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賓市:構建群眾持續增收的利益聯結模式

2016-05-30 11:05文吉平尹迪
四川黨的建設·農村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專合宜賓市貧困戶

文吉平 尹迪

【核心提示】

“十二五”期間,宜賓市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0年的18.7%下降到了4.9%。被劃入烏蒙山片區連片扶貧開發的區域,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5291元增加到9320元,增速一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貧困群體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以深化和完善黨群利益聯結機制為突破口,以群眾持續增收為落腳點,中共宜賓市委組織部在鞏固深化基層黨組織對區域內各種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整合能力上試深水、破堅冰,將曾經的“開發式扶貧”變為“開發和保障式扶貧有機結合”,扶貧工作從“解決溫飽”變為“脫貧,防止返貧,致富奔小康”,探索建立基層黨組織與各類社會組織、市場主體、黨員群眾互惠互利的利益聯結機制,持續推進農村產業發展,實現村集體、市場主體、農民群眾“三方共贏”。

“股權”量化,貧困戶當上了“股東”

“股權”量化到戶,貧困戶當上股東分紅,調動了多方參與“開源造血”的積極性。

羅昌先大姐是興文縣五星鎮大同村貧困戶,家里4個孩子讀書,靠兩口子種莊稼、打零工維持生活。她算了這樣一筆賬:“我在專合社認養了10頭牛,牽回來自己養,最后專合社銷售,減去成本后的8%作為專合社收益,92%都是我自己的,還有5%的保底收益?!比缃?,她有雙重身份,既是貧困戶,也是專合社“股東”。

貧困戶當“股東”,這和以往的扶貧方式大為不同。原來,大同村在肉牛養殖基礎上探索實施了“股權量化”機制。去年10月份,大同村黨支部將爭取到的省財政廳“創新財政扶貧方式”試點項目資金200萬元,以資金入股的方式,投到村上成立的連天山生態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方面讓需要資金的合作社壯大發展,另一方面則以股金的形式量化到每戶貧困戶,讓貧困戶當股東,確保長期收入。按每股1000元的標準,一般貧困戶量化8股,貧困“三缺戶”量化12股,特困“三缺戶”量化13股。根據合作社今年收益測算,每戶貧困戶可分紅650元—975元不等,村集體收入達1.5萬元。

五星鎮黨委書記彭波介紹說,過去扶貧資金要么直接以現金的形式發給農民,很多農民拿去購買生活用品,個別人甚至賭博把錢都輸光了;要么發些種苗,但后期無人管護或者管護不當,種苗無法養活,最后還是無法脫貧。以項目資金量化為股份,參與企業經營和收益分成,既解決了企業資金難題,又提高了財政資金和群眾務工收益。

屏山縣書樓鎮桂花村引進業主發展新西蘭黃心獼猴桃產業,公司以技術、投資入股占30%;農戶以土地、勞務入股占70%;村集體提供固定資產設施和服務,每年定比分成10萬元作為集體經濟收入。2015年,1000名協議農戶共實現分紅收益263萬元,人均增收達2630元。江安縣板栗村通過項目資金投資和群眾投資入股的方式,組建百代壩桂圓種植有限公司,以村集體投資8萬元、群眾自籌4.85萬元、貧困戶項目到戶資金50.7萬元分別占股,預計年產值300萬元,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大同村、桂花村、板栗村只是宜賓市探索資金、資產、勞務等股權量化經營模式的一個縮影。通過這種模式,全市有將近10萬貧困人口受益,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達10.5%。

盤活資源要素,建立聯結機制

今年春天,宜賓縣喜捷鎮境內新聯、新民、宰龍、新河、藍灣等村李花、桃花、油菜花、梨花相繼綻放。在萬畝果園、十里花海間,數十個新開的農家樂家家游客滿座。尤其是新聯村的綵山景區被評為“2A級景區”,實現了宜賓縣A級景區零的突破。鄉村旅游在喜捷鎮迅猛興起和繁榮發展,是精準扶貧政策在基層的具體實踐和體現。

