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互聯網+改變的大電影

2016-06-03 18:12鈴鐺
大眾電影 2016年5期
關鍵詞:小時代狼圖騰左耳

鈴鐺

電影一直被新興的媒體推動著改變——當年電視機的出現,就曾經讓電影業如臨大敵,用更大的銀幕和更大的制作來對抗那個還沒有窗戶大的敵人。如今,接入中國已經超過20年的互聯網,正逼迫和推動著中國電影做出更大的改變。

錢不再是問題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做事情要先籌錢。以銀行和煤老板為主要資金來源的拍片時代已模糊得好似不曾相識,互聯網時代,這種用來投資的錢被定義為“資本”,講究“運作”?;ヂ摼W+電影已經在各路英雄好漢的“運作”下,細分出了多種合作方式,統稱“互聯網+電影+金融”,其目的很明確,就是讓電影“不差錢”,當然,各種“成名”也是順帶的事。

個人或啟動的影片知名度不高的“老總”“小總”們,大多選擇“保守型”的融資方式,也就是資金眾籌。至今讓圈內外津津樂道的《大圣歸來》宣發資金的來源就是采用這種方式。這只是互聯網+電影+金融最基本的合作模式,通過出品人的微信朋友圈獲得89位眾籌人,少則一兩萬元,多則數十萬元,籌集的780萬元最終以本息近3000萬元、人均25萬元的收獲皆大歡喜。起源于2012年,發展于2014年,在2015年達到峰值的這種資金籌集模式不僅能讓電影得到資金上的支持,還能讓電影借助互聯網平臺引起話題,為營銷鋪墊。后者也是一些大、中成本電影“客串”資金眾籌的原因。

相對于眾籌,線上理財產品可以看作前者的“2.0”版本,融資風險和購買風險都會有所提升。這種“穩健型”的融資方式,就是把電影拍攝的融資需求,作為依托互聯網金融產品為標的發起的借貸需求,借貸標的便是電影。由于眾籌人數的限制,以及法律的界定尚且存在爭議,互聯網、保險、金融領域的公司更樂于將電影融資項目包裝成保險或信托理財產品。目前,這類產品的口碑日益惡化,很多跟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會在利益的驅使下,推出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以附贈電影票、觀看首映禮等形式掩蓋產品風險,更談不上任何實際的電影后續權益。

如果老板們屬于“進取型”,那么就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了。除了現成的P2P平臺,“進取型”一般會搭建自己的P2P投資平臺,以電影的預期票房收入作為債權收益通過網貸平臺對接投資人。P2P平臺是否注重專業背景以及所投資電影項目的具體內容,包括一系列規劃甚至后續項目,決定了融資的體量和相關運作。為了做大蛋糕,“進取型”還講究“混搭”,以近日引起熱烈討論的《葉問3》等影片為例,一個電影標的被設計成多款理財產品在多個平臺進行“運作”,幾乎橫跨眾籌、P2P、線下理財以及多個上市公司。

與電影《葉問3》票房造假的處罰相比,一系列更大膽的資本“玩法”似乎無從審判。正如樂正傳媒研發與咨詢總監彭侃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資本是很野蠻的”,它只是為了尋求利潤。這種“野蠻”在互聯網+電影的“新常態”下影響會更大。彭侃認為,中國電影幾百億的票房,相對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收益不值一提?;ヂ摼W行業和電影行業的運作邏輯存在區別,進入電影行業后,會發現創造的利潤遠不及預期或其他行業大,但是,影視業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制造話題,而這一點又恰巧能與互聯網的“短、頻、快”思維結合。

這邊廂,資本市場的“進取者們”讓電影圈的信譽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那邊廂,2015年票房前10的6部國產影片中,有5部是“互聯網+電影+金融”的產物?;ヂ摼W+電影+金融給了電影無限生機,也貌似“不差錢”,但正如“如果你愛他,就讓他去華爾街;如果你恨他,也讓他去華爾街”,資本的風險不會因為人們愛恨交織的情緒而有任何變化。

發行放映互聯網說了算

《葉問3》的票房事件的發現和迅速升溫,也讓更多人了解了包括時光網PRO、貓眼電影在內的多個手機應用軟件,這些軟件可以實時查詢電影票房。此外,國內統計票房的專項機構——廣電總局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也開通了實時票房數據平臺,并要求電影院,包括電影票網絡代售商,在每賣出一張票后,10分鐘內就要將電影票的相關原始數據上報至國家數據平臺。目前,全國每天申請開業的影院,必須符合通過的一個審核標準就是:影院建設的計算機售票信息系統能夠跟國家數據平臺正常對接。

互聯網+讓監管更具可操作性,給了虛報數據、利用數據炒作現象一記重拳。而與觀眾更密切的證明互聯網存在感的,則是網絡在線購票。從2014年開始,互聯網企業強勢而迅速地進入電影發行放映環節,以淘寶電影、格瓦拉生活網和貓眼電影為代表的互聯網售票機構與電影制片方、院線方合作展開各種形式的互聯網售票。與此同時,互聯網企業的介入還將電影售票時間從上映后提前至上映前,服務也更人性化,除了選座,一些互聯網銷售的電影票甚至還可以像機票一樣預售和改簽。

