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黨校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導功能

2016-05-14 12:32曹都國
學理論·下 2016年4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

曹都國

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艱巨繁重”。高校黨校作為我黨輸送新生骨干力量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傳承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大任務。高校黨校凸顯構筑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主導功能,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深入分析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現狀、特點、形成原因,探索高校黨校實現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主導功能的路徑迫在眉睫。

關鍵詞:高校黨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主導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4-0240-03

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雖然我們強調了很多年,但隨著網絡滲透及自媒體的迅速發展,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大學生“三觀”培育的重要內容,再次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艱巨繁重”。尤其是自網上出現個別人挑戰、嘲諷“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這一主流價值取向后,如何對待當下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成為高校必須面對和思考的重大課題。高校黨校作為我黨輸送新生骨干力量的前沿陣地,理應充分凸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導功能。

一、高校黨校凸顯構筑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主導功能,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

1.戰略工程。人才和知識的競爭是當今國際競爭的主要內容。高校學生是擁有現代科學知識的人才群體,是未來知識和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參加高校黨校培訓的學生更是高校學生中的佼佼者,他們中不僅擁有系統掌握本專業領域現代科學知識的科學技能人才,而且擁有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知識的管理人才。他們是未來單位、社會乃至國家的業務骨干和領導干部,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否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

2.固本工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中華民族奮力前行的向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共產黨員及其領導干部一旦放棄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就會模糊自己的前進方向,降低自己的政治水準,就有可能蛻化變質,和平演變為資產階級類型的政黨。高校黨校凸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導功能,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高校大學生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越來越豐富、制度越來越完善、道路越走越寬廣的保障。

3.鑄魂工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最終體現,它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支配、統攝地位,起價值主導作用。它決定人的思想言行,主宰人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绷暯娇倳洶牙硐胄拍畋茸鞴伯a黨人精神上的“鈣”,意在告訴我們,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也有一種“鈣”,它左右人的靈魂,激發人的斗志,指導人的行動。鄧小平也曾經說過: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它能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極渙散、離心離德的情緒,腐蝕人們的靈魂和意志,助長懷疑以至否定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的思潮。大學生正處于人生價值信仰選擇的關鍵時期,通過黨校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堅定其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守其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二、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現狀、特點及形成原因

高校黨校要發揮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必須基于問題導向與需求導向,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現狀、特點及形成原因有個清醒的把握,否則,我們的教育就會失去針對性、指向性。

1.現狀。當前,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認可程度主流表現積極健康。大多數高校學生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前途,有較強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希望祖國繁榮昌盛,對社會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在一項針對高校學生開展的關于“您認為在大學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調查回答中,選擇“很有必要”的比例分別為碩士生72%,大學生本科一年級56.2%、二年級59.7%、三年級52.2%、四年級44.3%,平均比例56.88%,超過一半以上。但也有部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產生了信任危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惑、迷茫;少數學生甚至對共產主義理想產生了一定的懷疑和動搖,共產主義理想不再成為其終極價值的追求。

2.特點。一是認可程度群體化、差異化特點明顯。曾有學者做過相關問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團員學生的認可度低于黨員學生。例如:在問及“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和“社會主義終究可以戰勝資本主義”以及“人類社會必將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看法時,選擇“基本同意”和“很同意”的團員所占比例分別為61%,40%,而黨員學生所占比例分別達到81%,61.4%,團員學生的認可程度比黨員學生的認可程度低20%。

二是思想認識與現實行動存在矛盾性。調查資料顯示,盡管有78%的大學生崇尚革命先烈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終生,認為他們生得偉大,死得光榮。但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卻表現得不盡如人意,呈現出理想信念的矛盾性特點。例如,在問及“個人理想中最重要的理想是什么”時,58%的學生認為是生活理想,21%的學生認為是職業理想,只有13%的學生認為是政治理想,8%的學生選擇了其他;在問及“參加黨校學習及入黨的動機是什么”時,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升學、仕途發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并實現自我價值,而信仰共產主義排在第四位,所占比例不足一成,僅為7.78%。

