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在“C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016-05-30 13:46樊聿晟
科技風 2016年19期
關鍵詞:C程序設計微博教學應用

樊聿晟

摘 要:微博在使用中可實現信息的分享及傳播,可跨平臺交流,且能夠與移動設備進行無縫連接。本文分析微博應用到“C程序設計”課堂教學中的效果、情境、優勢、不利因素及功能改進等問題,探討其對提高“C程序設計”教學質量的作用。

關鍵詞:微博;教學應用;C程序設計

“C程序設計”作為一門專業性的基礎課程,同學們在學習時往往出現“聽得懂,不會編”、“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等問題,此類現象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與課程內容特點、學生知識背景等具有一定關系,但傳統教學模式中采用黑板或“黑板+幻燈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導致上述問題發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將微博應用到的“C程序設計”的課堂教學中,分析其應用效果。

1 微博引入流程

1.1 前測

按照需要,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完成前測工作。主要涉及到參與同學的手機擁有比例、手機上網、個人電腦擁有率及微博使用熟練程度等。前測顯示,參與同學均有手機擁,絕大部分同學會通過手機上網,參與同學均有一定的信息素養,絕大部分同學使用過博客,且多數對微博有一定了解,均愿參與本文教學實驗。

1.2 微博技術培訓

實施前均需對同學進行微博技術培訓,保證學生均熟練掌握微博使用方法,可通過手機及IE瀏覽器完成操作固。

1.3 構建微博班級

微博班級是一個虛擬空間,教師和學生均可在此活動,因此通常采用實名備注。教師、學生間能夠相互接收、聽取信息,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而且也是普通團員。教師可通過微博發布教學通知、標記章節重點、匯總典型例題、設定討論主題,也可及時對學生問題進行解答,根據學生情況予以有效監督、管理及合理引導等。學生在微博中可閱讀教師發布的微博、提出問題、參與討論等。通過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行為互動,可有效完善教學活動。

1.4 微博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完成微博班級的構建后,教師與學生課通過各自的微博行為,開始運行微博輔助的“C程序設計”教學課堂。教師通過微博發放重點知識、作業、學習方法等,且應積極反饋學生問題,對學生行為予以監督、管理、引導等;學生通過微博學習知識點,了解學習方法,提出問題,參與討論等。此環節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修改完善。

1.5 問卷調查

在即將完成課程教學時,應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微博課堂達到的作用,同學對其意見等,通過調查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其使用價值。

2 教育優勢

通過對體驗過的學生進行調查,顯示微博在“師生交流與反饋”、“呈現知識點”方面具有較高的優勢,微博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合理指導,可通過微博“呈現例題及程序”、“布置作業”。

微博對于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征集意見、片段式學習資源方面存在較為顯著的優勢,但是若例題及程序若篇幅過大,往往難以通過微博呈現。

3 阻礙因素

前測階段,同學們往往對使用微博爆出較高的熱情,但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同學難以繼續保持使用興趣,有的甚至需要通過經常督導方可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同學的使用熱情在前后存在較為明顯的反差,分析其反差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沒有興趣、微博的功能、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也有很多同學由自身尋找原因,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對微博掌握不夠”是造成繼續使用的一個主要原因。造成微博使用熱情下降的其他因素包括“本課程不適應用微博”、“寢室電腦上網不方便”、“用手機上網不方便”、“激勵機制”、“不習慣數字化學習”等,上述因素通常不會對使用微博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

4 總結

微博是一項網絡新興技術,將其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需要較長的路要走。將微博應用到“C程序設計”的課堂教學中,對于師生間的交流可發揮出顯著的促進功能,借由微博,師生間可以通過網絡交流、討論,而且能夠進行意見的征集,進行團隊協作等;通過微博可進行片段式學習,通過微博可實現知識點的學習、指導及作業布置等;微博難以呈現大段材料,而且對于豐富多彩的教材資源無法全部進行顯現,導致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若進行合理的組織,通過微博的使用能夠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微博在教育應用中的具有較為明顯的優點,同樣缺點也必將顯著,因此將微博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應揚長補短,充分發揮其最大價值。

5 建議

1)應綜合考慮所使用課程的具體特點及微博自身技術特性,以便能夠制定最合理的應用方案。不同的課程存在不同特點,同樣的一門課程,因知識內容不同,其特點同樣存在差異,而且微博教育優劣并存,所以需制定合理的應用策略方可以確保微博在教學中得到合理使用。例如在“C程序設計”的教學課程中,通常不會應用到主題討論,因此微博使用中,主要進行知識點學習、教學方法指導和意見征集等教學活動,此類教學項目的設定與課程特征存在較為密切的相關性。由于微博發布存在字數限制,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規避?!癈程序設計”的教學中針對上述問題,可分解內容,作為知識點學習;如不宜分解,可“左右互博”。對教學方案進行制定時,應注意總結和反思,將其形成運用模式,利于推廣應用。

2)注重基礎條件。微博應用到課堂教學,需具有基礎硬件設施,學生應具備信息素養、數字化學習習慣等,由此方可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3)教師的指導和監督。在應用微博學習時,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可自主學習或協作討論,但同樣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和監督。教師可對學生進行適宜的鼓勵、引導、監督、約束、規范,避免不良學習現象的發生。

4)增強片段學習資源的建設研究。微博承載的學習資源具有片段化特性,難以保持較高的系統性,在此情況下,如何保持良好的學習效果已是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因此應對片段性學習資源進行進一步研究[ 2 ]。

5)激勵機制。在學習系統中構建激勵機制,可激發、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6)合理評價微博行為。在微博應用到課堂教學時,需對學習行為、學習過程、學習結果予以全方位評價。

參考文獻:

[1] 沈鳳仙,劉粉香,楊麗萍.微博在程序設計教學中的運用[J].計算機教育,2013(24):84-88.

[2] 張翠萍.PBL教學法在C程序設計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1(8):186-187.

猜你喜歡
C程序設計微博教學應用
事實與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發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階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應用
C程序設計趣味教學初探
C程序設計課堂趣味性教學初探
微博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其對策
接軌全國等級考試,探討高校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