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美德

2016-07-04 21:32鄧增多吉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傳統美德中華教材

鄧增多吉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是每個中國人應該記住并傳承的文化遺產。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要從少年兒童抓起。而我們的語文課程是實現文化傳承,進行思想、道德和審美教育的重要工具。通過語文教學滲透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所以應從語文教材中充分挖掘傳統美德教育因素,同時結合語文教學實際,不斷優化教育方法,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小學語文與中華美德

1.中華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現如今青少年的道德現狀,既有表現極佳的一面,也有令人擔憂的一面。他們生長在一個社會經濟、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樂于接受新事物,主體意識和平等意識增強。在價值觀的選擇上,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但是在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也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沒有遠大的志向,急于求成、過度消費、享樂、拜金等都是現代病。因獨生子女會有多人寵愛導致青少年自私、狹隘,缺乏合作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這些問題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青少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發展不正確。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斷培養和強化青少年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要培養一代跨世紀的人才就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2.滲透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語文課程是實現文化傳承,進行思想、道德和審美教育的重要工具。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小學語文教材按專題編排,就是著眼于人文,促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如人與自然的和諧、自己與他人的和諧、珍惜生命、尊敬父母、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等。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而語文教學又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語文教學滲透傳統美德教育,是一條既快捷又重要的途徑。不僅涉及的內容廣泛,而且形式多樣、角度多變,會使教育過程變得豐富多彩、有條不紊。

1.挖掘語文教材中傳統美德教育的因素

新課標語文教材人文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親和力,使學生不僅學到語言、在思想上受到啟迪,而且在情感上也得到熏陶。中化民族傳統美德的內容十分豐富,它滲透在教材中,更有利于教師的德育工作,所以教師應充分發掘這些因素,不斷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

(1)利用圖片,激勵志向

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精美的插圖。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和利用這些圖片加強對學生的傳統美德教育。比如,在教學有關介紹和描繪祖國山水、名勝古跡、園林建筑、工藝作品等方面的課文時,可以通過文中的插圖、教學掛圖的展示、多媒體的播放或讓學生去搜集一些相關的圖片來配合教學。這樣,不但能使文中所描繪的景象更為生動、直觀、形象,而且更能讓學生深切感知祖國山河的壯麗秀美,深刻感悟祖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有利于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從而使他們不斷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和立志報國、振興中華的凌云壯志。

(2)抓住動人場景

傳統美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倫理教育,因而特別強調情感的教育作用。用感人的故事陶冶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從而不斷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

2.結合教學實踐,優化教育方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把語文教學的特點與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方法以及教育對象結合起來,并根據不同的語文教學內容,自然、合理地結合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進行滲透,選擇出最佳的實施方案,努力探索最佳的方法,以便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1)樹立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榜樣示范,正面引導,將對學生形成良好品德起到巨大的促進和導向作用。教學中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從具體、生動的教學內容中悟出真諦。

(2)真情喚真情

“情貴于真”。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具體生動的材料或感人的故事,以及充滿情感色彩和表現力的語言去影響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

(3)實踐悟真知

實施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新課標的語文教材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兒童生活,而且形式多樣??勺寣W生通過網絡去收集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似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強化中華傳統美德對他們的影響?!翱谡Z交際”、“綜合實踐活動”等在訓練語文能力的同時,也將課堂所學的傳統美德付諸實踐,使學生通過“講、思、談、行”四個環節,在活動中加深情緒體驗,培養道德情感,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美德教育,可以讓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尊師守紀、勤勞節儉等傳統美德在學生心中扎根,并落實到行動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傳播知識的同時,注重美育的滲透,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審美素養,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因此,我們都應繼續認真、深入地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正確把握語文教改的方向,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充分挖掘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好素材,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傳統美德中華教材
身邊的傳統美德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憑借傳統技法傳承傳統美德——評李保均的長篇小說《花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