3.形成原因。一是高?!皟烧n”與黨課奠定了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基礎。自從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1998年印發《關于普通高等學?!皟烧n”課程設置的規定及其實施工作意見》以來,各高校不僅大大提高了對“兩課”教學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而且紛紛行動起來,切實加強對“兩課”課程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質量的研究、探索,不斷改進和完善“兩課”教育效果。盡管目前高校對學生進行“兩課”教育的效果并未達到理想狀態,但作為高校學生接受科學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徑,“兩課”發揮的積極作用依然比較明顯。此外,高校黨校是高校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及黨員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高校學生在積極爭取入黨的過程中,通過高校黨校的黨課學習,對黨的歷史的了解以及黨的現行方針、政策的理解掌握得到了不斷進步和提高;另一方面,入黨后學校及各院系對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也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

二是經濟轉軌、社會轉型削弱了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追求。當前,隨著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和全球化信息資源的共享,我國進入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受利益機制驅使,人們更加注重個人的物質需要和經濟利益,個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出現多元多樣多變化的趨勢,這在客觀上為高校學生多樣性實用主義價值論提供了條件。各種社會突出矛盾及負面因素強化了部分高校學生人生追求與信念的功利性,嚴重削弱了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追求,導致了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動搖和不堅定。

三是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了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嚴峻挑戰?;ヂ摼W在加速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的形勢下,也擴大了各種價值觀交鋒較量態勢,普世價值論、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新實用主義等不同意識形態的世界觀價值觀撲面而來,四處傳播,對高校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些西方國家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更是利用這一平臺瞄準我國高校學生進行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宣傳、灌輸,給高校學生的理想信仰帶來強大的沖擊和嚴峻的考驗。

四是現有宣傳教育力度缺失錯位影響高校學生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認知。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路線,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強調國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產主義不再是中國媒體宣傳和人們口中的熱門口號。另一方面,國內少數社會學者和名人大V以國家的現實問題為噱頭,主張取消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攻擊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個別共產黨員竟將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拋諸九霄云外,公開質疑共產主義理想,抵觸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宣傳教育,使得部分高校學生因為不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而產生認識上的錯位,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了,這勢必影響高校學生崇高理想與科學信念的形成與發展。

三、高校黨校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主導功能的路徑

黨校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功能的發揮,既要傳承傳統的做法,重視價值引領;更應順應網絡時代的新情況,及時轉變理念,不斷拓展內容、手段與載體,提升實效性和滲透力。

1.建立聯動機制,完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平臺體系。近年來,高校黨校在培養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高校黨課已然成為高校黨校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抓手和主載體。通過黨課,開展黨的歷史和優良傳統、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形勢任務教育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培養了大批的入黨積極分子,并幫助入黨積極分子增強了黨性修養,端正了入黨動機,堅定了理想信念。但是,相比高校學工部、團委、學生會等各種學生社團群體而言,高校黨課遠沒有各種學生社團群體對學生的吸引力強、影響作用大。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培養教育平臺體系上,高校黨校與學工部、團委、學生會等各種學生社團群體之間分割的缺陷比較突出。高校黨校要凸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導功能,首先,必須著眼于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培養教育平臺體系的完善。要堅持早發現、早教育、早培養的原則;其次,要抓好第二課堂教育,要與學工部、團委、學生會等各種學生社團群體建立聯動機制,建立除黨課之外的新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培養教育平臺,使各種學生社團群體成為高校黨校對學生開展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又一重要抓手和載體。

2.創新工作理念,完善高校學生入黨選拔考核機制。在高校學生中加強發展黨員工作,目的是為了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學生黨員隊伍,這是我黨贏得青年、贏得未來的有效途徑之一。選擇什么樣的學生進入黨組織,不僅影響其本人對黨的認識,也影響其他同學對黨的信仰和追求。發展學生黨員必須始終堅持政治標準首位這個核心。

