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結合

2016-05-06 00:19張翠
考試周刊 2016年22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教學運用初中語文

張翠

摘 要: 如今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不容小覷。因此,初中語文老師必須擅長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其他語文能力。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信息技術教學 教學運用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初中語文老師必須運用信息技術對初中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初中語文老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對信息技術的利用水平,學會游刃有余地開展初中語文教學。下面,筆者談談初中語文老師應該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一、利用信息技術,助力古詩詞朗誦

初中語文老師必須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古詩詞教學,初中語文老師的水平雖然比較高,但是和專業的朗誦老師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取長補短,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古詩詞教學。初中語文老師在每節課開始之前,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一些名人的朗誦視頻,這樣不僅可以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還可以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為名師的朗讀不可能是一個腔調的,所以一定會有所起伏,就像一篇古詩詞的創作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起承轉合。初中學生在聽名師朗誦的過程中,一定會對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創作背景有所認識,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讓初中學生模仿視頻中名師的閱讀方法開展課文閱讀,也可以讓學生展開朗誦比賽,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強化競爭意識。老師也可以對學生的朗誦進行錄音,并且在文章朗誦結束之后播放學生的朗誦,從而讓學生與名師的朗誦效果進行對比,從而找出自己與名師朗誦的差距所在,從而提高自己的朗誦水平。朗誦的最高境界是達到了“超以象外”的境界——“在筆者看來,‘超以象外說的優點,是引導人們突破作品特定形象的直接性、有限性,從直接中看到間接,從有限中尋求無限”[1]。

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在每節課開始的時候,首先給學生播放一些幻燈片,展出一些學生不容易掌握的字詞句,從而讓學生在初中語文考試的時候有備無患。古詩詞朗誦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初中語文老師作為華夏文化的守護神,讓學生開展古詩詞朗誦責無旁貸。所以,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播放華語電影,培養學習興趣

華語電影的發展是如火如荼的。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初中語文老師不可以只讓學生學習課本上有限的知識,這樣學生的知識面就會變得非常狹隘,見識會非常淺薄。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讓學生觀看一些優秀的華語電影,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有利無害。

初中語文老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后,可以讓學生看一些自己喜歡的電影培養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學習興趣。電影是一門非常好的藝術,初中語文老師讓學生看電影是一件非常愉悅身心的事情。初中學生的閱歷比較淺,老師播放一些好的電影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很多老師可能認為播放電影和語文教學的關系不大,也沒有必要給學生播放電影,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電影的播放可以讓初中學生學習更多的生字詞,也可以讓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學修養。

初中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寫寫電影的觀后感,運用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老師可以選取一些學生寫得比較好的文章當眾朗誦,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讀后感并貼在教室的后面讓學生觀看。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較新穎,比較讓學生喜歡和接受。

三、播放音樂,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語文老師必須學會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多媒體的有效運用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水平。語文老師可以播放一些具有中國風韻味的音樂,比如周杰倫的《青花瓷》、《菊花臺》和玖月奇跡的一些歌曲。初中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寫寫聽后感,也可以讓學生談談聽歌之后的心得體會。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把握音樂的意境——“意境即是藝術形象,是對情景交融、主觀與客觀結合的產物”[2]。

初中語文老師還可以放一些歌曲的電視散文,這樣圖文并茂,更有利于學生提高對初中語文的學習興趣。語文老師不應該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必須學會接受更新穎和有趣的教學方法,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學到無限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習語文的專業水平。

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唱一些語文歌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學習興趣。音樂對于青少年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初中語文老師必須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四、利用幻燈片,助力語文教學

如果初中語文老師不會利用幻燈片進行輔助教學,那么他就遠遠落后于世界潮流。所以,幻燈片的有效運用是十分必要的。學生認識過程的完善和他的審美能力密切相關。學生的成績好壞與否,與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高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水平,關鍵靠語文老師挖掘和培養。語文老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審美思維和老師的審美取向是大相徑庭的,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在具體的感知過程中逐步提高的,并且是以語文老師的教學活動為基礎的,幻燈片的有效運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影響功不可沒。

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應和表現,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因材施教,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學生的語文水平是他的能力的重要體現,因此,學生語文的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

初中語文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具體可感的幻燈片材料,讓學生對這些進行分析,從而認識語文的本質。學生的判斷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學生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必是水平高的人。初中語文老師應該教導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開展獨立思考,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幻燈片的有效運用無疑為學生開辟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學習天地。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老師必須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包括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綜合運用水平、演講能力、朗誦能力。

參考文獻:

[1]蒲震元.中國藝術意境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張少康.古典文藝美學論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教學教學運用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高職院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革新的探索與研究
建構主義理論在高校小提琴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運用“分層教學”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詞塊策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