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分析

2016-05-30 07:45傅仕玲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關鍵詞:格子雙曲線新舊

傅仕玲

【摘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地進行有效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針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

所謂有效提問,實質指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相關教學內容和目標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產生一種懷疑、困惑和探索等心理,而這種心理又驅使學生不斷努力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及環境,精心設置問題情景,從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所以探索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因素的分析

相關研究表明,影響課堂有效提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1.課堂提問的難易程度。數學作為高中的一門必修學科,有著一定的邏輯性,此外,數學知識的學習還是一個非封閉的、往復遞進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把當前的教學與學生原有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要實現數學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系,在學生“已知”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尋找知識的增長點,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知識。

2.課堂提問的頻率。課堂提問的頻率是影響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提問的頻率如果把握不當,不僅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還會限制學生的發展。就教師提問的頻率而言,一節課控制在5~8次是最佳的。

3.課堂提問的等候時間。為了節約教學的時間,教師在提問之后,都不會給學生太多的思考時間,這樣,學生得到的最終答案就會差強人意,這樣不僅不能發揮提問的作用,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二、注重問題的發散與延伸

首先,教師的提問要具備一定的發散與延伸性,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非常重要。低效問題和高效問題的一個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低效問題往往只著眼于當下,只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提問,學生在思考時只會對當下的內容進行利用;而高效的問題則不然,它能夠以當下的教學內容為依托,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體系,能夠讓學生靈活地綜合利用學過的知識,尤其能夠幫助學生回顧學過的相關內容。這樣的提問不僅能良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幫助學生不斷完善知識體系。例如,在“雙曲線概念”的教學中,當得出雙曲線定義后,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問:動點的軌跡是雙曲線,滿足的條件是什么?當學生得出||PF1|-|PF2||=常數(小于|F1F2|)后,可以將條件進行如下改變讓學生思考:將小于改為等于或大于,其點的軌跡又是什么呢?對于上述問題在橢圓的概念中已經研究過了,學生自然會產生聯想,從而能深刻理解和記住橢圓和雙曲線的概念。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鞏固,通過有效的提問不僅能讓學生良好地理解雙曲線的定義,還能幫助他們對從前學過的內容進行回顧。

三、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

教師在提問時同樣應當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很重要。很多新課內容的教學都是以學生從前學過的內容為依托,在進行提問時也會相應地涉及原來學過的知識?;谶@一特征,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提問中深化對新舊知識的銜接,進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好的課堂提問應當凸顯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并且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鞏固從前學過的內容。這樣才能夠促進他們更靈活地展開知識的有效利用,并且深化和鞏固已學過的內容。有經驗的教師在提問時就能使新舊知識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有機聯系的知識結構。例如,在講解“函數圖象”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幫助學生回憶初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數圖象,在講解如何畫出函數y=x2+1之前首先幫助學生復習函數y=x,再進一步變形,這樣大部分學生都能畫出函數y=x2+1的圖象,假如直接讓學生畫出函數y=x2+1的圖象可能學生就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提問以及教學任務的創設來給學生的知識應用提供好的機會,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形成更為完善扎實的知識體系。

四、合理提問,保證問題難度的適中性

在高中課堂提問中,提出問題的難度要適中,不可以太難、太偏.如果提出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解答不出來,那么不但不能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還會降低學生的信心,完全偏離提問的初衷.而提出的問題過于容易,學生不通過思考就能夠立刻答對,那么也無法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因此,課堂提問要掌握好合適的難度,對學生的提問要難易適中,然后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從而使得學生的思考能力逐步提高.當學生通過個人思考獲得準確答案時,就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也會不斷地提高.因此對數學的學習也會更加積極主動.

五、舉例式提問教學法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舉例式教學法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舉出具有趣味性的例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提出一些針對性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索,從而得出問題的答案。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積極應用舉例式提問教學法,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將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激發。只有具有趣味性的例子或問題,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在問題情景中不斷探索知識以及實踐操作,進而讓學生盡早進入數學學習當中。如在教學關于“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時,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個關于國際象棋的故事,這是因為象棋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某些男同學也非常喜歡玩象棋,因此,列出“象棋”這一例子,能夠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教師:“國際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且針對象棋有一個傳說,即國王想獎勵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則問其發明者有何要求,接著發明者就提出這樣一個要求:于棋盤中的第一個格子里放入一粒麥子,然后在第二個格子中放入兩粒麥子,第三個格子放入四粒麥子……,以此類推,每個格子中的麥子數均為上一格麥子數的2倍,共放到六十四個格子,希望國王能夠給我足夠的糧食來實現上述的愿望?!碑斀處熤v完這個故事之后,就可提出一些問題,如象棋傳說中的國王能否滿足發明者的要求?為什么呢?這個傳說與教學內容有何關聯等。學生在不斷探索,從而得出答案,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猜你喜歡
格子雙曲線新舊
耕讀事 新舊人
新舊全球化
數格子
填出格子里的數
新舊桂系決裂之變
格子間
藝術沒有新舊之分,只有好壞之別
把握準考綱,吃透雙曲線
格子龍
雙曲線的若干優美性質及其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