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洛哥舍夫沙萬的藍

2016-05-30 14:31安一然
黨政論壇·干部文摘 2016年10期
關鍵詞:摩洛哥小城藍色

安一然

我喜歡藍色,因此總希望能找到一個只有藍色的地方,靜靜徜徉其中,就像一場無比真實的夢。而讓我沒想到的是,世上真有這樣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便是舍夫沙萬——北非國家摩洛哥的一座小城。

在舍夫沙萬,藍色是主宰,也是靈魂,因為所有的建筑,連同宅門、階梯、墻壁,全都被涂成藍色。踏入舍夫沙萬,就像進入了一個幻境,震撼之余,又有一絲身不由己。在這里,似乎就連時間也變成了凝滯的藍色。

小山城的短暫輝煌

藍色是上帝的保佑

舍夫沙萬位于摩洛哥西北部一片寬闊的山谷中,雖是小城,卻極具魅力。山谷連綿起伏,舍夫沙萬就如同一顆閃亮的藍寶石鑲嵌其中,異常奪目。

盡管舍夫沙萬并非緊鄰地中海,但卻保存著最經典的地中海式建筑與裝飾風格,所有的建筑呈現出色調深淺不一的藍,匯集成燦爛的藍色海洋,這便是舍夫沙萬給我的最初印象。

摩洛哥地處熱帶,無論任何季節,白天的陽光都異常猛烈。但在舍夫沙萬,再猛烈的陽光也會冷卻下來,我想,其原因應該正是這座小城的藍色吧。舍夫沙萬的街道狹窄而復雜,尤其是在麥地那老城區,那里更像是龐大的迷宮,卻不會令人煩惱,因為無論是房屋、墻壁還是階梯,所見之處,盡是藍色。因此,即便是在這樣的藍色中迷路,內心也是寧靜的。

舍夫沙萬的藍變幻無窮:深藍、湖藍、藏藍、青藍、鈷藍、天藍、火藥藍……總之,你能想到的一切藍色,都能在這里發現。無數的藍色,如此清晰,卻已經存在了好幾個世紀,這無疑讓人對當地居民產生了羨慕之情——這里簡直是藍色的世外桃源!

每一個來到舍夫沙萬的游客,都會不約而同地問:為什么這座小城會是藍色的?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小城的歷史說起。舍夫沙萬始建于1471年,起初,它只是遭到西班牙人驅逐的摩爾人建立的堡壘,經過漫長的發展和擴建,堡壘逐漸成為一座城市,容納了更多前來居住的人,其中包括猶太人和基督徒。在16世紀,發展壯大的舍夫沙萬迎來了短暫的“輝煌”——成為了一個獨立王國。之所以說它短暫,是因為在不到100年它便被摩洛哥擊潰、征服。

從15世紀開始,西方列強時常入侵摩洛哥。舍夫沙萬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也屢屢遭受牽連。人們飽受戰亂之苦,因此,宗教在這里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事實上,舍夫沙萬的藍,就與宗教相關。猶太人最先開始將房屋粉刷成藍色,他們用的是一種名叫Tekhelel的天然染料,據說用這種染料粉刷房屋之后,房主一家便會受到上帝保佑。緊接著,小城里的居民紛紛效仿,很快,舍夫沙萬便被藍色所包圍,人們相信,生活在這海洋般的藍色中,就無異于生活在上帝的庇佑中。

好幾個世紀過去了,舍夫沙萬的藍一如既往在陽光下閃耀。

崎嶇路上的繁華街市

令人沉醉的購物天堂

舍夫沙萬的人口不多,卻有多個民族雜居。在這里,居住著柏柏爾人、穆斯林、猶太人和摩爾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柏柏爾人。柏柏爾人其實并不是指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對眾多在文化、政治、經濟和生活習俗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統稱,他們分布在非洲西北部,主要集中在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生活在舍夫沙萬的柏柏爾人通常穿著極具特色的服飾,并戴有顏色明快的棉線裝飾的帽子,衣服寬松而飄逸,行走在舍夫沙萬的小道中,就像一條條在藍色海洋里游動的魚。

走在舍夫沙萬的街道上,要分辨游客和本地人非常簡單。游客通常會走走停停,不停發出由衷的感嘆,短短幾十米的路程,也會走很久;而本地人往往穿梭自如,你甚至還來不及看清他們的模樣,他們便消失在下一個轉角處?;蛟S對于本地人,無論是這一片純凈的藍,還是麥地那老城區內曲折的街道,他們早就習以為常了,但對于游客則不同,每一步都可堪稱移步換景,能體驗極致的享受。

