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聲未必盡寒色

2016-04-15 18:17劉光俊
翠苑 2016年2期
關鍵詞:天高云淡油菜花

作者簡介:

劉光俊,常州武進人,現供職于武進區公安分局,系全國公安文聯會員、江蘇省公安作家協會理事、常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武進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秋聲未必盡寒色

使人們感知到秋天來臨的常常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寒流,甚至是一陣帶著些許寒意的涼風。寒流突襲,令人感到通體瑟瑟;涼風忽至,亦使人頓覺涼爽愜意,于是人們幡然醒悟——寒暑易節,秋天就要來了!入秋后,一場秋雨一陣寒,人們在這過程中,逐漸感受到秋寒的凌厲和樹木的肅殺,心境抑或不免會黯然和惆悵起來。

人們“悲秋”,這既是環境使然——“山山寒色,樹樹秋聲”“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更是因為在人們的靈魂深處,始終郁積著一種傳統的、濃濃的、根深蒂固的悲秋情結——“睹落葉而悲傷,感秋風而凄愴”“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秋天似乎確實是可“悲”的,抑或從來如此,永遠如此。但我卻不以為然,甚至喜歡秋天。

我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涼爽清新。

秋天的涼爽和清新是萬物皆可感知的,也許也是萬物皆覺歡愉的,尤其是我們人類。一到秋天,人們往往會有一種終于挨過去了的“解脫”感,于是心生喜悅,甚至心生激動。因為秋天不像夏天那樣濕熱難耐,酷暑難當,令人心煩意亂,甚至六神無主;也不像春天那樣天氣多變,“倒春寒”頻頻,讓人脫也不是,穿也不是,無所適從;更不像冬天那樣寒冷刺骨,滴水成冰,令人望而生畏,縮手縮腳。秋天就像一個年過“不惑”、已知“天命”、經受過各種社會歷練和生活考驗的成熟男人,一切都顯得不溫不火、不徐不疾,給人的感覺總是那么從容談定、溫和儒雅。有時,秋天的涼爽和清新給人的美好感覺甚至是銘心刻骨和難以釋懷的,尤其是當你在經受了漫長夏天的熾熱炙烤之后。我至今尚十分清晰地記得那個已經年代久遠的夏秋之交的那個下午的那一時刻。那時那刻,年少的我正汗流浹背、焦渴難耐地跋涉田間噴灑農藥,為已經抽穗灌漿的水稻進行最后一次防病治蟲。突然,一陣略帶寒意的涼風拂面,我的精神不禁為之一振。我深深地吸上一口,一股涼絲絲的空氣竟直透腦門和心肺,渾身頓時變得十分地舒暢和通泰,累渴全然不覺,躬耕壟畝也不再是一種無望的痛苦,而是一種無比美妙的享受。也是,人到餓時最好吃。這次與秋涼的“遭遇”,竟使我回味無窮,終生難忘。

我喜歡秋天,因為秋天天高云淡。

秋天的天高云淡也許是其他季節無與倫比的,它是清秋特有的天象之一。秋天因為氣候干燥,云翳少,所以云“淡”;因為云淡,所以天“高”;又因為天高云淡,所以碧空如洗,清澈如練,湛藍如玉,令人陶醉。一到秋天,晴空中常常點綴、歇息著些許白云,如同十分干凈的水面上漂浮、蕩漾著朵朵白蓮?!鞍咨彙庇袝r只有三五朵、一兩朵。云朵了了,似乎更能襯托出天空的清澈和高闊,也更能讓人放松心情、感覺到世界的美好和奇妙。一代偉人毛澤東于1935年秋率領紅軍登臨甘肅六盤山時,面對高天白云、清朗秋氣和南飛的大雁,竟忘卻了被敵人圍追堵截、不得不輾轉長征的艱難困苦,情不自禁地寫下了回腸蕩氣的不朽詩篇:“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秋高氣爽時節,我常常喜歡浸淫在無邊無際的涼爽和清新中,也學偉人那范兒,抬頭仰望那壯闊的藍天,盡情地感受那秋高氣爽的美妙。我有時甚至覺得,天高云淡,那南飛的大雁怎么也望不斷……我知道,天高云淡的秋天給我的感覺太美妙了,我的感情沸騰了,心醉了。

