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羅非班在急診PCI術中應用的臨床觀察

2016-05-10 12:51李霞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替羅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李霞

【摘要】目的:探討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介入治療術后影響。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均給予常規藥物。觀察組術中術后給予鹽酸替羅非班。觀察兩組術前、術后梗死相關血管血流變化情況及術后2周內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術后梗死血管TIMI分級為3級,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2周內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替羅非班能夠顯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術后梗死血管血流,減少術后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替羅非班;TIMI分級

采用急診PCI能夠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關梗死的冠狀動脈開通,拯救盡可能多的存活心肌,從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預后。但是心肌灌注不良等現象受到臨床關注。本文觀察鹽酸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術的影響?,F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所選患者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胸痛持續時間>30分;心電圖有2個或者2個以上相鄰導聯出現ST斷抬高(胸導聯>0.2mV,肢體導聯>0.1mV。同時排除對試驗藥物過敏患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個月內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患者、嚴重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00mmHg)、主動脈夾層、試驗前1年內有腦血管疾病患者、自發性出血或者有出血傾向患者、血液系統疾病、3月內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患者。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9例,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齡62.7±4.3歲,體重65.4±7.4kg,合并有高血壓19例,糖尿病6例;病變冠狀動脈血管情況,單支血管病變22例,多支血管病變17例;梗死血管部位,前降支23例,回旋支5例,右冠狀動脈11例。對照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齡63.5±5.4歲,體重66.7±8.7kg,合并有高血壓18例,糖尿病7例;病變冠狀動脈血管情況,單支血管病變20例,多支血管病變19例;梗死血管部位,前降支21例,回旋支8例,右冠狀動脈10例。兩組性別、年齡、合并疾病、病變冠狀動脈血管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均在發病12小時內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術前均服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術后應用氯比格雷片75mg,日1次,阿司匹林片100mg,日1次,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鈣針5000U,12小時1次,皮下注射1周。對照組術中均給予肝素8000U。觀察組術中患者均給予肝素8000U,同時術中給予鹽酸替羅非班注射液(欣維寧)10μg/kg,靜脈注射(3分鐘),繼之1.5μg/(kg·分),持續靜脈泵注24小時。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術前、術后梗死相關冠狀動脈血流變化情況,術后2周內出血發生情況,術后2周內不良心臟事件發生情況(主要包括新近心肌梗死、任何原因死亡、頑固性心肌缺血情況)。

TIMI分級:①0級:血管閉塞,遠端無前向血流;②1級:對比劑部分通過閉塞部位,但不能充盈遠端血管;③2級:對比劑可完全充盈冠狀動脈遠端,但對比劑充盈及清除的速度較正常冠狀動脈延緩;④3級:對比劑完全、迅速充盈遠端血管并迅速清除。

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兩組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率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術前術后TIMI血流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梗死血管TIMI分級為3級,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7.48,P<0.05)。

兩組術后2周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生情況:觀察組術后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01,P<0.05)。

討論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能夠使梗死相關冠狀動脈開通,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但是急診PCI的支架內血栓的發生影響了患者預后,可能與患者并存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等因素有關系,血小板常處于活化狀態。另外,PCI術中器械擴張使冠狀動脈局部粥樣斑塊發生破裂,內皮被破壞,從而啟動凝血過程,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其次就是支架本身誘導血栓形成。血小板激活是PCI圍手術期血栓形成的關鍵之一,所以采用有效的抗血小板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血栓性疾病的發病率。替羅非班屬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特異性高,能夠抑制凝血因子Ⅰ介導的血小板聚集,從而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研究表明,替羅非班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能夠抑制血小板釋放相關縮血管物質和炎性因子;

梗死相關冠狀動脈血管狀態和炎性反應,所以能夠改善梗死相關冠狀動脈血管血流。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術中和術后應用替羅非班,觀察組梗死血管TIMI分級3級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替羅非班能夠提高PCI術后梗死相關血管慢血流、無復流情況,改善冠脈再灌注;觀察組術后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替羅非班能夠有效的增加梗死相關區域再灌注,降低心肌缺血再發情況??傊?,替羅非班能夠顯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術后梗死血管血流,減少術后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張強,傅向華,信栓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心肌灌注水平對心肌存活性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8,24(11):811-812.

[2]毛劍輝.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時間窗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08,11(2):45-46.

[3]李皓亮.替羅非班治療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24):67-68.

[4]何亞磊,黃新平,孫琳.替羅非班對冠脈介入中慢血流及無復流的療效觀察[J].大理學院學報,2009,8(12):49-50.

[5]沈杰,張瑞巖,張齊,等.替羅非班對心肌梗死急癥介入治療后ST段回落及臨床預后的作用[J].中國循環雜志,2006,21(5):326-329.

[6]張穩柱,宋明才,梁嘉永,等.替羅非班對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無復流的療效[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8,14(4):103-105.

猜你喜歡
替羅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內注射替羅非班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中慢或無復流現象的臨床研究
替羅非班應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探究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過程中應用替羅非班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經皮行冠狀動脈介入聯合冠脈注射替羅非班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