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化結構問題對癥施治的“良藥”

2016-04-29 08:20孫雨生
現代農業裝備 2016年1期
關鍵詞:良藥農機化結構性

○文/孫雨生

?

農機化結構問題對癥施治的“良藥”

○文/孫雨生

近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屢屢見諸報端,成為政府官員關注、媒體和學者熱議的高頻詞匯。起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此前,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對經濟學理論和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主編的《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和民生銀行總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主編的《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為代表,提出了一整套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為解決新常態下經濟持續發展問題開出了“藥方”。中央會議專門強調“供給側改革”,預示著“供給側改革”從“學者的書宅”走向“高層的決策”,國家經濟治理思路正在悄然轉變。

作為農機化工作者,我們更加關心的是,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宏大命題,對農機化這一具體行業的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

一方面,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滿足日益增長的中高端農機化需求,促進農機化轉型升級。目前,農機化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作業水平“兩高兩低”,即種植業高,養殖業、林果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低,在種植業中,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高,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低;裝備結構“三多三少”,即動力機械多、配套農具少,小型機具多、大中型機具少,低檔次機具多、高性能機具少;區域發展“三快三慢”,即平原地區快、丘陵山區慢,東部和北方快、西部和南方慢,旱地快、水田慢。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不是缺乏社會需求,而是缺乏有效供給。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迫切的農機化發展需求與有效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低端農業機械產能嚴重過剩,大喂入量稻麥聯合收獲機、2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大型采棉機、甘蔗收獲機等高端農業機械市場基本被國外企業壟斷,結構性矛盾突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解決“低多高少、低剩高缺”問題,提高農機化發展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創造和釋放農機化新需求,促進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針對農業經營中存在的種養結合不緊、循環不暢、糧經飼結構不合理等突出問題,農業部作出了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決策部署,并把推進糧改飼等作為重點任務。而且,今年國家大幅調低臨時存儲玉米的掛牌收購價,種植玉米的收益受到較大影響,農民也有改種飼用玉米、青貯玉米的迫切需求。但是,由于農民對飼用玉米、青貯玉米生產機械、種子、技術等心里沒底,推進糧改飼工作仍面臨較大困難。另外,有些地區適宜種植茶葉、中草藥等經濟效益較高的農作物,由于沒有先進適用的生產機械,使茶葉、中草藥等特色優勢經濟作物產業發展緩慢,反過來抑制了這些產業對機械化的需求。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供給體系更加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有利于把農民對飼用作物和經濟作物生產機械的潛在需求釋放出來,為擴大高附加值農作物種植面積,優化種植結構,提高農業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那么問題來了,應當如何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呢?

資本、技術、勞動力是主要的供給要素。目前,發展資金不足、技術裝備落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嚴重制約著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對癥施策,著重從以下三方面發力:

完善扶持政策,提高資本供給質量和效率。把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和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集財政扶持、金融扶持、保險扶持于一體,合力促進農機化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增量部分重點向新型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不斷提高補貼政策的導向性和精準性。進一步加大金融強機惠農力度,積極推進大型農機具抵押貸款和金融租賃,抓緊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探索財政杠桿撬動金融支農的有效方式,鼓勵農機信息化服務商、信貸機構發揮各自優勢,創新金融強機惠農服務模式,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聚集、金融服務向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切實解決農業機械經營者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進一步加強保險扶持,鼓勵商業性保險機構創新保險品種,探索金融機構發放貸款、財政資金提供擔保、農機企業購買商業保險的模式,推動財政對大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交強險和商業保險實行保費補貼政策,多方分擔、化解農業經營者購置、經營農業機械的風險。

實施創新驅動,提高技術供給質量和效率。深入開展“互聯網+農機化”和《中國制造2025》行動,積極推動科研技術人員、一線工人、農民全員創新,從設計、生產到使用、維修、管理全程創新,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全面創新。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多種創新并舉,更加注重原始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研發強度,形成核心功能部件與整機試驗檢測開發和協同配套能力,提高農業裝備信息收集、智能決策和精準作業水平。以建設“一帶一路”為契機,鼓勵國內農機企業積極走出去,在國外投資建廠或并購重組,引進國外高端專家和技術人員,實現技術升級上的“彎道超車”。努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政策制度環境,一是建立國家農業裝備產業創新中心,形成政府引導、項目帶動、資源整合、協同高效的研發創新體系;二是對基礎前沿、關鍵共性技術、首臺套重大裝備研發活動給予財政補助,三是深化財稅制度改革,完善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關鍵零部件及整機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加油助力、減負松綁,四是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懲處惡意侵權行為,大張旗鼓地鼓勵和支持研發創新,充分調動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農機企業和農村能人研發創新的積極性。

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勞動力供給質量和效率。著力打造一支科技素養好、開拓能力強的農機管理干部隊伍,結構合理、業務精通的農機化技術人才隊伍,規模宏大、既能熟練操作農業機械又懂農藝知識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機經營者隊伍,推動農機化發展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從業人員素質提高上來。改革完善財政對農機化的扶持方式,用好WTO框架體系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人員教育培訓、技術示范推廣等“綠箱補貼”政策,不斷加大對農機化從業人員培訓的投入。積極推進政企聯動、社企共建,引導農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斷加強新型職業農機手培訓。加強對返鄉農民工和農業院校畢業生加入農機化大軍創業興業的培訓、扶持和引導,探索實施青年職業農機人才強軍計劃,使農機化從業收入不低甚至高于務工經商收入,不斷增強農機化的吸引力,為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培養后備人才和中堅力量。

(來源:360農機網)

猜你喜歡
良藥農機化結構性
大愛有方,良藥在心——2022年新年致辭
好習慣是良藥
蔥蒜亦良藥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2018年征稿啟事
新時代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耐住寂寞,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切實抓好去產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