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故事的運用

2016-05-30 20:17朱偉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關鍵詞:單詞思維能力教學法

朱偉

【摘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借助故事來組織課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借助課堂引入故事,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趣;巧用故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巧用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寫的能力;巧用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演的能力;以故事為“跳板”拓寬學生的知識寬度。

【關鍵詞】英語教學巧用故事

講故事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們非常喜愛的內容,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借助故事來組織課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下面根據自己教學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課堂引入故事,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故事是兒童的第一需要?!惫适鲁尸F法就是利用小學生對故事有特殊興趣的這一心理特征,在新單詞呈現之前教師用學生能聽懂的語言,借助圖片、動作、手勢等輔助手段講述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習新單詞做好鋪墊。比如,在食物單詞如:cake、hamburger、popcorn、hot dog、bread、French fries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把這些單詞穿插在故事中,并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在裝飾著小彩燈、各色汽球的肯德雞快餐店里,動物們將為Monkey舉行一個Birthday Party。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課件上逐漸呈現動物們喜愛吃的食物,教師逐一教授單詞。在故事中,主人公是小學生感興趣的動物,食物又都是他們喜愛吃的,故事情節又生動有趣,所以學生在聽故事時,注意力很集中,并且急于想知道這些食物的英語表達方法,這樣,充分調動了他們的求知欲與學習積極性。

二、巧用故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相應的思考過程,引人入勝的故事,學生即使沒有字字弄懂,也能理解大概的意思,故事中許多詞語的重復出現既自然又令人愉快。此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和所要教授的語言知識,結合畫面適當的提一些問題,請學生說說聽到哪些詞匯,哪些句子,故事主要內容講了什么,目的是促進學生聽力的發展,并訓練學生在看和聽的時候通過主要的句子和關鍵詞去理解,逐步掌握聽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梳理故事脈絡,同時有意識地呈現新知識。因此,利用聽故事也是鍛煉學生對學習英語思維能力的一種很好的鍛煉。有時候讓學生嘗試口語表達不僅能夠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及思維能力,適當的時候讓學生來試著講講小故事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在和學生們談到季節的時候,我給學生們呈現了一幅掛圖,圖畫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個季節的特色都很鮮明,每個季節都很美。我讓學生們來分別試著說說關于季節的小故事。學生A的表述如下:It is very hot in summer, the sun is shining, trees are very green, I like summer very much because I could go to swim. 學生B的表述是這樣的:I like spring very much, because there are lots of flowers, and it's very beautiful. 學生們講得都非常好,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能夠很好的組織語言并且將它們有序地表達出來,這除了說明學生的語言基礎比較扎實,這更加證明他們的思維能力很強。

三、巧用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寫的能力

學生要經常練習造句、連詞成句、修改病句、翻譯、看圖寫話等練習。讓學生結合已學過的詞句,編寫日常生活中的趣事。例如學了動物類的單詞可以編寫動物之間的趣味故事。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上的熱情,而且拓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四、巧用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表演的能力

表演故事為小學生使用英語提供了包含豐富意義的情景,賦予語言以生命力。在學生對故事情節有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以后,就可以讓他們進行角色表演了。教師要把時間留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練習說英語。教師可把學生按故事角色分成小組,使用他們會說的語句重建英語情景,這樣就可完成從情景到語言,再從語言到情景的過程。表演故事一方面是輸出語言,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流,達到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重點、難點,教師可作進一些強調,讓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于是,學生在角色扮演的活動中,充分發揮了想象力,獲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當然,角色扮演要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五、以故事為“跳板”拓寬學生的知識寬度

故事中可以涵蓋的信息量是很多的,既可以引出一些新的詞匯及句型,也能夠引出一些新的知識點以及學生們沒有了解過的新鮮事,這既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對于學生的知識面也是一種拓寬。在展開故事教學時教師要善用這種方法的特點,可以在故事中涵蓋更多有效信息,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這對于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在學習“Halloween”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對于這個西方非常有代表性的節日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開課前我首先和學生講了有關Halloween的小故事,這個節日的來歷、人們都會以怎樣的方式展開對于這個節日的慶祝以及相關風俗等我都會逐一給學生介紹,這不僅能夠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也能夠促進他們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在講故事時我會盡量用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英語,如果有生僻詞匯或者概念,我會停下來給學生們用漢語解釋,然后再繼續將故事講完。小學階段的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與理解能力都還較為有限,因此,循序漸進地展開才能夠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有更多的收獲。

教學實踐證明:?!奥牴适隆?、多“講故事”,每周 “寫故事”,每月“演故事”,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教師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又能迅速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多多運用故事教學法,充分體現“用中學,學中用,學以致用”的新型教學理念。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設計不同的更有效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讓小學英語課堂擁有永久的魅力!

猜你喜歡
單詞思維能力教學法
培養思維能力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單詞連一連
培養思維能力
看圖填單詞
看完這些單詞的翻譯,整個人都不好了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假弱”教學法你用了嗎?
單詞拾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