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侵權的懲罰性賠償淺析

2016-05-30 18:56詹文清陶磊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懲罰性賠償原則

詹文清 陶磊

【摘要】現階段,知識產權侵權類案件不斷增多,引得重視,需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相比其他案件,此類案件具有侵權成本低和維權成本高特點。懲罰性賠償能有效增加侵權人成本,并降低權利人成本。此文簡單對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作出探析。

【關鍵詞】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原則

在競爭如此激烈市場下,不法競爭者通過侵害他人知識產權謀取利益,為懲治侵權人,保護權利人,促進市場秩序公平競爭,有關知識產權侵權的懲罰性賠償應運而生。賠償原則是整個制度中最核心的問題,與權利人被保護力度密切有關。

一、原則界定

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建立及發展,能有效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制止侵權。在該制度中,包括構成要件、賠償原則、賠償方法、賠償范圍、歸責原則、損害賠償額計算等,其中賠償原則較為重要,對其他方面起到重要導向作用,并與受害人被保護力度有直接關系。

懲罰性賠償主要用于懲罰知識產權侵害人,并防止侵害人及其他人再次犯同樣違法行為。在此類案件中,侵權行為人有重大過失或惡意實施行為,以此對行為人進行懲罰,法院除判決侵害人支付給受害人補償性損失賠償外,還判決侵害人支付給受害人一筆賠償金。該賠償制度不僅限于侵害人彌補受害人損失,還讓受害人因此獲得較高賠償?,F階段,我國法院確定侵權賠償范圍時,大多采用補償性賠償責任,將侵權行為所致受害人實際損失作為標準,即損失多少,賠償多少。之所以規定侵權人需向受害人進行賠償,目的在于將侵權人及權利人之間的利益恢復到之前狀態,充分保持兩者間利益平衡。我國民法不允許受害人因賠償而獲利,平等主體一方當事人制裁另一方的當事人,有違民法中公平及平等原則。但是隨市場經濟發展,現代民法不斷完善和創新,突破傳統民法局限性,將社會的評價觀念引進侵權行為,并在諸多領域采用懲罰性賠償。

二、適用意義

當知識產權受不法侵害時,應如何賠償,為當前此類案件審判難點,同時也為理論研究重要課題。知識產權有無形性特點,權利人很難對知識產權作出嚴格控制,許多權利客體向社會公開,而權利人在權利客體保護上較其他民事類權利弱,與其他權利侵犯比較,侵害人也較容易侵及知識產權,并能獲得較大非法利益。由此可見,在知識產權這一領域中實施補償性賠償,明顯不利于權利人利益的保護。只有加重侵害人或侵權情節較嚴重人賠償責任,才可有效抑制知識產權侵害行為蔓延。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已明確規定懲罰性賠償,第49條規定,當經營者在提供服務或商品時發生欺詐行為,應按消費者需求賠償損失,所增加賠償金額應是消費者接受服務費用或購買商品價款的一倍。經實踐證明,該規定能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并預防欺詐性服務及假貨蔓延。在知識產權這一領域,也有必要借鑒實施。法律保護權利人時必須提供較完全補償賠償強烈的激烈,因此,需提供侵權人預防成本。當風險成本較高時,侵權概率較低,理性人不會愿意承擔較大風險獲得較小利益,更注重眼前的利益。提高潛在侵權人預防成本,能有效降低侵權發生幾率。懲罰賠償金對于制止侵權十分有必要。針對知識產權客體,當事人較難控制有無侵權行為,若要控制,成本提高,故法律在行為發生之前給予可預見性救濟十分必要,對減少預防行為發生成本有重要作用,懲罰越高,則震懾力越強,發生侵權的幾率就越低。懲罰賠償金還能完全補償受害人損失,因為市場上存有其他利益分享者,其造成的損失可通過被發現被告承擔懲罰賠償金而承擔,若潛在侵權人考慮到賠償金,并考慮到其要承擔其他侵權人導致的損害賠償,其他未被發現侵害人由此獲利,他便不會冒險。懲罰賠償金有重要意義。

三、原則限制性

從原則適用范圍、適用條件及賠償數額確定三方面對原則限制性進行研究。

(一)適用范圍:①懲罰性賠償僅適用于故意侵權人,而過失侵權人因其主觀過錯較小,僅承擔補償性的賠償。②僅適用于侵權手段較惡劣且情節嚴重的侵權人,懲戒侵權人是懲罰性賠償重要目的,若對一般情節侵權人適用,則直接擴大制裁范圍,引起新的不公平。故只要具備以上條件中任何一個,便可適用此原則。③僅能在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適用,如當事人未申請,則法院不可主動適用,因為當事人民事權利包括民事賠償的請求權,其是否行使和如何行使,都由當事人決定,其他人則無權利干涉。

(二)適用條件:懲罰性賠償適用時,當事人主觀狀態對于懲罰性賠償成立和確定最終的賠償數額都有關鍵作用。懲罰性賠償目的除了對受害人賠償外,還在于懲戒侵權人,故適用范圍需限定故意侵權及情節較嚴重的侵權人。若對所有人都適用,則會因任意擴大責任范圍導致不公平。除此之外,應按照民事訴訟的“不告不理”原則,判決侵權人需承擔懲罰賠償需將原告申請作為前提,而法院不能主動的判決被告承擔責任。

(三)賠償數額確定:在此制度中,賠償數額大小為引發爭議較多的方面。該制度本質決定著賠償數額有不確定性特點,故不可用固定數額或標準予以限定,宜考慮賦予法院自由裁量權。賠償數額確定時,應綜合考慮侵權人主觀心理及過錯行為性質,比如是否為重大過失或故意行為,并考慮侵權行為對受害人及其他人構成的影響,侵權人因其行為將要支付或已經支付的罰金、罰款等,補償性賠償數額,賠償數額能不能起到有效威懾作用,對照該行為引起刑事處罰或行政處罰數額,侵權人經濟狀況等。

四、結束語

當前,時代不斷發展和變化,侵權法將以較為積極的形式不斷進行自我調整,以此形成預防積極理念,給予受害人更加全面、有力的保護。在知識產權法中引入懲罰性賠償,可充分激發受害人維權積極性,有力打擊侵權行為,從而維護權利人合理利益。筆者簡單分析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極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胡海容,雷云.知識產權侵權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是與非——從法經濟學角度解讀[J].知識產權,2011,02:70-74.

猜你喜歡
懲罰性賠償原則
堅守原則,逐浪前行
三角函數的化簡要遵循“三看”原則
新《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的法律思考
懲罰性賠償在知識產權法中的應用
論我國環境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食品侵權損害賠償制度構建研究
超越傷害原則
無罪推定原則的理解與完善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