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院校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初探

2016-10-17 17:28袁作彬楊永明李舟李強
科技視界 2016年21期
關鍵詞:實踐體系民族院校創新能力

袁作彬 楊永明 李舟 李強

"

【摘 要】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開辦以來,我們在目標定位、教學體系設置、課程內容取舍、實踐基地建設、保障機制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偨Y專業建設與改革的成功經驗,可以促進我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轉型發展,并對本校及其它地方民族院校向應用型專業轉型發展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民族院校;實踐體系;創新能力

0 引言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依賴于專業性質及辦學定位,而專業辦學定位又受學校整體辦學定位的制約。一套科學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往往需要數易其稿,并在實踐中不斷修訂,以臻完善。

湖北民族學院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綜合性院校,既是為鄂西地區輸送人才、智力、技術的主要源泉,也是實現鄂西地區技術創新、文化提升、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既區別于985、211和部屬高校,又區別于其他地區具有行業背景的工科高校。

湖北民族學院始終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服務面向對象,其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創辦于2007年,于2008年開始招生。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起步晚、條件相對落后、師資力量欠缺。為推動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建設,我們先后到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襄樊文理學院等高??疾?。在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08版人才培養方案,極力爭取資金建設實驗室、購置實驗設備,改善實驗條件。2010年,因實驗實訓條件改善,我們又制定了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09-2011執行方案,其后又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多次修訂,分班制定了2012及2013版人才培養方案,現已開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轉型培養方案的制定。

幾年來,我們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多次修訂,在對課程教學成果的追蹤調查和初步評估后發現,經過幾年來不懈的教學實踐和探索研究,已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實驗教學等多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1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機電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較多,各個環節在技能訓練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相互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理清各個環節的關系,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根據行業要求,結合企業調研和就業崗位能力分析,形成規范的、以達成完整項目為原則的實踐教學模塊化教學體系。

1.1 培養機制與運行模式

以工程應用為主線,結合“智能檢測與控制”和“現代設計與制造”兩個專業方向,構建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電控制和創新創業四個課程群,培養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等五種能力,形成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培養機制。

采用“2+1+1”模式,前兩年為通識教育階段,第三年為專業教育階段,第四年為專業綜合能力提升階段。根據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內涵和市場需求,結合我校師資隊伍,我校設置“智能檢測與控制”和“現代設計與制造”兩個專業方向,開設計算機技術拓展性課程與機電設計與制造職業技能拓展性課程兩個模塊,實行按專業方向與不同技能模塊分流培養,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使學生在專業培養上獲得個性發展。

1.2 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相對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把實踐教學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對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1-2]。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逐步形成了以課程實驗、教學實習與畢業實習為基礎,集中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畢業設計等為重點的相對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實驗、實習和實訓,是基于專業知識、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結構要求而設置的實踐教學環節(表1)。

表1 專業教育實踐教學類別

實訓屬應用型實踐教學,各種實訓使學生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3]。實訓基地以校內為主,適當結合校外實習基地。實訓項目的確定,既要遵循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大綱,又深受學校辦學條件制約。由于資金不足,教學設備投入短時間難以滿足要求,我們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少積多的漫長過程。其間,不少實訓要多次重復開設,任課教師的教學任務極其繁重。2013年,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獲得中央財政項目支持,實驗實訓條件大為改善,現已基本能滿足教學要求。

實習是階段性實踐教學,是理解專業知識,熟悉專業設備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實踐環節[4]。實習主要利用校內、校外實習基地。

實驗是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單開的實驗課程以及理論課程帶設的實驗項目,是學生驗證理論知識、增強動手能力、培養創新能力的必要環節。實驗項目的確定,同樣受培養目標及辦學條件的雙重制約。

2 保障機制建設

2.1 基礎設施建設

實驗室建設和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和物質條件。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現有校內實驗實訓中心一個、校外實習基地近二十個,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環境。校內實訓中心除完成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相關教學任務外,還承接電氣工程、化學與環境等其它工科專業的工程訓練任務;校外實習基地,每年可接納 60-80 人的集中實習,已能滿足教學需求。

2.2 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高等院校的專業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都離不開熟悉生產領域、掌握過硬技術、懂得管理方法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教師應不斷學習和掌握本專業的技能,要達到能為學生做既規范又熟練的演示操作的水平。解決的方法:一是,要對教師進行愛崗敬業教育,促使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科研活動及多下廠實習,提高其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二是,通過校企合作,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聘請企事業單位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提升雙師型教師比例。

