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6-05-10 00:39袁新華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恢復期運動功能認知功能

袁新華

【摘要】目的:分析系統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6例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應用隨機數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及護理;實驗組患者在治療的基礎上接受系統康復治療和護理。于治療前和治療后4個月對患者進行簡易智力量表(MMSE)、FMA運動功能評分量表以及GQOLI-74生活質量評定問卷進行調查。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均得到顯著改善,對比對照組的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均具有積極作用,對于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系統康復治療;腦卒中;恢復期;認知功能;運動功能;生活質量

有研究資料表明,系統康復治療對于腦卒中恢復期患者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能夠促進機體康復、提高患者的獨立生活能力【1】。本文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探討常規治療護理及系統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的臨床價值,現總結方法和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6例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通過CT檢查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檢查確診;排除進展型腦卒中患者、合并嚴重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惡性腫瘤和精神病史的患者。應用隨機數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8例,實驗組有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在45-78歲之間,平均為(64.7±8.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在46-79歲之間,平均為(65.4±8.6)歲。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發現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內科治療措施,主要有給予患者保護神經、營養神經藥物,同時配合采取抑制血小板聚集、脫水和改善微循環的治療。

實驗組患者在這一基礎上開展系統康復治療,具體措施有:(1)早期系統康復治療:針對患者體位開展工作,協助患者進行患肢的擺放,體位的變換以及肢體被動訓練等活動,同時指導患者開展健肢的主動活動以及腰腹肌鍛煉【2】。這一期間還要做好患者的飲食以及大小便的管理。(2)中期的系統康復治療:這一階段康復治療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主要措施有開展坐位平衡、站立以及行走訓練治療,對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評估,并分析步態正常與否,找出影響患者功能康復的關鍵,在鍛煉過程中保持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穩定性,對異常的行走和運動模式進行糾正;積極幫助患者進行上下樓梯以及平行杠的鍛煉,鼓勵患者主動、獨立行走,堅持治療。(3)后期系統康復治療:這一階段的治療目的在于鍛煉患者手部的精細運動,通過代償療法、作業療法促使患者雙手協調性增加,抑制痙攣,誘發分離運動【3】,從而提高手部活動能力從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4)其他治療手段:除了上述治療措施之外,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采用紅外線治療、針灸等其他治療措施。

1.3評價指標

(1)認知功能:使用簡易智力量表(MMSE)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價;(2)運動功能:采用FMA運動功能評分量表了解患者的運動改善結果;(3)生活質量:使用GQOLI-74生活質量評定問卷了解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

1.4統計分析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文中得到的數據資料實施數據處理,計量資料均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值檢驗。以P<0.05代表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4】。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MSE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SSE評分分別為(16.3±2.4)分和(25.4±2.9)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分別為(16.2±2.5)分和(20.2±2.6)分。實驗組改善結果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患者的FMA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前后的FMA評分分別為(26.1±6.9)分和(44.9±7.2)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分別為(25.8±7.1)分和(36.3±7.3)分。實驗組治療后的FM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應用GQOLI-74生活質量評定問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通過4個月的治療,實驗組的軀體功能得分為(72.4±7.8)分、對照組為(64.3±7.1)分;實驗組心理功能得分為為(73.3±7.1)分、對照組為(65.0±6.8)分;實驗組社會功能得分為為(68.2±6.4)分、對照組為(62.9±6.0)分;實驗組物質功能得分為為(72.0±6.9)分、對照組為(65.1±6.6)分。實驗組各項GQOLI-74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我國腦卒中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該病具有極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盡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腦猝中的搶救成功率得到提升,但是后遺癥仍然較多。據相關資料報道,50%-70%的患者存活下來后會遺留下認知功能障礙、神經功能障礙以及失語等后遺癥【5】,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不利。本文中對研究組患者給予系統康復治療,結合患者病情開展一系列的治療措施,最終患者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結果優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提示系統康復治療能夠改善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錦芬,方志紅.綜合性心理干預對腦卒中伴抑郁和焦慮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3): 144

-146.

[2]盧菊清,沈群芳,夏荷秀等.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認知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0):

1372-1373.

[3]葉燕.早期認知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緒、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1): 3344

-3345.

[4]杜潔.懷舊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2):2876-2877.

[5]潘賢妃,方志紅.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神經、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3):105-107.

猜你喜歡
恢復期運動功能認知功能
安全護理對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復期的應用效果
運動康復訓練對腦癱患兒神經智力及運動功能發育的影響分析
咪達唑侖與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子宮切除術患者全身麻醉恢復期影響
單灶卒中后腦梗死部位與認知功能損害的相關性研究
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早期康復治療在腦梗死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研究
針灸治療對腦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達的影響
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恢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