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研究
——《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災難與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評介

2016-04-17 04:31朱宗友
福建江夏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生態危機生態文明建設

羅 晶,朱宗友

(1.2. 阜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阜陽,236041)

?

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研究
——《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災難與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評介

羅晶1,朱宗友2

(1.2. 阜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阜陽,236041)

摘要:有機馬克思主義從人與自然有機整體的視角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毀滅式生產方式,以及由機械思維所導致的“現代性”問題。它積極倡導一種內含有機思維模式的科學世界觀,主張把各種文明中的優秀成分同馬克思主義融為一體,創造一種和諧互動的新的文明形態,即有機馬克思主義,并旗幟鮮明地給予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高度評價,認為這是解決全球生態危機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生態危機;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伴隨著生態運動的發展,西方國家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了一場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生態學相關理論相結合的、關注生態危機與后工業化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論體系,即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此同時,以小約翰·柯布為代表的過程哲學家和后現代思想家在借鑒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把自己的專業背景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相結合,從而另辟蹊徑,開始對生態問題展開研究??虏加?972年出版了名為《是否太晚?》的著作,他在書中質問道:對人類來說,扭轉現狀并開始建立生態文明是否已經太晚?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著作出版幾十年來,生態環境問題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倡導者——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菲利普·克萊頓博士與克萊蒙神學院賈斯廷·海因澤克博士合著的《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災難與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中文本已經出版。該書將過程哲學、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三者有機融合,不僅有力推進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為資本主義批判提供了全新視角,而且構建了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框架,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諸多啟示。

一、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定義域與核心觀點

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定義域是關于有機馬克思主義本質屬性及其研究對象的問題。有機馬克思主義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中新近發展的一支,其理論體系目前處于快速發展之中,尚未達到完全成熟。這一新的理論體系是在與包括中國學者在內的后現代思想家有機互動中逐漸形成,它根植于三種核心共識:一是馬克思主義已經從現代主義的錯誤假設中,從誕生于歐洲的不適應中國文化情景的特征中解放出來;二是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中國正在世界舞臺上迅速起到引領作用;三是英明的領導人絕不容忍基于個人和企業自私目的而對地球的踐踏。他們關注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過度消費和浪費造成的生態危機、不加干預的資本主義的后果、“現代性之死”這三個基本方面,認為在全球層面,只有有機合作才可以產生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文明。

馬克思主義為人類解決生態危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具,但這些解決方案需要同各國不同的文化傳統相融合,然后再以某種具體形式體現出來。由現代歐洲和北美主導的環境破壞的文明正在終結,而一種新的文明,即生態文明,正在我們身邊形成。出于這個原因,克萊頓和海因澤克使用“有機”這個詞作為涵蓋性術語來表達這個新的文明的主要特征:可持續的、融入具體文化和歷史的、建設性后現代的、基于過程思想的、根本性地本土化的、共同體取向的——簡言之:生態的。[1]261我們把這種將中國古代智慧、后現代馬克思主義與環境思想的融合稱之為有機馬克思主義。[1]8-9

有機馬克思主義定義域的確定只是規定了研究對象,而其基本主張還須進一步明確??巳R頓和海因澤克在著作中開宗明義地提出了七個核心主張[1]13:(1)意識到人類現在面臨的嚴峻形勢并積極采取措施來解決,是一項緊迫任務;(2)作為一種社會經濟體制,資本主義所帶來的是大量不公和全球環境災難;(3)我們將證明,真正的資本主義替代方案是存在的;(4)我們認為,更為可取的是,這種替代方案是一種混合體系,這種體系會把市場力量限制在追求共同福祉的社會主義共同體范圍內;(5)不可避免的是,全球氣候變化將在很多地方導致社會和經濟的崩潰;(6)從這些崩潰的塵埃中,可能會誕生一種新的生態文明;(7)然而,為了人類和整個星球,馬上行動起來要比等待災難的力量全部爆發之后再行動要好得多。這七個核心主張在有機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發揮了引導作用,也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二、為了人與自然的整體利益——資本主義制度的生態學批判

有機馬克思主義在研究生態環境問題過程中,把研究的重心放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視域上來,他們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立場方法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系統研究,將剖析社會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作為解決生態危機的重要前提。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生態批判構成了有機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色。

