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的臨床研究

2016-05-10 12:57宣建峰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研究

宣建峰

【摘要】目的: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的方法進行效果觀察。方法:對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西醫療法,為患者注入胰島素及B族維生素等常規藥物進行治療;對實驗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常規西醫療法的基礎之上,加入五苓散加味藥物治療。結果:對照組有30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24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轉,6例患者治療無效。實驗組有39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20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轉,1例患者治療無效。對照組的總治愈率為90.00%,實驗組的總治愈率為98.33%,相比較有較大的差異(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的方式優于僅僅進行西醫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更好的成效,值得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療法;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治療;研究

一、前言

近年來,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中西醫結合療法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化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的臨床治療效果。

二、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在年2013月3月~2015年2月,共有120例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患者入住我院。將這120例患者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這120例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患者進行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疾病治療方法的臨床研究。12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有65例,女性患者有55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8.34±6.34)歲,平均病程為(12.33±7.87)年。

2.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嚴格的糖尿病飲食。對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西醫治療方法,對實驗組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

(一)對照組治療方法:使用胰島素來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圍內(<7mmol/L),并配以B族維生素、擴張血管的藥物及擬膽堿的藥物進行配合治療。

(二)實驗組治療方法:在對照組的常規西醫療法的基礎之上,加入五苓散加味藥物的中醫治療,采用中西醫相結合的方法對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五苓散加味的具體方劑為:黃芪60g、白術、桂枝、澤瀉各9g、懷牛膝、茯苓、豬苓各15g、當歸、川芎各12g。用水煎煮服用,1劑/d藥量,分清晨和傍晚服用,1個療程為4w,需要連續服用3個療程。

3.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顯著:患者能夠通過自身實現排尿,不再依賴導尿管,并且排尿后的剩余尿量低于50ml,尿流動力的各項指標均趨于正常。有所好轉:雖然患者通過自身實現排尿有一定困難,但仍然可以自主完成排尿過程,一般情況下不再依賴導尿管。每次排尿后剩余的尿量雖然沒有達到低于50mg的標準,但仍較治療之前殘余量降低,并且各項指標都有所好轉。治療無效:患者不能進行自主排尿,只能依靠導尿管進行排尿,尿流動力的各項指標沒有好轉跡象。

4.統計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西醫和中西醫結合的對比治療的研究分析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與χ2檢驗對西醫和中西醫結合的對比治療的結果進行相關指標的測試與分析。當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三、結果

對對照組的常規西醫治療方法和實驗組的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在對照組的6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24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轉,6例患者治療無效。實驗組的60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20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轉,1例患者治療無效。對照組常規西醫療法患者的總治愈率為90.00%,實驗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患者的總治愈率為98.33%,相比較有較大的差異(P<0.05),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均沒有出現過敏反應、腎臟功能的損壞及血糖指標出現異常等明顯的不良反應癥狀。

四、討論

為了探尋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獨辟蹊徑,想到除了傳統的西醫治療方法外,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理念對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的治療做出探索。

對對照組的常規西醫治療方法和實驗組的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在對照組的6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24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轉,6例患者治療無效。實驗組的60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20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轉,1例患者治療無效。對照組常規西醫療法患者的總治愈率為90.00%,實驗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患者的總治愈率為98.33%,相比較有較大的差異(P<0.05),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均沒有出現過敏反應、腎臟功能的損壞及血糖指標出現異常等明顯的不良反應癥狀。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認為屬于中醫"消渴、癃閉、淋證"范疇,為本虛標實之病證,病位在腎與膀胱,與肺、脾密切相關,病理因素有氣郁、血瘀、水停、陰陽虛衰等。本人在臨床中善用五苓散加減,結合該病的病機特點,靈活配合益氣、健脾、溫腎、逐瘀等法,收效頗佳。

五苓散的臨床應用相當廣泛,該方重在化氣行水,水行氣化則陽氣宣通,臨證應用之時,只要緊抓主證,凡屬膀胱氣化失常,水飲內停,見舌苔白滑,小便不利或利者,均可酌情選用。但若消渴見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則為陰精虧虛之象,本方又當禁用。還應注意中醫治療講求修身養性、健康飲食、陰陽平衡,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患者應在此中醫理念的基礎上加強排尿的練習,還可配合針灸外施與中藥外敷等方法,對人體的臟器器官進行調理和治療,則效果更佳,這一點符合了中醫原理。

總而言之,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的方式優于僅僅進行單一的常規西醫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更好的成效,值得進一步探究,為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的研究,對于其良好治療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實踐中,應該加強對中西醫結合療法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治療方法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張風梧.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中醫治療進展[J].中醫雜志.

2015(10):60-62.

[2]張萍.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研究進展[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02):115-116.

[3]郭選賢,張華鍇,吳毓敏.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臨床研究近況[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09):88-89.

猜你喜歡
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闌尾炎性包塊30例臨床觀察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益氣活血法早期干預對冠心病陳舊心?;蛑Ъ苄g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經內分泌影響的研究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中西醫結合療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