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幾點解析

2016-07-04 18:17唐國春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加數因數應用題

唐國春

小學應用題解析是小學教學的重點,一直是教師和學生最難以突破的閘門。大多數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存在粗枝大葉,囫圇吞棗,沒有注重循序漸進。學生沒有深入理解,總是一知半解,沒有完全掌握。故一遇到應用題就避而不及。隨著全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改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已日益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關注和探討的熱點問題?,F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各位同仁交流一下,以促進學生們在應用題方面的進步,讓學生做一個有條有理的、有邏輯思維的人。

一、充分認識,高度重視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那些從小就能有條有理,訓練邏輯思維并能長期堅持的學生,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都比較強,做事一般都比較認真、負責,肯吃苦,學習習慣較好,愛動腦,而且各門功課都較好,而那些沒有條理,缺乏邏輯思維的學生,習慣大都比較差,做事丟三落四,影響其他功課的學習。這就說明,從小認真訓練邏輯思維的學生,不單純是應用題解決得好,其好處是多方面的,對學生的習慣養成乃至性格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我們絕不能認為有條有理地解決應用題是小事一樁而放任學生。只有教師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轉變觀念,學生才能真正行動起來,做一個思維敏捷的孩子。

二、培養興趣,加強教育

科學家研究表明:濃厚的興趣是人才的重要心理條件之一。我們常??吹?,一個小小的數學競賽,參賽范圍之廣、熱情之高,著實令人感動。經常有一些學生對競賽,品頭論足。而當獲獎名單公布后,則萬頭攢動,翹首看榜。這就是潛藏在學生身上的一種欲望、一種追求、一種興趣。教師只要因勢利導,無疑會激發學生興趣的。然而有些學生十分畏懼應用題,主要原因是曾經在解決應用題過程中遇到過挫折。老師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多在這方面進行訓練復習。應用題教學舉例要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舉出的例子要生動形象,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圍繞教師的講解旋轉,提高學生對這方面的興趣。數學畢竟還有它枯燥乏味的一面,所以在調動興趣的同時,還須輔助一定的強制手段。例如,每次考試的評分標準對應用題解決都應占一半的分數比例。再如每學期舉行幾次比賽,要求人人參與,等等。從而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讓學生對應用題產生濃厚興趣。

三、應用題的解析應該從理解入手

教師對應用題的講解不能一出手就進入文字理解,要分步進行,循序漸進,可以進行以下步驟。

第一步:教師首先從口頭應用題入手,講學生能理解的口頭語言,讓學生無理解障礙;有圖輔助理解,使學生感覺生動形象。

第二步:教師要從簡單的文字入手,讓學生理解一般的文字含義。不要把數學上的一些用語交給語文老師去讓學生理解,那樣可能就與你的理解有出入,甚至步調不一。比如,對數學上的加、減、乘、除及符號(+、-、x、÷)與對應的和、差、積、商的理解。這一步就是準確解決一步應用題。

第三步:教師要讓學生從文字題、應用題中找出重點詞、關鍵詞,加深對應用題的理解。如“35與28的和除以差,商是多少?”其中重點詞有“和除以差,商是多少?”這樣縮句式的重點理解,抓住重點詞、關鍵詞就會讓學生在理解方面更加輕松,更加得心應手,會對應用題有更準確地理解和判斷。

第四步:對應用題的理解還是要從歸納應用題的類型入手。應用題是有種類的,小學課程中主要用到的有如下幾種。

1)簡單的,有求和、差、積、商:

(1)求兩數的和,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知道兩個部分數,求總數;另一種是已知一個數是多少,還知道另一個數比它多多少,求另一個數。如35加69,和是多少?如比35多28是多少?

(2)求兩個數的差,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它是加法的逆運算。有3種情況:已知兩個數的總數和其中一個數是多少,求另一個數;如兩個數的和是89,一個加數是29,另一個加數是多少?②已知兩數分別是多少,求其中一數比另一數多(或少)多少;如35比28多多少?③已知一個數和另一個數比它少多少,求另一個數(較小數),如23比59少多少?都是用減法計算。

(3)求兩數的積,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已知每份數和份數是多少,求總數;如5個72相加,和是多少?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如25個235是多少?

(4)求兩個數的商,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如兩個因數的積325,其中一個因數是25,另一個因數多少? 是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②求一個數里包含有幾個另一個數。前者稱為“等分除法”,后者稱為“包含除法”。

第五步:抓住應用題中的數量間的等量關系進行分析。

在應用題分類的基礎上,進行條件與問題之間的等量關系的尋找。比如要求差,就可以用“差=被減數—減數”的等式。只要知道被減數與減數就可以運用兩者之間的關系來進行計算。再比如行程問題中的“路程=速度×時間”要求速度可以用“速度=路程÷時間”的等式進行計算。不管在哪一類應用題中,只要抓住等量關系來分析,就可以順利解答應用題。

第六步:要對解答的應用題進行檢查,以應對思路的正確性。

教師要求學生解答應用題之后要順勢思維或逆向思維進行檢查,以達到驗證答案的正確性,提高學生自我檢查能力,讓學生得到成功后的愉快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喜歡上應用題的解答。

如果有時間,完全可以讓學生自我編輯各種類型的應用題讓同伴解析。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自信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猜你喜歡
加數因數應用題
分解加數
應用題
有限制條件的排列應用題
數列應用題、創新題
因數是11的巧算
“積”和“因數”的關系
積的變化規律
不計算也能比大小
加減法的錯中求解
找因數與倍數有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