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傣族葫蘆絲音樂的發展變遷

2016-05-30 00:56陳纓?オオオ?
當代音樂(下旬刊) 2016年5期

陳纓?オオオ?

[摘要]葫蘆絲是傣族最為流行的一種民間樂器,經過多年的發展,從國內走向了國際,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但是它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如何克服葫蘆絲發展過程中的障礙,探索葫蘆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成了熱門研究課題。本文以傣族葫蘆絲為研究對象從以上幾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傣族葫蘆絲;葫蘆絲音樂;發展變遷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5-0050-03

葫蘆絲起源地是云南省梁河縣,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傣族的葫蘆絲在形狀、演繹方式以及音樂創作等每一個部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對葫蘆絲的這些變化分析可以看出葫蘆絲演奏出的音樂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本論文主要探討傣族葫蘆絲,分析它的現狀和變化,同時通過研究它的發源地梁河縣葫蘆絲傳承、發展以及變遷,為少數民族樂器的弘揚和傳播提供幫助。

一、葫蘆絲及其文化的簡介

葫蘆絲,也稱之為葫蘆簫,是利用葫蘆做成的一種樂器,稱之為絲主要是為了凸顯出用它演奏出的音色是柔和的、優美的、雅致的。由于葫蘆絲演奏出的音樂表現力極強,受到了廣大民眾的追捧。同時,由于葫蘆絲小巧便捷、造型獨特、易懂易學等特征,近幾年來受到了很多熱愛音樂以及旅行人士的喜愛。葫蘆絲的構成非常簡單,將三根不同長短的竹形管狀并成一排放置在葫蘆的小箱子之下,而其中最長的竹管就有七個音孔。在使用葫蘆絲吹奏的時候,手指應該放在音孔上邊隨時的控制它以便演奏出不同的旋律,而左邊和右邊的兩根竹形管狀在同一時刻發出固定的音調,結合在一起成為了音樂。葫蘆絲源于傣族,因此在一些重大節日里傣族民眾都會使用葫蘆絲演繹一首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樂曲,增添節日的氣氛,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到了傳遞情感的功能。傣族的葫蘆絲文化不僅僅使各個民族間的文化交織在一起,而且還使各個民族間音樂的交流增多,眾多音樂元素的融合也推動了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最終使各個民族之間的感情更穩固。

二、傣族傳承模式的發展變遷

(一)傳統的傳承模式變遷

葫蘆絲傳承著傣族的民間音樂藝術,它的傳承方式包括了自然傳承以及家庭傳承,由二者共同實現葫蘆絲文化的傳承。家庭傳承主要是以家庭載體進行傳承,比如在梁河地區,最開始的時候是將葫蘆絲的制作、演繹技巧,以及其他注意事項都以家庭為單位傳承下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地演變為自然傳承,家庭傳承成了一種輔助的辦法。而自然傳承主要是以地域為主進行傳承,它的優勢在于傳承過程中不需要人們刻意弘揚,傳承的實現是潛移默化的。最開始說的梁河地區,葫蘆絲文化藝術的傳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助自然傳承將當地的風俗、歌曲、演繹方式等共同傳播的。因此,在梁河地區葫蘆絲文化已經成為一種人人都難以割舍的情感,每一個人都會用葫蘆絲演奏樂曲并且將它的演繹技巧傳承給后輩,所以可以說梁河縣里的人都能夠使用葫蘆絲演奏樂曲,這也有利于葫蘆絲的傳承。從這里可以看出,葫蘆絲在梁河地區的廣泛傳播主要是源于傣族葫蘆絲傳承人數漸漸增長。

