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如何創設情境教學

2016-05-30 10:25周凱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教學情境初中數學

周凱

摘 要:科學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從新課程理念出發,重新審視教學情境的概念內涵,闡明了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意義,對如何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進行了探索,并指出創設教學情境應注意的問題。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服務于學生學習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中間或結束。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促進情感與態度的發展。下面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創設教學情境的六種常用形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途徑

一、創設教學情境的幾種形式

1.導趣引思,創設引入新課情境

創設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求知的心理狀態,產生學習的迫切需要,上課伊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方》新課時,可以“印度國王獎賞象棋發明家的故事”為素材,設置問題情境來引入新課,從而發現規律,嘗試“以此類推第五個、第六個格子中應放多少粒麥子”,再列出計算第64個格子中麥粒數的算式。以此來引入新課,增加了趣味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見影,學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從而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嘗試、列式中,感受到有學習新知的必要,繼而形成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據問題與故事中麥粒放置規律,引發聯想,使學生思維迅速活躍了起來,使學生的全部心理活動參與到了這節課的學習中來。

2.設問導疑,創設探究新知情境

教師要善于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空間和親身感受、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提升,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和諧統一。

【案例2】為了使學生鞏固掌握相切兩圓的位置關系,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滲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在復習課上我安排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

已知⊙A、⊙B外切,它們的半徑分別為1cm、3cm,半徑為5cm的⊙C與⊙A、⊙B都相切,請問這樣的⊙C一共可以畫出幾個?

在此以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兩圓的位置關系,在認識上已經具備了相切兩圓——內切與外切的兩種位置關系(圖形表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主動探求⊙C的個數(圖形想象),顯然已經具備了條件。

問題一提出,我發現原先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在積極地參與,很努力地畫著,當他們畫出了兩個、三個⊙C時,臉上洋溢著成功后的喜悅。而那些尖子生同樣有著他們體驗的快樂,當他們把畫出的第五個、第六個⊙C的方法介紹給大家時,臉上寫滿了自豪和自信。

3.聯系實際,創設生活問題情境

用實際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能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數學與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使他們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思考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3】在“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中,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桂林兩大購物中心微笑堂和百貨大樓為迎接五一,都進行促銷活動,其中微笑堂是全場物品打六折銷售;百貨大樓是實行買兩百送一百的活動,請問在標價一樣的情況下,到哪家購物更合算?

這問題一出,許多學生覺得這與自己密切相關,于是都會主動地思考,然后解決問題??梢娨粋€好的情境,能使學生在不經意間學到有用的數學,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求知,不斷地嘗試探究解決新問題。

4.以人為本,創設評價教育情境

新課程標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更關注人的發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行為、態度和所取得的進展的判斷,積極創設評價教育情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獲得真實的成就感。

【案例4】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實數根,求k的取值范圍。

對于此題,學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因為方程有實數根,所以()≥0,從而得k≤0.5。對于這樣的解答,教師本來準備這樣評價:你把k≠0這個條件漏了,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但這樣的評價顯然缺少鼓勵與啟發,于是改為如下的評價:你已經得到了答案的一半,思路也很清楚,再想想,當k≤0.5時,能否k=0,為什么?這一評價內容的改變,既增添了鼓勵的成份,又指出了回答的不足,暗示了思考的方向,顯然較原來的評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5.畫龍點睛,創設課堂小結情境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新課講解、課堂練習固然重要,但課堂小結同樣不可忽視。如果課堂小結恰到好處,可以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完美。

【案例5】在講“垂直于弦的直徑”第一課時,課堂小結只有兩句話。即“本堂課我們學習了一個定理(垂徑定理),發現了一種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徑為輔助線來解有關弦的問題)?!边@樣的小結耐人尋味,只須寥寥數語,就歸納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便于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教學情境;利用類比聯想創設知識遷移情境;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自主學習情境;通過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創設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讓學生獨立觀察、比較,主動聯想、歸納、類比,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地去感受、去發現、去交流、去評價,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創設教學情境應注意的問題

①創設的情境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②創設的情境要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和世界觀。

③情境創設要體現學科特色,緊扣教學目標和內容,凸現學習重點,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④情境創設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善于發現、挖掘、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

⑤創設情境的內容要科學,難易要適度,時機要恰當;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使學生思維清晰;要考慮多樣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精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它有利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施福濤. 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03(8).

[2] 張麗晨.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藝術[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3] 林志成. 初中數學教學問題的設計[J]. 中學教研(數學),2005(5).

猜你喜歡
教學情境初中數學
微課助力,讓小學語文教學大放光彩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