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

2016-05-30 14:08張冠婷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音準表達能力素質教育

張冠婷

現代教育所要培養的中職學生是有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及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具有創造性的綜合性人才。學音樂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僅能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提高音樂素養,而且蘊涵著無窮創新因素,對培養具有個性化創造力的一代新人發揮著獨到的作用。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并著力進行創新教育的主渠道。中學音樂主導著教學,承擔著教育培養學生音樂認知,陶冶情感,形成創新能力和創造性人格的重要責任。改變以往教學模式以培養創新思維來設計課堂教學,樹立開放的教學思想,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師生互動,努力探索是音樂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活動,形成創新情感和創造性人格的途徑與方法,成為中學音樂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中職學生需要培養哪些音樂素質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能聽

能聽,這里是指學生的音樂鑒別和欣賞能力。要求中職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通過欣賞音樂,鑒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和不同風格的音樂。同時,還能辨別著各地的人文地理、民俗風情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內涵。

(一)要注重“以生為本”。音樂課堂上教師的“教”是必然的。如何重視“以生為本”呢?首先,教師上課之前的前置作業的設疑。設疑內容根據講課的內容,把應掌握的重點知識列出思考題。接著學生帶著思考題進行聽課,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老師隨時進行課堂點評。其后,學生小結。老師最后進行分析、總結,讓學生明確此節課的內容和要求。這樣,師生對教與學形成為:前置作業—學生小組討論—學生提問—學生答疑—教師點評—課堂總結。

(二)要注重課外的多聽?!叭浑x手、曲不離耳?!睘楸WC音樂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必須有目的、有內容地引導學生課外多聽。多聽與課程有關的音響資料,讓學生在多聽音樂的同時得到啟迪,開闊視野。學生通過不斷地聽,就熟悉了音樂曲目,而且還會小聲清唱。

(三)要注重課堂內外的總結?!霸诳偨Y中,不斷提升自己?!睂W生通過課堂上的討論學習和課外的多聽,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總結。因為我們欣賞的音樂都有它的規律和特點,學生只有總結不同地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樂特點,才能唱出不同的音樂,講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民俗習慣等等。

二、能唱

能唱,這里指中職學生的演唱能力,要求學生能準確唱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代表音樂或歌曲。演唱要求能準確表達當地的音樂特點和風格。

(一)要注重培養學生視譜能力。視譜能力不但指中職學生看到五線譜、簡譜要準確按節拍唱出旋律,同時還要看樂譜馬上唱歌詞。學生這種視譜能力皮不是一日之功,不但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進行訓練,而且在課外也應讓學生進行訓練。只有通過日積月累才能真正培養出學生的視譜能力。

(二)要注重訓練學生的音準能力。音準能力不但是指中職學生要唱準譜例中個別變化音,而最主要是對全曲音樂音準的駕馭能力。除個別學生天生音準好之外,大部分學生音準不好,是由于他們在小學、初中是因音樂教學不完善或其他原因所致。因此我們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也要強化訓練學生視唱練耳,提高學生的音準駕馭能力。

(三)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能力是指中職學生看樂譜馬上能唱歌詞的能力,若是高年級學生還要求自彈自唱。這種實踐能力不但要求學生課余要進行大量的練習,特別是琴法的即興能力,且課堂要簡單的和聲連接的練習也自彈自唱,但山歌、小調的風格性強,學生要準確演唱有一定的難度,除聽音響資料、老師的演唱外,最重要還是要求學生邊聽、邊唱進行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三、能寫

能寫,這里指中職學生歌曲寫作和文字寫作能力。學生這些能力的體現也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很多學生會彈會唱得很地道,但要學生進行學習總結、撰寫學習感想,就如“老牛拖車”。因此,當前中職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不但要求能聽、能唱等基本素質,還要會思考、會總結,有大膽創新改革的科研意識和能力。

(一)要注重培訓學生的歌曲寫作能力。中職學生歌曲寫作能力不是指專業作曲能力,而是學生通過初級的歌曲寫作的學習與實踐的能力,目的是能讓學生更清楚各地、各民族的民歌音樂特征。如:講述到山歌是。知道其調式多為微調式;講述新疆民歌是,多會出現切分節奏同時旋律中經常出現清角和變宮,或出現#4、#5等音。學生可根據山歌常見調式進行簡單的歌曲寫作。其實,音樂的進步與發展,都是經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樂進行相互交融并不斷的繼承和變異而形成符合時代的民歌。

(二)要注重學生文字的能力。文字寫作能力是指學生通過理論和演唱實踐活動,產生一些認識和想法,再用文字條理清晰地記錄下來,同時,這些想法和認識具有一定的學術意義。以前傳統音樂教育根本沒有在音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文字能力?,F代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機制越來越趨于有創造性的人才,學生不但要能彈、唱、跳,還要能寫,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必然。

四、能講

能將,這是指中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要使學生明確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師提高思維敏捷性最好的形式,同時,要使學生真正懂得“聽、唱、寫、講”,是信息社會接受與傳遞的必要條件,也是現代素質教育中要求學生必備的能力。

(一)要注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在課堂學生小組討論學習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學生回答的正誤,而且要注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方面的輔導。引導學生比較連貫、有條理、準確地說出自己的話。課上還可就山歌的不同地域中表現的音樂特點,進行即興評述,或聽歌曲后進行講述自己的體會。

(二)要注重激發學生“講”的興趣。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要注重實效,目的性要明確,要使每位同學實際能力都能提高。老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使學生在實踐中有收獲,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他們有興趣地“講”。

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成為了現代素質教育賦予中職音樂老師的使命。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堅持進行對學生“四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就會不斷提高,音樂課就此毀擺脫了僅僅是”唱唱歌、彈彈琴“而已的感覺。

猜你喜歡
音準表達能力素質教育
創新寫作教學,培養表達能力
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把握歌唱關鍵期 有效培養音準感
加強聯想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淺談影響合唱音準的因素
談如何在二胡教學中掌握好音準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小學低段學生歌唱音準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