是什么力量催生了鄉村旅游業的“喜捷現象”?喜捷鎮黨委書記熊兵介紹說,精準扶貧工作整合了各級干部、各類經營主體、村民群眾包括貧困戶和各類社會組織的力量,在整合力量的過程中,起核心作用的還是一種利益聯結機制。是盤活資源要素促進了產業發展,只有產業發展了,全體村民致富了,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貧困。

在鎮黨委統一部署下,喜捷鎮新聯村黨支部一改過去單一的土地流轉、基礎設施無償使用等資源配置方式,與駐村企業碧航農業公司充分協商,將財政投入400萬元建設的景區公路、觀景長廊等基礎設施折合為該公司創辦的綵山農旅景區10%的股份,所獲紅利由村集體和全體村民各按50%分配。2015年,新聯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8萬元,僅2016年上半年,該村就實現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

貧困村黨組織將分散的農村資源、基礎設施等整理集中后轉化為可量化、可分紅的固定資產,既滿足產業發展所需,更是把農村資源用活了。

培育特色品牌,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我們這里的菜可不是一般的菜!”江安縣怡樂鎮麻衣村村民劉云惠一臉笑意,“菜的利潤很高,我家里人在農場打工,一個月也有3000元左右收入?!眲⒃苹菟f的農場是位于江安縣現代農業園區的港峰公司,這個在2013年12月注冊的農業公司在短短半年時間便獲得了蔬菜出口香港的資格。港峰公司供港蔬菜基地的蔬菜從裝箱到送往香港市場上市,只需要20個小時。

全市各級黨組織積極對接城鎮市場對綠色生態農產品的現實需求,依托地方土特產品、鄉村旅游等培育產品品牌、企業品牌、行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培育電商村、淘寶村等加強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建設,把傳統農產品轉化為宜賓優勢特色商品,以空間換市場、以品質換效益。

在全市深入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的背景下,以盛產優質甜瓜著稱的南溪區裴石鎮在成功注冊“瀛洲閣”商標后,專合社對符合標準的甜瓜實行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解決了農戶銷售難題。甜瓜批發價格從2.4元/公斤激增至5.6元/公斤,且供不應求。2016年,瓜農實現人均增收12857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5萬元。

結合開展農產品標準化建設,通過二維碼溯源,建立質量誠信體系,倒逼農民改善種植方式,宜賓市正全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目前全市已經注冊農產品商標20件以上,專合社品牌10件以上。

裴石鎮味美鮮蘑菇專業合作社改變傳統的“培育—管理—采摘—銷售”的模式,直接以12元每個的價格在電商平臺上售賣培育好的蘑菇菌包,擴大了銷售渠道,提升了品牌影響力,今年已實現利潤5萬元。

建設電商產業中心,通過O2O等模式,實現了本地農特優產品供求信息適時推廣發布和網上農產品購銷對接,目前宜賓市已經入駐電商企業3家,建設村級農村淘寶店5家,有10類農產品實現網絡銷售,實現銷售額85萬元。

目前,宜賓市正在全方位構建扶貧政策支撐體系,制定了“五個一批”“六大保障機制”和“10個專項扶貧方案”等惠農政策。對宜賓市來說,要在全省次級突破中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達成2019年全面脫貧的目標,還需在“扶貧攻堅”這條道路上堅持改革攻堅,保持專注發展定力,繼續探索構建群眾持續增收的利益聯結模式,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作者單位:宜賓市委組織部

猜你喜歡
專合宜賓市貧困戶
四川省糧桑復合種植現場培訓會在宜賓市召開
宜賓市三江新區
致富闖路人帶領貧困戶“熬”出幸福
『貧困戶』過年
宜賓市農業機械研究所
貧困戶 脫貧靠產業
四川省廣漢市黍鑫糧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組建糧食專合社聯合社 搭建行業溝通協調平臺
宜賓市農業機械研究所
重要的是給貧困戶一份自立
安徽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