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科普教育的開創與探索

2016-06-04 12:09于晨晨
企業導報 2016年10期
關鍵詞:科學普及民國渠道

于晨晨

摘 要:民國時期,科普教育受到國家和知識界的普遍重視。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歸國留學生,組成了頗有影響的科學家群體,他們通過組建各類科學社團,積極發展科普教育。30年代,隨著民族危機加深,科學救國思潮進一步高漲;為改善我國民眾科學教育落后現狀,在一些政府官員與知識分子的助推下,科學化運動興起,科普教育也逐漸轉向普通大眾。簡言之,民國時期的科學普及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起步,在夾縫中求生存,在知識分子和政府的努力下,取得一定成效。

關鍵詞:民國;科學普及;渠道

民國初年,就有先進的知識分子踏上了追求“民主”與“科學”的道路,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面對科學普及落后的現狀,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團體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探究民國時期的民眾科普教育發展歷程,有助于加深我們對那個時期特定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的了解。從學術層面來說,民眾科普教育是科普層面的社會教育,有其相對獨立的歷史源流,對其進行研究,可以作為近代社會教育發展演變的新視角。其次,從現實意義來講,科學技術己成為決定各國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民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弗蘭西斯·培根曾經說過,“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自身的價值,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一、民國時期開展科普教育的原因

(一)開啟民智的需要。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場以“民主”與“科學”為主要內容,改造國民性、改變中國人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思想啟蒙與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使得科學深入人心,中國興起了科學主義思潮,人們在追求科學、反對迷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一時期科學家普遍重視科普。任鴻雋在《科學教育與抗戰建國》一文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包括理科教育、專門學校的應用科學教育及“一般科學常識教育”(又稱“社會教育中之科學宣傳”)。但是在1930年以前,不論政府還是科學運動團體,都注重于“高深的專門研究機關的設置,或致力于學校教育之改良,而忽略了民眾科學教育的實施。[1]因此,對于民眾的科普教育不容樂觀。社會教育雖然不以科普為重點,但科普卻是社會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茖W教育不再是知識分子的專利品,科學事業與大眾生活無法分開。

當時國人的思想受中國傳統的影響,在繼承老一輩人經驗的基礎上,認為生病了是因為有鬼神在作祟,發洪水是惹怒了龍王,封建迷信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但實際上生病是因為細菌、病毒入侵,而發洪水是地形、降雨等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普及科學知識的目的就是使民眾從愚昧迷信的生活中解放出來,開啟民智,使他們進步起來。

(二)科學化運動的有力助推。清末民初,社會上雖然有一些從事科普宣傳的團體、圖書館等機構,但是由于資金、政局、缺乏組織性等局限,導致科普的效果不理想。在1932到1937年間,政府高官和研究機構學者發動了中國科學化運動,以成立“中國科學化運動協會”作為組織形式,以《科學的中國》(半月刊)刊物為表達思想觀點的平臺,形成了有組織,有思想,有綱領,有計劃的科學普及高潮。中國科學化運動協會與中國科學社同以傳播科學知識和思想為宗旨,但是,中國科學化運動協會更多的探討了科學與社會發展,科學與經濟,科學與國防,科學與民俗,甚至科學倫理的諸多問題。該組織尤其在中國如何實現科學化的問題上進行了貫穿始終的、深入的研究。在科學化運動過程中,通過創辦雜志、發表文章,推薦名人學者在中央廣播無線電臺對重要的科學問題發表演講,在各地組建分會等方法,結合中國當時的經濟、國防、民俗、百姓生活等具體問題進行講解。這些對于民國時期科學的普及和傳播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三)挽救民族危亡的需要。民國時期,經濟蕭條、政局動蕩、民族危機加深,國家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中。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國人積極探求救亡圖存之道,科學救國思潮興起。中國的軟弱,外敵的入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科學的落后。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但卻用于制造爆竹,而外國人卻制造出了大炮;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但卻用于看風水,而外國人卻用于對外擴張。由此可見,當時大多數中國人迷信、自私、散漫、無秩序·……在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面臨的外來危機與現實社會存在的障礙之后,日漸增多的有識之士主張注重在社會教育中加強科學宣傳,以充實國力,救民族于水火之中。[2]

二、民國時期科普工作的開創與探索

(一)科學研究機關。民國以前的學??茖W教育,形式上看站穩了腳跟,但是實際上還是貌合神離,很少重視自然科學。盡管如此,國內尚有幾個著名的科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對中國科學的普及與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1)國立地質研究所。在共和政府成立之后,添設了一個國立地質測量所,后來改名為地質研究所,這個學術機關對于中國地質的調查、礦藏的探討有很大的貢獻。1927年發現的敦煌石室引起全世界科學家、考古家的注意;資源的數量從前沒有人可以指出一個確切數來,經過該所勘察,才得到我國的煤有250000000噸。在1920年,該所出版公報,不止把一般比較容易到達的煤鐵礦藏都測量過,更估計了不易測量到的,一萬萬噸的新鐵礦,這件事博得正在萌芽中的中國礦業界贊賞。[3]于是,

