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人物人格主要研究方法評析

2016-05-23 11:25王世明
科技視界 2016年11期
關鍵詞:內容分析

王世明

【摘 要】對歷史人物人格進行研究主要有內容分析、歷史測量、心理傳記三種研究方法。內容分析量化與質性研究并重,可對單個歷史人物進行深入的量化研究。歷史測量法對大量非凡歷史人物進行量化研究,旨在把握人物內在人格共性。而心理傳記則是以質性研究為主,意在對特定個體生命獨特性的理解與把握。

【關鍵詞】內容分析;歷史測量;心理傳記

Analysis of the Main Methods for Researching the Personalities of Historical Figure

WANG Shi-m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Zunyi Guizhou 563002, China)

【Abstract】Content analysis, historiometry and psychobiography are the three method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personalities of historical figure.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the content analysis can be used for the in-dep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single historical figure. Historiometry being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historical figures aims to learn the similarities of inner personalities of figures. However, the psychobiography centers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uniqueness of particular individual figure.

【Key words】Content Analysis; Historiometry; Psychobiography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會有一些人物凸顯出來,形成巨大的影響,我們可能稱之為天才,如愛因斯坦,也有可能是臭名昭著之徒,如希特勒。于心理學研究而言,對此類歷史人物的人格研究可以檢驗當下主流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種種理論,補充其不足,同時跨越歷史時空的限制,擴大人格研究的領域,看到更為“縱向”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人格發展情況。

而歷史人物人這種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一般的心理學實驗、測量的方法無法在這一領域中一展所長,這就要求研究者必須要發展出適合于研究對象自身特點的研究方法來。在漫長的探索過程中,內容分析、歷史測量、心理傳記這三種主要的研究方法逐漸顯現,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歷史人物人格的研究作出了獨特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1 內容分析

作為一種在多學科領域應用廣泛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以其對質性資料的有效量化而著稱,是研究歷史人物人格的重要方法之一。

該方法源于17世紀教會對那些會對其權威產生威脅的印刷術的調查,并對報紙中含有的教化內容進行處理。從而形成了對文本進行系統分析,產生了內容分析的雛形。之后因為戰爭原因,美國對戰時國外的報紙等海量的傳播內容進行分析,并對其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促使內容分析蓬勃發展[1]。

一開始時,內容分析被定義為一種對明確的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術。然而歷史資料并不是絕對客觀的記敘,而是有其必然有其面對對象。資料本身的存在即是在力圖向讀者傳達某種信息。而由資料所喚起的意義也并不總是一致的,也不需要強行統一。因而不能僅僅將資料當作一個完全獨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存在,試圖達到完全客觀的評定,這恰恰可能完全遮蔽了資料的內涵而只取其表面內容。例如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詩詞文章往往是意在言外,需要讀者去仔細揣摩,其言行也常是如此,不能僅從字面理解。

這些因素決定了研究者要靈活地將自身與資料互動時顯現出來的新概念考慮進來,同時不流于主觀推測。Klaus Krippendorff綜合兩種思想提出:內容分析是一種從資料及其使用語境中作出有效推論,并可重復驗證的研究方法[2]。其主要操作步驟包括:

(1)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收集并篩選資料。資料包括研究對象的言語、文字材料,像日記、演講等內容,也包括其他非語言文字的內容,比如像音像材料等。

(2)建立系統的編碼類目及詳細的編碼指標:清晰明確且統一的量化規則,要求編碼規則適用研究中所有的分析單元。同時編碼類目與所要研究的問題之間有理論關聯,能夠涵蓋資料中與研究問題有關的內容;編碼的指標界定明確且具有可操作性、相互之間沒有重疊。

(3)評估評定者信度和效度:由至少兩位或兩位以上評定者按統一的編碼規則對資料進行量化,并用相關的統計方法計算評定一致性程度。同時,使用因素分析或其他相關專業的效度分析方法,進行效度分析。當信度與效度沒有問題時,進入到數據的深加工環節。