購票方式的變革,觀眾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快捷和實惠,電影制片發行放映各方則收獲了更短的宣傳和營銷鏈條,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那么,互聯網企業呢?無利不起早?!笆濉币巹澲赋?,要努力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新目標”,使中華文化影響持續擴大?;ヂ摼W企業通過整合資源,不僅有可能成為電影行業的領跑者,而且能在資本市場提升其估值溢價的收益,包括網絡售票催生的流量、用戶等相關衍生業務和后續收益。

據記者了解,現在網上售票比例已經高達60%以上,春節檔更高,達到80%。貓眼、格瓦拉、微信電影票、百度、網易電影票、淘寶電影等也都在嘗試在線售票的平臺模式以外的多條腿走路,艾漫、藝恩等第三方數據機構開始對產業進行服務。以貓眼為例,憑借東家美團網的后臺數據分析優勢,制訂更加適合電影的排片計劃,成功與片方合作發行了《心花怒放》《智取威虎山》等影片,口碑和票房都不錯。背后控股股東為騰訊的微信電影票則以覆蓋全國500個城市,近5000家影院的合作,以及6億多的移動互聯網所搭建的海量朋友圈,打造作為電商平臺在營銷發行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發行,放映領域也有互聯網企業忙碌的身影,推出一系列全新的舉措。網絡影院已經得到多家視頻公司的布局,成為小成本、小眾影片進入市場的一個出口。樂視網控股的樂視影業除了參與出品、發行影片,也打造了數字熒幕、PC屏、手機屏、Pad屏和點播電視“五屏聯動”的放映平臺。此外,為了提升專業性和話語權,美團旗下的貓眼電影和阿里旗下的淘寶電影紛紛發布電影行業報告。

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互聯網企業在電影發行放映領域的地位已經很明顯?;诖?,一些業內外人士紛紛驚呼“互聯網是真正的發行方”,“電影公司就是為BAT(百度、阿里、騰訊)打工”。

其實,很多內電影公司并非沒有前瞻性,突圍也正在進行。除了光線傳媒與奇虎360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經營以電影為主的互聯網視頻業務;華誼兄弟則通過收購“賣票網”完善自己的布局。萬達院線、新文化A股公司都陸續宣布一系列定增及投資方案,總金額達數十億元。

樂正傳媒研發與咨詢總監彭侃談到,中國互聯網+電影的發展程度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好萊塢在某些方面還要成熟。比如售票系統,美國的在線售票比例也就20%左右,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不僅沒有來自不同渠道的補貼,美國觀眾網上購票還需要交納手續費??梢?,各路企業風起云涌日月更替,說了算的還是中國觀眾,海量中國觀眾!

為網民服務

近日,在韓國一家金融新聞編輯部,一名人工智能記者正式上崗。智能記者僅用0.3秒即可完成一篇股市行情的新聞報道。網絡上進行的對比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讀者分不清楚到底是人寫的還是機器寫的。其實中國在這方面起步更早,早在去年9月,騰訊就已經嘗試啟用寫稿機器人,可以發表一些簡單的財經新聞,后來新華社的寫稿機器人“快筆小新”正式上崗,可以寫體育賽事中英文稿件和財經信息稿件。

不少人調侃,記者是不是可以下崗了?那么,接下來呢?互聯網也能為編劇提供“素材”,包括網絡熱詞、橋段,以及粉絲和他們的喜好需求。近兩年,正是因為互聯網的這種幫助,不少“網生代”創作的網絡大電影撐起了互聯網+電影的另一片天空。比如由網絡微電影《老男孩》改編的影片《老男孩·猛龍過江》,就是具有這種獨特代表性的“網生代”作品。制作者充分利用與用戶溝通互動的方式,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尋找、組合、闡釋的機會與樂趣。此外,《小時代》系列、《熊出沒之奪寶雄兵》以及眾多“粉絲電影”也都被業界劃歸“網生代”思維下的作品。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今年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手機網民規模達6.2億。具體來看,2015年新增加的網民群體中,低齡(19歲以下)、學生群體的占比分別為46.1%、46.4%,這部分人群對互聯網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娛樂、溝通。另有電影業內的調查表明,中國影迷的平均年齡僅為21.8歲。

網絡用戶和影迷的年輕化,對影片和創作的影響很明顯。2015年,國產影片票房排行前6名的影片中,有5部是新導演作品,其中4部是導演處女作,它們分別是暑期檔的電影《大圣歸來》(田曉鵬)、《捉妖記》(許誠毅)、《煎餅俠》(大鵬),以及國慶檔票房冠軍《夏洛特煩惱》(閆飛、彭大魔)。而與此同時,一些大牌導演,甚至明星陣容豪華的影片卻遭遇滑鐵盧。

“網生代”們口味的趨同和對網絡熱點的依賴,業內人士不無擔憂。賈樟柯在不久前的香港國際影展上談到,電影制作水平很低的電影仍然可以獲得很高的票房,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一位從媒體改行當編劇的朋友告訴記者,互聯網+時代,電影從啟動開始每天都會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幾乎沒有更多的時間來討論劇本,很多只能從網絡中抓取。