實施“校企雙導師制”。在實習基地企業中聘請一定數量的企業骨干工程師為校外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畢業實習;鼓勵學生結合企業生產一線實際選擇畢業設計課題,由學院和校外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3 成果與結論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面向全國近20個省市招生,現有在校普通本科生400余人。畢業生在廣州、深圳、江蘇、湖北、四川等多個省市企業、科研機構、國家機關及高等院校從事有關的設計、管理、科研和教學等工作,近幾年就業率約90%,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得到了相關就業單位的肯定。

湖北民族學院所處的武陵山區,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旺盛。近五年,該專業立足恩施、面向全國,先后培養本專業畢業生500余人,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本專業教師與電力行業和企業合作緊密,先后完成各類項目20余項,項目金額達到100余萬元。

同時,本專業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錄4余篇。本專業學生在全國3D大賽及創新設計大賽中多次獲獎。2012年獲得省特等獎1項,省一等獎5項,省二等獎8項,省三等獎1項;2013年獲得省特等獎2項,省一等獎3項,省二等獎7項,省三等獎2項;2014年獲得省特等獎1項,省一等獎3項,省二等獎1項;2015年獲得省特等獎1項,省三等獎1項;2015年申報專利9項(發明4項,實用新型5項)。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及保障措施建設等方面的改革與探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我們將繼續在課程體系建設及課程教學中進行改革,以期能更好地促進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推動該專業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彥鐸,王海暉,趙彤洲.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建構[J].計算機教育,2012(18):12-16.

[2]周競學,楊昌勇,李翕然.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發展的辦學體系建構與實踐[J]. 中國行政管理,2012(6):118-121.

[3]郭利霞.建構高職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27(3):138-140.

[4]尹寧偉.中國一流大學實踐教學體系建構的新趨勢[J].科技創新導報,2012, (5):82-88.

[責任編輯:楊玉潔]

4.1 堅持實踐育人,通過高校思政實踐將理論和實際結合,用行動引導信仰

為幫助大學生了解國情,認識社會,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魯南高校充分發掘本土紅色資源,把高校思政理論與學習英雄人物、楷模事跡相結合,以沂蒙精神為重點,帶領學生走進孟良崮、走進大青山,把政治理論知識帶到戰役紀念地、帶到紅嫂的家鄉,同時,鼓勵大學生做力所能及的實踐,通過身體力行的活動來落實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4.2 堅持主流信仰,用馬克思主義引領和整合社會多元信仰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批判精神、創新態度和超越意識的等理論品質,支撐了當下國家發展與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論自信。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我們應當把馬克思中國化的內涵繼續深入,把符合國家利益的信仰拉進學生的寢室、課堂,讓馬克思主義的精神焦點融化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實踐活動中體現,在理論課堂上討論,在交際活動中穿插,在日常行為中監督。教師當以時事引導學生信仰的樹立,用輝煌成就說明觀點,用即時事件解釋內涵,用案例故事揭示真理,用身教行動引領示范。

4.3 堅持新媒體教育,積極利用新媒體手段豐富教育形式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在大學生生活中的滲透,使得它成為高校信仰教育不可或缺的平臺與資源。高校應充分豐富信仰教育形式,將新媒體和信仰教育有效結合起來[4]:利用微信平臺等移動客戶端,將信仰教育的宣傳主題及電子教材推送到學生生活的時時處處,實現“教育+生活”無縫對接;通過貼吧、論壇、博客等渠道,帶動學生對社會熱點、學校話題進行理性討論,積極把政治、時事與生活、休閑結合起來,鋪墊學生信仰的思想基礎;利用微電影、隨手拍、專題APP等,拓展信仰教育的影音空間與原創形式,強化高校信仰教育的效度。

【參考文獻】

[1]梅萍,梁明明.大學生人生信仰狀況的調查與啟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5):104-105.

[2]黃展.大學生宗教信仰的狀況及其心理過程探究[J].心理教育,2012(5):59-62.

[3]張果,李家富,孫楚航.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現狀、原則及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88-91.

[4]肖曉哲,劉正球.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4(7):121-122.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實踐體系民族院校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面向復雜工程問題的計算機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
內蒙古民族院校幼師雙語教育調查與反思
課后延續教學模式在單片機課程中的應用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