但是,由于高校目前普遍推行學分制,大學生入黨考察標準主要集中在學習成績、社團工作和社會公德等方面,較少考驗發展對象的理想信念、群眾觀點及其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的黨性表現。在這種選拔考核機制下,高校學生對黨課的認識“退化”,對黨課的重視程度削弱,產生了只要學習成績或社團工作等方面優秀就一定能入黨的錯誤認識,導致部分高校學生要么不上黨課,要么“身在曹營心在漢”,從而影響了高校黨校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培養教育的效果。創新工作理念,建立以黨章為準則,以黨員標準為導向,按照黨員的基本條件、權利、義務等規定,結合高校學生特點,確定包括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知識與能力、宗旨意識、群眾觀念等指標為主要評價標準的高校學生入黨選拔考核機制,是凸顯構筑高校黨校對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主導功能的重要舉措。

3.改革教學內容和形式,突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目前,高校黨課在教育內容上主要偏重于入黨動機、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指導思想和任務等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忽視突出共產主義內涵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于理論說教,忽視對現實矛盾洞察、社會熱點解讀和其他答疑解惑的實際探討與分析,理論脫離實際,教育缺乏藝術性、趣味性、知識性。正因為此,使得部分高校學生不是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了”,就是認為“理想、信念、主義、道路和價值觀是虛無縹緲的”。改革教學內容和形式,突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黨校凸顯構筑高校黨校對高校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主導功能的關鍵所在。

4.改革教學內容,突出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針對“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社會主義失敗論”、“共產主義虛無縹緲論”等錯誤認識,結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討論和主題講座。要通過一個又一個生動具體的歷史和現實案例,引導高校學生認識馬克思理論的科學性,掌握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的精神實質,理解共產主義理想絕不是馬克思或恩格斯拍拍腦袋提出的主觀臆想:共產主義作為一種價值追求,其實古已有之;共產主義理想所概括的生產力極大發展、社會物質財富極度豐富、社會文明程度極大提高、每一個人獲得自由而全面發展,不僅是我們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追求,也是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努力的客觀實踐;共產主義作為一個歷史的過程,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其特定的現實的歷史任務,并根據具體的歷史條件實施符合實際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恩格斯將其稱為“現實的共產主義運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項偉大實踐。這一偉大實踐它既不虛無,更不縹緲,共產主義就在我們身邊。只有將上述思想理念講深講透,并使這些內容入耳入腦入心,才能使大學生端正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正確分析和看待社會各種矛盾和焦點熱點問題,自覺抵制西方各種意識形態的滲透、宣傳、灌輸,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5.改革教學方式,開辟微信新功能,牢牢掌握網絡輿論戰場主動權。高校意識形態的很多問題是因網而生、因網而興。而微信,作為一種新的移動即時通訊,正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滲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當中。其中,高校學生受微信的影響最早且最普遍,對微卡通過簡單的文字加背景圖片和音樂組合的方式,在微信等手機移動端動態播放的喜愛程度也非常高。高校黨校應積極開辟微信、微卡新功能,充分利用高校學生使用頻率最高、受眾面最廣的“微信”“微卡”,打造黨課教育新方式,作為高校黨校傳統授課方式的有效補充,不斷增強高校理想信念的宣傳教育工作能力,搶占理想信念教育的制高點,牢牢掌握網絡輿論戰場主動權。例如開設“微深度”專欄,解讀國家大政方針政策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傳承發展;開設“微辯論”專欄,探討社會焦點熱點問題看法、辨析馬克思主義現實意義;開設“微訪談”專欄,傳遞專家學者觀點、闡述共產主義“既不虛無更不縹緲”;開設“微模范”專欄,展現優秀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群眾觀念等風采……,進一步增強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

總之,高校黨校通過不斷拓展教育平臺,改革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增強理想信念培養教育親和力,提高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就一定能夠發揮好對大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導功能。

參考文獻:

[1]韓冰,冷小峰.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研究[J].華章,2010(1).

[2]譚福強,賈小桂.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素質評價體系探析[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增刊).

[3]王向明.理直氣壯地高揚共產主義偉大旗幟[N].中國青年報,2015-09-21.

[4]袁貴仁.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J].求是,2015(2).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幾點思考
關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調查研究
對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與改進
高職輔導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實施途徑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