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樣的素養,不一樣的策略

2016-06-17 02:53徐顯龍王雪花
中國德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實驗室意識技能

徐顯龍 王雪花

創新是推動國家發展的關鍵動力。通過對人的心理行為特點和學習規律的研究,我們發現,中小學階段是創新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機。

國勢強弱,系乎人才;人才強弱,系乎創新。創新是推動國家發展的關鍵動力。通過對人的心理行為特點和學習規律的研究,我們發現,中小學階段是創新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機。中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的培養。創新意識是實現創新的前提與動力,主要用于提出問題;創新思維是連接創新意識與創新技能的橋梁,主要用于分析問題;創新技能是將創新思維轉變為創新成果的中介,主要用于解決問題。

一、激發創新意識:讓內外因素發生作用

創新意識是學生通過思維、言語的培養和訓練所獲得的、根植于學生內心的、欲求革新變異的一種獨特的心理品質,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不僅需要自我的改變,還需要靠學校、家庭、社區等外在環境的支持。

具體來說,一是源于學生自身。首先,學生一定要對所學習的事物懷有好奇心,好奇心包含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二是對所學習的事物抱有懷疑態度,它能夠激發學生去鉆研、去探索;三是對所學習的事物要有追求創新的欲望,若沒有強烈的追求創新的欲望,最終都是模仿或抄襲;四是對所學習的事物要有多元的觀念,實質上是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五是對所學習的事物要有冒險精神,創造實質上是一種冒險,是否定習慣性的舊思想;最后,要對所學事物永不自滿,如果學生容易自滿,就有可能失去這種思想。

二是源于學校的影響。首先,教師是實施教育教學的主體,其言語行為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其次,同伴群體是由年齡相仿的學生組成的,它為學生提供情感和社會支持,同時也會限制與約束學生的行為和觀念;最后,學校環境是對學生創造力發展產生影響的學校因素的總和,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前者主要是校園和教室的建設及活動空間;后者主要是中小學管理方式和課堂氛圍。

三是源于家庭的影響。首先,家庭成員的言語行為在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韋斯伯格等研究表明,創新意識較強的學生,其家庭成員善于表達自我、流露真情和喜好自由,樂于接受來自學生的不同意見;其次,家庭成員的興趣愛好將會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為學生提供接受外界事物的便捷途徑。最后,家庭氛圍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同樣重要,家庭成員的文化修養、成員間關系、興趣愛好、業余生活等眾多因素都直接影響家庭氛圍,而不同家庭氛圍熏染出來的學生,創新意識也是有差異的。

四是源于社區的影響。首先,社區成員是構成社區的主體,他們的言語行為會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產生直接影響;其次,社區組織的各種類型的競賽、智力比賽等活動,都對學生的思考、行為方式等有很大影響;最后,社區的物理環境和精神面貌也會對學生創新意識萌發產生影響,良好的環境形成活躍的社區氛圍,也能為學生創新意識產生提供有利條件。

二、形成創新思維:以問題教學為紐帶

創新思維是指學生圍繞著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突破已有的邏輯思維,產生新穎、獨特的想法來促進問題解決的思維活動。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應主要在學校教學過程中,但是,當前中小學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種現象,都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急需中小學校教師在教學中以問題為紐帶來促進中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1]

筆者認為好的學習認知策略能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有效指導,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2]

1.強化學生問題意識

強化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起點,國內大部分教師和家長不愿意提問,或者是根本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因而也不能指望他們能夠為學生提問樹立榜樣。為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和家長必須首先建立正確的問題教學意識,將提問放在分析、評價和創造等高階認知水平的層面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足夠的空間。

2.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教師和家長要為學生營造民主、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還應為學生創設提問的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愿意提出問題;此外,還需要長期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品質,鼓勵學生“異想天開”,使得學生樂于提出問題。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潛能。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創新思維模式是通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充分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解決問題,來組織和展開教學活動的,而問題的解決過程正是學生對知識探索、創新的過程。教師和家長應該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傳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合理運用歸納法、啟發法、頭腦風暴法、分合法等多種創新思維訓練方法打破思維定勢,鼓勵學生尋求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獲取創新技能:創新實驗室是重要途徑

創新技能是未來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它強調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綜合運用知識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創新實驗室旨在提高中小學生的創新技能,它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技能的載體,通過創新型實驗方法的采用和創新型環境的構建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創新實驗室是以營造創新教育實踐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實驗室;是通過做中學、學中做來開展自主學習與實踐、自主探究與創新活動的實驗基地。[3]

當前中小學創新實驗室主要類型包括:一是數字化實驗室,主要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替代傳統的實驗儀器儀表,構建一種能夠準確地獲得實驗結果和認識事物變化過程的實驗室;二是校本創新實驗室,主要是學校根據自身的積累優勢和師資特點,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建立一種以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實驗室;三是科學工坊,主要是通過微型機床和機器人套件等建立的以培養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為目的實驗室;四是科普設施,如氣象站、環保監測站等;五是科技館,主要是指通過購買系列科技館展品的縮微復制品之后所建成的展示室。[4]

創新實驗室對學生創新技能培養的支持主要有四個環節:首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中小學根據自身積累的優勢,建立校本創新實驗室,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次,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校本課程資源增加創新思維訓練,強化學生思維,提高利用創新思維分析問題的能力。再次,提高學生的創新技能。創新實驗室為學生創新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實踐場所,通過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最后,提升教師的創新素養。創新實驗室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中,需要具有創新素養的教師作為支持。只有具有創新素養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啟發式和引導式教育,鼓勵學生探索,真正教會學生如何創新。

筆者所在研究團隊曾參與上海市閔行區閔行中學信息技術創新實驗室建設與應用的項目,證實了網絡技術實驗室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創新思維的形成和創新技能的提高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如在互聯網設備選擇時,啟發學生通過交換機和路由器實現網絡互聯,達到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通過學生上網查找相關資料,達到形成創新思維的目的;在實踐環節,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實現基于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網絡互聯,通過測試確保局域網連通,進而實現提高學生創新技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芳.以問題為紐帶的中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9):106-107.

[2]繳潤凱,華煒.學習策略:發展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助推器[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6):54-56.

[3]馬利國,李鼎.創新實驗室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6):9-11.

[4]吳強.對中學創新實驗室的定位、發展策略與裝備原則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4):8-10.

【徐顯龍,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系,講師;王雪花,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系,碩士研究生;王娟,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系,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黃蜀紅

猜你喜歡
實驗室意識技能
如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例談概率統計備考的五個意識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拼技能,享豐收
初一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應從“理解”入手
消防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