我喜歡秋天,因為秋天碩果累累。

秋天碩果累累是眾所周知和有目共睹的,也是天經地義的,因為“春華秋實”,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秋天碩果累累更是令人振奮的,走在河塘邊,滿河滿塘是菱藕;徜徉林陰間,探頭探腦是瓜果;邁步田野上,波浪滾滾是稻禾;涉足飼養場,前呼后擁是鴨鵝……走進秋天里,真正是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有什么,就連少不更事的孩子,都會情不自禁地哼哼起那首家喻戶曉的歌謠:“黃澄澄是梨,紅彤彤的是棗……”他們興奮之余,或許還會老氣橫秋地瞎叨叨:“秋天的蛋,好當飯?!碑斈慵m正他們說:“不對!是春天的蛋,好當飯?!彼麄兓蛟S又會固執地回答說:“秋天比春天還有得吃!”秋天確乎是最有得吃的季節。人有得吃,就長肉、長力氣;家禽有得吃,就一個勁地下蛋;下蛋多了,不就好當飯吃了么?“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鼻锾焓鞘斋@的季節,是最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刻。不過,秋天也有令人揪心和犯愁的時候,那是因為農作物的收成太好了,豐收之后吃不完,又藏不住、運不出、賣不掉,于是只能眼睜睜地任其霉爛壞變。豐產不能“豐收”,碩果累累變成了碩果“累累”,這倒真的是個問題。

我喜歡秋天,還因為它不浮華……要說喜歡秋天的理由,抑或是無可窮盡的,正如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人墨客,他們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把春天描寫得無比艷麗美好一樣,乃罷。

秋天也許確實有點可悲,因為她畢竟“活力”不如春天、“熱烈”不比夏天,甚而至于“耐受力”也不如冬天。但我卻固執地認為:秋聲未必盡寒色,落葉更非都冷冷。是的,秋天應該是值得我們珍視和留戀的,秋天應該得到我們更客觀、更公正地看待。當然了,我們看待其他一切事物也應該如是。

在福州吃鼎邊糊

那天與朋友閑聊,他說他想回福州老家去“看看”,就是缺個伴。我說我覺得在家里憋得慌,正想出去遛一遛。我倆一拍即合,于是第二天就成行。我沒去過福州,朋友說那里很好玩的,有景色宜人的烏石山風景區,有別開生面的國家森林公園,有歷史淵源深厚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還有景色雖然比不上浙江杭州的西湖、規模雖然比不上我們江蘇鎮江的金山寺,但也游人如織、足以令人流連忘返的同名好去處……

設想如同理想,總是那么美好。然而盛夏時節,追著毒辣辣的太陽南行千兒八百里,實在是個錯誤的選擇。殊不知,那里雖然比我們這里更靠近大海,但給人的感覺卻更加濕熱難耐;置身于彼,如同置身于天地合一、碩大無朋的蒸籠里。不得已,我們到達那里后,只得整日貓在賓館里的空調間里“納涼”,這次出行似乎就是為了心無旁騖睡大覺。朋友覺得不好意思,似沒盡到地主之誼,更有誆騙朋友之嫌,于是他一次次滿含歉意地說,待稍微涼快些,我帶你出去吃鼎邊糊,那小吃在我們這里是最有名的。鼎邊糊?我不明就里,也懶得問,心里卻想:既然是這里最有名的小吃,還真得出去嘗一嘗,不然就真的有虛此行了。于是當朋友再一次提及那三個字時,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興致勃勃地相跟著出去了。