(二)民間傳承發展以及音樂教育機構的發展

傳統的葫蘆絲制作粗糙,演繹的方式單調,僅僅作為情感交流的工具,在當代社會,傳統葫蘆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藝術追求。所以,梁河地區的人為了能夠讓葫蘆絲有一個更大的舞臺,開始慢慢地挖掘葫蘆絲的功用和意義。首先,在大眾看來,葫蘆絲的發源地是梁河縣,所以應當將葫蘆絲文化作為梁河文化的代表,利用各種傳播渠道去弘揚葫蘆絲文化;其次,葫蘆絲在廣大人民眼中僅僅只是一種民族樂器,不能夠代表中國各個民族的樂器,所以要對它進行升華和提煉。在中國藝術文化發展弘揚的過程中,傣族葫蘆絲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是顯著的。梁河地區在葫蘆絲發展的過程中,最開始出現的一些演奏人士和創作家成了當地音樂教育事業的先鋒。艮德全是最早將葫蘆絲作為文化產品來發展的人,1996年時他在昆明建立了一家葫蘆絲加工廠,因此他成了葫蘆絲教育發展的模范。2008年末,梁河又開展了以葫蘆絲為代表的樂器培訓班,同時還邀請了云南藝術學院副教授康生執教、上海音樂學院葫蘆絲巴烏考級評委等等,對培訓班的所有成員進行鑒定考核,并頒發了結業證書。又比如說,在云南省舉辦的第七屆“希望杯”音樂大賽中,芒市少兒藝術團就有諸多的小選手在參加葫蘆絲大賽中受到廣大觀眾和評委的喜愛,他們的加入給葫蘆絲文化藝術增添了新的生機。從目前的數據顯示,德宏州舉辦的各種專業的、業余的葫蘆絲培訓班已經達到了20余期,參加培訓的人也越來越多。而梁河縣葫蘆絲協會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組織建設, 凝聚隊伍成員,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塑造良好的創作氛圍,利用多變的方式進行文化溝通和學習,全心全意研究梁河的發展方向,把握住葫蘆絲的傳承,培養有藝術細胞的群眾,將葫蘆絲文化推向世界。同時,葫蘆絲協會的成立也標志著梁河縣葫蘆絲文化產業即將邁入一個新的臺階,梁河縣的葫蘆絲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普及,為廣大喜愛葫蘆絲的人民提供便利,促使民族文化藝術的廣泛傳播。

三、傣族葫蘆絲社會功能的變遷

(一)傳統葫蘆絲的功能

傳統的葫蘆絲在傣族最主要的作用是傳遞愛情,傣族人的戀愛方式非常單純,就是演奏葫蘆絲樂器。一般來講,在男孩向女孩求愛時,只要他能夠將葫蘆絲演奏得很出色就很能得到女孩的青睞。但是,卻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葫蘆絲的演奏僅僅局限于男性,女性是被排除在外的。同時,依照傣族的傳統習俗,傣族的男孩在未成年時不能夠使用葫蘆絲演奏,因為葫蘆絲是傣族青年間談情說愛的一個重要工具,只有演奏過葫蘆絲才能夠證明他們已經成年了,并且只有在熟練掌握葫蘆絲演奏之后,當地的成年人才會承認你成年的身份。因此,這不僅需要男青年會使用葫蘆絲演奏樂曲,還必須熟練地使用它演奏樂曲,而傣族人往往會借助葫蘆絲演奏水平去判斷青年的好壞。由此可以看出,傣族傳統的風俗對于傣族民眾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在傣族,大多數的人都會使用葫蘆絲演奏樂曲,他們會利用休息時間通過演奏葫蘆絲消除寂寞,放松自己,同時帶更多的快樂給別人。所以傣族的葫蘆絲不但有傳遞愛情的作用,還具有娛樂的功能。

(二)現代葫蘆絲的變遷

1葫蘆絲審美功能變遷

葫蘆絲具備審美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葫蘆絲的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葫蘆絲在制作的工藝上較以往有了很大的變化;其次,它在音樂領域得到了推廣和普及,所創作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元素,創作變得更加的靈活和多變。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葫蘆絲的審美功能和制造工藝要求也越來越高?,F在的制作葫蘆絲的材料種類越來越多,有木質材料、膠質材料等等,這也使得所制造出來的葫蘆絲在外觀上變得更加的漂亮,甚至可以在上面使用機器雕刻美觀的圖案,所雕刻出來的圖案和潤色比起以前更自然。經過改良的葫蘆絲能夠演奏的曲子更多,不論是古代樂曲、民歌小調,還是現在的流行樂曲,它都能在保有民族特色的屬性里展現出明快、多變、唯美的特征,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審美感受。其次,葫蘆絲的民族特色給人們帶來了不同的體驗,這是因為它所演奏的樂曲能夠讓人們體會到愛情的美感,這些愛情故事所賦予葫蘆絲的功能對現代社會和以后的社會都是及其重要的,提升人們對于愛情的審美水平。