1922年由礦業界的熱心者捐助一筆巨款,使地質研究所開辦一所圖書館,館內的藏書約有四萬冊,可以說是國內最完備的科學技術圖書館。地質研究所特別注意研究古生物學,除此之外,對于地震學、土壤測驗、燃料研究以及考古都有所成就。通過研究所出版的公報、創辦的圖書館,民眾對于地震、資源等知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促進了科學知識在大眾間的普及。

(2)國立中央研究院和國立北平研究院。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27年,是我國最高科學研究機關,可以說是全國的最高學府,完全兼有美國的國立科學研究院,法國的科學研究學院的混合性質。同時又是國家給國內外的科學家和科學團體頒發榮譽學位的最高機關。它的宗旨是實行科學研究,并指導聯絡獎勵全國研究事業,以謀科學之進步,人類之光明,也可以算是指揮與聯絡全國科學研究活動的一個總機關。中央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現代有系統的科學研究事業的開端。從此,不僅應用科學的研究獲得重視,而且常規和永久性質的研究、基礎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全面展開。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大綱”中還包括實行學術自由的原則,實際上卻受到一些限制。國立北平研究院的宗旨與中央研究院相同,它統轄六個研究所:物理學、化學、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藥物學等六個學科,六個研究所都設在北平。研究院所取得的成果對促進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3)國立中央博物院。國立博物院除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外,還有一所國立中央博物院,于1933年4月開始籌備,內設自然、人文、工藝三館,1936年在南京明故宮勘定院址,籌劃建筑,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時第一期工程僅完成大半,直到戰后的1948年,才將劉敦楨設計的人文館竣工開放,規劃中的另外兩館因時局原因未能實現。該院在抗戰期間所做的工作有:對于云南大理的發掘,發現云南省蒼洱區有古代遺址12處,古墓十七座,編寫成《蒼洱文化區研究報告》,并考察川滇黔地區居民的風俗習慣、生活狀況以及搜集各種標本、模型、圖片、器物等多次公開展覽。通過參觀博物館、觀看展覽,科學知識得到很好的普及。

(4)中國科學社。以上記述的三種完全是由政府出資設立的科學機關,至于私人設立的科學學術團體,較為著名的要推中國科學社。該社于民國三年六月(1914年6月)成立,研究的學科包括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其事業約可分為六項:一是出版科學雜志及科學書籍等;二是成立科學圖書館;三是設立生物研究所,搜集國內動植物標本,分類陳列,供民眾觀覽;四是推行科學教育,中國科學社認為要使中國科學發達,必須從改良科學教育入手,其中以改良中等學校的科學教育最為重要;五是舉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科學演講;六是審定科學名詞,自民國八年(1919年)開始,該社參加了科學名詞審查會,其已經審定的名詞包含數學、物理、生物各科。

(二)科普的主要傳播渠道。(1)發行報刊傳播科技。鴉片戰爭爆發以后,中國閉關鎖國的狀態被打破,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文化逐漸進入中國,近代報刊是從西方引進的舶來品。報刊在中國的興起、發展、繁榮對于科學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發行的刊物,比如《科學》、《理化雜志》、《東方雜志》等刊物上都有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譯著,主旨是傳播西方的科學觀。具體來說,《科學》雖不是純粹的科普期刊,但“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的辦刊宗旨,以及對科學精義和效用的倡導,具有科普意義;《科學世界》1932年發刊詞中坦言:“發行本刊的使命,在供給中小學理生老師的參考資料,和增進國人的科學常識,使其明白科學的應用”;《晨報副刊》創刊時就開設了“科學談”、“衛生淺說”、“地質淺說”、“科學淺說”等欄目。

由于科學比較“枯燥”,許多報刊在創刊時,不敢存太大希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報刊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有的報刊甚至出現了再版的情況,由此可見民眾對科學的關心與重視;有些學校的教師推薦自己的學生去購買一些科普讀本,極大地促進了科學在民眾間的普及。

