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阿壩州羌族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的調查與思考

2016-05-30 11:31黃代君
大東方 2016年1期
關鍵詞:碉樓茂縣阿壩州

黃代君

羌族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華夏先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延續幾千年,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阿壩州是我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是羌族歷史、文化、風俗保存最為集中的地方,約有人口165800,約占我州總人口的18.8%,是羌族文化底蘊最厚重的地方,也是羌族文化最古樸、最純真和傳承最好的地方,是全國羌族文化的核心保護區。

一、阿壩州羌族傳統文化概況

(一)羌族語言、文字現狀

羌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說這種語言的羌族居民自稱“日麥”、“爾瑪”等,這些都是同一名稱在不同地區的語音變化。羌語可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縣北部的赤不蘇區、較場區、中部的沙壩區、黑虎鄉、永和鄉,黑水縣的大部分地區,松潘縣的鎮江區、熱務區。南部方言主要分布于茂縣的鳳儀、土門區,理縣通化區、薛城區,汶川的威州區、綿虒區?,F在,南部方言地區通用羌漢兩種語言,在公路沿線,除了老年人、壯年人還能說羌語外,青少年中會講羌語的越來越少,羌族語言面臨失傳的危險。

(二)特色建筑、服飾

羌族的民居建筑在中國民居建筑中獨樹一幟。他的代表是羌族的碉樓,是羌寨標志性建筑。

阿壩州羌族所居之處,“依山居之,壘石為室”。住房一般依地取材,用石塊隨手砌成,有二、三層之分,多為平頂房。房背用黃泥夯實擋雨,略有傾斜面以利排水。兩層房加修牲畜圈、茅廁;三層房底層為畜圈、房屋之間用一獨木梯相連。三十、五十房聚為一寨,即為羌寨,分別座落于高半山和河谷地帶。建于西漢時期的理縣桃坪羌寨,經歷了2000多年歲月沖刷,是目前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被人們譽為“神秘的東方古堡”。

羌族服飾,羌族刺繡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歷史上,羌族服飾多以自產的火麻經加工后紡線織成,俗稱“麻布衫”,或以牛羊毛吊線后織成,俗稱“毪衫”,亦有布衫,以青色為多。

二、阿壩州羌族文化保護情況

羌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主要聚居在茂縣、汶川、理縣。茂縣自古以來便是羌族主要聚居地,也是羌文化的核心區,在這塊土地上承載著豐富的羌族歷史和文化。茂縣擁有全國唯一的羌族博物館,館藏文物近萬件。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繼承

文化工作者及羌族民間藝術愛好者,深入羌族村寨,對羌族民間文化進行了收集整理,收集整理羌族民間故事百余篇,編輯《羌族民間故事輯》4冊;收集音樂資料一百多首,收集整理出了《羌族巫師古唱經資料輯》、《羌族巫師古唱經譯》;收集整理并灌制錄音磁帶《薩朗舞曲》1盤、《羌族民歌》1盤;挖掘羌族民間體育項目十余項。

茂縣有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5個,羌族的“羌笛的制作和演奏技藝”、“瓦爾俄足”、羌繡、羌族多聲部、羌年,成為茂縣羌族文化發展很好的品牌。四川省首批非物質遺產項目六個。茂縣被阿壩州列為首批的非物質文化項目50項,全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34處,共分為十類,其中羌族民間文學63個,羌族音樂11個,羌族舞蹈5個,羌族戲劇5個,羌族曲藝1個,羌族雜技與競技9個,羌族美術5個,羌族手工技藝10個,傳統醫藥3個,羌族民俗22個。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

羌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文化,由于各種原因瀕臨滅絕,特別表現在傳統的生活習俗,建筑、服裝服飾、語言、民族歌舞的范圍已越來越小了。

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方面,在加大《文物保護法》宣傳的同時,加強對縣境內的古羌建筑、古遺址、古墓群申報重點保護單位工作,茂縣境內15處重點保護單位已列入國家、省、州、縣級保護單位,并依照《文物保護法》進行保護。

茂縣打造了原生態歌舞《羌魂》,弘揚了非物質文化。2010年初,《羌魂》代表四川省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舞蹈)調演”活動。茂縣作為全國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區,不僅是研究岷江中上游羌族古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羌族非物質文化天然的活態博物館,在羌族地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家、省、州文化部門的大力指導下,編撰完成《茂縣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實施細則》,提出以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為目標,著力抓好“一廊、一區、一園、”(即以九環線為主體的羌族文化走廊,以赤不蘇、沙壩、較場為核心的羌文化原生態保護區,以羌城為重點的羌文化產業園)建設思路。全面推動全縣羌文化恢復發展。