中國電影家協會饒曙光秘書長分析,現在大多數觀眾的觀影沖動處于一種社交娛樂的心理,他們更多地追求話題性,網絡的熱點語言、熱點信息和一些段子,才得以進入電影內容生產,而且對觀眾具有比較大的吸引力。電影最終還是要講好一個故事,講好一個從生活中來的,具有生活人性內涵的故事。饒曙光秘書長告訴記者,“電影人才培養從網絡抓起”,中國電影家協會也準備開辦一些網絡編劇的訓練班,引導他們創作更積極健康的網絡文藝作品,用健康的網絡文藝作品來占領網絡文藝陣地。

正如研發人員所說,現在全球做得最厲害的是谷歌的機器人,其智能水平也只能跟上3~5歲的小孩,因此寫稿機器人只能是記者的輔助性工具。報道越有深度和思想性,記者越難以被替代。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讓私人記者成為可能,即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根據每位用戶的需要撰寫私人新聞。

這也許是對電影劇本創作的一個啟示:“快餐”與“老湯”都有人需要。

大踏步進入IP時代

IP(知識產權)如今成為行業內最熱的關鍵詞,好像不談IP,就被out了?;ヂ摼W是IP天然的沃土,《小時代》系列、《左耳》、《何以笙簫默》、《盜墓筆記》,以及未上映的電影版《花千骨》、阿里影業的電影項目《擺渡人》、游族影業的《三體》都是受關注度比較高的IP電影。據統計,從2014年開始,關注度高的電影中有三分之一是IP電影,發展到2015年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接近40%,其中《尋龍訣》《煎餅俠》《狼圖騰》《夏洛特煩惱》等IP電影占據了國產電影票房的半壁江山。

于是,留下“低風險、快速收益能力”印象的IP被電影業迅速當作一個“筐”,青春小說、漫畫、校園民謠、流行金曲、網絡游戲、電視節目、國內外翻拍電影都成了“筐中之物”,可謂上下五千年、東西南北中。有意思的是,網絡流行短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于去年立項,同名電影正在拍攝中。

調查顯示,在2015年所有IP電影里,電影評分為7分以上的只占所有IP電影的20%,5分以下的則占48%。而普華永道分析師在綜合多方數據統計中得出的結論是,過去10年中,全球票房前20都是“IP產品”。

讓人過目不忘的電影《美人魚》海報最醒目位置,留給了“周星馳”三個字,這便是經典IP的價值體現。好萊塢無疑是經營經典IP的范例,“系列電影”“迪士尼樂園”“米老鼠”……一個電影IP從相關的跨界產業里面,包括家庭娛樂、文學、玩具、動漫、樂園等所獲得的商業回報,已經超過了票房兩倍以上,這才是更大的“金礦”。目前,我國已有文交聯合、時光網、阿里巴巴等企業布局電影衍生品的開發。

無論是IP轉換成電影,還是電影形成自己的IP,進行后續的開發利用,都繞不過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版權保護,而這也是我們的短板。2015年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布通報,點名提及了5起影院盜錄事件,重申盜錄影片及合法流傳盜版節目是觸犯《刑法》和《著作權法》的重大犯罪行為。與此同時,針對票務系統和在線放映等一系列電影市場秩序亂象的“大清理”已經開始。

2015年,我國電影總票房440.69億元的成績幾乎無人不知,可是海外27.7億元的銷售收入則幾乎被湮沒。對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首先,想要真正贏得世界電影尊重,必須對世界電影文化多樣性做出獨特貢獻,然而中國電影還不能產生出一種更具廣譜意義的、讓世界各國效仿和學習的榜樣文本;其次,中國電影仍以小的規模、窄的方式在同國外的電影市場對話,如果海外主流觀眾對中國電影是陌生的,中國在文化上的影響力肯定就是受局限的。

的確,觀察中國電影是否崛起的指標,不能局限于國內的數字分析,還需要看中國電影有沒有機會被更多的外國人看到。中國電影家協會饒曙光秘書長認為,互聯網+電影對中國電影的影響要比對美國電影的影響要大得多,這也為中國電影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提供了一個新的增長點,中國電影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互聯網+提供了各種無限的可能性,還會出現很多新的情況,但正如李克強總理談到文化遺產保護時所說,“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應該是道德經濟”。電影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道德產業。今天我們誰也說不出來到底全世界拍了多少部電影,而只會記住一些優秀的影片、一些經典的鏡頭,希望未來的人們也會跟著電影懷念我們這個時代。

猜你喜歡
小時代狼圖騰左耳
左耳問題
左耳問題
《狼圖騰》中“狼”符號的主體性探析
編劇 宋方金:世上竟然還有比《小時代》更爛的電影?想想就毛骨悚然
蒙古國看《狼圖騰》:女主角好
我看電影《狼圖騰》
你的話像花,開在我的左耳
看《狼圖騰》5年磨一劍
美版“小時代”力壓科幻大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