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加是個舞女控

2016-04-19 09:58顧爺
讀者·校園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馬奈德加舞女

顧爺

本期介紹的這一位,是19世紀法國畫壇印象派中最奇特的一位——德加。

德加從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的畫家,他更愿意把自己歸入寫實派畫家。

因為當時的印象派提倡到戶外作畫,捕捉最真實的光影效果。德加卻非常反對這種做法:“藝術又不是體育運動,干嗎沒事老往外跑?”

但他又不同于寫實派。因為寫實派再怎么寫實,也都是畫眼睛看到的東西。德加只畫腦子里的東西!他找模特來,不架畫布,也不畫速寫,沒錯,只作文字的筆記!然后他把這些文字連同他的記憶輸入自己的大腦中,經過“數字化”處理和過濾以后,再畫到畫布上。這種獨特的作畫方式,正是德加不同于印象派,甚至不同于當時任何畫家的地方。

在印象派的圈子里,德加是有名的孤僻、冷漠和尖酸刻薄。他經??梢源诋嬍抑泻脦讉€星期不出門,說白了就是個“宅男”。德加的弟弟曾經這樣形容他:“他作畫時總是面無表情,但在他那張冷漠的面孔后面,往往醞釀著一個又一個驚天動地的想法?!?/p>

有意思的是,這個“宅男”卻有好多朋友,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當時繪畫界的“超級巨星”愛德華·馬奈。

認識馬奈以后,德加白天的活動是看賽馬。他畫了許多馬。在這些畫作中,德加很少用顏色,主要用線條準確地表現馬的肌肉和骨骼,感覺就像是簡單上了色的素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德加在古典繪畫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認識馬奈以后,德加晚上的活動是和他的朋友們去一家名叫“蓋爾波瓦”的館子喝酒。當時,那里可以說是新潮藝術家的“根據地”,印象派的畫家幾乎天天在那兒聚會。和印象派走得近了,德加的畫風開始變得鮮艷起來。

1870年,德加創作了這幅《劇院樂隊》,畫中的樂隊成員個個表情生動,似乎能夠聽到他們演奏的樂曲。而且這幅畫還運用了一種新的手法:留一半切一半。

這種“留一半切一半”的畫法究竟算是什么路子?是不是德加在構圖的時候就沒算好位置,畫到后面畫不下了,最后連臺上演員的腦袋都被“砍”了?

仔細看看,這種構圖方式似乎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不就是照片嘛!

當時正是照相術盛行的年代,身為“新潮藝術家”的德加當然也是它的“粉絲”之一,所以,他這樣的構圖方式,其實是在故意模仿照片的效果。

有意思的是,這幅畫是德加第一次在作品中畫芭蕾舞女。你可能會問:“這有什么啊,不就幾個舞女嘛,還是沒腦袋的、作為背景出現的舞女?!笨v觀德加的整個藝術生涯,這幾個“無頭女”的意義很大。

德加一生留下了2000多幅作品,其中有一半都是舞女。他賴以成名的也正是他筆下的舞女,人們甚至稱他為“舞女畫家”。也就是說,德加的“舞女”,就像莫奈的“睡蓮”、雷諾阿的“乳房”一樣,是他的“注冊商標”。

德加的第一幅有舞女的畫,就好像邁克爾·喬丹在NBA投入的第一個球、邁克爾·杰克遜的第一支舞曲一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你看,他筆下的舞女像是正在旋轉,然后突然被人按了“暫停鍵”,仿佛再按一下“播放鍵”,舞女隨時都會繼續旋轉下去。所以,他筆下的舞女雖然看似只表現了一瞬間的動作,但是會使觀賞者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上一個動作和下一個動作。一幅畫、一個動作,似乎帶出了一整套動作……

德加生活的年代,芭蕾舞女的地位很低。有錢的男人只要出錢,就能到后臺或練功房中觀摩這些小舞女排練。歌劇院里甚至還有一個專供有錢的男人和舞女見面的大廳,而且只有舞女和有錢的男人可以入內。一旦哪個舞女被有錢人相中,就有可能獲得資助而走紅。這就是在德加有關舞女的作品中,經常出現黑衣人(有錢人)的緣故。

印象派提倡去戶外作畫,就是為了捕捉光和色彩最真實的瞬間這種瞬間相對來說還是靜止的。然而德加能捕捉到“運動中的一瞬間”。光就捕捉瞬間這點來講,德加似乎已經超越了印象派。別說普通人,就連許多印象派的大師也為他的“舞女”折服。

德加畫舞女大多是用粉彩而不是油彩。用粉彩的獨特之處在于,既可以快速抓住舞女的動作神態,又能形象生動地表現出裙子的輕盈。

在畫法上,德加不把畫面中的主要人物放在中心位置。這種獨創的構圖方式使畫面更加耐人尋味。

德加對繪畫是非常嚴肅的,不管是畫人還是畫物,他都會先用他那強大的素描功力抓住那些一閃而過的瞬間,然后再把這些“瞬間”在頭腦中“揉碎”,“攪拌均勻”后再涂到畫布上——就像安格爾說的:“用記憶作畫,畫印象中的東西?!?/p>

雖然德加從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的畫家,但從某種角度說,他才是真正的印象派。

猜你喜歡
馬奈德加舞女
馬奈:我才不是印象派
也談﹃舞女大班﹄
德加獨幅版畫與其劇場系列的關系
德加畫筆下的舞者
愛畫芭蕾舞女的德加
《伊豆的舞女》與川端康成的“戀母情結”
繁華如夢總是空
哭和笑
我只能給你及格
我只能給你及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