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思考

2016-05-30 03:01何怡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6年13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企業

摘要:近年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歷史性的提高,然而總的來說,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仍處于薄弱地位。在缺少自主創新的體制、環境以及動力等種種主觀客觀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積極塑造品牌、注重文化構建、重視客戶需求、依靠科技創新、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自主創新能力;轉型升級;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文化構建;消費者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13-016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3.081

1 問題提出

運動服裝巨頭阿迪達斯關閉其在華僅有的一家直屬工場、大批美企被傳撤離珠三角……,一連串新聞事件不禁讓人警覺到中國制造業山雨欲來的危機。2015年兩會前夕,中國游客瘋搶日本的馬桶蓋事件,刺痛了中國制造,也喚起了人們的深思,“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企業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大量危機事件使得人們重新反思我國長期處于不平衡狀態的經濟結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始終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為了消化國內積累的大量堆積產品,不得不依賴海外市場。然而雖有出口為我們排憂解難,但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逐步升級的匯率壓力都給中國外向型經濟以嚴重打擊。與此同時,大量政府主導的公共投資效益逐漸下滑,已經難以激發增長活力。

國際環境對企業的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企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長期依賴歐美傳統市場的我國外貿企業還沒有來得及增長抵御風險的能力,就在歐美消費需求大幅下降的影響下進入寒冬。歐債危機加劇、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加之歐美對中國高筑貿易壁壘,直接導致珠三角出口加工企業的訂單大幅減少。我國的外貿制造業主打來料加工,依賴優惠的政策和廉價的勞動力,而如今這已經不再是優勢了。尤其在一些諸如服裝業、副食業等利潤較低、相對簡單的領域,眾多跨國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追求更大的利潤,將其生產工場紛紛向原料豐富、勞動力價格更低廉的東南亞等國家轉移。如果眾多企業不加快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必將在曾經的“優勢”上慘遭淘汰。

2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近況

2.1 創新的必要性

創新被企業視為生存和發展的魂靈。創新是一個多維度的觀點,包括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思想創新。技術創新對企業來講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對國家來講則會顯著促進一國科技水平,增強經濟實力;體制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使企業的日常運轉更有秩序、更規范,有助于企業以及國家擺脫一些舊的體制的弊端,如科層制帶來的信息傳遞不暢通;思想創新占據著更為重要的地位,領導者思想創新有利于企業沿著科學的方向發展,員工思想創新則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2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問題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和政策扶持下,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部分企業和品牌也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然而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企業還未成為創新的主體,而整個國家都缺乏創新的動力和機制。對致使這類狀況的緣由,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簡略闡發:

2.2.1 缺乏品牌。中國是著名的“世界加工廠”,國內眾多企業均紛紛選擇為“洋品牌”貼牌生產作為其成長的捷徑。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如何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跨越又為整個國家和所有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癕ade in China”遍布全球各地,世界各個角落都有中國產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制造供應基地,而中國產品卻無話語權,中國制造卻無定價權,這使得我國的制造業處于國際產業價值鏈的末端。究其原因,我國的產品沒有凝聚成品牌,在“不賣產品賣品牌”的今天,缺少品牌對企業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

2.2.2 缺乏技術。我國產業技術中缺乏核心專利技術,將近半數發明專利申請來自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其中絕大部分專利集中在諸如無線電傳輸、移動通訊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另外,我國工業生產所需的大量技術裝備嚴重依賴于進口,超過半數的技術需要從海外引進。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缺乏足夠的重視,只關注引進而不重視消化吸收成為企業技術進步的重大障礙。簡而言之,中國的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以及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較低,研發投入明顯不足。

2.2.3 缺乏管理。中國企業的營銷手段也較為陳舊,營銷策略單一,對企業發展缺乏長期規劃。很多企業都沒有完整的營銷策略,分銷促銷主要依靠傳統方式,缺乏創新成分。整個產品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很多企業將價格視為最常見最直接的競爭手段。為了追求市場份額,提高銷售量,似乎促銷和價格就成為唯一手段。很多企業仍然無法擺脫粗放式的經營模式,轉而依靠高投入高投資來維持經營。企業的創新不僅僅要求產品的創新,更要求銷售理念的轉變和管理模式的升級。