(2)編寫科普讀物。針對不同的受眾,編寫了不同類型的科普讀物,以此向社會大眾普及科學知識。針對“平民”和“民眾”這個群體,主要編寫出版了以下幾種叢書。一是平民小叢書,比如:《飲食的衛生》、《怎樣養蜜蜂》等;二是民眾科學問答叢書,比如:《生命離不了的東西》、《我們住的》等;三是民眾小叢書,比如:《科學的生活》、《生物常識》等;四是平民教育叢書,比如:《重要莊稼的選種》、《蝗蟲驅除和利用法》等;五是民眾農業叢書,比如:《種稻淺說》、《土壤淺說》等;六是民眾常識叢書,比如:《化學淺說》、《氣象淺說》等。這些讀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而成,圍繞著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展開。

針對少年兒童這個群體,主要有少年自然科學叢書,如:《蟲·魚·鳥·獸》、《衣·食·住·行》等;少年百科全書,如:《常見事物》、《生命現象》等;兒童科學叢書,如:《蒼蠅與瘟疫》、《蚯蚓》等。因為少年兒童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以及針對少年兒童對未知充滿好奇的心理特點,這些讀物一般通俗易懂,富有童趣。

針對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由于自身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積累,所以科普讀物比較晦澀難懂,含有較多的專有名詞,非常人所能輕易了解的,如:《細菌與人生》、《夢》、《進化論淺說》等。

(3)舉辦科學講演。進入20世紀之后,尤其是中國科學社及其《科學》雜志的刊行,引領了中國科學化運動,即科普運動。相關的科研機關和學術團體,積極舉辦通俗的科學講演。比如有王琎的《衣食住之化學常識》、丁文江的《歷史人物與地理之關系》、胡適的《用科學方法整理國故》、伍連德的《生活、健康與財富》、馬心儀的《植物與人生》、陳燕山的《改進中國棉業之重要》、李永振的《農業改良》、何偉發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孫明經的《電化教育》等。由此可見,演講范圍的廣泛,有涉及科學本身的,也有科學與現實生活的,也有科學與戰爭的,等等。由于科學講演多是講演者將晦澀難懂的內容變成通俗易懂的話語,更有益于民眾的消化與吸收,且講演者可充分發揮能動性,調動現場氛圍,能讓民眾在聽的過程中真正了解該知識,并在生活中運用該知識,起到了科學普及的效用。

(4)創辦博物館和各類展覽。1876年京師同文館設立博物館,1905年南通博物館開辦,此后各地也時有博物館出現。博物館陳列的對象有自然科學、現代工藝的材料以及標本、圖片、物件等,所以具有科普的功能。民眾進入博物館參觀學習是比較自由的,如果有科技方面的疑難問題還可以向館內的工作人員請教,可見其具有明顯的科技普及的性質。此外,清朝末年,在發展實業的推動下,許多工農業品展覽開始舉辦。比如1899年漢口設立商務公所,陳列工業產品;1906年京師創辦農事試驗場,設有農品陳列室,并適時舉辦農事展覽。這些展覽的舉辦可以幫助相關人士了解新品種、新器械以改良生產,有助于開闊眼界,普及科技知識。

(5)電影廣播播放科普。電影與廣播是近代科技的產物,作為大眾傳播工具,天生具有科普傳播的優勢。電影以動態的畫面、真實的聲音吸引著大眾,電影和廣播與文字傳播相比,更易為民眾所接受。近代中國電影的出現并不晚,1896年上海徐園就首次放映,此時距愛迪生1890年發明的“放映匣”只有六年時間。此后,出現了《瘧疾》、《交通工具的進展》、《采煤》、《民國二十五年之日食》等科普性質的電影,雖然放映時間不長,加上社會動蕩,效果也不甚理想。但不可否認,隨著這些影片深入學校、農村、山區,對于加強民眾們的科普意識、推動科學普及具有積極意義。

(6)開展科學調查、考察,以實際行動宣傳科學。說得好不如做的好,實踐出真知。1941年9月21日,邊區將出現日食現象,自然科學研究會利用這次機會提前在文化溝俱樂部開展科普講座,于光遠等進行了關于“日食知識”的演講,并且組織了實地觀察,用事實教育廣大群眾,對破除群眾中流傳的“天狗吃太陽”、“野太陽吃家太陽”等迷信思想有很大幫助。[4]

簡言之,通過科學調查、考察制定出來的策略更加具有科學性、得出來的結論更加具有可信性;通過實際行動向普通大眾宣講科學,破除迷信,了解未知才更加具有信服力。

參考文獻:

[1] 高玉嬌.民國時期民眾科學教育探析[D].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11月.

[2] 陳洪杰.中國近代科普教育:社團、場館和技術[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猜你喜歡
科學普及民國渠道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科學普及助力科學教育做加法——中國科學院學部第七屆科學教育論壇會議綜述
聚焦“五個一” 打通為僑服務渠道
他們為何都愛民國?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廣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動效果調查研究
渠道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午社“四聲之爭”與民國詞體觀的再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