來到大街上,我們選擇一家比較干凈、寬敞的小吃店坐下了。朋友用純熟的當地話大姥姥地吩咐店主說:“鼎邊符(糊),兩碗;再來兩塊煎餅,兩塊米糕!”很快,所點吃食一盤子端了上來。我定睛細看那熱燙燙的碗里,分明就是湯湯水水的米面疙瘩;用勺子在碗里攪一攪,竟蒸騰起一股濃濃的、難聞的海腥味;再用勺子勾起一點,小心翼翼地送進嘴里,果然腥膻得利害。

這就是福州最有名的小吃?我實在不愿恭維。

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尷尬,便也顯得很尷尬。他不好意思地說:你不喜歡吃這個?呵呵!其實這東西真的很好吃的,你可能沒吃慣。要不,我們吃其他的吧?我急忙說,不用了,不用了,我是怕燙。朋友半信半疑,并似乎是為了證明這東西確實好吃,就悶下頭去恣意地“呼?!绷似饋???此悄?,無異于是在享受饕餮大餐。

朋友一邊吃,一邊煞有介事地向我介紹說,這東西的主料是米粉和蜆子、蛤蚧、蝦米、丁香魚干等各種海鮮;做法很簡單:將水磨的米粉調成糨糊狀,一層層地刷在燒得發燙的鐵鍋邊沿上,待米漿被烤得半熟結餅后,直接鏟入鍋底正在煮沸著的海鮮湯料中,再加蓋熬制一會兒就成了,所以名叫鼎邊糊或鍋邊糊。我恍然大悟。他接著介紹說,將各種海鮮放在一起煮沸,湯汁會變得非常鮮美可口;如果吃時再往這碗里放些蔥和香菜等佐料,這東西吃起來給人的感覺就更加鮮香嫩滑了。他說著,還真的又往自己的碗里加了些蔥和香菜,并用勺子用心地攪了攪,然后舀起一勺子痛痛快快地送進了嘴里。

鮮香嫩滑,何以見得?朋友絮絮叨叨地說這些,大概是想助我食欲,但盡是溢美之詞,肯定是言過其實了。我苦笑笑,在心里。

朋友接著說,你別看這東西看上去不怎么樣,來歷可不簡單呢!于是我饒有興趣地繼續聽他講故事。他說,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騷擾得利害,百姓苦不堪言。軍事將領戚繼光奉命帶兵入閩剿寇,為民除害,得到了黎民百姓的真心擁戴。有一天,我們這里的許多人正準備設宴犒勞戚家軍,準備了許多海鮮,卻突然又傳來了倭寇將要前來襲擾的消息。戚家軍飯還沒吃,餓著肚子怎么迎戰殺敵?大家心急如焚。情急之中,有人手忙腳亂地將各種海鮮一股腦兒地下了鍋煮成了一鍋湯,又將大米在水里稍微浸泡后磨成糊狀,然后用刷子刷于滾燙的鐵鍋邊,再將片刻將熟的米糊餅直接鏟入大鍋內……片刻工夫,一鍋鍋湯湯水水的吃食就做成了,味道竟出奇地鮮美。戚家軍吃飽喝足后,操戈上陣,奮勇殺敵,很快就蕩平了倭寇。從此以后,這種做法和味道都很獨特的吃食就在我們這里流傳開來了,并且美名遠播。

