為此行老街難忘的一個藝術畫面印留我的腦海。這樣的畫面只能屬于還留有自然氣息的鄉野村巷,而很難出現在早已著名卻人滿為患、以商品貿易為承載的其他古鎮了。

楊橋老街地處武進和宜興交界,是太湖西北地區僅存的幾個還保留了大片老建筑和江南水鄉特色的古跡之一。在早年水運發達時期,楊橋一度是交通樞紐,商賈云集,筑園造第,樓宇毗鄰,市場繁榮。曾獲“太湖首鎮”之譽稱。

以南楊橋為中心地段形成的東、西、南、北等老街上,遺存的古典建筑讓人很容易就想見當年這里的富足與繁盛。當地的一位熱心第人和我們這樣說,那個時候,這里什么沒有哇——戲院、茶館、酒店、當鋪、寺廟、綢布莊、南北雜貨、國藥、木行、竹器、銀匠店、漁行、肉莊、染坊、槽坊、豆腐坊、木匠店、小吃店,甚至還有煙館(鴉片館),各行各業商號四百余家。

其中當年有同仁堂藥店、白虎堂茶館、丁家堂糧行、陳萬隆煙店、全盛嫁妝鋪、榮光客棧等老字號商鋪更是名噪一時。當時水路交通便利,每天有常州、無錫往返于宜興、溧陽的輪船等其他班船停在楊橋碼頭。

在那里,我們看到了至今保存完好的千余米長的石駁岸壁間的牛鼻孔纜繩石,它們可以見證船只擠泊的當年實景。

楊橋,起始于南宋,元末明初已成為江南行省常州府重鎮,東西分別連通太湖、常州府無錫縣和西太湖、鎮江府金壇縣,是北上常州府城、南下宜興縣城及湖州府城的必經之地。當時,為便利街市的南北交流,當地人把南楊橋堍的一棵幾人圍抱粗的大楊樹砍倒,建成一座楊樹木橋。因為橋是用楊樹做成,故稱楊橋村。后來又把整個街市也稱為“楊橋”。如今的楊橋也就此而來。

明朝年間,楊橋的大木橋改建成了石拱橋。因為當時周邊也有用“楊橋”做地名的,當地人為了將其區分,已習慣了將“楊橋”土稱為“南楊橋”。后來隨著交通的變遷,這里漸漸衰落,慢慢由街鎮變成鄉,由鄉變為村,目前,屬于常州市武進區的前黃鎮轄區。

南楊橋南堍西街,橋南新村24號,這里,曾經是中共太滆地委新四軍南楊橋地下交通站。當年,新四軍、游擊隊多數以楊橋地區為通道,出入于宜興、武進之間。這晨是武南共產黨地下組織的主要聯絡跳板。真沒想到,楊橋古村還是抗日時期對敵斗爭的一處重要地區。

據說,抗戰時期至1960年代,古街也產興旺繁榮,“文革”后,歷經半個世紀滄桑的南楊橋古街,仍基本保持古色古香的原貌。太平庵、保丁寺、白虎堂、關房閣等大部分古跡以及唐代古剎“萬福禪寺”都保存完好。

如今黃色墻體的太平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當時百姓在同年為其慶賀而建造的。清朝時期得以修復,新中國成立后曾被毀,重建于1994年。

再生里走,就是老街一線天,有南陽茶樓、春和堂藥店、江南救火會館、南陽橋碼頭、楊橋槽坊、楊橋米行等舊址。

據考證,明末清初的紅蓮教根據地紅蓮寺即坐落于此,這里更是著名的火繞紅蓮寺慘案現場……有著如此豐厚歷史文化底蘊與內涵的古鎮,我覺得,在常州地區是不多見的。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楊橋列為第二批常州市歷史文化街區。

……向著老街深處走,江南小鎮的經典的純粹氣息讓人在沉默中一路贊嘆,有清貧的人家,在上安寧生息。

在老街一側的墻體上,無意中看到一張用大紅紙頭寫的通知,內容如下:為了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楊橋村委決定,五月一、二、三日上下午,在楊橋老街有楊橋文化藝術團表演“調三十六行、走以燈、調犟牛、蕩湖船、拐杖舞、舞龍舞獅、打腰鼓、錫劇演唱、說快板、功夫扇、吉祥龍、神仙斗、大頭娃娃、哈俐精、真假美猴王”等節目,以此來迎接來楊橋旅游的游客。到時歡迎大家一道觀看。演出時間:上午 9:00到 10:00;下午 2:00到 3:00。2014年4月5日,前黃鎮楊橋村委。

不斷發現、挖掘,讓更多人知道與了解時間或古人更多的歷史與蹤跡。這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激動和高興的事,也是一件讓人感激的事。

在鎮地標性建筑——修建于清朝、坐落在古南運河上的“黃楊橋”,我駐足,一座花崗巖的單孔石拱“玉橋”,據說其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這也是地方上一個最有故事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前,這座橋的中心是武進和宜興的分界點,橋的一邊是武進,另一邊就是宜興。白天橋上隨便走,但到晚上,為安全或利益計,雙方各在橋的臺階下方安裝了一扇門。旁邊一塊長條麻石上,依然可以看到當年裝門的痕跡。到新中國成立后,為方便管理,楊橋才全部劃入武進境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有趣的行政史,是楊橋人最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是他們的驕傲。

駐足在南楊橋,看植物應和著季節,在不斷悄悄吐放著新綠。小橋寧靜,古樸典雅。而“水”——此趟的楊橋之行,帶給我的,則是在已存的憂患上再加一層,好像是提也不忍提,寫也不忍寫了。陸地大面積的水污染,還剩多少地方幸運地沒被殃及?這種幸運又還能持續多久?

時間在向前流淌——時間也只能是向前漢淌,如果有逆旅,我想,時間也一定最想還給所有古鎮一片往昔流水的清與澈吧。小橋流水,這可是江南水鄉或古鎮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與靈魂啊——不管村莊、古鎮、老街怎樣灰白,老去,而潺潺漢水如是能得永遠年輕、清亮,在它們的身邊簇擁、環繞著一切,那么,再幽暗的時光也會是多么透明呵。

帶著這一絲的遺憾與念想,我們穿過老街,與楊橋告別。領略了這座古鎮,此時發現,心存更多的,仍是滿足。

沿著河對岸錯落的、有街進一步整修的民居出去,時間已近飯餐正午。裊裊炊煙繚繞村莊之上的新綠,像一種琴音悠揚婉轉。在此生活的主婦們,烹制飯菜的聲響——菜肴下到滾燙油鍋里的聲響傳出戶外,香氣四散,彌漫,在它們的內部,我的雙眸看到那兩個字的深長與古老——生活。

猜你喜歡
武進老街宜興
常州武進:真情服務開創僑務工作新局面
Listing Tables:a Strategy of Problem Solving in Maths from Image Thinking to Logical Reasoning
老街謠
立足武進 僑連海外
宜興釉陶
“陶”醉心田 點贊新宜興
“陶”醉心田 點贊新宜興
老街中飄起淡淡的鄉愁
老街(外二首)
武進淹城遺址功能新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