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經典,收獲的是“種子”

2016-05-05 19:08梁衡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16年4期
關鍵詞:馬恩經典作品形象思維

梁衡

什么是經典?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典標準有三:一是達到了空前絕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三是經得起重復引用,能不斷釋放能量。由于長期的文化積累與篩選,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經典。而更高層次的是理論和學術經典,特別是政治與哲學方面的經典。

一般人,特別是文學愛好者常誤認為政治、理論枯燥乏味,干癟空洞,不如文學那樣水靈、煽情。這是因為文學與理論屬不同的思維體系,一個是形象思維,一個是邏輯思維。他雖感覺到了這個不同,但不知道作為形象思維的文學只有借助理性的邏輯思維才會更深刻,從而更形象、更生動。就如我們常說的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好地記憶。這中間有一道門檻,翻過之后,就是一片高地。

我們這一代人趕上“學習毛澤東著作”高潮。這是一個半被動、半主動的經典學習運動。說它被動,是因為那是一個特殊時期,人人學,天天讀;說它主動,是因為毛澤東的文章確實寫得好,道理深刻,文采飛揚,只要一讀開,就能吸引你自覺地讀下去。

第一次接觸毛澤東的文章,是在中學的歷史課堂上,不認真聽課,卻去翻書上的插圖。有一張《新民主主義論》的影印件,如螞蟻那么小的字,讓人一下子就被開頭幾句所吸引:

抗戰以來,全國人民有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大家以為有了出路,愁眉鎖眼的姿態為之一掃。但是近來的妥協空氣,反共聲浪,忽又甚囂塵上,又把全國人民打入悶葫蘆里了。

“欣欣向榮、愁眉鎖眼、甚囂塵上、打入悶葫蘆”這么多新鮮詞,讓人眼前一亮,有一種莫名的興奮。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文字,說不清是雅,是俗,只是覺得新鮮,很美。

我們當時對馬、恩著作的閱讀也是半主動、半被動的??煞謨蓚€階段。第一階段是“文革”以前,囫圇吞棗,如私塾背書一樣,只是儲存了下來;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后,結合形勢重新驗證馬恩的觀點,又去主動溫習。留下印象的有《共產黨宣言》《自然辯證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等,一些原理是刻骨銘心的。比如,“環?!边@個概念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可是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發出警告:“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边@種深刻、徹底,你不得不佩服。又如“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薄啊枷胍坏╇x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倍嗝礃闼氐恼胬?。一部經典不可能全部背下來,只要做到讀懂原理,知道觀點,記得一些警句,要用時能很快查找出來就夠了。

經典作品里總是有原理體現。馬恩作品里有一般社會原理、哲學原理;毛澤東作品里有中國社會的政治原理;黑格爾的作品里有美學原理。哪怕每一個小的學術分支,只要它夠得上經典,就必然會揭示出某一部分的原理,或者可以說,只有含有一定原理的作品才能夠得上是經典作品。比如陳望道先生的《修辭學發凡》,當年我20多歲,讀它時還沒有從事新聞工作,書中也不講新聞。但是它關于積極修辭與消極修辭的原理卻指導了自己后來幾十年的新聞寫作與新聞管理。這也反過來說明,閱讀,不管讀哪一類作品,一定要讀經典,這樣你收獲的就不只是糧食,而是種子;不只是幾條魚,還有漁具、漁法。當然再經典的作品也只能作為客觀的閱讀對象而存在,要收到好的閱讀效果,還得發揮閱讀者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這顆種子,種出一棵屬于自己的樹。

猜你喜歡
馬恩經典作品形象思維
為什么讀經典(節選)
感悟經典作品 提升美術素養
形象思維中疏與密的處理
愛晚亭
高中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擷英 經典時期的經典作品
民主集中制芻議
創意也愛“形象”——形象思維法
古典音樂欣賞與時代的融合——經典作品欣賞引發的思考
中國編譯新版《馬恩全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