三、加大保護力度,確保羌族文化傳承的思考與建議

(一)加大羌族語言文字的保護力度

羌族語言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遺產。改革開放以來不同層面上顯現出的“重經濟,輕文化”思潮以及在大眾傳媒和信息網絡的強大沖擊下,我國各民族聚居及雜居地區的語言生活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少數民族語言漢化速度驚人,羌族亦在此列。到目前仍傳承羌語的地區已屈指可數。事實上,大部分羌族村寨的居民主導語言是漢語。所以羌族語言文化已經瀕危。

阿壩州除繼續在茂縣的3-8年級開設羌語教學外,還將在汶川、理縣、松潘等羌族主要聚居區的3-5年級的學生中開設羌語教學,每周至少保證一個課時教學。讓羌族文化進學校、進課堂,使孩子們認識、了解自己的文化。羌語不僅承載著羌族的歷史和文化,它還是羌族獨特世界觀的體現。如果羌語消失,很多文明成果恐怕也會煙消云散。必須毫不遲疑的加強羌語言保護。因此應設立羌族語言文化保護和發展基金,為推動政府行為以外的資源有效整合,為真正關心羌族語言和文化保護的組織機構和個人提供一個很好的工作平臺。

(二)加大羌族建筑文化的保護力度

羌族建筑特色鮮明,特別是羌族碉樓與石砌民居,充分體現了羌族人民的智慧,是值得保護的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羌區自古以來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文化帶,不曾發生特別大的區域內文化斷裂。羌族民居建筑是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典范,同時也是羌族人宇宙觀、宗教觀、哲學觀、自然觀和審美意識的物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汶川縣碉樓,主要分布在威州鎮、克枯鄉、龍溪鄉、綿虒鎮、草坡鄉境內村寨,有著悠久歷史,其建筑年代大多4—5百年的歷史。當地老年人講,其中有的碉樓還有幾千年的歷史。羌族碉樓獨具風格的建筑藝術,遠在漢代就為人們所稱贊。雄偉壯觀的羌族碉樓,由于歷經戰亂,保存完好者為數不多。加之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各類碉樓當年的功能均已喪失,人們棄調擁進城鎮,難以修繕維護,各類碉樓即將成為瀕危古建筑。

(三)加大羌族服飾文化的保護力度(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羌族的服飾有自己民族的特點,是羌族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F在穿羌族服的人越來越少,如何使這一傳統服飾文化得以傳承下去也是我們應重視的一個問題。

在服飾文化上,放眼未來,我們對羌族服飾的發展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保護和傳承:

首先,服裝色彩應多樣化,服飾應有強烈的時代感。單一色彩的藍色、黑色、紅色長衫正在為多色彩的長衫代替,茂縣曲谷、黑虎等地的羌族姑娘百分之七十均有紅彩,有的地方還著白麻布長衫,或染成棕色或深紅色。隨著服裝質量的提高,色彩會異常豐富,出現在羌族人民眼中的將是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

其次,民族傳統服飾將繼續發展。一部分服裝款式將保留民族風格,僅在細節上略作改動。裝飾上,穿金戴銀成為財富象征會更加普遍。隨之,手鐲、耳墜等將更加多樣化;在制作工藝上也更講究精、美、純度。

(四)加大羌族文化傳承的保護力度

1.專項資金

由于缺少規劃,各相關部門是一盤散沙,沒有形成合力,對人力、經濟等資源也是一種浪費。資金也較困難,保護羌族傳統文化,使羌族文化得以傳承,必須設專項的資金。

2.對羌語人才的培養

關于羌族人才培養的問題,對于羌族語言文字的專業人才必須量身打造甚至寧可“按件生產”也不能批量浪費,必須保證“深造一個,成才一個”,并能“獨當一面、帶動一批”。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人才需求和教育資源浪費的問題,一步步推動可操作的人才培養方案,最終摸索出民族文化保護的建設性方案。

我們應把羌族文化發揚光大,讓世人都來了解。使云朵上的街市——汶川縣雁門鄉蘿卜寨成為羌繡、羊皮鼓舞、羌歷年、釋比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理縣桃坪鄉桃坪羌寨成為東方神秘古堡;茂縣鳳儀鎮坪頭村成為羌族特色文化聚居區等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羌民族傳統文化會散發著羊角花的香味,踏著“云云鞋”向世人展示她獨特的魅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阿壩州州委黨校)

猜你喜歡
碉樓茂縣阿壩州
古蜀之源:茂縣營盤山遺址
阿壩州動物防疫工作措施
中江有碉樓精巧神奇名鄧氏
阿壩州:根治欠薪行動全力實現“兩清零”目標
阿壩州黃河第一灣格薩爾嶺國所在地探微
GHOSTS OF GUANLAN
布瓦雄碉與川東碉樓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縣大救援
工布江達縣碉樓文化探析
杭州市赴阿壩州開展交流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