2.3 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造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上的誤區,又受到政治經濟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既有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又受到歷史文化積淀長期形成的環境的影響。但尋其根本,主要是缺乏自主創新的體制、環境和動力。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尤為明顯,喪失了主導地位,沒有競爭力。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以從如下兩點來認識:首先,我國企業研發能力不足且研發機構數量少,企業普遍存在創新層次低、高端發明少的問題。我國企業也普遍存在著重產量輕品牌、重產品輕服務的特點,這逐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轉化為劣勢,而最重要的是傳統營銷理念在企業中早已根深蒂固;其次,我國至今也沒有形成真正能保護企業家利潤動機的機制和規則。

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和存在的種種弊端阻礙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也導致了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形成公平競爭和講究誠信的市場環境,既是政府的責任,也離不開包括生產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在內的每個市場行為主體的努力。

3 對策措施

3.1 積極塑造品牌

品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商品利潤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品牌是能帶來利潤增長的無形資產,而且在利潤組成中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品牌被企業視為“搖錢樹”。我國企業普遍缺乏品牌優勢,導致大量利潤流失。品牌意味著“賣得更多+賣得更貴”,沒有品牌就無法擺脫粗放經營模式,而創新也無法孕育在這種低端的經營管理模式下。創新與品牌即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創新離不開品牌,品牌也離不開創新。積極塑造品牌既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要求,又是企業創新能力的不竭驅動力。近年來我國企業在品牌塑造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品牌管理研究領域受到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和法規保護企業品牌,政府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品牌節、品牌中國高峰論壇、中國品牌年會等多項活動引起社會關注,調動了企業家的積極性。中國馳名商標(Well-known Brand in China)、中國名牌(China Top Brand)等品牌獎項也越來越受到了社會大眾和國內外的認可。中國品牌如雨后春筍蓬勃生長,吉利、蒙牛、華旗資訊、匯源、波司登等品牌是執著探索的成功榜樣;新浪、百度、清華同方、隆平高科是迅速崛起的卓越先鋒;萬科、國美、招商銀行、李寧、創維是實力雄厚的行業翹楚;聯想、海爾是叱咤全球的中國驕傲;同仁堂、全聚德、青島、一汽、國航是基業長青的華夏典范……,在取得大量成就的同時,我們依然要理智地看到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難以占據一席之地,中國產品依然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中國品牌建設仍在起步階段,不成熟、不完善,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在很多行業甚至沒有獨立的民族品牌,不得不依附外國商品,顯得十分被動。在近幾年倍受關注的關于日化產品的法律糾紛中,中國消費者總是處于忍氣吞聲的地位,化妝品本來就是奢侈品,國外的化妝品進入中國市場不僅搶占利潤,哄高價格,而且難保質量,使中國的消費者受到深深傷害卻無可奈何。中國需要自己獨立的品牌,這也是中國夢的要求。

3.2 注重文化構建

文化不僅影響一國社會、經濟以及政治,而且在產品及品牌的國際化的過程中也至關重要。良好的文化氛圍更有利于企業強大品牌的構建,有利于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3.3 重視客戶需求

中國游客搶購外國貨物,從另一個側面也體現了老百姓對于優質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視客戶需求,科學分析市場需求的情況以及企業的具體條件,從而選擇能充分發揮優勢的市場。企業在重產品產量的同時,也要將其注意力放在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研究分析上,制定科學的產品策略。

3.4 依靠科技創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茖W技術依靠創新,創新能力的形成也離不開科技發展??萍紕撔卤虐l活力,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而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著科技能力不足、科技能力低下的問題,將科技運用于商品生產上,不僅降低成本,而且使得商品保值增值,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3.5 完善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

搶馬桶蓋事件并不能說明中國制造差,從外國搶購回來的馬桶蓋很多印著“Made in China”的標識。中國企業不必妄自菲薄,而是應該在產品的價格、創意、工藝、質料、功效等各個細節上“苦練內功”,企業管理者應該高瞻遠矚,制定整個企業的戰略規劃,對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等各個環節精細化管理,制定系統化的營銷組合策略,以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參考文獻

[1]蘇北.2015創新是你的主題詞[J].半月談,2015,

(1).

[2]陳春寶,楊德林.市場營銷學[M].北京:中國經濟

出版社,2004.

[3]李永新.2016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申論

[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何怡(1993-),女,甘肅慶陽人,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政法部2015級政治學理論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政治學、西方政治學。

(責任編輯:秦遜玉)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通用電氣公司創新能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