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大腸癌對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分析

2016-06-09 09:19杜宗敏
當代醫學 2016年34期
關鍵詞:大腸癌營養狀況腺癌

杜宗敏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大腸癌對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分析

杜宗敏

目的 營養不同手術方法對大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并對其圍手術期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方法 選取80例大腸癌患者隨機進行分組,A組40例予以開放式手術,B組40例予以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比較2組圍手術期情況及臨床療效。結果 B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優于A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為7.5%,低于A組的25.0%(P<0.05);術后LC、ALB、PA無明顯變化,各指標水平均優于A組(P<0.05)。結論 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治療大腸癌的療效顯著,其在改善圍手術期情況、減少并發癥、維持營養狀況等方面均優于常規開放式手術,因此值得臨床借鑒和運用。

大腸癌;圍手術期;大腸癌根治術

惡性腫瘤大腸癌在臨床上比較多見,一定程度上可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目前,臨床治療大腸癌主要以手術根治切除為主[1]。以往常規開放式手術的創傷性較大,多數患者因無法耐受而選擇放棄治療,并最終因病死亡。近幾年來,醫療技術的發展為腫瘤疾病的手術治療提供了有利基礎。其中腹腔鏡手術以及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日漸成熟,已逐漸成為臨床手術治療大腸癌患者的重要手段[2]。為進一步探討治療大腸癌疾病的最佳術式,本院以收治的大腸癌患者為對象,分別采用常規開放式手術和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兩種不同術式予以治療,并對大腸癌患者的圍手術期情況進行了觀察和分析,證實了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在治療大腸癌方面的優勢和效果,現就有關情況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大腸癌患者共80例,均經病理檢查確診,伴有腹痛或大便性狀變化,TNM分期Ⅱ~Ⅲ期,同時排除惡性腫瘤、器質性病變、腸道梗阻及手術禁忌證等。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

A、B 2組,各40例。A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齡50~78歲,平均(62.4±2.3)歲;其中管狀腺癌3例,黏液腺癌8例,腺癌29例。B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齡50~77歲,平均(61.9±2.6)歲;其中管狀腺癌5例,黏液腺癌7例,腺癌28例。A、B 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A組:實施常規開放式手術,根據腫瘤部位以一側旁正中位置為入路切口,探查腹腔臟器及腫瘤,對手術切除的可能性進行評估,運用常規方法切除腫瘤,行淋巴結清掃。B組:在腹腔鏡的輔助下實施大腸癌根治術,“五孔法”于臍部作切口,建立氣腹,控制腹壓13~15 KPa;套管經臍孔進入腹腔,觀察盆腔情況,調整其余四孔位置,確定手術部位;依據手術視野及暴露情況調整患者體位,超聲刀分離腸系膜根部及腸系膜血管,隨后利用鈦夾夾閉、離斷;至腸壁邊緣時分離腸外側腹膜,并切除標本、送檢;根據腫瘤位置切開腹壁約5 cm,拖出腸管殘端,直至吻合器吻合后納入腹腔,采用常規方法置管引流,并對切口進行縫合。

1.3 指標觀察 比較2組圍手術期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記錄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術前及術后抽取患者靜脈血檢測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細胞計數(LC),對手術前后的營養狀況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圍手術期情況的對比 B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 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圍手術期情況的對比(x±s)

2.2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 2組并發癥主要為腹腔和切口并發張,其中A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0%,B組發生率為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006,P<0.05)。見表2。

表2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n)

2.3 2組營養狀況的對比 2組術前LC、ALB、PA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B組患者LC、ALB、PA無明顯變化,且顯著高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營養狀況的對比(x±s)

3 討論

大腸癌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十分嚴重,歐美發達地區大腸癌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3位[3-4]。我國雖然是大腸癌發病的低發區域,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大腸癌發病率開始逐年增加。其在我國惡性腫瘤疾病中位居第5位,且年齡>40歲人群是大腸癌疾病的高發人群,其危險性每十年可增加一倍[5]。根治術切除一直是臨床治療大腸癌的主要方法,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其微創特點在臨床手術治療中受到廣泛關注。以往多有觀點認為[6]:惡性腫瘤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其腫瘤轉移風險較高,與傳統手術相比,有明顯的腫瘤發生轉移的可能性。但醫療技術的發展日漸成熟,如今實施腹腔鏡手術不僅可以避免上述狀況,還能對腫瘤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使得手術的整體效果變得更加突出。一系列研究報道均表明[7],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治療大腸癌的近期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高。本院通過對大腸癌患者的治療,總結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的特點如下:(1)腹腔鏡技術的運用使得手術入路的選擇更為準確;(2)即便是狹窄的腹腔小間隙,腹腔鏡也能夠抵達,同時能夠放大局部使手術視野更加廣闊,在腹腔鏡下對自主神經叢進行識別,并予以保護則更為容易;(3)采用超聲刀進行手術,銳性解剖可減少術中出血的發生,同時能夠將大腸系膜完整切除;(4)手術操作對瘤體的擠壓減小,患者術后切口愈合時間快,術后免疫力較強。有關報道指出[8]: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在淋巴結清掃范圍、數目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方面均優于常規開放式手術。而本結果顯示:與實施常規開放式手術的A組患者相比,實施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的B組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改善明顯,其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縮短,術中出血量、并發癥減少,營養狀況維持良好,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對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更佳。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技術的輔助下,實施大腸癌根治術對大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可促進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改善、胃腸道功能恢復、并發癥發生率降低,與常規手術相比,其臨床療效安全可靠,值得進一步運用和實施。

[1] 周文鵬.大腸癌患者術前管飼全腸內營養的效果及其腸道清潔的作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16):99-100.

[2] 劉新義.腹腔鏡輔助下手術對大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營養狀況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4,20(8):999-1001.

[3] 解雅英,于建設,丁翠霞,等.食管超聲多普勒監測儀指導下目標導向液體治療在大腸癌手術應用的臨床觀察[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4,35(12):1085-1088.

[4] 王永桓.大腸癌并發腸梗阻患者69例手術治療效果與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12):199.

[5] 黃景華.腹腔鏡手術與經腹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大腸癌臨床療效的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2(18):5196-5197.

[6] 朱其勇,吳可,黃海寧,等.T3期大腸癌患者新輔助化療與手術前后外周血T細胞亞群變化的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12):2261-2264.

[7] 梁學敏,譚康聯,張思奮,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后大腸癌患者生存質量的評估及比較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3,19(11):1145-1149.

[8] 陳玉梅,閆樹英,姚輝,等.進展期大腸癌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5,37(2):143-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042

遼寧 117000 本溪鋼鐵(集團)總醫院(杜宗敏)

猜你喜歡
大腸癌營養狀況腺癌
云南省老年結核病患者營養狀況的調查
加溫輸注腸內營養對ICU患者營養狀況和并發癥的影響
術前營養狀況對膽道閉鎖Kasai術后自體肝生存的影響
北京市房山區532名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調查
益肺解毒方聯合順鉑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影響
HIF-1a和VEGF-A在宮頸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血必凈在用于大腸癌合并腸梗阻術后ICU膿毒癥中的效果
大腸癌組織中EGFR蛋白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FAP與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GSNO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