這鼎邊糊里居然蘊含著愛國主義和緬懷民族英雄的情懷,我的感情似乎受到了觸動,于是便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然而由于還是害怕腥膻,那吃相終究有點裝模作樣。朋友不知不覺,他一邊大快朵頤地吃著,一邊繼續熱情如熾地介紹說:在我們這里,鼎邊糊幾乎人人都會做,家家都常吃,街頭巷尾也到處都有人在吆喝、在買賣這種吃食;它與油餅、春卷、糕點等搭配著,幾乎成了我們這里人們早晚的主食,也成了我們這里的一種飲食文化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朋友平時不怎么健談,這會兒竟如數家珍,緘不住口。是什么原因讓他打開了輕易不愿打開的話匣子?我正納悶,他卻繼續情不自禁地絮叨了起來。他說,在我們這里,這鼎邊糊不僅土生土長的福州人愛吃,就是住久了的外地人也愛吃。尤其是立夏那天,種地的農民更是非吃不可,因為立夏標志著我們這里農忙時節已到,再不瞅這時機痛痛快快地吃一回,往后就沒時間了。吃過了,也好鉚足勁下地干活。而且這天每家每戶不僅自己做著吃,還爭相邀請或贈送給左鄰右舍一起品嘗,因為這是一種聯絡感情、融洽關系的好機會和好方法,誰都希望鄰里之間的關系、感情能像刷鼎邊糊一樣,“一紋(刷)就熟”。至于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就更忘不了這種吃食了,他們一聽到“鼎邊糊”這三個字,不僅會勾起那食欲,還會如同聽到了久別的鄉音、見到了久別的鄉親,觸動了久違的鄉情一樣,甚至會忍不住掉下思鄉的眼淚……

朋友重感情,他說著說著,聲音竟有點哽咽。他長年客居在我們江蘇常州,確乎也是一個異鄉人。朋友的“絮叨”觸到了我的感情深處,于是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小時候吃過的一種類似于這鼎邊糊的面食。在我們那里,那面食俗稱“滿鍋攤”,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將面粉調成糊狀后,滿滿地攤刷在滾燙的鐵鍋上,待面糊被烤成一張涼帽似的大餅后,再往這“涼帽”上抹些香油,撒些白糖、香蔥之類的調味品就成了。這“涼帽”的一面被烘烤得硬硬的、脆脆的,另一面卻依然保持著絮狀和綿軟,吃起來既十分香脆,又非常糯甜,還有一股子韌勁,耐嚼耐饑,是干重活、累活得好飯食。那時候在我們那里,家家戶戶的生活都很拮據,缺吃少穿,而這面餅貨真價實,費糧食,因此只有干重活、累活時才會弄著吃,其他時候是不能隨便品嘗的。也許正因為它如此“珍貴”,所以那時饑腸轆轆的我們就更加覺得好吃和想吃,以至于至今想起它來,仍會滿口生津,并情生波瀾,難以釋懷。

是的,不管是誰,從小在記憶里、心靈里,乃至生命里留下過痕跡和烙印的東西,會夢縈魂牽你一輩子,怎么也忘不掉;那模樣,那感覺,那味道,那情愫,耿耿于懷。這實在不是因為我們“吃慣了”,而是因為我們對它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結……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朋友為什么對鼎邊糊那么情有獨鐘,那么難忘和愛吃。于是我出于對朋友和朋友情感的尊重,也出于愛國主義情懷和對戚繼光等民族英雄的緬懷,大口地吃起了鼎邊糊,毫不做作。此時此刻,我似乎再也感覺不到它那濃烈的腥膻味道……

去婺源看油菜花

近年來,每到仲春時節,人們常常會不約而同地念叨起同一個話題——去江西婺源看油菜花。呵呵!春天來了,天氣暖了,百花開了,人心“癢癢”得難受,于是只要工作不是很忙的、事情不是很多的、腿腳不是不便的,尤其是那些退休以后賦閑在家、生活悠閑得可以且游興正濃的老頭、老太,便都興致勃勃、蠢蠢欲動,想瞅那春暖花開的大好時節出去走走看看,開開眼界,長長見識,也好順便“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人們相約相邀、你呼我應,似乎不再著眼于經濟。也是,現如今人們的經濟收入普遍增加了,皮夾錢包普遍鼓脹了,說話做事就是任性,來一次說走就走的遠足根本不是問題。

還別說,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久負盛名,那嫩黃色的油菜花漫山遍野,鮮艷油亮,熱烈奔放,溫馨喜慶,確實美麗得可以,去那里后回來的人都這么講。因此,去那里一游也是我積久以來的念想。這不僅是因為我從沒有去過那里,對那里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也因為我年少時曾經當過“護花使者”,與油菜花結下過難解之緣。

