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書值得一讀

2016-05-05 19:48王為衡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16年4期
關鍵詞:常態經濟

王為衡

《“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王義桅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

本書是國內首部從國際關系角度解讀“一帶一路”戰略的專著。國際問題專家王義桅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所帶來的周邊外交、地區合作、全球發展等機遇做了精辟論述,對與機遇并存的地緣、安全、經濟、道德、法律等風險做了辯證解讀。從宏觀視角、理論層面對人們關于“一帶一路”戰略的疑問和誤解做了解釋和糾正,具有權威性。這是一部高屋建瓴、精練暢達的理論佳作。

《謝覺哉家書》,謝覺哉著,謝飛編選,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7月

本書是“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的家書選編,時間跨度為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匯集了謝覺哉寫給愛人、兒女、友人、家鄉親人及干部的書信,共115封。這些信件集親情、友情、鄉情、同志情于一體,展現了一位老革命家的思想、家庭、生活和情感的真實情況,同時折射出一個新舊交替時代的動蕩與變革。這是一本反映真正共產黨人的情操和人格的書。

《讀懂中國農業》,張云華著,上海遠東出版社,2015年4月

中國歷來以農立國,經歷了數千年漫長的農耕文明,跨入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僅僅是近幾十年的事,因而了解中國農業是了解中國歷史和現實國情的基礎。作者從農村“空心化”、食品重金屬殘留、農村土地制度變革等大家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出發,解讀了一系列與農業有關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如怎樣保障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怎樣走上優質安全的“朝陽農業”之路等。本書借用古詩與漫畫趣講中國農業的歷史與現狀,為國人打開了一扇讀懂農業、瞭望世界的窗口。

《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鄢一龍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

本書是京滬兩地青年學者直面“中國問題”、縱論“中國創新”的結晶之作。作者以貫通中西、跨學科的學術視野,從文明、政治、基層、社會、經濟等五個方面,分析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治理的優勢與問題,探討中國共產黨如何克服重重危機與挑戰,回答了干部群眾關注、困惑的一些重大問題。全書既不回避現實,又新見頻出,堪稱學界新銳的一次集體發聲。

《高思在云: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朱云漢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

臺灣政治學者朱云漢以其獨到的“大歷史觀”,將中國的發展經驗及影響置放在寬廣的歷史坐標與理論視野中,充滿睿智地考察了中國道路、中國體制的特色與優勢所在,深刻剖析了中國崛起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這一世界性話題。同時揭示了西方政體尤其是美國政體與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關系。視野宏闊,卓見迭出,語言曉暢,真實而鮮明地呈現了“社會主義的中國模式”的深刻意蘊,是一部比較政治學領域的佳作。

《抗日戰爭》,王樹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抗日戰爭》是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的最新力作,也是其中國革命戰爭史系列作品的收官之作。本書結構嚴謹、敘述流暢,以三卷本的恢宏篇幅全景式再現了八年抗戰的實況,對敵我雙方的攻防計劃、兵力部署、勝敗得失等問題均有精到分析。這是一部記錄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抵御外侮偉大勝利的記功之書,也是一部向抗戰中浴血奮戰的先輩們致敬的獻禮之書。

《論新常態》,李揚、張曉晶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

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對質量、效益、創新、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全面追求。本書以經濟全球化為背景,基于對長周期視角下的舊常態的考量,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全球新常態下中國的表現、原因、挑戰與機遇。在論證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必要性的同時,也提出了如何應對新挑戰、引領新常態的新思路。

《新供給經濟學》,賈康、蘇京春著,山西經濟出版社,2015年8月

新供給經濟學,不是“薩伊定律”或“供給學派”的簡單復活,而是更加注重從實際出發,主張以供給端發力服務全局,是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全書闡述了該理論“五維一體化”的創新框架,描繪了供給側“物”與“人”聯通的新場景。既是經濟理論的一次新突破,也為經濟社會的現代發展提供務實、前瞻的決策咨詢。