(4)對資料進行系統量化,然后進行統計分析。最后,根據量化研究的結果,結合研究者掌握的各類材料,回答所要研究的問題。

使用內容分析來對歷史人物進行研究的特點在于,該方法可對單個人物,依據某種人格人格,對歷史人物的言語和文字材料進行系統的編碼和分析,使單個人物的研究也具備實證研究的特性。因此,內容分析既具有較強的實證研究特點,又具有強大的理論適應性,受到了廣大研究者的喜愛。

2 歷史測量

歷史測量是對回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量化研究,即通過收集歷史著名人物及他們的言論、行為及相關的資料,以心理測量等相關理論對原始資料進行量化并統計分析,最后形成對研究對象人格及其發展的新認識,是研究歷史人物人格的重要方法之一。

該方法最早可追溯到Adolphe Quételet于1835年進行的一項關于時代和創造性產品的縱向研究。在他的這項歷史測量學研究中,Quételet測量了英法兩國像莎士比亞這樣的杰出劇作家們一生的創造力情況。20世紀初,Catharine Cox正式提出歷史測量這一概念。

在對歷史人物人格的研究中,歷史測量主要是對多位歷史人物人格的共性進行研究,旨在探尋非凡人物人格中普遍的規律性內容[3]。其研究歷史人物人格的主要方法為:

(1)確定研究的問題及研究對象:首先要求歷史人物的數量要達到統計的基本要求。其次,選擇的歷史人物符合研究問題的需要,并且這些歷史人物的相關資料可以切實反映出要測查目標的詳細情況。

(2)在選定研究對象或對象群體后,使用人格形容詞檢測表,有確定信度與效度后,由多位評定者進行評定。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先由多位評定者通過閱讀研究對象的材料,再依據形容詞檢測表進行相應的評定,得到量化的人格測評數據。

(3)對人格測評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作出相關或因果關系推論。

歷史測量法適用于對大量歷史人物人格共性的研究,有利于揭示非凡人物所具有的普遍人格特質。像研究者Charles Murray運用歷史測量研究了牛頓、愛因斯坦等天才物理學家及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天才藝術家,Dean Keith Simonton對美國多位總統的人格進行了研究[4],都極大地促進了人們對于這類杰出人物的理解。

3 心理傳記

1910年弗洛伊德對達芬奇的心理研究開創了運用精神分析理論分析歷史人物人格的先河[5],隨后埃里克森等人進一步推動了此種研究方法的應用與發展。在此時期,心理傳記學基本等同于是心理分析或概念在傳記學上的運用。

隨著心理傳記學的發展,心理學家不再滿足于將精神分析作為唯一的理論根基。有研究者提出心理傳記學不只是將人格理論應用在傳記,也應包括將心理學理論的其他心理概念或資料、方法應用于傳記學[6]。

精神分析的分析模式是過去的經歷,尤其是未成年前的經歷,對未來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理解當下的行為就必要去挖掘行為背后的個人成長經歷。而敘事理論則不然,成長的經歷對人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并非是決定性的,最重要提個體認同什么樣的生命故事,將自己定義在什么樣的故事中,因此研究的重點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個體所認同的生命故事是什么樣的。McAdams將心理傳記學定義為系統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將個人生命轉換成一個連貫具有啟發性的故事[7],便是傳記研究中敘事理論取向的代表。

Crosby把心理傳記分為因果式和連貫整體式。因果式主要以精神分析理論為基礎,旨在貫通所要研究對象的行為與其個人的成長經歷之間的關系。而連貫整體式的解釋,則致力于在繁雜的行為背后尋找到穩定、一致的故事腳本,使得研究對象原先不連貫的行為轉化為整理的生命故事。

與一般的心理學研究目標不同,心理傳記研究并不以發現普遍適用的心理規律為目標,而是深切關注研究對象的獨特生命歷程,以對生命所展現的獨特性的理解為己任。獨特的目標促使心理傳記研究發展出了適合于研究需要的研究程序:

(1)確定研究對象,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篩選,確保所用資料真實可靠。

(2)發現掘獨特問題:心理傳記研究的目標在于把握和理解生命的獨特性,因此首先要尋找到合適的突破口,發現懸念性問題。要從海量的資料中尋找到有用的線索,并非易事,心理傳記研究者們總結出了多種實用的線索提取方法,表1中是三種典型的代表,分別是Alexander的“心理凸顯性的基本指標[8]、Schultz的“原型情景”[9]指標以及Tomkins的腳本類型[10]:

表1 心理線索提取方法

(3)依據線索對資料進行提煉,得到相關行為及其可能的解釋,再對復雜的行為及多種可能的原因進行提煉,尋找到最佳的解釋。整個過程會在資料提取、分析解釋、切換角度、更多解釋、回到資料中多次循環,直到尋找到最佳解釋。

(4)組織心理傳記的故事結構。心理傳記研究者發展出了一套完善的組織方法及判定相關心理傳記研究優劣的標準,如表2所示。

心理傳記在對個人人格的研究深度上達到了極致水平,將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通過進行深度提煉,并將個人生命轉換成一個連貫具有啟發性的故事,從而推動了人類對人自身的認識。其核心是去探索人們是如何成為一個獨特的人的,其意義在于確定人類心理的極限和結構[11]。

4 三種研究方法評析

歷史人物人格研究的根基在于資料,所以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三種研究方法都具有超越時空限制進行研究的便利。許多曾經的機密資料,以及人為的掩蓋,到今天已經顯露其真實情況,使得研究者可以方便地去研究在當時很難得到的資料。但同時研究對資料有著極大的依賴性,資料的質量從根本上制約著研究質量,這是研究方法本身所無法超越的。

三種研究都十分強調資料的質量,收集和篩選資料是最關鍵的環節之一。然而在三種研究方法中,研究者與資料的互動程度卻不相同。歷史測量只需要對收集篩選后的資料進行客觀的評定即可,研究者與資料并不發生互動。而內容分析則認為研究者在研究資料過程中會產生互動,并將互動中產生的新概念納入研究中,將研究者與資料的互動當作是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心理傳記在這一方面完全超越前兩者,研究者與資料的互動成為了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強調研究者通過與資料的互動達到對研究對象生命獨特性的深刻理解與把握。

心理傳記則主要依靠質性方法對歷史人物進行研究,內容分析與歷史測量通過定量分析的手段來達到自身研究的目的。其中,內容分析對研究對象的數量沒有特定的要求,對理論的依賴性也較弱,具有較高的自由度。

歷史測量旨在把握普遍的規律,對個別的具體信息不加以關注,而心理傳記卻是恰好相反,致力于對特定個體生命獨特性的理解與把握。與上述兩種對立的研究方向不同,無論是普遍規律的發掘,還是特殊性的解析都是研究可以使用內容分析方法,具有較大的彈性。

【參考文獻】

[1]余娟.論心理學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J].河西學院學報,2006,22(1).

[2]Klaus Krippendorff.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Third Second[J].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3.

[3]齊建芳.創造力研究的歷史測量法述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

[4]鄭劍虹.作為心理學學科的歷史心理學[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27(4).

[5]鄭劍虹,黃希庭.國際心理傳記學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13,36(6).

[6]丁興祥,賴誠斌.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范與方法[J].應用心理學研究,2001.

[7]鄭劍虹.心理傳記學的概念、研究內容與學科體系[J].心理科學,2014,37(4).

[8]舒躍育,王棟.心理傳記資料分析中的“凸顯性指標”[J].心理科學,2012,35(2).

[9]舒躍育,楊玲.“典型情景”在心理傳記資料分析中的應用[J].北京教育學院(自然科學版),2008,3(3).

[10]鐘華.人生故事:理解人格的另一種途徑[D].華中師范大學,2005,5.

[11]William Todd Schlutz .Handbook of psycho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2005,4.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內容分析
美國科學教育標準實施的新動向
三重表征視野下“金屬晶體”內容分析與教學過程設計
改革開放以來幼師學前心理學教材發展演變歷程
2016年《中國日報》“兩會”數據新聞報道研究
淺析歷史題材穿越劇
運動員職業轉移的重新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