想當年,我曾獨自一人背負著幾十斤重的噴霧機,廢寢忘食地在一望無際、蔚為壯觀的油菜田壟里來回參梭跋涉、噴灑農藥,因為我是生產隊里專門負責農作物防病治蟲工作的農技員,我得恪盡一個“莊稼大夫”的職守。當然了,我廢寢忘食地恪盡職守,也是為了多掙工分,以減輕父母對于家庭的經濟負擔。為了多掙工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我也曾經不止一次在油菜長得最歡勢、花朵開得最爛漫的時候,偷偷地鉆進它們的懷抱,悄悄地匍匐在它們的身下,貪婪地割那赤嫩的青草。鉆在它們的懷抱里割草時,我曾經以最近的距離嗅聞過它們的芬芳,以最佳的視角偷窺過蜜蜂們忙忙碌碌地在它們中間飛來蹭去、勤奮采蜜的樣子,并以最猥瑣的方式接受過油菜花一遍又一遍熱烈而親切的摩挲??墒?,那時候的我經常饑腸轆轆、食不果腹,最關心的是多割草、多掙工分,因而對于油菜花的壯觀、艷美、芬芳和百般“示好”全然不覺,表現得極是木訥和淡然……

前不久,我與幾個朋友相約著一起去踏訪被定位為中國歷史文化古鎮的焦溪老街。踏訪完畢,飯后茶余,有人動議是否順便去攀爬一下近在咫尺的秦望山。此山位于焦溪老街東側的常州和無錫兩市交界處,不是很高,也談不上有多美,甚至有些丑陋,因為前些年當地人無序采石,導致它千瘡百孔、面目全非。但丑陋得可以的小山得名“秦望”卻有點來頭,據傳2000多年前,一統中華的秦始皇嬴政曾經臨幸此山,并登高遠望……

我們全都欣然前往。到得山前,竟發現沒有一條像模像樣的上山道路。但大家依然興趣盎然、毫不猶豫地競相順坡而上,似乎都想沾點王者之氣。攀爬間,我們發現此山果然左缺右損,衰草萋萋,了無生機,一無“是”處。然而既來之,則安之、“不到長城非好漢”,于是我們又都有所期待地繼續奮力登頂。還別說,當我們站上最高處,學著始皇帝那范兒放眼遠眺時,還真的在山的北側的田野里看到了一處絕佳的景色。我們喜出望外,神情也都不由得為之一振。直覺告訴我們,那是一片嫩黃色的油菜花。

呵呵!那是怎樣的一片油菜花??!從高處望過去,只見它們左一片,右一塊,近一條,遠一帶,像錦繡,如綢緞,似彩練,勝火花,就那么隨隨意意、洋洋灑灑地與其他色澤的莊稼間或著鑲嵌和點綴在以綠色為基調的大地上,整體看上去酷似一幅巨大的、色彩斑斕的油畫,倒也充滿了詩情畫意,別有一番情趣。它們雖然不能讓人感受到近距離觀看時的那種靚麗和艷美,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特有的、難得一見的朦朧和曼妙;它們雖然不能讓人感受到置身于大面積油菜花中的熱烈和壯觀,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來自于植物界和大自然的含蓄和淡雅……面對此情此景,我忽然覺得:要看油菜花,何必去婺源?

是的,要看油菜花,何必去婺源?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不是早就說過么: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這話換一種說法就是:世界上到處都有美,就看你能不能夠發現它。斯言還真說對了。那就讓我們先別“任性”地急著往外面跑,而是先學會樂觀地看待生活乃至一切、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吧;這樣,才會真正讓自己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做好了這樣功課再出發,一定會發現更多的美麗,收獲更多的快樂。不然,興高采烈地出去,無精打采地回來,那就真的是“任性”了。

猜你喜歡
天高云淡油菜花
天高云淡
油菜花
從油菜花田里穿過的雨
油菜花開
十月,我閱讀祖國
油菜花
秋思
跳“山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