資本主義的核心目標是財富的創造和價值的增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其內在邏輯是更多地占有工人的剩余價值。為滿足消費主義環境下資本無限增值的內在要求,大量的原料和能源必須被持續不斷地投入到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之中。更多的產品被創造也就意味著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被耗費,在這種無限增長的趨勢中,大眾傳媒推波助瀾,釋放出大量虛假需求刺激消費,過多的資源被無謂消耗,滿足了資本利潤最大化內在要求的同時也必將導致嚴重的生態災難。從全球向度來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通過資本的力量把一切國家和地區裹挾至其生產框架之下,建立起全球統一市場。利用不平等的全球經濟結構,發達國家在和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時,不僅通過人為壓低原料價格抬高制成品價格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剝削,而且采用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發達國家所不允許存在的污染性企業,以及通過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有毒、有害垃圾等方式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生態剝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打著國家利益至上的幌子大搞雙重標準,其本質是維護跨國壟斷企業所代表的部門利益最大化,尤其是當商業利潤和政治權力結合起來之后,這種手段更為明顯。

以上事實嚴重動搖了將現代社會的重大成就歸功于資本主義制度的觀點。一方面,所謂經濟的增長其實是商品數量的增長,大量的產品被生產出來必然耗費更多的資源和能源,從而導致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加之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盤剝,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狀況更加惡化;另一方面,在所謂經濟增長過程中人的創造力被削弱,經濟發展沒有帶來人的自由支配時間的增多和個人的全面發展,反而導致個人的空閑時間減少。對很多人來說,收入的增長已經抽象為符號化的象征和數字的變化,而人們的幸福感、成就感并未相應增加。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人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物質財富的增長并不能直接地或簡單地增進人類的幸福[2]41,這就是經濟學中提出的重要命題——“幸福悖論”。當前,中國已經從過去一味追求GDP的增長,轉變為開始關注過去曾被忽視并產生不良影響的其他社會發展指標。

事實上,并不是資本主義這種無導向、無限制的人類競爭提供了社會福祉,提升了最大多數人的生活品質。恰恰相反,當人們從一言一行上真正把自己融入旨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共同體時,即當人們組成社會共同體,從內心信仰和實際行動上為其共同利益服務時,反而會獲得更大的回饋。成功的社會主義制度會為企業活動留出適度的自由空間。同樣,適當約束市場力量,對促進公共利益也有好處。被貪婪和惡性競爭所驅使的制度將會給民眾帶來最大利益這一觀點被事實證明是嚴重錯誤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正在使國家陷入貧困,導致巨大的社會不公,它已經造成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生態與人道主義危機??巳R頓和海因澤克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既不是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也不是國家公有制一統天下。隨著氣候危機的加劇,我們必須找到新的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追求的將是社會、人類和我們所依存的星球的共同福祉。[1]54

為了擺脫資本主義破壞性增長方式的發生,維護人類的共同利益,克萊頓和海因澤克提出了三點具體措施:一是資產階級把控的政治權力結構必須得到改變,工人階級和下層人民必須享有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的權力;二是以社會整體價值觀取代個人財富的追求和享樂主義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三是必須形成人類生存利益共同體意識,以及建立起有效的維護共同利益的組織。

三、對“現代性”的哲學批判

在克萊頓和海因澤克看來,實踐中,絕大部分按照所謂的自由市場原則運行的世界經濟,已給這個星球及生活其上的人們帶來了災難性后果。[1]3有機馬克思主義者持有這樣一種觀點,即資本主義制度對造成嚴重生態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那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現代性”問題。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世界經濟可以無限增長,全球資源也是取之不盡的,而這種錯誤思想產生的根源來自于機械思維的誘導。機械思維方式是“現代性”的核心特征,它將整個世界看成是孤立、靜止、毫無聯系的碎片。在有機馬克思主義者看來,要完整地理解和還原真實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改變統治西方世界長達數百年之久的機械思維,特別是克服西方以嚴格的二元對立思維(如善與惡、美與丑、有序與無序、主體與客體、物質與精神等)來看待事物的傾向。[3]自近代自然科學發展以來,這種世界觀深刻影響著人們思想觀念的形成。在有機馬克思主義者看來,無論是人與自身的異化,還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其深層思想根源都可以在這種機械思維中發現,正是機械思維將我們和我們的身體與整個自然割裂開來。[2]40有機馬克思主義對這種機械的思想給予了嚴厲批判,認為應該用一種新的、有機的世界觀,也就是認為各部分以及部分與周圍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有機系統的觀點去看待世界時,人們才能逃脫資本的控制和由此造成的嚴重生態危機。這一新的哲學世界觀便是懷特海有機哲學思想。

有機世界觀是在20世紀自然科學領域尤其是量子力學、系統生物學等學科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它屬于過程思想的一種形式,認為整個世界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一種新的思想必須根植于一種新的文化和新的歷史階段,這些思想將會以新的形式發展出來。在有機哲學體系中,強調事物的關聯性、過程性、整體性是其顯著特征。

