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課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016-07-04 20:30馬捷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科學課液體科學

馬捷

學生的問題意識產生于認知活動中的一些疑惑、難以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很重要。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科學探究學習中,問題是探究的起點,更是貫徹整個探究活動的主線。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只有產生了問題才會去試圖解決問題,為解決問題而建立假設進而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收集有關證據用來檢驗假設,因此如何使學生產生有價值的問題,并且在有限的時間里展開有效的探究,是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傳統的教學中,一般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在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方面有獨到的一面,但是它最大的不足是忽視了學生的主觀動性和創新意識的開發和培養,因此,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的主動發現問題、產生問題并提出問題。

一、在觀察中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

兒童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望是科學探究的問題 “藥引”,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面對一些新鮮的事物,學生總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墒?,如果教師在科學教學開始就讓學生直接提出問題,這樣學生會由于缺乏對認知對象的充分感知和細致的觀察,他們提出的問題會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并且渴望得到終極的直接的答案,這種做法將是影響學生對學習科學的興趣,與科學課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相違背。所以要想學生們主產生問題就必須注重觀察——有觀察對象、觀察目的、觀察要求等。

問題的產生源于對自然現象、生活現象的觀察,在觀察中才能獲得對認知對象充分的感知,才容易形成明確、具體的問題。學生由于細致觀察而獲得了大量感性認識,對觀察到的現象能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做出合理的解釋,當解釋不了時,問題就產生了。由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所以問題就會集中而明確,充分突出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在進行有結構材料的探究活動教學時,總是采用這種教學過程:先進觀察方法的指導,然后進行觀察記錄,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它是有一定的引導性和暗示性,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通過對結構材料的觀察所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在《認識常見的巖石》一課是,我把一塊大石頭放在桌上展示讓學生觀察,學生觀察后提出的問題有:這塊巖石從哪兒搬來?巖石有哪些特點?巖石有哪些種類?巖石有什么用途……基于親身的感知,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明確的現實性和科學性,而對這些問題,我讓學生思考:哪些問題比較適合我們在課堂內解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會有較強的針對性,可以使課堂教學緊湊而有效。

二、在矛盾沖突中促使學生產生問題

當現實與已有的認識、經驗發生沖突時就會產生矛盾。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制造這種矛盾、利用這種矛盾,更要突顯這種矛盾,促使學生產生問題,從而建立探究的目標和方向。

在突顯矛盾前,首先要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已有的認識、經驗,然后就針對性地選擇事例或現象,列舉常見現象按常規容易出現錯誤或意外的結果。

如要求學生對“加穿衣服讓我們熱起來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后,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假設衣服能給我們增加熱量,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思維論證——那么衣柜里掛滿衣服,為什么衣柜的溫度不會上升?這與假設的結果不一致,也就是假設不能成立。以這個矛盾的基礎進而提出要證明衣服能否給身體帶來熱,我們應該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實驗來進行觀測呢?這種通過思維論證,又通過實驗驗證,學生深切體會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不斷產生新問題,這些新問題能促使他們主動思考、主動探究,這不正是我們科學課所追求的目標嗎?

“問題-解釋-思維論證-實驗驗證-產生新的問題……”這樣一個連續的探究過程,對學生學會從正反兩方面對問題和現象進行探究、驗證,養成科學學習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三、在探究過程中促使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

科學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無止境的探究過程。杜威說:“知識決不是固定的、永恒不變的,它是做為一個探究過程的起點,它始終有待再考察、再檢驗、再證實、如同人們始終會遇到新的不明確的困難情況一樣?!?/p>

在《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中,在這之前教學內容安排的都是在關注物體本身上,學生也很少會關注到液體的性質。在第一個活動中——同一個馬鈴薯在不同液體的不同狀況的現象出現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很自然就會提到液體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變化,這與前面所學的有關物體沉浮的知識聯系起來了,展開液體對物體沉浮的影響的探究。這樣前一個探究結果很自然的就延伸到下一個問題了。

液體對物體沉浮的影響雖然早有定論,但今天是學生直接探究活動中自己發現并提出的。他們雖然不是科學家,可他們確實直接在搞“科學”,這難道不正是我們科學課教師所追求嗎?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發現問題,并主動提出問題,從而養成對科學探究的興趣,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人類的寶貴品質,不能發現問題,就談不上創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學生為本”,就要給學生主動提問的時間和空間,同時要處理好“放”與“收”、“提問”與“釋疑”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猜你喜歡
科學課液體科學
液體小“橋”
『液體的壓強』知識鞏固
液體壓強由誰定
上一堂動森科學課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層層疊疊的液體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
科學課教學反思
科學拔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