既然是小山城,舍夫沙萬的道路就很狹窄、崎嶇起伏,且時有岔道交錯。其實,真要走馬觀花,逛完整個舍夫沙萬并不需要多長時間,但這個小城非常緊湊,每一條小道上,民居、酒店、旅館、商店以及路邊攤混雜在一起,熱鬧非凡,讓人應接不暇。因此,每走一步,都能給人帶來新的驚喜。尤其是那些路邊攤,小販們兜售的各種手工飾品,大多是富有當地特色的服飾、裝飾品,因不同民族與文化的交融,而更顯獨特的風格。

沿途的小攤上,商品琳瑯滿目:陽光的照射下,制作精致的銅壺和盤子不斷散發出光芒;手工毛毯和披肩掛滿了整面墻,顏色各異,有點像“萬國旗”;一個個小巧的籃子里,有烏龜在萵苣葉子上緩慢爬行;大片大片的麻袋隨意擺放在地上,雖略顯凌亂,卻也極具美感……無數商品琳瑯滿目,讓人不知不覺中就掏出了腰包。不過,若真要購物,一定得砍價,小販們也會欣然接受游客用手勢討價還價,只是在成交之后,別忘了面帶微笑說一句 “Shukran”——這是阿拉伯語里“謝謝”的意思。

不喜歡拍照的舍夫沙萬人

香料味四溢的傳統美食

在來舍夫沙萬之前,就有了解摩洛哥習俗的朋友告訴我說,舍夫沙萬當地人對拍照非常敏感,他們認為這會給他們帶來不幸,尤其是柏柏爾人,如果不想引發沖突,那么就最好不要對他們拍照。

了解這一習俗后,我也倍加小心,當選好角度,我往往會等人們從我身邊走過,把背影留給我的那一瞬,才舉起相機,按下快門。但在這里拍照,確實不易,有一次,我還沒舉起掛在胸前的相機,一群小孩便跑過來指著相機對我說:“No!”出于對當地人的尊重,后來我出門時盡量不帶大型單反相機,只隨身攜帶一臺小微單,拍拍小景就好。

當然,也有愉快拍照的經歷,但不算是拍照本身。一次,當我拍完街景后,發現鏡頭中的一位婦女并沒有繼續往前走,而是停下來,把兩手拎著的包放在地上,叉著腰喘氣。我想起此前我提著行李在階梯上吃力行走的經歷,明白這對當地人同樣不輕松。于是我主動上前,向這位婦女示意幫助。雖然我們語言不通,但微笑卻可以解釋一切,就這樣,我將她一路送回了家,并收獲了她和周圍鄰居善意的微笑,在一片寧靜的藍色中,我感到很滿足,仿佛真正融入了進去。

這座小城,能滿足你對童話世界的所有幻想。這里有夢幻的色彩、新鮮的空氣、蜿蜒曲折的街道、還有淳樸的居民。當然,這座小城也有著它獨特的個性,唯有接受它的個性,才能真正體會到它全部的美。

來到舍夫沙萬,當然不能錯過當地美食。舍夫沙萬的美食也充滿了伊斯蘭風味,而其中最大的特色,便是香料。只需在舍夫沙萬待上兩天,你的味蕾就會被食物中上百種香料所刺激。在這里,有一種叫做“塔吉鍋”的傳統美食,是把肉類、蔬菜、香料和橄欖油混合在一起,裝入一個叫“庫斯庫斯”的容器中烹飪而成的。舍夫沙萬的大部分餐館中,都有這道“塔吉鍋”,彼此間最大的區別,便是香料的差異,因此,即便是同一道美食,也可能有一千種不同的味道。

享用完主餐后,當地人喜歡再喝一杯薄荷茶。薄荷茶是用新鮮的薄荷葉熬制而成的,再適當加入一些方糖,清涼中透著絲絲甜味,非常爽口。據說這種茶還有養生功效,已成為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離開舍夫沙萬的最后一天傍晚,我扛著三腳架和相機,一路朝著小城對面的山上走去——山頂是俯瞰整個小鎮的最佳地點。隨著黃昏的降臨,游客們三三兩兩登上山頂,眺望眼前的景色:金黃的余暉暖暖地灑滿這座藍色之城,在深淺不一的藍色中,出現了幾點金色的光,很快,光芒漸漸暈染了整座小城,像是鍍上了一層金。這一瞬,我相信,我真的看到了舍夫沙萬的靈魂。

(摘自《環球人文地理》2016年第4期 )

猜你喜歡
摩洛哥小城藍色
小城雪花
小城大愛
藍色的祝愿
藍色的祝愿
即使從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會有逼仄的童年
摩洛哥椰棗年創收20億迪拉姆
“一帶一路”文化使者采風摩洛哥
藍色使命
小城紅梅贊
藍色的五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