有機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整個世界是一個無限開放、普遍聯系、相互依存的動態有機體。人類社會不是孤立存在的原子式的單位和個體,而是彼此內在關聯在一起。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一個社會、國家或一種文化構成了其成員,而不是一群獨立的、離散的個體集合起來構成了一個社會、國家或是一種文化。[1]212處于一定關系網之內的事物離開了具體的歷史和環境便不會存在。對有機哲學來說,至關重要的是要完全拋棄把現實存在看作不變主體這一概念?,F實存在既是經驗活動的主體,同時又是自己的經驗的超體。[4]

有機世界觀強調過程,認為哲學家們已經過于快速地抽象了生命的自然過程,而不是把每個個體、他的行為影響以及思想觀念具體化。哲學家所做的這些都是抽象的,但最深層的現實在于過程本身。處于共同體中的蕓蕓眾生,在他們的生命過程中,每時每刻都在做的事情——呼吸、交往、工作、思考、理解、給予、參與,才是最重要的。抽象有助于早就充滿崇高理念的魅力著作;然而,這些理念仍是不能適用或未能實施的理念。重要的理念會在具體的現實生活中產生影響,使共同體中的人們能夠面對面、心連心地互動交往,從而使人們形成親密的伙伴關系,在一起愉快合作共事。[1]221有機哲學并不是一種抽象哲學或僅僅只是一種理論原則,它把社會變革作為其研究重點,主張超越抽象的哲學思辨,認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個人、群體、國家都可以以不同方式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者在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根本性哲學問題上存在截然相反的觀點。有機馬克思主義既不贊同人類中心主義又不贊同生態中心主義,而是主張一種超越兩者的有機整體主義。人類本身處于一定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之中,本質上屬于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與自然共同組成了有機利益共同體,只有當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彼此合作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才能得以繼續,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人類社會的繁榮與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四、走向文化嵌入式的有機馬克思主義

在有機整體主義世界觀基礎上,有機馬克思主義者特別關注文化傳統和精神力量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從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在內的人類文明共同的精神財富中汲取養分,與各種文化傳統融會貫通,從而萌發一種新的開放的思想體系,已經成為有機馬克思主義的顯著特征??巳R頓和海因澤克指出,試圖構建一種完全不受任何文化影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想法,已經失靈了。[1]88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要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于所處地域和時代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特征。從整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來看,自馬克思主義在西歐誕生以來,其理論不斷向外傳播,經過俄國,傳到了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盡管很多國家沒有強大的無產階級隊伍,但貧窮與壓迫促進了這些國家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在這一傳播過程中,馬克思主義與各國文化傳統不斷融合,顯現出各具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具體實踐形態。與特定文化相融合,有力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時俱進地進一步發展。正如克萊頓和海因澤克所言:“我們正在構思的‘有機’框架的一個中心觀點是,我們所追求的公正而又可持續的社會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并體現出特定文化背景的特點。社會不會永遠遵循普遍規律來發展,而且每一社會的發展也不會遵照同樣的次序、經歷同樣的階段??萍歼M步和環境災難,都可能會改變階級斗爭的動力?!保?]76

對于西方理論家來說,第一次跳出了“西方中心主義”的機械思維模式,在有機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積極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他們認為,在古代中國的智慧中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他們,在中國實現一種生態文明的可能性要大于西方。[5]包括儒家、道家、佛教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否認二元對立,堅持整體價值取向,從這一維度來看,有機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內在契合,存在深層的有機聯系。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有機馬克思主義并不是一個新的創造物,而是對早已進行的這一智識發展的新命名。[1]190

除了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之外,有機馬克思主義還特別關注中國的現實狀況??巳R頓和海因澤克認為,這不僅是因為中國具有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它的政治、經濟和技術實力,中國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家,中國人民與中國領導人的環境決策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反響,還因為中國當前的形勢對馬克思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未來提出了尤為復雜的問題。[1]11他們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弊端表示出擔憂,同時又肯定了中國在完善經濟體制方面所做的具體努力,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替代。

五、一種新的替代方案——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克萊頓和海因澤克指出,有人竭力辯稱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已經失效了。有些批評家抱怨,社會主義者根本無法利用馬克思的理論制定出適用于全球的社會經濟對策,因為各個國家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不可能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馬克思主義。但當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某些概念進行修正以使之適用于一定的社會文化時,他們又說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已不再可能對經濟與改革起指導作用——因為修正過的馬克思主義不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1]223事實上,晚期資本主義的各種問題及其造成的嚴重生態危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進一步發展,這不僅沒有證明馬克思主義是錯誤的,反而表明,作為一種解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替代方案,馬克思主義仍然充滿活力。恩格斯認為,改變資本主義的現實,“僅僅有認識還是不夠的。為此需要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的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保?]

