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山“玉蟾”脫貧記

2016-05-30 11:05李偉曾筱慧
四川黨的建設·農村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白果種養村民

李偉 曾筱慧

眉山市青神縣河壩子鎮玉蟾村,面積7.6平方公里,全村60%的土地為深丘山林,其中地勢相對低洼、能進行適度耕種的土地僅4000余畝。多年來,因地形地勢等諸多因素限制,道路、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后,產業發展僅限于粗放的巨桉種植和零散難成規模的水稻、蔬果種植,土地產值低,村里閑置的土地、外出的務工者、留守的老弱百姓等是玉蟾村給外界的印象。

兩年前,玉蟾村戴上了“市級貧困村”的帽子?!盎A設施建設滯后、勞動力嚴重不足、產業發展難成氣候、發展資金嚴重短缺……”村子致貧的因素不斷發酵,甚至形成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將這只深山“玉蟾”緊緊圍困。

調結構,打破致貧惡循環

“好幾年前,玉蟾村的巨桉就賣不出去了!”說這話的是玉蟾村黨支部書記王光全。這位52歲的老支書,對于村民的窮困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據王光全介紹,近年來的巨桉市場價格持續走低,每噸巨桉僅300元左右,加之玉蟾村地處深山,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落后,砍伐巨桉所需人工費用及木材運輸費用遠高于其他平原地帶?!懊總€伐木工每天至少100元,加上高昂的運輸費用,不僅農戶賺不了錢,連收購商也賺不了錢!”不少木材收購商對玉蟾村“敬而遠之”,原本的“致富樹”逐漸“失寵”。

面對越來越貧窮的村民,村黨支部召開大大小小的碰頭會不下百次,從村內解剖到村外“取經”,村“兩委”班子最終認定,要讓“玉蟾”松綁,就必須忍痛淘汰落后的巨桉種植產業,引進發展椪柑種植,并且配套進行“椪柑+林下雞”的產業發展道路。

規劃雖然做得好,可是要村民砍掉種植多年的巨桉卻不是易事?!靶略詶崭桃?年以上才能有產出,我們這幾年吃啥?再說現在巨桉雖賣不成錢,但也是老百姓的血汗??!”村民周啟福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新栽椪柑前兩年可以在地里套種花生、黃豆等作物,按照現在的畝產和市場價格,每畝收入2000元不成問題,椪柑產果后收入就更高了?!蓖豕馊贿厼榇迕袼憬洕~,一邊率先將自己的巨桉砍掉,種上了10余畝椪柑。

村民聽老支書說的有道理,又看到他身體力行,便開始逐漸換下巨桉,換上椪柑。到去年底,玉蟾村總計新栽椪柑苗1000余畝,品種多為高品質、晚熟的春見、馬克斗等。

站在村里最高點,王光全欣喜地看到,原本被茂密巨桉覆蓋的山頭,像是被集體剃了頭,替換為高品質椪柑苗。

為了讓群眾真切感受發展椪柑產業脫貧致富的可行性,玉蟾村黨支部不僅多次組織培訓會,邀請縣農業局專家、椪柑種植能手等結合玉蟾村實際為大家分析發展椪柑產業的優勢,還先后多次組織村民到椪柑產業發展具有規模的鄉鎮參觀學習。

“臨近的甘家溝發展椪柑賺大錢了,我們也很有信心!”52歲的玉蟾村七組村民周海龍興奮地說。他目前已在玉蟾村流轉30余畝山地,加上自家近20畝山地,經營的椪柑園已達到50畝的規模,“以前掙不到錢,5角錢一局的小牌都不敢打,現在一心在我的‘金果果上,哪個還打牌哦!”

為了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玉蟾村還與青神縣已發展較為成熟的“小吳土雞”生態養殖項目積極合作,為有意愿、有能力的貧困家庭定額配發雞苗,并給予林下雞專業養殖指導,幫助農戶發展種養結合的立體農業、拓寬農產品銷售市場、多渠道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玉蟾村8個村民小組812戶2182人,椪柑種植面積已達1500余畝,林下雞養殖已發展至70余戶,產業規模正逐步形成。

強基礎,打通致富好路子

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對于這點,玉蟾村黨支部深有體會。2015年,河壩子鎮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生態鄉鎮。守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玉蟾村村民卻“囊中羞澀”。

“因為路不好走,種植的樹木賣不成錢,我們種的糧食和菜也靠自己走1個多小時的路背出去賣?!奔易∮耋复灏坠麨车拇迕窭钏卦普f,在她看來,“路難走”是制約玉蟾村發展的最大障礙。

巧的是,李素云的家,剛好坐落在白果灣一條長約1公里、寬3米的斷頭路口。而這條斷頭路,正在破土重建,即將搖身變成一條全長4公里、寬4.5米,連通狹槽口、白果灣、周家山、高坡橋的“玉蟾種養環線”。

村支書王光全堅信,只要玉蟾村的基礎設施得到徹底改善,村里現有產業就能得到發展機會,阻礙“玉蟾”跳出深山的瓶頸也能就此順利打破。

事實上,在2014年玉蟾村實施農村土地整理項目時,該村便啟動了白果灣至狹槽口的道路建設。但因項目資金有限,且玉蟾村所處深丘,道路修建成本高昂,僅修建長約1公里、寬3米的水泥路,便花掉建設資金30余萬元。這1公里水泥路,坡度最大處超過60度。而在玉蟾村,這樣的路還有11公里。

“我們絕不能守株待兔,必須主動作為,率先把產業發展起來,基礎設施才能全方位地跟進配套?!蓖豕馊f,為了硬化路面,村里的幾個干部像“跑接力賽”一樣,到縣、鎮相關部門引項目。

“2015年,我們按照‘產業發展到哪里,基礎設施就配套到哪里的原則,將種養環線、節水灌溉蓄水池落實到了玉蟾村?!焙訅巫渔傸h委書記鄧德軍說。

在村里積極發展產業,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浪潮引領下,貧困戶周啟昌,借助村黨支部的擔保,向親朋借了些錢開始發展種養結合的立體農業,圈養了10頭豬、14頭羊、100余只雞,還新種植了10余畝高品質椪柑,過去破舊不堪的老房子也通過全縣危房改造項目順利進行了改造?!暗冉衲曩u了牲口,就能還兩萬元的借款,再過兩年椪柑投產了,把債還清了,我們的日子就算走上正軌了?!敝軉⒉轮珎麣埖钠拮映錆M希望地說。

走出周啟昌家,王光全正要離開白果灣時,村民李素云拉扯著硬要他去地里摘些新鮮蔬菜。她樂呵呵地說,閑暇時間,自己總愛到正在改造施工的斷頭路去逛逛,“我老伴明年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務農,自己給自己打工,同樣賺錢!”

作者單位:青神縣委組織部

猜你喜歡
白果種養村民
山西靈石:種養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花椒樹下做文章 生態種養增收入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找不同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循環種養 帶富鄉鄰
鄱陽縣富大種養專業合作社
找一找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小兒慎食白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