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制”工作法 構建黨群聯動脫貧工作格局

2016-05-30 12:46達川組
四川黨的建設·農村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達川院壩貧困戶

達川組

在脫貧攻堅中,達川區堅持以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為核心,著力推行“六制”工作法,構建起基層干部領導有力、黨員隊伍帶頭得力、鄉土人才示范出力、貧困戶有內生動力、廣大村民群策群力、脫貧攻堅強大合力的工作格局。

網格化聯系機制。把行政村劃分為若干個管理服務網格,推選村組干部、骨干黨員、骨干群眾擔任院壩長,以院壩為單位,廣泛開展群眾教育引導和管理服務活動,負責及時收集信息、宣傳政策、調解糾紛、排查隱患。對群眾訴求,院壩長第一時間向村主要干部反映,由村主要干部開會研究合理解決方案,形成“村主要干部—院壩長—院壩群眾”的黨群聯系網絡。

便民化服務機制。依托村級活動陣地建立“民事代辦工作室”,實行“常設服務+流動服務+代辦服務”模式,讓群眾辦事不出村。民事代辦工作室長期安排人員值守辦公,推行錯時上班制度、預約服務制度、服務代辦制度和AB角相互承接辦理制度。全面建立以無職黨員為主心骨,熱心村民為補充的民事代辦員隊伍,代辦范圍涵蓋低保、再生育服務證、老年人優待證等20余項。同時,借助信息技術逐步建立手機APP服務平臺,解決外出村民辦事難的問題。

參與式治村機制。堅持由“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向“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轉變。通過建立健全村民會議制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級協商民主制度等,實現“三個層面”的全程參與,即全體黨員全程參與到黨內事務、全體貧困群眾全程參與到脫貧攻堅事務、全體村民全程參與到公益事業決策管理。

全覆蓋教育機制。抓好黨員先行教育,鮮明農村黨員學習政策在先、自立自強在先、發展產業在先、宣傳群眾在先“四在先”行為規范;提高農村黨員培訓經費到50元每人每年,開展農村黨員示范培訓,提升培訓效果,增強“雙帶”能力;堅持扶貧先扶志,針對貧困群眾主動脫貧意識不強,存在等、靠、要思想的現象,廣泛開展形勢政策、自立自強和感恩意識教育,增強脫貧奔康的信心和主動性;優化教育引導方式,通過院壩會、廣播會、黨員會、村民會等渠道,采取領導宣講、專家宣講、現身說法等方式,增強教育引導實效。

鄉土型示范機制。培育、宣傳一批本區、本鄉鎮、本村在自立自強、發展產業、脫貧奔康等方面的先進典型,以身邊典型影響帶動廣大群眾,全區共培育樹立區級典型20人,鄉鎮級典型300余人,村級典型700余人;深入開展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每個貧困村由黨員領辦1個具有“造血功能”和輻射帶動功能的精準脫貧示范項目,共帶動1500余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奔康;積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對帶動10戶及以上貧困戶增收脫貧的,按照每戶1000元標準給予獎勵。

多層面述評機制。在繼續開展好基層干部公開述評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普通黨員、貧困群眾公開述評活動。其中村干部主要就抓黨建、促進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在全體黨員群眾大會上公開述評,接受全村黨員群眾的監督;普通黨員重點就“四在先”要求貫徹情況進行述評,接受全體黨員的監督;貧困戶重點就自立自強發展生產在全體貧困群眾大會上公開述評,接受貧困戶的監督。全面建成倒逼機制,全面激發干部、黨員、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供稿單位:達川區委組織部

猜你喜歡
達川院壩貧困戶
院壩會“話”出干群“同心圓”
——璧山區建立三級院壩會制度推進基層治理
達州市達川區:開展和諧勞動關系“春風行動”
致富闖路人帶領貧困戶“熬”出幸福
『貧困戶』過年
貧困戶 脫貧靠產業
川北院壩
新時代如何創新群眾工作方法
達川區退耕還林典型經驗調查報告
對如何提高達川區造林質量的思考與建議
重要的是給貧困戶一份自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