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把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這極大鼓舞了有機馬克思主義者把生態文明構建作為解決全球生態危機的有效手段,他們將其稱之為人類“歷史性的一步”。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發展方式,特別是工業文明所造成嚴重生態危機后果深刻反思的結果,是人類發展模式、理論形態的巨大進步。一直以來,人類在處理與自然界的關系時,自我膨脹、盲目自大。西方傳統哲學認為,人是世界惟一的主體,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和物質只是人的客體。只有人與人之間才存在倫理關系,而人與其他生物和物質之間只有主仆關系,根本不存在倫理關系。這便是工業文明制度下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思維。對工業文明所造成后果的反思,要求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哲學思維,建立起生態文明的哲學觀念。這種新的哲學思想將超越克萊頓和海因澤克所描述的資本主義或舊式社會主義、個人主義、權勢者無限制地追逐財富或廢除任何私有財產、人或自然的對立[1]250,從而走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徑,即“第三條道路”。它以人與自然、人與其他生命、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存、良性互動、全面發展為根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健康理性的消費模式為主要內涵,倡導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存的基礎上,追求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造與積累。

社會進步在某種程度上體現為文明的轉型,社會文明的轉型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農業文明與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具有內在統一性,工業文明與資本主義制度相關聯,而生態文明則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標志。人的全面發展和解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內涵,生態文明恰好體現了社會主義的這一本質屬性。對于像中國這樣擁有厚重人文歷史傳統,同時經濟文化發展又很不平衡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在眉睫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嚴峻挑戰。我國目前的生態問題已經呈現出與其他社會問題疊加的態勢,經濟發展不平衡、政治權力腐敗等問題加大了生態問題的解決難度。殘酷的現實擺在我們的面前,如果繼續以目前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方式持續下去,再不轉變思路和發展路徑,我國脆弱的生態環境將會遭受滅頂之災,也必將造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持續的局面。

為此,克萊頓和海因澤克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四個指導原則:(1)為了共同的福祉;(2)有機的生態思維;(3)關注階級不平等問題;(4)長遠的整體視野。[1]225-227這四個指導原則對于走向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發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中國所進行的生態文明建設在有機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是一次新的理論形態的系統性實踐活動,必將徹底解決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將會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在理論與實踐中我們還將面臨很多未知的困難,只有深入研究、積極借鑒包括有機馬克思主義相關研究在內的一切有益成果的前提下,才能為人類找到一條解決生態危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美]菲利普·克萊頓,賈斯廷·海因澤克.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災難與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M].孟獻麗,于桂鳳,張麗霞.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王治河,樊美筠.西式GDP崇拜的哲學反思[J].哲學動態,2015,(9).

[3] 王治河,楊韜.有機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取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5,(2):118.

[4] [英]懷特海.過程與實在——宇宙論研究[M].楊富斌.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36.

[5] [美]柯布.文明與生態文明[J].李義天.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6):66.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責任編輯杜生權)

The Research on Organic Marxism Perspective of Ecology:Organic Marxism: an Alternative to Capitalism and Ecological Catastrophe Review

LUO Jing1, ZHU Zong-you2
(1.2.School of Marxism,Fuyang Normal College,Fuyang,236041,China)

Abstract:The organic Marx doctr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and nature of the organic whole criticize the capitalist system of self destructive mode of production,as well as the mechanical thinking caused by the"modernity".It advocates an inclusive organic thinking mode of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advocated the excellent composition of various civilization with the Marx doctrine of integration,create a harmonious interaction of the new civilization is organic Marx doctrine,and unequivocally spoke highly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Chinese,think thi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global the ecological crisis.

Key words:ecological crisis;Organic Marxism;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082(2016)01-0037-06

收稿日期:2016-01-04

基金項目:2016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改革計劃項目(Szzgjh1-1-2016-15);安徽省省級教學團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資助項目(2014jxtd024)

作者簡介:1.羅晶(1982—),男,安徽阜陽人,阜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2.朱宗友(1971—),男,安徽阜南人,阜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中央編譯局博士后。

猜你喜歡
生態危機生態文明建設
本·阿格爾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淺探
我國網絡生態危機治理路徑探析
法蘭克福學派異化消費理論光芒與缺陷并存
關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用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佳木斯經濟振興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及工具性價值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全球性生態危機的反烏托邦觀照
生態危機的成因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