2葫蘆絲教育功能變遷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人們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針對年輕人的教育。借助葫蘆絲的教育功能,能夠間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伴隨著人們對于少數民族樂器追逐熱情不斷高漲,葫蘆絲在中國甚至是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首先,21世紀是崇尚科學與創新的世紀,在新時代的學生課程里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全面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的能力。由于藝術教育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加強藝術教育就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也促使藝術教育成了一項重要的課程。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對于樂器的鑒賞和演奏是一門不可缺失的課程,需要人們充分地開發的藝術價值并利用它自身的價值。人們學習葫蘆絲的過程中所遇到的艱難險阻能夠磨礪他們的意志,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我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傣族民眾積極向上、溫柔多情的風格,聆聽《古歌》讓我們更熱愛自己的袓國和民族。葫蘆絲作為教育工具幫助我們傳承了這個古老民族的藝術文化內涵。,

3葫蘆絲商品功能變遷

葫蘆絲的商品價值漸漸增加,在當前,制作葫蘆絲所選用的材料越來越昂貴,工藝變得越來越精致,它的功能也越來越趨于商業化。因此,葫蘆絲在現代不僅僅是一種演奏工具,也成為了一種藝術品和具有收藏價值的商品。其中,有的葫蘆絲使用玉器作為它的吹嘴,有的利用金子進行點綴,還有則使用純金打造,這些生產手段提高了葫蘆絲的商品價值,使葫蘆絲同時兼含著美好的寓意。云南地區的葫蘆絲也成了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紀念商品,只要是在云南或者是西雙版納等隸屬傣族的區域里,都能夠看到有很多出售葫蘆絲的鋪子,但是這并不表示所出售的葫蘆絲能夠演奏高難度的樂曲,僅僅只是傣族文化的代表。很多人并不會演奏葫蘆絲,但是卻喜歡它的小巧玲瓏,所以買來作為裝飾點綴屋子或是將它作為禮物贈給親朋好友。因此,具有商品價值的葫蘆絲在云南地區數量在逐漸增加并隨處可見。

4葫蘆絲藝術文化傳播功能變遷

由于傳統的葫蘆絲只是作為男女情感傳遞的工具,所以在演奏音樂時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展現出的文化元素也較少。這也是因為傳統的葫蘆絲在音域、音準以及調式上很難與其他音樂相結合,因此藝術展現受到約束,這也限制了藝術文化傳播。但是,隨著近幾年來對葫蘆絲的改良,很多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和改善,葫蘆絲不但能夠演奏出具有傣族特色的樂曲,還能夠作為樂隊合奏的樂器,產生了出了大量的、豐富的藝術作品。葫蘆絲在藝術上的升華發展促使它文化價值得到了推廣傳播。同時,葫蘆絲的演奏進一步地傳播了傣族的文化,真正實現了葫蘆絲藝術文化的傳播功能。

四、結語

葫蘆絲在傣族音樂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充分地顯現出傣族人們音樂創作才能,為了葫蘆絲文化在民族音樂文化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在面對困難時,不僅需要各方人士積極地參與配合,為其拓展道路,而且還要借鑒吸取其他優秀的音樂文化,兼容并收其他音樂里面的精華元素。只有這樣,葫蘆絲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更具吸引力,才會受到各族人民的喜愛。

[參 考 文 獻]

[1]龔茂莉,龔家銘.葫蘆絲社會功能的變遷[J].民族藝術研究,2008(01):40-44.

[2]楊馬轉.中國民族樂器寶庫里的明珠:巴烏與葫蘆絲[J].中國音樂,2004(02):114-116.

[3]胡洪江.云南文化產業突出民族特色[N],人民日報,2010.

[4]李悅春.“葫蘆絲之鄉”弦歌聲聲[N],云南日報,2010.

[5]徐敦廣. 試論民族聲樂的人聲性與民族性[J].當代音樂,2015(07):65-6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