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技術與數學教學

2016-07-04 20:58劉淑珍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圓錐圓柱長方形

劉淑珍

當今是信息化的時代,教師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知識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筆和黑板是絕對不行的。為適應21世紀信息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要努力探求網絡環境下的數學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使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者。運用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它能變靜為動,變復雜為簡單,變難懂為易懂,以直觀形象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真正的課程整合,是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課程中,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教師利用電腦對圖形、數字、動畫乃至聲音、背景等教學需要進行綜合處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學生能利用計算機提取資料、交互反饋、進行自學,讓數學中的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學生個性潛能發展的方向。

一、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之所以對數學感到枯燥、無味、怕學,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所決定的,再者就是受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立體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不僅有數式的變換,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變換。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展示幾何模型,進行圖象的平移、翻轉、伸縮變換,把復雜的數學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同時把數學中的對稱美、和諧美和曲線美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領略到數學學習中的無限風光,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情趣。例如,教學《認識角》,教材只借助鐘面指針、扇面等實物讓學生觀察圖中有哪些角?這樣讓學生對角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師再通過課件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讓學生觀察角有什么特點?然后在屏幕上顯示一個亮點,用不同顏色從這一點引出兩條射線,同時閃爍著這個亮點及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使學生看后馬上能悟出角是怎樣形成。再分別將一條邊固定,另一條邊移動,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種角,讓學生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然后再出示兩個角一樣大,一個角的邊很長,另一個角的邊很短,讓學生猜猜哪個大,哪個小,很多學生都說邊長的那個角大,通過課件演示把兩個角疊在一起,學生發現兩個角一樣大,從而引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通過這樣動態顯示,將那些看似靜止的事物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使學生對更樂意學數學。

二、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是滿足學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對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至關重要。學生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興奮感和好奇心,并煥發出內在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在教學過程中,解決這種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實際與理論間的矛盾,利用信息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集于一體。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例如,教學“平行四邊行面積的計算”,首先讓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系,然后提出平行四邊行的面積是否也可以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來考慮?通過課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演變過程,讓學生在觀察平行四邊形至長方形的轉化過程中,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長方形的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長方形的面積。最后要求學生照圖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個過程演示與講解觀察、操作融為一體,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利用多媒體手段,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機,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探索創新認識活動變成學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學生的創新熱情,變“苦學”為“樂學”。只有這樣,才能誘發學生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圓錐體積”時,教師可以在復習圓柱體積的基礎上,讓學生猜想圓錐體積該怎么計算?通過課件演示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然后將圓錐形容器裝滿沙子,再倒入圓柱形容器,看幾次能倒滿。通過實驗,讓學生討論圓錐的體積與圓柱體積有什么關系?這樣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躍躍欲試,情緒十分高漲。然后再出示“高相等底不等”、“底相等高不等”、“底和高均不等”等幾組實驗進行對比,促進學生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關系的理解。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我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四、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解決問題是一個發現、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生親身感受問題、尋找解題策略,實現再創造以及體驗數學價值的過程。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所要學習的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創設虛擬化場景,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數學。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數學規律。

猜你喜歡
圓錐圓柱長方形
我愛長方形
圓錐擺模型的探究與拓展
圓柱的體積計算
圓錐截線與玫瑰線
“圓柱與圓錐”復習指導
計算法在圓錐保持架收縮模組合沖頭設計中的應用
分類數 不出錯
巧替換 妙解答
長方形的困惑
圓柱殼的聲輻射特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