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課堂”聯動的學前本科專業實踐育人體系建構

2016-05-14 12:32羅志慧
學理論·下 2016年4期
關鍵詞:實踐體系聯動

羅志慧

摘 要:一個完整的育人體系由兩大部分構成: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二者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因此,在構建科學、合理的理論教學體系的同時,也應重視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叭n堂”聯動的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把實踐教學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校內走向校外,拓展到學前教育機構甚至社會,層層漸進,構成了一套完整、系統的實踐育人體系,這是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

關鍵詞:“三課堂”;“三課堂”聯動;學前本科專業;實踐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4-0225-03

一個完整的育人體系由兩大部分構成: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二者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因此,在構建科學、合理的理論教學體系的同時,也應重視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根據多年的探索,可構建“三課堂”聯動的學前本科專業實踐育人體系。

一、“三課堂”實踐活動解析

第一課堂是與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相對應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實驗、實訓、課程設計、模擬課堂等;第二課堂是指走出課堂,校內的實踐活動,主要包括社團活動、科技活動、學科競賽與專業匯報演出等;第三課堂是指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和學前教育機構的實踐活動,主要包括保育保健見習、幼兒心理活動觀察及教育見習、課程實習、教育實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等。

二、“三課堂”聯動的必要性

以往高校學前本科專業主要是為中師培養理論課教師,因此,在教育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對實踐教學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體系不完整、內容單一、時間安排短且集中、指導力度不夠,培養出的幼師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比較差,難以勝任學前教育機構的一線工作。而今,學前本科專業主要為學前教育機構培養一線教師,實踐教學是學前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紛紛探索科學、有效的學前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必須緊緊圍繞學前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來進行準確定位,將“三課堂”的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三課堂”聯動,為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服務。

“三課堂”聯動的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把實踐教學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校內走向校外,拓展到學前教育機構甚至社會?!叭齻€課堂”以學分制教學管理為紐帶而連成一體,第一課堂以配合各門課程教學開展校內實訓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第二課堂是對專業知識的拓展鞏固和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引導學生的自我發展;第三課堂是布置任務、統一安排,讓學生深入到學前教育機構和社會,檢驗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和為社會服務的能力?!叭齻€課堂”聯動互補、目標明確、層層漸進,構成了一套完整、系統的實踐育人體系,這是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

三、“三課堂”聯動實踐育人體系的建構

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實踐活動,是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和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的重要途徑,使培養出的人才更適應行業的需求。如何將“三課堂”聯動起來呢?

(一)第一課堂:建設實訓室,注重實驗、實訓和模擬訓練

第一課堂主要配合各門課程的基礎理論教學,此階段的實踐教學是在實訓室里開展相應的實驗、實訓活動,同時滲透模擬訓練,主要采取“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實訓模式。

1.建設實訓室,將實驗實訓落到實處。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訓室是訓練學生基本技能的特定場所,也只有在實訓室的特定環境里,學生才能真正進行相應的實訓和模擬扮演,實訓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證。學前專業的實訓室建設可根據專業特點和社會需求,創建滿足需要、體系完善、運行高效、開放服務、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學前專業實訓室,如:嬰幼兒健康護理實訓室、兒童潛能開發實訓室、沙盤游戲治療室、蒙氏活動室、感統訓練室、微格教室、數碼鋼琴房、音樂教室、美術室、多功能模擬室等。

2.通過內培外引,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要對學生進行實訓,教師首先要懂實訓的技能與方法。高校學前專業的教師一般比較注重理論,在實踐方面比較欠缺,因此,學前師資隊伍建設可采用“內培、外引”方式建設一支人員精干、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一方面,加強內培。設立學前師資培訓專項經費,鼓勵和支持教師外出參加學前方面的考察、學習和培訓。讓教師進入學前教育機構掛職鍛煉,使教師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技能,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培養一批既精通理論又精通實踐操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另一方面,注重外引。從品牌學前教育機構聘請一部分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又能從事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兼任教師,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

3.開展多元的實訓項目。為提高學生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配合課程教學,必須經常開展學前專業技能訓練和模擬教學活動。

專業技能訓練主要針對鋼琴、舞蹈、美術、普通話、音樂,采用分散訓練和集中訓練兩種形式,集中訓練主要由有關技能課程專業教師進行課堂和課后集中輔導,分散訓練則是建立各種興趣小組,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訓練活動。

模擬訓練是根據教學的需要,提出模擬訓練的任務,組織學生在校內的實訓中心和微格教室進行模擬創設幼兒園環境、組織幼兒園活動的實際訓練,使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幼兒教育的理論,把握當今幼兒教育的前沿動態,特別是掌握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

(二)第二課堂:提供多元舞臺,培養專業能力

為延伸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應提供多元舞臺,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1.建立多樣的社團,發展學生的智能優勢。學前專業技能性非常強,涉及彈、唱、跳、畫、說、寫、演等,這些專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時間的保證。由于課堂訓練時間有限,因此,可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成立相應的社團,如器樂社、演唱社、舞蹈社、美術社、故事社、話劇社、英語劇社、書法社等,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相應的社團,每個社團應有專業輔導教師指導,并制定相應的社團制度,嚴格社團訓練考勤和考核評價制度,以切實加強學生的幼兒教師職業技能訓練。

2.以賽事、演出為平臺,展示學生的特長優勢。學生專業能力發展水平如何,需要相應的平臺展示,因此,教師應給學生提供一個盡情展示才華的舞臺,提高學生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我們可定期舉辦專業大賽(如幼兒美術大賽、幼兒故事大賽、鋼琴大賽、幼兒歌曲大賽、舞蹈大賽、教學比武等)以及專業匯報演出(涵蓋彈、唱、跳、畫、說、演),擬定比賽規則,評出名次,發放證書,給予獎勵。把課堂教學延伸到比賽和演出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能夠將理論學習迅速應用到實踐中并發現問題,進行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學習。通過大賽和匯報演出,不僅激勵了學生積極投身于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之中,還鍛煉了溝通協作能力,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