《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從“十二五”看“十三五”》,徐憲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曾參與許多重大規劃的研究和制定。本書以經濟轉型升級為核心議題,以“十二五”“十三五”時期為思考對象,分析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未來面臨的發展環境,提出了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和若干戰略重點,對于“中國制造”、全面實現小康、“一帶一路”、亞投行、“中等收入陷阱”等大眾關注的問題也有細致的解讀。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著作,既對政策制定和學術研究有較高參考價值,也有助于大眾提高見識。

《新常態下的大國經濟》,張占斌、周躍輝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

本書是國內首部以經濟新常態為背景、以發展大國經濟為主題的創新之作。作者直面大時代,研判新形勢,厘清由經濟大國到經濟強國、由經濟新常態到大國發展戰略的邏輯線條,并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論述,系統分析了理念思維、創新驅動、金融利器、政府治理、大國潛力、開放紅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勾勒出一幅新常態下中國發展大國經濟的全景式圖譜。

《大國筋骨:中國工業化65年歷程與思考》,金碚著,廣東經濟出版社,2015年3月

工業強,則中國強。一部中國工業變革振興65年的歷史,就是一部打造大國筋骨的拼搏史。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家金碚長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發展問題的精心力作。立意高瞻,史論結合,全面回顧共和國鑄造工業體系的艱辛歷程,多角度探討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一部彰顯民族勇氣,展現國家底氣的權威之作。

《工業4.0大革命》,水木然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3月

當今天的人們還沉浸在全球淘寶的樂趣時,工業4.0大革命已悄然而至。為了不錯過這次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和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必須預見未來。本書從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出發回溯工業4.0的源頭,從日常生活細處講到當今世界大格局的形成,從中國經濟的弊端講到企業轉型創新的必經之路,更從人類工業文明的歷史中勾繪出未來文明的雛形。世界已蓄勢待發,本書帶你一睹更具挑戰的新文明,你準備好了嗎?

《改革的教訓:打撈中國歷代沉沒的改革》,李仕權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這是一本關于中國歷史改革教訓的反思之作。在史料的選用上,作者立足打撈“沉沒”的亦即被人們遺忘的改革史料,所關注的重點并非人們熟知的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永貞革新等,而是人們鮮知和陌生的周厲王、秦獻公、隋煬帝、明孝宗等帝王的改革。本書以審慎的思維、凝練的筆觸,通過總結這些“沉沒的改革”之成敗得失,呼吁并警醒“裝醒”的人和“裝睡”的人,使之規避史上改革的覆轍。這是一部充滿現實關懷的歷史著作。

《何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應于心》,陳嘉映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4月

“我究竟該怎樣生活?”這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問題,也是哲學大家陳嘉映新書的核心議題。他以閑散的聊天口吻、雅致的隨筆文風,依循生活的地勢和歷史的脈絡,帶領讀者穿越遼闊、荊棘的思想高地,領悟雋永篇章背后隱藏的倫理學的關鍵命題。全書讀罷令人豁然開朗,“我究竟該怎樣生活”這一問題也自然有了清晰明了的答案。

《頑疾: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張宏杰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本書以反腐為主題,從漢朝至晚清的浩瀚史料中精當地提煉出許多典型反腐案例,為今人提供了一面傳統社會如何治理腐敗的鏡子。作者以歷史學家特有的冷峻筆觸,在制度與人性的雙重維度中,絕妙地再現了曾國藩、劉光第、那桐等朝廷官吏在金錢與人生際遇面前的不同態度,深入分析了中國歷代俸祿制度的利弊及反腐得失。這是一部既普及歷史知識又契合時代主題的佳作,為反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資源和歷史參照。

《屠呦呦傳》,《屠呦呦傳》編寫組編寫,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

本書是一部全面記錄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人生經歷的傳記。以“呦呦初鳴”“向醫而行”“矢志尋蒿”“中國神藥”“享譽世界”幾個部分,清晰展示了這位“中國居里夫人”艱辛的人生歷程。大部分史事為首次披露。許多她生活、成長、工作、愛情的小故事讀來饒有興趣,讀者可從中感知這位杰出女科學家的獨特經歷和她心靈深處的美麗世界。

猜你喜歡
常態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分享經濟是個啥
擁抱新經濟
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實施新作為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爭取新作為
適應新常態 展現新作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