3.鼓勵、帶領學生參加實踐項目。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可以以“導師制”形式,由導師組織、帶領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指導項目、“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當然,在申報項目和參加比賽時,應根據當今社會發展的最新動向,結合學前專業及課程擬定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專業學習。

(三)第三課堂:進入真實環境,進行實戰鍛煉

第三課堂實踐是以學前教育機構和社會為教學場境,進行活動體驗、見習和實習,這對學生了解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驗證所學專業理論知識與教育構想,培養教育教學實際能力,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是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鍵。

1.體驗幼兒園重大活動。結合幼兒園的重大活動,如,六一兒童節、畢業典禮、運動會、圣誕節等活動,讓學生去觀摩、參與,以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認識與熱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開展課程見習。課程見習是針對一些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所安排的實踐環節,如保育保健見習、幼兒心理活動觀察、幼兒游戲及五大領域教育活動見習。

(1)保育保健見習。開展幼兒教育必須遵循“保教相結合”的原則,要真正貫徹這一原則,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不僅會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還必須會進行保育保健工作,因此,幼師生必須掌握保育保健的技能。保育保健見習是針對《解剖生理學》《學前衛生學》而開展的,要求學生熟悉《保育員崗位職責》;利用學過的學前衛生學知識對幼兒園一日活動(來園、離園、飲食、午睡、教學活動、戶外活動等)各環節中保育工作內容,完成好每日的觀察日志(日志中內容包括所在班保育員每日工作流程及各工作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與注意事項,觀察和記錄保育員在教師組織幼兒上課、鍛煉和進餐時的教育行為如對幼兒進行哪些教育等等);利用學過的學前衛生學知識,對幼兒園的某一周的食譜進行分析評價,會科學制定食譜;掌握基本的意外傷害的處理措施。

(2)幼兒心理活動觀察。通過本課程實踐,培養學生運用各種心理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談話法及作品分析法等,探究和分析幼兒心理(認知、情感、意志、個性等)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為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和今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了解和深入幼兒園,尤其是在研究幼兒心理特點和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幼兒、熱愛幼教事業的良好職業道德素養。

(3)幼兒游戲及教育活動見習。學生在學習各教育活動和各類型游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過程中,到幼兒園觀摩,了解各領域教育活動和各類型游戲活動的基本內容、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及指導方法,并在幼兒園教師指導下設計一個教育活動和游戲活動,嘗試獨立組織一次活動。

3.綜合教育實習。在各門課程分散見習、學習之后,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個綜合、全面的見習、學習且運用。具體包括:熟練掌握幼兒園生活的各個環節,并能協助幼兒教師完成各項活動;開展保育保健工作;觀摩幼兒園教學活動;寫教案,組織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通過全面的保教工作實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幼兒園工作,加深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理解,獲得組織幼兒教育教學的經驗,培養獨立從事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能力,為畢業前的頂崗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獨立頂崗實習(畢業實習)。頂崗實習是在學生完成了所有課程學習之后,一般在第8個學期,到學前教育機構進行一學期的實習,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獨立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任務的實踐教學形式。這是提高型實習,為畢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習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教學活動。第一,集體活動。能組織幼兒園各類教學活動,會觀察、鼓勵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基本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第二,區角活動。觀察原班老師對區角活動的指導,組織開展區角活動,為不同區角制作、投放活動材料,適時進行指導。第三,個別教育活動。主動觀察幼兒,了解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抓住教育契機,實施個別教育。每周寫一篇個案教育筆記,記錄自己如何針對幼兒的個別情況,進行教育以及教育的效果。第四,特色教育活動。積極了解實習園的特色課程,明確特色課程的開設的目的、學習特色課程的組織方法、思考特色課程的教育價值。

(2)保育工作。貫徹保教結合的原則,會觀察幼兒的身體狀況,能獨立承擔保育工作,按照實習幼兒園作息制度照顧幼兒的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保證幼兒的安全,高度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

(3)環境布置。能根據幼兒興趣、身心發展的需要、教育活動的進程和實習幼兒園的要求,與幼兒一道布置活動室環境,促使幼兒在與環境互動中學習。

(4)家長工作。了解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及時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每人在原班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次家訪活動,并能參與家長開放日、家長園地建設、家園聯系本的填寫等家長工作。

5.參與社會實踐。直接面向社會服務,既是專業實踐的延伸和深化,更是對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最直接的效果評估。該實踐活動包括志愿者活動、支教活動、社會調查等。在校學習期間,鼓勵支持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志愿者活動。如到特殊兒童教育機構做義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結合專業需求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到農村、城鎮幼兒園支教,調查城市或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狀況等。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鍛煉、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能力素質、激發和培養他們服務社會的熱情、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社會的檢閱,能更好地總結經驗,糾漏補缺,完善、發展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體驗幼兒園重大活動、課程見習、教育實習、定崗實習和社會實踐,體現出了教育實踐的針對性、層次性、有效性,對于不斷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建華.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幼兒教育,2010(15).

[2]杜燕紅.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課程·教材·教法,2013(2).

[3]劉福蓮.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3(5).

猜你喜歡
實踐體系聯動
談中職德育課程實踐內容體系的建構
談中職德育課程實踐內容體系的建構
大策劃意識的實用型廣告人才培養方式探究
大連市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模式研究
面向復雜工程問題的計算機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
多展聯動:“新常態”下會展業發展的新思路
課后延續教學模式在單片機課程中的應用
民族院校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初探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創新創業人才“三區”聯動培養體系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